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誦讀吧 |山氣日夕佳

2021-01-15 新餘圖書館


自然裡有著人一般的情緒和情感,詩人總能找到與自己內心相契合的景物,他向人們傳達的是自然的情緒,只是同頻的他看到罷了。今天與大家分享由熊夫子誦讀的中國詩人宋曉婷的《山氣日夕佳》。



宋曉婷,河南焦作人,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詩作見於《詩潮》《新詩百年》《今日詩選》《新詩速遞》《中國詩人》。2018年《詩人文摘》最受讀者歡迎詩人。





山氣日夕佳


朝朝暮暮,躬行者各自

保持微笑

保持著義無反顧的速度

目的地。大致相同

非功利實屬不易

我們要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

心無旁騖地行進很久

潮水終將漫過我們的眉宇

山氣日夕佳

每一盞燈

都是有心人的天下




圖書館開放時間


每日上午08:30—11:30,

下午14:00—17:00(16:50後停止入館),

逢周一閉館。



識別二維碼進行線上預約↓ ↓


或者在「 新餘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底部,點擊「常用服務」菜單欄,選擇「入館預約」進入預約。




填寫以下信息即可預約↓ ↓




- End -



出品:新餘市圖書館

編輯:韋燕

審核:朱贛蓬

投稿郵箱:xyqmldds@126.com

尊重他人辛苦,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名句 |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 【一日一詩】陶淵明《飲酒·其五》: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那「南山」自屬於「偏地」,此一個「望」字也正是對「南山」有所嚮往,也即「心」雖在彼而「身」在此,「身」上之「目」不自覺會抬頭望去「心之所在」。正是主觀統攝,而下面四句也正自「望」出。 為何「日夕佳」?《飲酒》前面有個小序,言及「餘閒居寡歡,兼比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其飲酒原在日夕之時。日夕獨飲酒既是一個客觀事實,而也正是閒居寡歡的主觀選擇。
  •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唐詩宋詞中的「氣」
    《白頭吟》卓文君26.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飲酒·其五》陶淵明27.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垓下歌》關羽28.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和董傳留別》蘇軾29.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墨梅》王冕30.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 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
    因此畫家的才能除了表現在山水的創作過程中 , 也更 多地表現在處世識人 , 調查事物的能力上 , 徵塵萬裡 , 讀書萬卷 ,所謂 「功夫在詩外」 , 更是一種人生的積極修養。因此 , 對於一個中國山水畫家來說 , 其作品的經典往往是通過 「造境 」 來體現出的 。 這種山水風格的特徵 , 更是畫家精神世界的展示 。
  •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丨重慶禮嘉智慧公園概念方案
    我們深掘重慶印象, 抽取交織錯疊的房子、蜿蜒的江水、上上下下的梯坎、水陸空的船、軌、路等生活場景,還有」霧都「詩一般的霧色。讓建築與自然垂直共生,融合了山城傳統的詩情,塑造了魔都未來的動感與韻律。魔幻世界裡的樹是智慧,未來世界裡的樹是希望,童話世界裡的樹是浪漫。作為生命周期遠遠大過人類的樹,既是過去故事的講述者,現實世界的智慧者,也是未來世界的預言家。
  • 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琅琊山之行
    在戀戀不捨中踏上回程之路,古道盤旋,夕陽西下,「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 「山氣日タ佳,飛鳥相與還」賞讀與集字書法技法淺解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出處】晉-陶淵明(飲酒三十首、其五。【賞讀】山中傍晚的景色妙不可言,一群一群的飛鳥都結伴歸超了。氣:氣象,景象。日夕:傍晚。相與還:結伴歸果。陶淵明寫飛鳥歸巢之山景與自己辭官歸田的欣然之情,達到了情、景、理的高度統一。
  •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風華中學打造舒適閱讀空間
    於是,10月19日,她和學生一起將發黴沒根的4顆大蒜剝開後,小心翼翼地塞入泥土中。現在,大蒜的芽最長的約有45釐米,綠色的芽幾乎是根根筆直向上,向陽而生,驕傲地昭示著及其頑強的生命力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看似大俗,實乃大雅,和那很雅致的蘭花盆相得益彰,既賞心悅目,又能驅趕蚊蟲,可謂兩全其美。
  • 王保祥山水畫《山氣日夕佳》
    2011年參加了「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2012年,國畫山水作品《山氣日夕佳》入編《山東省第十六屆美術新人新作展》畫集,同時被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吸收為會員,又被評為菏澤市首批鄉土文藝人才。2013年4月入編《中國民間文藝家大辭典》,5月份在北京創建「陶瓷工藝傳承班」。2014年10月,參加了第三屆中國非遺展。
  •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兒時讀陶元明的《飲酒》,詩中寫道: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望著城市裡一排又一排與天相齊的崛起高樓,看著三句話不離小區房的善男信女,我閒暇之餘,總喜歡徒步在家鄉崎嶇不平的山間小路上,望著遠方的山峰,望著藍藍的天空,聞著四季分明的山野芬芳……。
  • 陶淵明《飲酒》,為什麼「欲辨已忘言」,這句詩有什麼「真意」?
    陶淵明的詩,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簡單易懂,他熱愛大自然,寫的每一句都平平無奇,是每個人都能看到的自然之景,但就是能給人以感動,讓人陷入思考,僅這一點來說,陶淵明比後世李杜等人更偉大,連杜甫本人也說「語不驚人死不休」,可陶淵明從不這樣,他只用最簡單詞彙來表達最深刻的情感。
  • 每日一詩:書法創作以平淡之語,寫秋日晚景的詩(書法:張德進)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家建在眾人聚居的繁華道路,然而沒有煩神去應酬車馬的喧鬧。要問我怎能如此超凡灑脫,心靈避離塵俗自然幽靜遠邈。東籬下採擷清菊心情徜徉,無意中見到南山勝景絕妙。暮色中縷縷彩霧縈繞升騰,結對的鳥兒回歸遠山的懷抱。南山仰止啊,這裡有人生的真義,已經無需多言。
  • 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這首詩說出了真相
    興趣來了就喝酒,他把醉醺醺時的感想和認識記錄下來,就形成了這組《飲酒》詩。這組詩是隨感錄,一共二十首。我們今天就來欣賞其中的第五首。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詩的開頭兩句是說,把房屋建造在人多的地方,但是又感覺不到那種車水馬龍嘈雜喧囂的聲音。「結廬」就是建造住宅,就是居住。「人境」就是塵世、人世間。
  • 廬山歷史上的今天 - 11月29日
    陶淵明廬山賦詩   晉義熙二年(406)冬,歸隱故裡廬山的晉朝大詩人陶淵明創作《飲酒》、《歸園田居》等田園詩。開創了一代的田園詩風,影響了他以後的整個中國詩壇,廬山由此成為田園詩的發祥地。附陶淵明《飲酒》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粵港詩鐘社 積分賽3月17日賽場
    【粵港詩鐘社】積分賽3月17日場信/佳四唱(3月第12場)前言粵港詩鐘月度積分賽3月17日進行了第12場。本次提交作品397卷,評選出優秀作品36卷,每卷1分,均計入積分。(排名不分先後)獲優作品146.
  • 陳子昂的這首詩,短短八句,寫盡了天下漂泊遊子的思念
    詩經云:「日之夕矣,牛羊下來」, 陶淵明詩:「山氣日夕佳佳,飛鳥相與還」,唐代崔顥的詩:「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天色將晚,牛羊都回欄了,飛鳥回巢,日暮西山,煙波浩渺觸動思念之愁。詩人一上路就回望家園,一個人,路途漫漫,山川景致如此陌生,漆黑的夜,獨自走向遠方。「野戍荒煙斷,深山古木平」。城外的戍樓上縷縷炊煙在視野中消失,深山上的林木看起來也是一片模糊。
  • 陶淵明這十首有意境的詩,灑脫閒淡,每句都讓人沉醉其中!
    陶淵明很會寫酒,他個人也應該很喜歡喝酒,他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量寫飲酒詩的詩人。在他的田園詩裡面,多次會看到酒的出現。他的詩詞,有一些是講述自己晚年狀況的,還有一些是對理想世界的嚮往,風格樸素自然,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