宋徽宗的瘦金體怎麼樣?流浪大師的觀點,不如馬未都,專業而中肯

2021-01-09 文史夢古今

宋徽宗的瘦金體怎麼樣?流浪大師的觀點,不離馬未都,專業而又中肯

宋徽宗是一位飽受爭議的皇帝,為政十數年家國淪喪。可是,宋徽宗的瘦金體在中國歷史上的知名度,那不是一般的高,在書壇上那也是有一定地位的,言其為一代宗師那是一點也不為過。眾所周知,宋徽宗時代,我們現在已知的書法基本上都已經成型了,也就說想要再創新出新穎的字體,基本上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那麼後人對宋徽宗瘦金體評價如何?我們不妨來看看馬未都與流浪大師二人的評價。話說回來,流浪大師的觀點,不如馬未都專業而又中肯。究竟如何一番評價?小編為大家說說其中道理。

宋徽宗的瘦金體,可謂是獨步古今。一般來說,皇帝中有沉迷酒色而稱之為昏君,也有嫻熟於玩樂成為昏君,唯獨宋徽宗是一個例外。大家可能還會想到李煜,其實李煜在宋徽宗面前,那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宋徽宗在治國上,那是十足的昏君,可是在文學藝術上上下五千年沒有人能比上他。所以,人們研究書法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過瘦金體。

馬未都在《百家講壇》主講那陣,對於宋徽宗的瘦金體有過一番評價。馬未都指出宋徽宗是我國皇帝中藝術天分與造詣最高的一位皇帝,可以說是一位被皇帝耽誤的書法大家。從馬未都對宋徽宗的觀點來看,說的還是比較專業而中肯,指出宋徽宗瘦金體的特點、意義、地位等,也肯定了宋徽宗的瘦金體於書法界地位而言,是一個被皇帝耽誤的書法大師。

馬未都肯定了宋徽宗瘦金體在書壇中的地位,說的也是有鼻子有眼。大傢伙估計覺得不明白怎麼一回事,馬未都對於書畫還是比較有研究的。他對宋徽宗瘦金體的評價,更多的還是立足於收藏的角度。畢竟書法更多的是用來收藏,所以從收藏的角度來評價書法還是有可取之處的。足見馬未都書法審美是眼光獨到,專業而又中肯。

相比之下,流浪大師的觀點不如馬未都對於宋徽宗瘦金體的評價,那般專業而又中肯。流浪大師雖說是專業研究學問的人,數十年的文化積澱,他的書法審美觀還是有的。他的書法也是一個字七八萬,網傳流浪大師書法賣出百萬天價,可見這流浪大師的書法號召力。在小編看來流浪大師的書法名氣大於本身,談不上書法藝術。他對於書法的認識也是局限於常識,只是重複了大眾的認知。

流浪大師對宋徽宗形書法藝術的一些觀點,按照他的意思那就是瘦金體是「獨特的書法藝術」,還不忘眼睛微閉手指著宋徽宗《千字文》點評。縱觀流浪大師的書法審美,說的籠統,認識不足,大傢伙都知道宋徽宗瘦金體獨特,再用這種大眾已然知道的東西來點評宋徽宗瘦金體,顯然這是站不住腳的。

宋徽宗的書法怎麼樣?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命題。馬未都說的是言辭專業而中肯,立足於收藏角度,也算是術業有專攻。流浪大師說宋徽宗書法「獨特」,實在是籠統而又淺薄。不比不知道,一比高低立判。所以,對於流浪大師的一些看法,千萬不能當做權威,辯證的看待即可。

相關焦點

  • 流浪大師的說法,不及馬未都受用
    流浪大師的說法,不及馬未都受用讀書是每個人一生都要經歷的事情,這是不可或缺的路程。一個滿口書香的人,遇到粗俗不堪的人,讀書與不讀書那是高低立判。讀書對於一個人還是有影響的,全然看你如何看待這種事情。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固然是好,可是人們對於這讀書對一個人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呢?想必對於讀書的影響,流浪大師與馬未都有一定的發言權。流浪大師的說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不及馬未都受用。
  • 瘦金體只知道宋徽宗?現代瘦金體第一人是他!
    北宋末年,瘦金體被創造出來之後,宋徽宗趙佶曾經問當時的宰相蔡京,覺得字體怎麼樣,對於皇帝,蔡京也不敢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意見,就只是說筆畫太瘦,不易學習,宋徽宗笑著回答說:這樣每年下來,能為國家省不少墨水,要知道,在當時的條件下,墨汁這種東西,也是只有小康家庭才能用的起的,遠遠不像今天這麼普及,這也是瘦金體的另一個傳說吧。
  • 易烊千璽的「瘦金體」深得宋徽宗精髓,張國立:蠻有出息!
    本期話題:易烊千璽的「瘦金體」深得宋徽宗精髓,張國立:蠻有出息!聲明:本文系百家號原創首發,抄者必究。對於易烊千璽,大家都說這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年輕藝人。稱他才華橫溢,並非瞎吹捧,事實擺在那裡。除了顏楷,應該說,易烊千璽還特別痴迷於宋徽宗的「瘦金體」書法,而且寫得有模有樣有韻味,深得宋徽宗精髓。眾所周知,「瘦金體」是書法界一種非常著名的字體,這種字體筆畫硬瘦卻又渾然天成,富有傲骨之氣,個性十分鮮明,具有「天骨遒美,逸趣靄然」的特點。
  • 瘦金體,瘦的是字,那金是指什麼?
    上回咱們講宋徽宗,說了說他的宣和裝,但是要評價他這個人的藝術文化水準,一定繞不開他的一個創造:瘦金體。元朝宰相脫脫說他:「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施耐庵寫《水滸傳》借旁白之口展開來講了講這「諸事皆能」的意思:「這浮浪子弟門風幫閒之事,無一般不曉,無一般不會,更無一般不愛;即如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踢球打彈,品竹調絲,吹彈歌舞,自不必說。」
  • 學瘦金體的優質字帖,筆法融會貫通,結體挺瘦秀潤,趙佶書法品鑑
    所以瘦金體的典型形態直接來自所用毛筆,他用最方便的工具最自然的書寫造就了他具有獨特視覺形態的瘦金體。趙佶書法品鑑:書者介紹:趙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趙佶先後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哲宗於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時無子,向皇后於同月立他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
  • 易烊千璽秀書法,寫了一幅瘦金體,專家卻說:還需努力
    不過,易烊千璽本人卻說,他最喜歡的字體是瘦金體。瘦金體是我國書法界一種非常著名的字體,它是宋微宗所創。這種字體的個性十分鮮明,因為瘦金體和傳統的書體區別很大,所以能單獨成體。瘦金體最大的特點,在於筆畫的細節和行筆之上。古人曾用「天骨遒美,逸趣靄然」來形容瘦金體。意思就是瘦金體的筆畫鋒芒畢露,卻又渾然天成、富有傲骨之氣。瘦金體因為筆畫相對硬瘦而得名。不過,瘦金體的行筆卻十分暢快。
  • 南唐後主李煜與宋徽宗趙佶,命運驚人相似的,是巧合還是轉世?
    南唐後主李煜與北宋的俘虜皇帝宋徽宗,在這方面肯定是深有同感,如果二人能夠有機會相見的話,一定會抱在一起哭一會兒,互相感慨一下這雷同的命運,關於南唐後主李煜與宋徽宗趙佶的傳說由來已久,甚至很多人都認為這宋徽宗就是李後主轉世,為什麼呢?且看八字卯金刀來說說這兩大藝術家的糟糕皇帝命。
  • 馬未都:青年時期就已名利雙收,不在乎財富榜上虛無縹緲的數字
    馬未都就是一個斜槓青年,從工具機銑工到收藏大師的過程中,他還當過編輯和作家,混過影視圈,擁有極為豐富的體驗。  閱盡人間萬卷書,不如讀懂馬未都,他的人生足夠充實和厚重,值得我們細細品味一番。  1966年,小學四年級的馬未都遇上了特殊時期,被迫輟學,此後闖蕩江湖都是小學四年級的學歷。三年後,14歲的馬未都隨父親去了東北空軍五七幹校,下鄉的日子艱苦,尤其是天寒地凍的季節常會忍飢挨餓,於是馬未都選擇用精神食糧來彌補物質的匱乏。  他讀書成癮,無論什麼樣的書,都能一頭扎進去,讀到廢寢忘食。
  • 南唐後主李煜和宋徽宗趙佶的前世今生!看了你不得不相信有來生!
    《良齋雜說》記載:「李後主亡國,最為可憐,宋徽宗其後身也。宋神宗一日幸秘書省,見江南國主像,人物儼雅,再三嘆訝。適後宮有娠者,夢李後主來謁,而生端王。」公元975年11月27日,北宋攻破南唐首都江寧府,南唐國主李煜奉表投降,南唐滅亡。
  • 國寶級書畫亮相川博 宋徽宗唐伯虎真跡免費看
    四川博物院拿出「壓箱底」的書畫精品辦展覽,其中,出自敦煌藏經洞的《宋人柳枝觀音圖軸》、宋徽宗趙佶的《臘梅雙禽圖》等畫作都是國寶級展品,「吳門四家」之一唐伯虎的真跡也難得一見,近現代黃賓虹、齊白石、徐悲鴻、傅抱石、張大千等大家之作也讓人一飽眼福。展覽將持續至11月29日,未來兩個月,不妨去川博看翰墨至寶。
  • 馬未都寫詩詞鑑賞132天不理髮,寫完吳京于謙捧場,他真有水平?
    對於他的詩詞觀點,網友褒貶不一,我們隨便舉幾個例子:第一個例子:解析李白《靜夜思》李白的《靜夜思》在我國可謂是家喻戶曉,對於其中「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到底何意,多年來大家一直爭論不休。目前共有5種理解方式,分別是井臺、井欄、通假「窗」、坐臥的器具、輕便的胡床。其中,最後一種解釋「胡床」就是馬未都提出來的。
  • 易烊千璽的書法怎麼樣?瘦金體有模有樣,專家:尚需努力
    曾多次在節目中公開秀出自己的書法,其中被他本人最愛的瘦金體也是備受關注。專家認為易烊千璽的字有「骨」了,但是「肉」還缺很多,整體來說沒有瘦金體應有的味道,還需多多努力。這是專家的評價,聽了好像也的確是那麼回事,不能過於追求筆畫的細,更要注重自然銜接。可,當沒看到專家的評論時,對書法一知半解的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樣覺得易烊千璽寫的挺好的。
  • 一個文化人和一群史上最有文化的貓,來聽馬未都說說「擼貓」趣事
    1981年,作為文學愛好者,26歲的馬未都寫了篇愛情小說《今夜月兒圓》正版刊登在《中國青年報》上,小說發表後,馬未都被調任為《青年雜誌》的編輯。 1990年,馬未都進軍影視圈,跟王朔、劉震雲等人,組建了「海馬影視創作室」,馬未都擔任秘書長,隨後推出家喻戶曉的《編輯部的故事》。
  • 馬未都:司馬光砸不了缸,宋人燒不出大缸!學者:知道這個成語嗎
    然而身為著名作家、收藏家的馬未都,卻提出了質疑,他認為年幼的司馬光是砸不破"大缸"的,而以宋代當時的技術是燒制不出,可以裝的下人的"大缸"的。由此可見,馬未都的家庭條件還算是不錯的。 上學期間,馬未都的成績一直都挺不錯的,屬於那種老師不用去操心的學生。等到畢業後,因為歷史原因,他下過鄉,等回來後便到城裡當了一段時間的工具機銑工。只不過因為他一直對文學很感興趣,所以在1980年時,他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
  • 宋徽宗淪為金國的階下囚,為什麼還能在金國又生育了10多個兒女?
    宋徽宗被俘後,在金國繼續開枝散葉,這其實一點都不奇怪。汴京城破,徽宗、欽宗被金人帶著北上,一起同行的,還有宋徽宗、欽宗龐大的後宮群。對于靖康之恥,對於這趟屈辱的北上,很容易讓人覺得,宋徽宗、宋欽宗是最可憐的受害者。但其實,受害最嚴重的一直都不是他們。而是那些後宮女性,在路上被不間斷凌辱,皇后都不除外。
  • 故事:宋徽宗招魂愛妃與道士當朝跳大神
    當時,宋徽宗本人也親眼目睹了此奇景,龍顏大悅的皇帝,揮筆畫下了這一玄妙場景,還題詩見證,這便是流傳至今的《瑞鶴圖》。果然,宋徽宗很快就注意到了他,通過宮廷道官的引薦,林靈素得到了單獨覲見宋徽宗的機會,皇帝問他:「你會什麼仙術?」林靈素答:「臣上知天宮,中識人間,下知地府。」如果對話僅止於此,那這林靈素和一個跳大神的普通道士沒什麼區別,但他聰明就聰明在,不但特別會包裝自己,還特別懂得揣摩皇帝的心思。
  • 劉工:解析宋徽宗《芙蓉錦雞圖》的「五德」寓意
    宋徽宗趙佶(1082~1135),宋朝第八位皇帝。據載,元代脫脫撰《宋史·徽宗紀》時,不由擲筆嘆曰:「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本文不談趙佶的昏庸之舉,僅從《芙蓉錦雞圖》畫作論其藝術思想與藝術性格。
  • 馬未都:我的成功離不開我的老婆,沒有她就沒有我的今天!
    王世襄被稱為「京城第一玩家」,他的收藏和學識可謂是讓人欽佩,而王世襄的忘年交馬未都也不差,如今也被稱為「京城第一收藏家」,可見兩人能成為朋友,絕對不是偶然,其實仔細研究這兩個稱號,我們會發現若要論「玩」,馬未都是絕對比不過王世襄的,可若是從專業角度來看,馬未都似乎就更勝一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