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人,喜歡搏擊於驚濤駭浪,任憑風高水急,他卻勇立潮頭。馬建軍校長就是敢於挑戰的這種人。
2020年,他走上煙臺市中英文學校高中部校長崗位,上任以來,勤於研究,勇於創新,科學統籌,他用行動詮釋著他的教育情懷。繁忙的工作並沒有使他離開教學一線,他依然堅持每天站在講臺授課,與一線老師站在一起,與學生打成一片。他團結帶領老師,以質量提升為核心,以「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為工作指引,全心全意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在中英文學校首屆成人禮上,他引經據典作了重要論述。
尊敬的各位家長朋友們、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在這美麗的中英文校園裡我們一起見證了莊嚴而隆重的18歲的成人儀式。我們一起回憶一同走過的難忘歲月,一起描繪新時代的人生藍圖,一起開啟新的徵程。在這裡我代表煙臺市中英文學校全體師生向你們表示衷心的祝賀!
剛才同學們跨過成人門,門的一端是令你們百轉千回的過往,另一端是你們滾滾而來的人生。記得兩年前,一張張稚嫩的面孔滿懷憧憬踏入中英文學校,老師與家長們見證著大家一步步的成長。我很榮幸,能夠陪伴大家走過這段刻骨銘心的日子;我更羨慕,羨慕你們的朝氣蓬勃,羨慕你們為夢想而不懈奮鬥的拼搏的激情。我也很欣慰地看到你們臉上多了一份屬於成年的堅定與剛毅,自信與希望!
十八歲,我們不會輕言放棄。成長之路伴隨鮮花,更是充滿荊棘,我們不會因一時幸運而止步不前,更不會因暫時的挫折而一蹶不振。我們明白在風雨洗禮之後,必會迎來萬裡晴空。我們堅信只要不斷攀登,必會踏上人生的巔峰。我們不畏艱難險阻,我們會讓生命在挫折和磨難中閃光,我們會讓思想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我們會讓意志在考驗和奮鬥中堅強!
十八歲,激情開始燃燒。一切通向美好未來所必備的品德正在養成。邁向人生的徵程,我們必須要學會愛國、學會守法;學會感恩、學會尊重;學會合作、學會溝通;學會思考、學會誠信;學會自立、學會自強。
十八歲,權責開始同行。我們真正擁有了法律所賦予的公民的合法權利與義務,也意味著我們要肩負起社會與家庭的責任。十八歲,大家要開始嚴肅地思考人生重大的問題。縱觀歷史長河,許許多多成就卓著的人,都擁有他們最有意義的十八歲。西漢名將霍去病18歲加入抗擊匈奴的隊伍,宋代抗金名將嶽飛18歲「精忠報國」投身抗金大業,牛頓18歲進入劍橋大學,開始了他的科學人生之旅;愛迪生18歲時就開始了他發明創造的徵程。偉大領袖毛主席18歲走出韶山沖時立下「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的遠大志向,敬愛的周總理,18歲東渡日本,寫下了「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的詩句,表明他為國獻身的堅定信念。十八歲,志當存高遠,意氣正昂揚!
2020年,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疫情突襲,肆虐華夏。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背後,我們看見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為此做出的努力和付出的犧牲:我們看到了84歲帶隊出徵的鐘南山院士,看到了每天只睡3個小時與死神賽跑的李蘭娟院士,看到了身患絕症仍堅守一線的張定宇院長,更看到了一張張臉上被防護面罩勒出深深印痕但依然面帶笑容充滿必勝信念的年輕面龐···疫情如水火,尤有始終;青年似花木,朝氣蓬勃。我們新時代青年沒有成為「精緻利己主義者」,沒有「躲在小樓成一統」,而是心裝家國情懷,勇擔社會責任。
當一個人為祖國站出來時,那叫勇敢;當一個團隊為了祖國挺身而出時,那叫擔當;當一個國家身處逆境,呼喚青年人時,那就是使命,就是責任,就是一往無前!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會有海一樣的胸懷,山一樣的崇高。心懷「大我」,就是一種大格局、大抱負、大志向,這才應該是我們當代優秀學子人生正確的打開方式。災難磨礪精神,夢想聚集力量。希望今天在場的同學們,我們每一位中英文學子,勇敢承擔時代責任,志存高遠,胸懷家國,奮力拼搏,紮實學習,認真規劃未來發展方向,努力成為優秀的科學家,打破美國技術封鎖;努力成為優秀的醫學家,減輕病痛救死扶傷;努力成為優秀的企業家,走出中國走向世界;努力成為優秀的教育家,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努力成為光榮的軍人戰士,為國盡忠為民戍邊……
同學們,你們要牢記「胸懷家國,造福蒼生」是你們的責任,也是你們的歷史使命。這種使命從你踏入中英文那一刻,就已經賦予在你的肩上。多年來,從中英文走出了一位又一位優秀學子,他們的足跡遍布祖國的大江南北,他們在各個領域為家鄉為祖國發揮著力量。他們是學校的驕傲。作為師長,我希望你們沿著學哥學姐開創的道路走下去,還要走的更好!我相信今天你們以母校為榮,明天,母校以你們為驕傲!
抬頭看看獵獵舞動的國旗,回首望望殷殷期待的雙親,孩子們,每個人的青春都是限量版,讓我們用18歲青年人應有的豪情與壯志,把18歲的夢想有力地書寫在2021年高考的光榮榜上,青春多壯志,人生需奮鬥!預祝大家早日成才、報效家國!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