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鷹鼻鷂眼不可交,下一句同樣經典,老祖宗的識人之道

2021-01-09 思帆歷史趣聞

俗語:鷹鼻鷂眼不可交,下句同樣經典,老祖宗的識人之道

我們華夏民族有著極為博大悠久的歷史,這是全世界人都認可了的,也是讓很多國家和民族都很羨慕的一點。

人們都說,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根本所在,我們國家能日益強大起來,能在如今的國際舞臺上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和我們國家擁有十分濃厚悠久的歷史文化也是分不開的。

說我們國家的文化深奧、博大、精深可是沒有一絲一毫的誇大,光說我們文化的分類就能說出好多好多東西,更別提要具體的說每一類文化的詳細內涵。在這諸多文化種類中,與人們平日生活最為貼合的文化莫屬於俗語文化了。

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享一則老祖宗用來識人的俗語,要分享給各位的這句俗語就是:鷹鼻鷂眼不可交,矬子殺人不用刀。可能大部分人之前都沒有聽說過這句話,即使有人以前有聽說過這句話,那也都只聽說過前半句,知道整句俗語的人幾乎沒幾個。

這則俗語是老祖宗總結留下來識人的一句話,相比較之下,整句話中還是下半句相對經典有內涵一些。接下來就讓筆者大概的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句俗語的意思,看看老祖宗這麼說有沒有道理,這麼識人正不正確。

在說俗語的詳細含義之前,筆者要先給大家介紹一類動物,這類動物就是俗語前半句中提到的鷂子,大家很多人或許聽都聽沒說過這類動物,更別說見了。這是一類食肉的猛禽,天性比較兇狠殘暴,而且鷂子的眼睛是那種發黃的顏色,給人的感覺就比較兇狠。

俗語的前半句是勸誡人們:平日裡最好不要和那些長著像鷹嘴一樣帶彎鉤的鼻子,和像鷂子一樣兇狠發黃眼睛的人有過多的來往。在以前大部分人的觀念當中,鷹和鷂子都屬於那種兇猛冷血的動物,因為它們不僅靠傷害其他鳥類存活,很多時候連自己的同類也都不放過。

所以人們潛意識裡就認為,長著像鷹嘴一樣有彎鉤的鼻子、和像鷂子一樣發黃眼睛的人,都是那種比較陰險狡詐的小人,因此最好不要有過多來往。

而俗語下半句的意思是:那種個子不怎麼高的人一旦動了害人殺人的心思,他們連刀都用不到就能做到。老祖宗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他們覺得那些個子都不怎麼高的人,也就是俗語中說到的矬子,矬子這個詞本身就是個貶義詞,就是用來說那些個頭比較低矮的那些人。

這些人很多時候都會被他人嘲笑看不起,也總是被他人欺負取笑的對象。

由於長時間被他人譏笑諷刺,很多這樣的人的心理都不怎麼健康,雖然大部分都是自卑,但時間久了有些人就會產生報復、逆反等心理疾病,他們會用其他人難以察覺的方式去報復甚至傷害那些曾經傷害過他們的人。

通常這時候這些人的心理已經開始扭曲了,他們實施詭計、報復可不再那麼簡單,因此老祖宗就總結說「矬子殺人不用刀」。

相信筆者大概解釋之後各位就都能理解為什麼筆者會說,相比較之下整句俗語中還是下半句比較經典有道理。雖然說鷹、鷂子比較兇狠冷血,那也不能說明有鷹、鷂子樣貌特徵的人也像它們一樣兇狠冷血啊。至於俗語後半句說的,還是比較符合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兒。

由此可見,不是所有俗語都有道理,也不是都不在理,像這樣一半有道理一半不怎么正確的俗語是多之又多。

在以前社會各方麵條件都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時候,俗語文化在人們的平日生活中可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只不過如今人們生活的各方麵條件都越來越好,俗語文化在大家的生活中也就沒以前那麼重要了。但不管怎麼樣,俗語文化也都是我們民族珍貴財富中的一部分,那些經典有內涵的還是很值得我們繼續傳承發揚下去。

相關焦點

  • 老話「兩腮無肉不可交」,後一句同樣經典,堪稱老祖宗的識人智慧
    老話「兩腮無肉不可交」,後一句同樣經典,堪稱老祖宗的識人智慧中國民間的老百姓在千百年來總結了許多博大精深的生活經驗,這包括識人斷面,為人處世,以及警醒後代等的俗語或口頭禪,有些是封建迷信,而有一些卻是經驗之談。
  • 俗語:鷹鼻鷂眼不可交,矬子殺人不用刀,啥意思?老祖宗的觀人術
    佛曰:「世事無相,相由心生,可見之物,實為非物,可感之事,實為非事……」這句話出自《無常經》,是非常經典的一句話,其中「相由心生」也是人們所熟知的,「相」通常知道是可以被眼睛所見到的外在,俗語中:「鷹鼻鷂眼不可交,矬子殺人不用刀」啥意思?老祖宗的觀人術。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識人之術
    人們常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這句話意思就是說我們不能以貌取人,這樣太片面,了解一個人要從多方面考察。但是同時又說相由心生,並且還因此而誕生了很多俗語,通過一個人的外貌特徵,來判斷這個人的性格,還有他以後的運勢,判斷這個人不是值得交往,或是值不值得錄用提拔?
  • 俗語:「鷹鼻鷂眼不可交,矬子殺人不用刀」
    緣起俗語農村,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通俗易懂的俗語,是這片土地的肥料。深諳人生哲理,指導我們向善。但是「一千個人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俗語的理解,也是千奇百怪的。今天小編來說說對俗語:「鷹鼻鷂眼不可交,矬子殺人不用刀」的理解。鷹鼻鷂眼不可交古人認為「相由心生」。
  • 俗語:臉上橫肉為兇者,上句同樣經典,老祖宗的識人術,準嗎
    俗語:臉上橫肉為兇者,上句同樣經典,老祖宗的識人術,準嗎?中國文化傳承千年,老祖宗們為我們留下來了許多文化瑰寶。這些傳承下來的東西都是無價之寶。字畫,瓷器,工匠手藝對於我們都是極其珍貴的。我們應當竭盡全力去維護這些東西。還有一樣傳承也是無價的,就是老祖宗們的經驗。
  • 古人講:「鷹鼻鷂眼不可交,矬子殺人不用刀」,老祖宗的識人之術
    古人講:「鷹鼻鷂眼不可交,矬子殺人不用刀」,老祖宗的識人之術老一輩的常說「相由心生」,指的是一個人內心的好壞可以從容貌中看出來,這其實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若是一個人的內心很邪惡,可能一時半會無法觀察出來的,但是日積月累之下,我們總是能從容顏中看出幾分,不然也不會有眉目慈善和兇神惡煞這一說了
  • 俗語:「鷹鼻鷂眼不可交,矬子殺人不用刀」,說的有道理嗎?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我們國家有許多舉世聞名的文化,其中農村俗語就很值得我們去學習。如今大部分農村都在搞城鎮化,基本上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過得越來越高,有了國家的支持,農村的確是得到發展,各種基礎設施完善了,短短的十幾年或者是幾年內,農村呈現出來的面貌已經完全不一樣。
  • 俗語「臉上橫肉為兇者」,下半句才是精髓,道出老祖宗識人之術
    大家好,這裡是珊珊開心,我是小編珊珊說農,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農村俗語,如果大家覺得喜歡農村俗語和廣大農村人的智慧結晶,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後續小編會每天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農村的俗語和三農知識哦!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農村俗語就是俗語「臉上橫肉為兇者」,下半句才是精髓,道出老祖宗識人之術。
  •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是經典,老祖宗的識人智慧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是經典,老祖宗的識人智慧我們常常說「面由心生」,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當今社會,很多人分辨一個人是否善惡,往往都是通過觀察他的面相來做出判斷。在在明代奇才馮夢龍的經典拙作《智囊全集》中就曾經提到過:"海水不可鬥量,人不可貌相"。意思是說想要徹底看清一個人,還需要跟他有長時間的接觸了解。
  • 農村俗語:鷹鼻鷂眼不可交,矬子殺人不用刀,你覺得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知道,在以前科技信息不發達,人們的物質生活還比較匱乏的時候,農村的老人們更喜歡用自己的語言和智慧,對一些自然現象或者是人情事物,做出自己的總結,這也就是咱們常說的農村俗語,在缺乏更多獲取信息渠道的年代,一些俗語還被當作參考,指導著人們的勞作耕種以及待人接物,可見這些俗語的重要性
  • 俗語:「老牛吃嫩草」,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處世之道,漲知識
    俗語:「老牛吃嫩草」,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處世之道,漲知識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的就是各式各樣的俗語。俗語言簡意賅,別看寥寥數十字,都是還是很值得去品味的。俗語雖然簡潔粗糙但正所謂「瑕不掩瑜」,其蘊含的智慧卻是包羅萬象,無所不及,很多俗語還不乏大道理。流傳了上千年的俗語,依舊有很好的啟發意義,讓人受益良多。
  • 老祖宗識人:麻面無須不可交,矮人肚裡三把刀,這話該怎麼理解?
    老祖宗識人:麻面無須不可交,矮人肚裡三把刀,這話該怎麼理解?不論時代怎樣進步,老祖宗傳下來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都有責任和義務去繼承發展。俗語,作為廣布民間的傳統語言,在通俗的外表下往往會蘊藏高深的道理,常言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老祖宗三句經典,告訴你如何辨識人!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老祖宗三句經典,告訴你如何辨識人!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我們的老祖宗不僅僅留下四大發明和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還留給我們眾多民間俗語,如「兩腮無肉不可交」「女人顴骨高,殺夫不用刀」「男怕水蛇腰,女怕小噘嘴」「眉上一根長,能敵萬擔糧」「鷹鼻鷂眼不可交,矬子殺人不用刀」等等,這些俗語都飽含了智慧,但大道至簡,雖略有晦澀,既然能夠流傳千載而經久不衰,可見魅力非比尋常。
  • 「兩腮無肉不可交」是什麼意思?下半句更為經典,老祖宗的智慧
    很早以前,我國就有預測學,其中的風水、相術都是其中的重要分支,而且源遠流長,也留下了很多經典著作,比如《周易》、《鬼谷子》等等,這些著作也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衍生出來的觀人術更是成為古人識人、用人和與人交往的重要依據。
  • 俗語:「臉上橫肉為兇者」,下半句更經典,老祖宗識人術不可小覷
    俗語:「臉上橫肉為兇者」,下半句更經典,老祖宗識人術不可小覷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和陌生人打交道在不知道對方性格的時候往往會先根據對方的面相來簡單猜測對方的內心。我們經常說面由心生,很多時候通過觀察一個人的面部表情和動作都能夠了解到一點對方的性格和為人。
  • 識人術:「兩腮無肉不可交」,後面一句更經典,卻少有人知
    「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很容易理解,兩腮上不長肉的人,面相上給人一種城府很深的感覺。在古代的時候,同樣是看臉的時代。古人認為,一個人的性格品行甚至是能力都會體現在臉上。一般來說,尖嘴猴腮的面相給人的感覺會比較精明,所以跟這樣的人待在一起,要謹慎一點。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滿臉橫肉為兇相」,身邊有這類人儘量避之
    例如老祖宗告知我們,與人相處不可以只看外貌,畢竟有句「人不可貌相」的古話;可是老祖宗同樣的也告知我們,「相由心生」是很有道理的。因此 我們在對待中國文化的情況下,一定要聯繫實際情況去看,不可以一味地堅信老祖宗的說法,要不然只能讓自身深陷矛盾的境地,開始猜疑老祖宗智慧的準確性。《易經》作為一本齊聚古代人智慧的圖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源,被稱作「群經之首」,是輔導咱們人生之道圖書。
  • 老祖宗的識人術「龜背蛇腰不可交」,下一句更精闢,十有九準!
    中國自古以來流傳著很多俗語,這些詞語看似粗俗,實際上卻蘊含著極大的智慧,而這些智慧都是老祖宗們千百年總結而來的,很多時候確實能夠給予我們一些提示,其中有一句俗語就是這樣說的「龜背蛇腰不可交」,意思是說擁有龜背和蛇腰這兩個特徵的人是不能深交的。那麼龜背和蛇腰又是什麼意思呢?
  • 「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橫肉為兇者」,老祖宗識人準則,可信嗎?
    「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橫肉為兇者」,老祖宗識人準則,可信嗎?我們常聽說一句話,那就是「人心隔肚皮」,長輩們經常用這句話教導我們,人生在外,與人交往時,一定要多留一點心眼,免得被人騙了還不知道。而我們有時候還會聽到人說,這個人看著就不像個好人,這句話一般是用來說陌生人的,因為對他們不了解,所以這個評價是基於對那個人的面相給出來的,而古代老祖宗也用他們的經驗,給我們創造了不少識人準則,我們今天就來看一個。這算是一句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橫肉為兇者」,老祖宗識人準則,可信嗎?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後面一句更經典,卻少有人知
    俗話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對於臉上沒有肉的人,不可以有過多交往。這句話說得就是,臉上沒肉的人,最好不要相處交往。那麼你覺得這句話有道理嗎?很明顯的是以貌取人。兩腮無肉不可交「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很容易理解,兩腮上不長肉的人,面相上給人一種城府很深的感覺。是個有心機的人,而且古代描寫奸詐小人時,會在他的面部進行誇張的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