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辦公室小野」就以黑馬姿態殺進短視頻行業。
2017年2月初,「飲水機煮火鍋」從今日頭條開始火爆,很快全網瘋轉。很多人在微信群、QQ群中,看到瞠目結舌,從此記住了這個腦洞無底、大膽任性的小野。
如果沒有後續的爆款,那麼小野早已像其它紅極一時的奇葩一樣曇花一現。但在「飲水機煮火鍋」之後,「針織方便麵」「電熨鬥燙肥牛」「瓷磚烤牛排」「電鑽棉花糖」……腦洞大開的創意視頻像煙花一樣,讓觀眾目不暇接。小野開始站穩腳跟,也開始收穫關注。
2017年2月23日,小野憑「針織方便麵」問鼎當周的美拍總榜冠軍。3月份的騰訊企鵝號視頻自媒體排行榜美食榜上,小野又拿下一個冠軍。在3月份今日頭條舉辦的短視頻金秒獎上,小野舉起「最具創意精神短視頻」和「最佳女主角」兩個獎盃。
佟大為在金秒獎上為小野頒發「最佳女主角」獎盃
這還不是全部。小野已經走出國門,在全球最大的視頻網站YouTube和社交網絡Facebook上都收穫了一票老外粉絲。在YouTube上,集均播放量在30~40萬。在Facebook上,上線三個月之後小野的粉絲已有上百萬。可以對比的是,範冰冰在Facebook上的粉絲只有十幾萬。
5月13日,小野的同事、也是洋蔥MCN的第二個產品「辦公室小作」上線測試。這個時刻帶著口罩,動手能力極強,同時腦洞和小野一樣大的奇女子,開拓了洋蔥MCN的新邊疆。
在辦公室純手工做加溼器的小作,出鏡必帶口罩,製造神秘感
網絡上每天都有爆款視頻誕生,天時地利與人和都是其中的原因。但如果一個團隊能夠持續生產爆款,那麼就不能以運氣來解釋,而是有著值得深究的內在機制。
日前,新榜專訪了洋蔥MCN的聯合創始人聶陽德。他對於短視頻創業的理解,像小野的節目一樣,打開了榜哥的腦洞。
為什麼是「辦公室小野」?
針織方便麵,這可能是史上最不方便的方便麵
爆款視頻頻出背後站著一個強大的團隊。「辦公室小野」只是洋蔥MCN的第一個成熟作品。
1.電商跨界引入ROI數據化運營體系
在內容創業大軍中,來自傳統媒體的轉型者佔據了很高比例,但洋蔥MCN的創始團隊則有所不同。聯合創始人聶陽德十幾年前曾是一名IT撰稿人,是較早接觸網際網路的一批先鋒。不過,對創立洋蔥MCN影響更大的是他的電商從業經歷。小野走紅的背後離不開聶陽德的跨界經驗。
洋蔥MCN聯合創始人聶陽德
「我們把做電商的ROI體系導入了短視頻的運營。每一個項目都是一個產品,重視投入產出比,投入的是人力和資源,產出的是播放量、評論、點讚、轉發。對于洋蔥MCN來說,運營是高度數據化的,不能靠感性。」
在聶陽德眼中,每一個數據都有它的意義,經過分析都能用來指導內容生產。「洋蔥MCN做選題都會參考數據分析結果。什麼時候應該去做爆款,什麼時候做話題,什麼時候做風評、做品牌,都是可以藉助數據來分析的。」
2.注重推廣節奏和用戶互動
雖然做爆款已經駕輕就熟,但爆款並不是聶陽德眼中的一切,尤其在新產品上線之初,聶陽德甚至表示「前三期其實我們並不希望做爆款」,而是更加注重推廣節奏。
導入期:三期視頻,IP的上線,重在獲取用戶反饋,觀察分析,做調整,做迭代;
爆款期:迭代結束,摸到內容調性,想辦法創造爆款,快速拉動IP的增長。時間越短越好,但尊重內容規律,畢竟有運氣成分;
全面運營期:發行渠道,資源倒入,推廣,可控範圍內的快速增長。
「你預設的用戶並不一定是你的核心粉絲,換句話說,做產品之前的設想和事實可能並不是一回事。前三期重在收集數據,針對數據分析結果進行節目調整。四五期開始考慮做爆款,擴大影響力。這個階段可能會有爭議,那麼後面就要有節目來做風評、做品牌。」
當然,重要的還有互動。在「飲水機煮火鍋」這期視頻火爆全網後,網友有兩個疑問非常集中:1.小野是老闆嗎?為什麼她可以那麼任性;2.這飲水機用完就報廢了吧?
洋蔥採用的互動方式,不是簡單地在微博上留言,而是通過後續內容解答。4月1日愚人節時候,小野在微博上發了一張辭退通知,回答了她只是一個普通員工的身份。
因為這張辭退通知書,「辦公室小野」還登上了微博熱門
關於飲水機是否還能繼續用的問題,後續有一期節目中,小野倒水的時候,專門拍了兩下飲水機,其實就是告訴觀眾,飲水機清洗乾淨還能繼續用。
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的是爭議。「飲水機煮火鍋」確實引發了網友對於是否衛生的大討論,這種爭議有助於視頻的傳播,但其實對小野的品牌形象不一定有利。所以後面專門有一期視頻是讓小野過生日,「雖然播放量不算很高,但點讚特別多,就是做品牌用的。」
一個產品的打磨或者一個IP的養成需要有它的節奏,每一個階段,創作者應該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以及需要怎麼做才能達到預期,你要的是話題、爭議、播放量,還是品牌、美譽度和粉絲的忠誠?
洋蔥MCN統計的小野播放量趨勢圖
3.腦洞雲資料庫讓創意不再難
創意是內容創作者的制勝法寶,但也是致命軟肋。飲水機煮火鍋、瓷磚烤牛排,腦洞大開的創意是「辦公室小野」走紅的關鍵,也讓張大嘴巴的粉絲越來越期待下一次小野的腦洞是什麼。如何持續不斷地給用戶製造驚喜?對於聶陽德來說,這是洋蔥MCN的戰略問題,而解決方案就是「腦洞雲資料庫」。
單一創作者創意是很容易枯竭的,發動群眾的力量怎麼樣?這正是「腦洞雲資料庫」的思路。
聶陽德舉了一個例子:在「瓷磚烤牛排」這期視頻中,有一個點火的環節。常規的點火方式,普通人可以想到的是火柴、打火機、鑽木取火,但視頻中小野使用的是電源正負極打火。事實上,「腦洞雲資料庫」中關於點火的方式,有數十種。
女白領上班路上撿個瓷磚煎牛排,送到了老闆辦公室!
普通創作者為了想出一個創意可能需要絞盡腦汁。但洋蔥MCN的創作團隊,所需要做的是輸入關鍵詞,從數十個,甚至數百個創意中挑選出一個最合適的。
不過,導演、編劇和演員的創意甚至臨場發揮依然至關重要,但「腦洞雲資料庫」的妙用就在於給他們提供順手的工具,減少重複創意,節省出來的時間去琢磨更關鍵的環節,做出新的創意。
隨著創作的進行,「腦洞雲資料庫」也會不斷生長,其中的創意點、素材也會越來越豐富,對創作者的幫助也會越來越大,因為創意之間的組合方式會呈現幾何指數的增長。
「未來腦洞雲資料庫可能會開放出來,給所有的合作夥伴。」聶陽德說。可以預測的是,這個資料庫,將成為許多短視頻創業者夢寐以求的工具。這也為洋蔥MCN成長為一個能夠扶持創作者的平臺,埋下了伏筆。
4.國際化的簡單與不簡單
那麼,為什麼小野又能夠走向國際呢?榜哥認為可以總結為一句話:less is more。
視頻中的小野,沒有臺詞,面無表情,某種程度上只是一個行走的道具,而節目主打的美食創意做法,沒有複雜的劇情,沒有時髦的文字梗,沒有特定文化背景才能理解的典故。有的是一個又一個讓人發出「哇,還能這麼玩」感嘆的創意。
理解門檻越低,潛在受眾群就越大。不分國度,不分種族,不分年齡,只要具備相關的生活背景和理解能力,人人都能欣賞小野層出不窮的創意。
小野背後的「六化」戰略
雖然創始團隊有電商背景,當下內容電商也在快速發展,但聶陽德告訴新榜,短期之內他們不會涉足電商。「洋蔥1.0階段會把整合營銷作為主要的商業模式。原生定製廣告模式成熟而且市場潛力巨大,先把這塊肥肉吃到嘴裡。」
不過,即使整合營銷這種已經非常成熟的商業模式,洋蔥的玩法也非常值得其它短視頻創業者思考。
「內容創業者大多來自於媒體,比較懂內容,還可能懂用戶,但很少有懂客戶的。通常大家都是先想怎麼做內容,再考慮變現。如果商業模式定位在廣告植入,不具備客戶思維的話,就會淪為資源方,很受限制。」讓聶陽德有底氣這麼批判的原因,來自於團隊的營銷背景。
洋蔥MCN在內容生產之前已經有了一整套商業化設想,並且是從客戶思維和用戶思維雙重考慮出發的,聶陽德口中,就是「洋蔥六化」:場景化、家族化、規模化、整合化、國際化、平臺化。
1.場景化:「辦公室小野」是搶佔「辦公室」場景的第一彈,已經上線的「辦公室小作」是第二彈。從營銷的角度思考,場景是有限,搶佔場景就是搶佔用戶心智,進一步就是搶佔發展空間,搶佔市場。
現代都市人的生活場景主要只有幾種:在家裡,在辦公室中,在路上,在校園……
深入分析,「辦公室小野」通過場景化實現了和其它美食類短視頻的差異化。在家裡做的美食類節目已經太多了,「日食記」「日日煮」「美食臺」等等,但在辦公室做美食的,小野獨一無二。
2.家族化:單個網紅或自媒體的流量和可能性都是極其有限的,突破天花板的途徑之一是橫向擴張。矩陣化是通常做法,不過洋蔥MCN倡導的家族化更高級。
小野是第一個IP,小作是小野的同事,同時將涉足領域從美食擴展到手工,下面還可能會有小野的老闆、小野的客戶、小野的其它同事,他們不是簡單的並行,而是相互關聯的一系列IP。聶陽德想要打造的,是洋蔥MCN辦公室版的「漫威宇宙」。
拉著小作的作品遊辦公室的荷蘭豬
在小野視頻中經常出鏡的那隻荷蘭豬,說不定某一天也會有它的專屬節目,成為洋蔥MCN進入寵物領域的先鋒。
3.規模化:一個小野已經影響力驚人,那麼10個小野呢?洋蔥MCN的計劃更為驚人,本質上就是要突破單一IP或節目的局限。
「單一IP的報價200萬基本上到天花板了,如果我不僅做100個小野,1000個小小野,還有上萬個你沒聽說過的小號呢?那我給你的報價可能就不是200萬一期了,而可能是5000萬的年框。」聶陽德對洋蔥MCN的規劃堪比建造一座超級工廠。而依託於成熟的經驗,依託於「腦洞雲資料庫」這樣的內容創作基礎設施,這並非不可能。
4.整合化:只賣貼片廣告,創作者很容易淪為資源方,聶陽德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做整合。
「我們此前做營銷的時候,曾經手某網際網路品牌一個300萬的案子,其中找外包拍一個短視頻只花了10萬。你可以知道整合營銷的利潤空間相比於短視頻貼片有多麼驚人。無論什麼生意,客單價很關鍵,一個客戶是給你3萬、30萬還是300萬,會導致你的想像空間完全不同。」聶陽德坦言,某種程度上他們是在幹傳統4A公司做的事情。
「整合資源的層次就像一個金字塔:塔尖是自營的網紅KOL;第二個梯度是低一點的網紅;第三個梯度是籤約的IP號;第四梯度是不露臉的,人格化屬性沒那麼強的帳號,輕度原創;第五梯度,外採的全網資源。」
小野已經成為支付寶五四青年節活動的合作方
洋蔥一開始還是從抓用戶開始的,整合營銷還是要有節奏的介入。而目前,上門尋求合作的品牌,已經有100多個。
5.國際化:中國網際網路領域出海的成功案例主要是工具類產品,例如獵豹、WiFi萬能鑰匙,文娛領域由於文化隔閡的存在,始終沒有很成功的案例。短視頻領域國內一片火熱,但能走紅海外的幾乎沒有,小野是一個例外。
聶陽德說:「我們輸出了中國人最不擅長輸出的東西。」
從定位到題材,再到視頻風格,主打腦洞創意的小野出生就帶有歐美的影子。「嘎納電影節,很多錐子臉網紅,各種出位博眼球;小野也是網紅,但卻是通過創意吸引關注,打破了外國人中國沒有創新意識的成見,他們驚呼:中國美食還能這麼玩!」
在商業層面上,國際化也讓洋蔥MCN具有更強的服務全球化品牌的能力。「比如阿迪、Nike,他們找小野投放之後,美國總部上網一搜就能看到效果,這是國內的短視頻所不具備的競爭優勢。」
6.平臺化: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洋蔥MCN在編劇、創意、拍攝、剪輯等流程上都已經能夠做到流水化,正在建立起自己的內容工業體系。一方面,這為洋蔥MCN內部創作的規模化增長建立好了基礎設施。另一方面,也為未來的平臺化奠定了基礎。
內容生產的工業化、流水化意味著,洋蔥MCN有能力為想要進入短視頻行業的創作者或者發展陷入瓶頸的同行,提供有力的支持。更何況,如果聶陽德家族化、規模化、整合化的設想能夠順利設施,洋蔥MCN必將具備更強大的流量能力、品牌優勢、客戶資源,這些都是建立一個平臺的建築材料。
洋蔥MCN能複製100個小小野嗎?
在「辦公室小野」的案例中,對於內容創業者而言,重要的不是小野或者小作,也不是美食或者手工。洋蔥MCN的出現,是短視頻創業中的一個新物種,一個具備高緯度視野和系統化打法的革命者。
通過引入電商的數據化運營經驗,洋蔥實現了短視頻行業運營水平的巨大提升,用數據化思維戰勝了感性化思維。通過營銷經驗中客戶思維的引入,將商業模式的合理性前置。通過場景化、家族化和規模化,洋蔥MCN打開了短視頻創業的天花板。
而國際化的進展,更是為整個行業帶來了走出國門的信心:國產短視頻是可以贏得全球觀眾的。它在野蠻生長中打破了我們心中的禁忌,摸到了所有文化產業全球化的命脈,通過對創意、幽默、人性的探索,打破了內容傳播中的國界、文化、族群、語言等藩籬。
最後平臺化如果能夠實現,或許是中國內容產業工業化水平提升的一個契機,萬千短視頻創業者將因此而受益,那將是更具革命性的一步。
和小野掰手腕的大塊頭會是下一個小野嗎?
當然,洋蔥MCN剛剛起步,在夢想和現實之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第一個很快將出現的挑戰,是所有內容產品都將面臨的生命周期問題。
從中國女性換老公的節奏就可以看出,喜新厭舊是人性的通病,但卻是內容生產者的天敵。
小野的爆紅,源於形式上創新帶來的衝擊感。辦公室+美食的腦洞本身就具有足夠的噱頭,而飲水機煮火鍋或是瓷磚烤牛排是次一級的主體創意,視頻中的點火方式是更次一級的創意細節。
當用戶對辦公室+美食這一形式本身產生觀影疲勞之際,小野的增長就會放緩。主體創意和細節上的優化,只是邊際效益上的改良,它不足以彌補形式上新鮮感的下降導致的用戶疲勞,乃至進一步的用戶流失。這是人性的必然,papi醬面臨這個問題,「一條」面臨這個問題,暴漫面臨這個問題,所有的內容創作者都不例外。
對于洋蔥MCN而言,或許最要緊的是能否複製「辦公室小野」的成功,複製10個小野、100個小小野。
以上內容使用新榜編輯器發布。新榜編輯器,多平臺一鍵分發、海量在線圖片搜索、大數據幫你了解「什麼值得寫」、豐富的樣式中心,可能是全中國最好用的編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