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這個詞對你而言的理解是什麼?美國總統的名字,亦或是兒時的加長禮賓車,而我的理解它是一個擁有貴族底蘊且包涵雙重性格的品牌。又為何如此之說,本期《陸感》給大家一一介紹。
2014年林肯在北京召開了品牌發布會,包括MKC和MKZ在內多款主力產品同時亮相,吹響了這個美國老牌豪華品牌進軍中國市場的號角。可能相比其它同級品牌而言,林肯來的有些晚,但其實它在國人眼中的地位並不低,「快看,加長林肯」我相信是很多人年少時的記憶,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這幾天我與林肯家族中的重要成員MKC相處的感受。
它是我兒時的記憶 奢華的開闢者
作為一個90後,我對於林肯的第一印象處於兒時。每當看到結婚車隊時,頭車多數是一輛加長的林肯城市,那時這就是我心中的奢華定義,勞斯萊斯和賓利也是那麼微不足道。我也暗自對自己說:「等我結婚時,也要用這樣的車。」我也相信其實在那個時代,大多數國人都跟我一樣把它定義為「奢華」的最好詮釋。
隨著時間的推移,雖然由於這些加長車型的老舊漸漸退出了眾人的視線,不過它仍然潛移默化的改變了國內的想法,「大和長一定意味著舒適和奢華」。因此從自主品牌到合資品牌再到奔馳、寶馬和奧迪等豪華品牌均針對這一需求,不斷對於旗下產品進行軸距的加長。
時隔近百年之後,這個1917年成立的美國豪華品牌也終於駛進了自己的中國之路。2014年,MKC和MKZ正式導入中國,也給了國人在豪華品牌中全新的選擇。不過從目前林肯在華的產品布局可以發現,其將重點放在了國內格外火熱的SUV市場。
MKC的雙重性格 天秤和摩羯結合的產物
林肯現有四款車型在華銷售,除MKZ一款中型轎車外,其餘三款均為SUV,而MKC作為定位在中型豪華SUV市場的產品無疑成為了重中之重。其實當我剛開始注意到這款產品的時候,並沒有太多感受,畢竟在這個級別中的競爭壓力過大,要想脫引而出還確實需要些實力。
通過這幾天和MKC的相處,給我這個雙重性格的雙魚男最直觀的印象就是它太難懂了。雙魚座一直被人說心中有著另一個自己,我所感受的MKC則像是天秤和摩羯兩個星座的結合,這種複雜又衝突的結合讓我覺得打造出了很有意思的產品。
宛如天秤對於外在的重視 一改美系印象
首先最明顯的就是天秤,一個對自己要求很高的星座,從個人角度MKC可以說完全符合。其實我很愛關注一些並不陌生但卻又很不一樣的品牌,原因很簡單,就是能讓我在這個審美疲勞的年代,享受一些新鮮感。
目前中國豪華車市場已基本成為BBA的專場,國內經濟水平的提升,也讓這幾大品牌在大街上隨處可見,習以為常,諸如奧迪Q5和奔馳GLK或是現如今的GLC,甚至還未實現國產的寶馬X3,出門不碰見幾輛才不正常,作為一個喜歡與眾不同的人,我也只能為之嘆息。
開始這次體驗之前,我其實並不知道我們拿到了一臺林肯MKC的試駕車。而是當我上班走到公司樓下,突然看到停車場裡又一輛「異樣」的傢伙,還在想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買了一輛MKC,會不會和我十分相似。雖得知它只是一輛試駕車的時候有些失落,不過能有機會親自體驗一下這個來自美國的選手也讓我很期待。
美國車給中國消費者根深蒂固的印象就是粗獷,說不好聽點就變成了「粗糙」。一個天秤座自然是不會忍受自己會被冠以這樣的詞彙,從外觀來講,MKC的細節之處可以說顛覆了我對於美系產品一貫認知;內飾則擺脫了以往美系車型上常見的隨心縫線,木紋裝飾和皮質包裹也讓我開始覺得一切的一切是那麼的舒心。
初看MKC時,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有面」,林肯家族式的飛翼前進氣格柵,雖然談不上專為中國消費者進行設計,但我覺得確實很符合國人的審美需求。在西方國家中,美國人的審美或喜好跟中國人十分相似,好比COACH、Michael Kors和Calvin Klein等美國時裝品牌在中國獲得的成功一樣,無疑這三大品牌佔據了國內中端市場的較大份額。
我把這主要歸結於設計的成功,現在很多時裝品牌的設計都可以用「浮誇」來形容,放棄了真正的使用性,就像網絡紅人,明星衣櫥時尚買手肖驍所說:「很多衣服的設計是逼死正常人。」不過就上述三個品牌的產品而言收斂了很多,同時質感又沒有過於喪失。
在我的眼中,MKC也是這樣,前格柵粗壯的鍍鉻裝飾,營造了大氣、厚重的視覺效果,但卻又可以用低調來形容,並不像雷克薩斯和寶馬那樣有著很強的外在衝擊力。曾經試駕全新領航員的時候也一樣,看到這個格柵的時候,我都會聯想到電影《變形金剛》中的擎天柱,氣場十足。有時我也會坐在車前,面對面看看它,會不會突然間也像汽車人一樣變身。
MKC作為林肯SUV家族中的成員,相比老大哥領航員,除了尺寸上的差異,最明顯的就是頭燈的造型,這也是為什麼我將其定位為天秤座的原因之一,四四方方的造型明顯已經不能滿足當下大部分人的審美,而新的頭燈更有設計感,稜角分明的造型,不失現代感,同時內部林肯的小標識,透著一個天秤座對於外觀細節的追求。
尾部的設計,我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很喜歡林肯車型貫穿式的LED尾燈,這也成為了全新一代產品的標誌性設計。恰巧的是這樣的一體設計構成了一個類似秤的樣子,追求了一切的平衡。我將林肯所一直詮釋的「新美式豪華主義」便定義為對於平衡的追求,大氣卻不失小節;豪華卻不過分張揚。
剛剛我也提到,體現MKC對於外在要求很高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內飾,在做工等可通過肉眼直接看到的地方,相比德系和日系等豪華品牌已沒有什麼差距,設計上的一些細節則讓我感到十分喜歡。
國人對於木紋的喜愛其實不用多說,文玩市場的火熱程度早已證明了這點,自然眾車企也推出了各種各樣的木紋內飾。當看到MKC的胡桃木的內飾裝飾條則有了不同的體會,就像同事打趣跟我說的一樣「我都想給它盤盤」。
除讓我印象深刻的實木飾板外,另外不能不提的就是車內採用的皮革。MKC的內飾選用了由Eagle Ottawa出品的Venetian高級皮革。這家公司是全球資歷最長的汽車皮革供應商之一,為包括林肯在內的多家豪華車企提供內飾皮革。當然,在很多超豪華或超跑車型上所使用的Alcantara材質也用在了林肯MKC的頂棚上,這也是我最喜歡的車內材質,提升了整個內飾的豪華感。
位於中控屏幕下方的娛樂系統的旋鈕控制鍵,雖然僅僅是簡單的鍍鉻材質的應用,但整體的視覺以及旋轉使用式的阻尼,讓我就想到了「精緻」這個詞。很多人所說的按鍵式換擋,在我的使用過程中,確實需要來適應,有時會下意識尋找檔把的位置,不過這個設計的好處就是,確實節約出了很大一部分的空間,放置一些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