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作為一種圖騰,貫穿整個華夏文明,通常被視作祥瑞,象徵著至高無上的皇權。因此,華夏民族也被視作龍的傳人。
古代文獻也有許多關於龍的傳說記載,不過根據考證,龍的形象最早起源於伏羲,作為部落圖騰出現,可能是古人依據現存的蛇等多種動物想像出來。龍結合了許多動物的特點,比如龍擁有像蛇一樣的身子,長滿了銳利的魚鱗,擁有像鷹一般鋒利的爪子,頭頂上還長有像鹿一樣的角。1987年在河南仰韶文化遺址發現了迄今為止已知的最早的龍圖案,距今大約6600多年。
最近100年裡,與龍有關的傳奇事件當屬發生於1934年的遼寧營口墜龍事件。在1934年7月的夏天,幾天的暴雨過後,附近的人發現了一條外形與龍很相似的怪物,可後來卻消失了。又過了一段時間,人們在另一個地方又發現了那個怪物,只是後來死了,隨著屍體的腐爛,只剩下一副骨架,而這副骨架也被當時的偽警察局帶走了,並拿出來展覽過。
據說當時有很多目擊證人,而且當時東北頗具影響力的《盛京日報》也報導了該事件。當時東北已經被日本佔領,社會比較混亂,報導是否失實,也難以考證了,而且那具骨架後來也下落不明。不過,央視在2004年拍攝了紀錄片,片中的結論是:這很有可能是鯨魚擱淺,只是遭到了誤傳 。
下圖就是《盛京日報》中的照片。
不過,科學家至今也沒有發現任何關於龍存在的證據。
人類的足跡幾乎遍布大陸的每個角落,可這隻佔地球表面的30%,還有70%的表面被海洋覆蓋。雖然。人類對淺海已經很了解了,可深海還沒有進行深入的探索。
在某些傳說中,龍能夠布雲施雨,居住在海中,那麼龍有可能真的存在於深海中嗎?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由於我們沒有對全球所有地方都進行探索,深海(國際上通常指深度在200米以下的海洋區域)中還有很多未解之謎,因此不能排除這個可能性。
但不管是什麼生物,肯定不可能擁有神話傳說中的那些神奇能力,因為所有生物都要遵循自然規律。就算是擁有人類未知的超自然能力,也必須遵守那些已知的物理規律,比如神話傳說中龍的飛行能力就違反了自然規律。除非它來自外星,有某種特殊的物質構成,如果地球上的動物,就必須遵守地球上的自然規律。
眾所周知,水壓會隨著深度的增加而不斷的增加,深海中最可怕的便是壓力極高。地球上最深的地方是位於菲律賓附近的馬裡亞納海溝,深達11,000多米,那裡的壓力是地表大氣壓的1000多倍,幾乎沒有生物能夠在那裡生存。目前在海底幾千米處發現的生物體型大多很小,這主要就是因為深海壓力太大。
如果深海中真的存在龍,它的體型必然也不會太大。因為體型過大,對食物的需求也就越大,這兒可以參考鯨魚,一口就可以吞幾百公斤的魚。況且深海中生物本來就少,根本沒有那麼多食物。如果它到淺海來捕食,為什麼現在沒有被人類撞見?
不過,從文化起源角度來看,不僅深海中存在龍的可能性很低,而且世界上很可能根本就不存在龍這種動物。
因為龍的這個概念本身就源於人類的自身文化,從龍的外形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龍的外形結合了許多動物的特點。自然界中哪有這麼多巧合,幾乎可以肯定,龍就是人造物。
龍的形象真的是深入人心,十二生肖中,龍排第五,它也是唯一沒有實物對應的生肖。其實在中華傳統文化中,與龍同作為四聖獸的麒麟和鳳凰在現實世界中也沒有與之對應的動物。可以肯定,龍就是人為虛構的。
不過這裡也有一個疑點,就是在東西方文化中都出現了龍這個形象,為什麼會這麼巧?
西方的龍通常象徵著邪惡,並且是依靠一對翅膀飛行,形態與中國的龍也大有不同,但仍然有一些共同點。
在美洲的印第安也有龍這種圖騰,並且美洲印第安人崇拜的龍在形象上跟中國早期的龍還很像。
地球曾經存在小冰期,根據人類的起源研究,美洲原住民很有可能是在上萬年前通過白令海峽(當時還是冰架)到達美洲的,印第安人的龍圖騰與中國的龍很像,也就解釋的通了。如果真的是這樣,那說明東方龍形象的起源時間應該比考古發現所得到的證據顯示的時間還要早的多。當然,也有可能是一種巧合,畢竟大家都是人,都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難免產生類似的想法。
那麼我們有理由相信,遠古時期地球上或許真的存在外形跟龍很像的動物,只是已經滅絕了。人類長期口口相傳,最後形象發生了很大改變。
還記得電影《侏羅紀公園》嗎?雖然自然界中沒有龍這種動物,不過未來或許可以利用生物科技創造出與傳說中的龍外形相似的動物。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科學探索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