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諺語淺談(下)

2021-01-08 高評高安

第三節 認識社會的諺語

我收集的這些諺語,大多是底層人民創造的,他們對於社會的認識是什麼?這個社會是怎麼樣的?是飢餓、寒冷、貧窮、受壓榨。他們含著辛酸的淚水訴說著:「冒有吃,日(白天)又長;冒有穿,夜又長。」這比「饑寒交迫」這個成語更形象,更有體驗感。有一首殘缺不全且不知標題的民謠說:「正半年,二乃解(gǎi),三難過,四難挨,五月瘦成一塊柴,六月宜艾熟熟(蟬)叫,七月新米哩上街糶,八月鐮刀壁頭上啄,九月冒米來下鍋。」正月間,要接客,要送禮,去年十二月又還了債,到過年的這個正月真是不好過呀,這個月就要用去半年的錢糧;到了二月稍微寬鬆緩解(即「乃解」)了些,不用接客送禮了;三月和四月是青黃不接的時候,那日子真是難挨啊;挺過了三月、四月,到了五月人瘦得不成樣子了;六月蟬叫了,七月收了稻子,有點糧食拿到街上去賣,以作家中的其他用途。「七月新米哩上街糶」,這一句有的也說成「七月撐爆到肚」,是說可以有口飽飯吃;到了收割完畢,鐮刀可以不用了,把它啄在木製的板壁上(過去農村磚木結構的房子有許多板壁,鐮刀可以啄在上面),沒吃幾天飽飯,又進入了沒米下鍋的困境。我不知對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是怎麼描述的,但一年到頭的日子是「一半在壇(hón)裡,一半在園裡」,「罈子」裝米,園裡種菜,那就是「瓜菜代,半年糧」了。「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李紳)《憫農》作田的人挨餓無飯吃,這是農耕社會的普遍現象。我的家鄉有一首民謠:「曾金徐晏,張黃兩姓,兩蕭夾一羅,夾得羅家不奈何;羅家冒米糶,餓得蕭家做鬼叫。」前四句是說故鄉有這麼多姓氏村莊,而後兩句是說常有的飢餓現象。對於長期的飢餓,人們的對策是什麼?「飯飽思淫慾」(又為「思魚肉」)。饑寒起盜心。這裡的「盜」是偷和搶的意思。這是一種方法,另一種方法是「積」;「養兒防老,積穀防饑。」這種方法大多數窮人是難以做到的,「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聶夷中《詠田家》),能積得到嗎?實在把人逼得無法活下去的時候,有的就揭竿而起了。近幾十年我國人民解決了吃飯問題,再也不會「冒有吃,日又長」了,所以百姓由衷地說:誰讓我們吃上了飽飯,誰就是大好人。

與飢餓相伴的是貧窮,「不起風,冷也得;不欠債,窮也得。」這裡的「得」是「不可怕」的意思。在那收入低微的時代,窮苦人過日子很少不借債度日的,為了解決燃眉之急,借就借吧,但「放債圖利」,要還清債款和利息,談何容易!所以不欠債的窮人日子還將就過得,若欠了債將不堪重負。「冷是風,窮是命。」窮根挖不掉,只能認命了。「命裡註定三合(gag或god),四合為一升)米,走遍天下也不得滿升裡。」「一兩黃金四兩福,冒有福氣對著黃金哭。」是說人的命硬福大才能聚得財住,「財是惹禍根苗」,沒有福氣的人會因財帶來禍害。「人有七算,命有八算,算得肚裡打內仗。」是說人的命比人的籌劃要強,不認命就會出現麻煩。除了認命外,還有相信鬼神。高安人對於鬼神的態度是矛盾的,一方面說:「日裡(白天)莫哇人,夜裡莫哇神」,人人頭上三尺有神靈;一方面說「世上無神鬼,都是人作起。」鬼神是人們互相炒作出來的,看看人世上,「行(hang)時不要菩薩保,菩薩不保背(pei)時人。」但這些都不是脫離貧窮的辦法,只有在新世紀,國家採取整體戰略部署,廣大人民才能脫貧致富,此舉善莫大焉。

為了改變飢餓和貧窮的命運,有的人想到了學手藝,憑自己一技之長來改變生活的窘境。「有藝三分仙,冒藝爺娘坑。」有了手藝,替人做工,東家管吃管喝,還有工錢進,這當然是有「仙」氣了。的確,許多人憑做手藝改善了生活,日子過得蠻滋潤的,在過去劃分階級的時代,有手藝的人多半是富裕中農或中農。雖然有了手藝成了「仙」,但是做手藝還是很辛苦的。「裁縫一口針,累(loi)得血奔心。」過去的裁縫就是憑一把尺、一把剪刀和一口針替人做衣裳,縫衣時「飛針走線」,針雖輕雖小,但一天幹到晚,卻是很勞累的。「天晴眯眯笑,落雨冒人要。」泥瓦匠晴天好幹活,下雨天在戶外不好幹了。「鐵匠冒樣,越打越像。」過去鐵匠要打成一個物件,沒有模型,只能靠手工在紅爐中燒在鐵砧上敲,要靠手上的技巧打成功。尤其在打犁頭時,為了解決原料問題和減輕顧客的負擔,可以用廢鐵換新犁頭,於是有人挑著犁頭去,挑著一擔廢鐵回,故曰「又冒閒來又冒歇,一擔犁頭換擔鐵。」經商可以致富,但也要經受困難挫折,「雲南貴州好賺錢,來來去去要半年。」過去去雲南、貴州要靠腳走或乘船,風餐露宿、來去帶貨,現在則只要半天就可到達。「砌匠來至三日挑,木匠來至三日燒。」雖然說的不是手藝人,但東家要作準備和撿場。「推車冒樣,要隔一丈」,過去推獨輪羊角車的人,彼此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車距才安全。以前的先生(老師)雖有「束脩」(薪水或工資),但一般人還是不願幹,「家有半年糧,不當孩子王」,社會地位低,收入微薄,應酬又頻繁,有「教書容易應酬難」之說。上世紀五十年代,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但教育設施跟不上,只有因陋就簡勤儉辦學,當時流傳這樣的順口溜:「前世作至惡,go世教小學,不是住祠堂,就是背(pei)廟角。」這與現在農村小學都有寬敞明亮高大的教學樓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我小時候就聽說有人爭論什麼最清潔衛生,有人說用水洗洗就清潔了,但諺語卻說:「水過為清,眼不見為淨。」細想想,眼不見為淨,還真是有道理,我就不展開了。講究清潔衛生是應該的。但苛刻要求就有點過分了,因為人自身具有抵抗力和免疫力,所以說:「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閉眼吃毛蟲,一身無病痛。」這不是鼓勵大家吃骯髒的食物,而是要大家既注意衛生,又不要過於擔心害怕,要相信自己的身體有抵抗力和免疫力的。

在社會上,有一批學習武術的人,他們為了強身健體,保衛家園而學習各種武術。我們高安有一種「字門拳」,各種套路都用不同的字命名,每個字的起勢、運勢和收勢的套路都有一定的流程,各不雷同,要練好每個字的打路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所以有「摧、殘、原、掇,累得吐血」的說法,這裡的「摧、殘、原、掇」四個字我只是擬音,到底是哪四個字,要請行家指正。高安人把會武功的人稱為「活手」,不會武功的人稱為「呆(goi)手」,二者若打起來,「活手就怕呆手拤(ka),呆手就怕活手摸(ma)」,意思是呆手怕活手摸(ma,點穴),先把活手的手拤住,他就無法點穴了。而活手用「摸」的方法可以優先取勝。當然在一般情況下,活手不會輕易下絕手去點別人的穴位的。江湖險惡,武林多詐,若是「活手」之間打起來一決雌雄的話,那就要「惡打善,快打緩,打奸打詐莫打賴」,這就是說要打得狠、快、準,對對方不要講仁慈(惡),去打對方的猶豫,動作要快,也可以使用計策(奸詐),但不能煞賴,煞賴就是不講武德,是武林人所不齒的。有人把這種打鬥總結為「開聲就動手,動手莫留情」,這就是「快」、「狠」兩個字。蜀漢五虎上將關羽在與敵將交手時,未及一合,就把敵將斬於馬下,就是在「快」字上做得果斷,馬快、人快、刀快,敵將連來將的招式都沒弄清就做了刀下之鬼。

人生活在社會中,一定有文藝活動伴隨而來,在千百年的農耕社會中,底層的人們也有藝術的享受,比如看戲,聽說書、聽道情、看通俗小說以及平時說話交流,這就把古代的人物故事在彼此間傳播,久而久之,就凝鍊成道理深刻的諺語。小時候我還沒有讀《三國演義》,就聽村裡一個太婆罵她的兒子是「誤事咯蔣幹」,於是我知道了這個蔣幹是專門誤事的人,到後來讀了原書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大家把成事不足做事不成的誤事人都說是「蔣幹」。有人身患疾病或年邁體弱,總想免除災難,於是求神拜佛,但身體並未見好,人們便說:「孔明拜鬥,死多活少」,因諸葛孔明在五丈原禳(rang)災祈壽,但七星燈被魏延撞倒,結果孔明星殞五丈原。有人做事拖拉拉,不立即把事辦好。於是人們便說「長坂坡,慢慢拖。」《三國演義》中的長坂坡沒有做事拖拉的現象,這裡取一個「長」的義,一個「坡」的韻。有的人組成團隊去做事,做成了事的功勞總歸某個人,而有困難有風險的事總歸另一個人承擔責任,即使做成了事他也沒有功勞,於是人們就說:「有福是唐僧子咯,有禍是孫猴子咯」。有的人得到幸福或利益,但把幫助他的人甩到一邊,於是人們便說此人「穿上了紅褲子,便忘記了槐蔭樹。」「穿紅褲子」表示結了婚,槐蔭樹是媒人:此句諺語來自《天仙配》的故事。「好男不看《三國計》,好女不看《賽籮哩記》」,是說男人看了《三國》,會詭計多端,人們把「志」訛成了「計」;《賽籮哩記》我沒有看到過此書且不知書上的內容,大約書中寫了婦女爭取婚姻自由的內容。「賽哩」是一種纏紗的物什,把賽哩裝子梭子裡就可以織布,賽籮哩是裝賽哩的器物,這些東西現在很少有人保存。「黃巢殺人八百萬,錯殺凡間半個人。」唐朝末年黃巢起義,大肆屠戮百姓,傳說他殺了八百萬人,但人們不說他殺錯了(不知為什麼),但有一個孕婦躲在樹洞裡,黃巢在樹旁不知道,他大約下定決心要造反了,於是拔出刀來,橫的向樹上砍去,結果這個孕婦立時斃命,只可惜這個未出生的胎兒(半個人)是錯殺的。這個故事不知出自什麼書,對黃巢濫殺無辜不持反對的態度。

社會是人的總和,許許多多、各色各樣的人頻繁活動和互相交往,構成了五彩紛呈的社會現象,也是人生百態的表現,下面介紹的各種社會現象同第二節中的人生百態是一致的。在地主家幹活的長工受壓迫最深,做事最重最累,但他們若是「做事不依東,著累也無功」,你幹活要按著東家的意願,否則你什麼功勞也沒有。這一條也可推廣到別的事(不一定是打長工),一定要按老闆或主人的意圖去做才會順利有成績。「做不做,看二四」,每年到了臘月二十四,東家就會對來年的人事有個安排,長工們要等到這天才知道自己會不會炒魷魚。「人多不洗碗,雞多不生蛋,」這是職、權、利不分明造成的。「瞎子不上當,先吃後來唱「,人們請盲人來唱道情,盲人先要吃飯後來演唱,若是一到就演唱,唱完了人都散了,你到哪裡去找人要飯吃?提醒人們要為別人做事先把條件提出來兌現。「教(gao)化哩莫去惹(lǎ),惹至要喊舍(sǎ)」,有討飯的來了,你給他吃的就算了,不要發善心說你以後再來,我還會給飯你吃,乞丐聽說後,當然會樂意來,免得到別處去,橫直這裡有吃的,一種依賴心理就產生了,若時間久了,你不再供他吃飯,他不但不會感激你,反而會有一些激烈的言詞和行動,你怎麼甩也甩不掉,我們的先人總結出來的「教化哩莫去惹」的告誡道理是深刻的,我們也可將「教化哩」推廣到一切受救助的人,「升米恩,鬥米仇」的現象在我國和全世界不是出現了許多嗎?「一醜百歪,打P臭街」,看一個人要全面,不要有一點缺點就全盤否定他。「大屋場咯人醜,細屋場咯狗醜。」大的村子人多勢眾,以強欺弱,以大凌小;小村莊的人少,養的狗對村子裡人都熟悉,而一旦有外來的生人,它就會狂吠,甚至追著撕咬。「壁頭縫裡搜幹漿」,比喻無中生有,做板壁不用石灰,哪來的幹漿?「殺豬攏會,打狗散場。」有些人為了某些利益結成團夥,開始大家高高興興聚攏來(倒不一定真的殺了豬來吃吃喝喝)在一起商量,達成共識後開始運作起來,但過了一段時間產生了矛盾,因爭權奪利再也不能抱成一團,只有在爭吵中不歡而散(倒不是真的要打狗,只因打狗時一片混亂,狗的叫聲大又難聽)。以前錦河中經常舉行龍舟賽,南北兩岸的觀眾各為己方吶喊助威:「南街贏(yáng)至,北街輸至!」北岸人也高呼:「北街贏至!南街輸至!」我們的祖先據此說:「河裡划船,急煞至岸上咯人。」現在用來說不關你的事,你瞎操什麼心?有點「皇帝不急太監急。小姐不急丫環急」的味道。「人比人,氣煞人;命比命,氣成病。」人們在同別人比時,總喜歡把別人的長處來比自己的短處,這樣的比無不比得自己垂頭喪氣、怨天尤人的。當然同別人相比之後,若能虛心學習別人的優點長處急起直追,那也不失相比的積極意義了。商人為了謀利,對價格會作調整,有時會降價出售商品,「便宜三分人人愛」,但不要一見便宜就搶購,要知「只有錯買,沒有錯賣」,商人不會無緣無故讓利與你,而你永遠也不知錯買的原因是什麼。人們相處,互相交談,有的人喜歡發表議論或誇耀自己的才能、歷史、業績,聽的人對他說的不實之處指出來,有時會使對方難堪。我們的古人善意地告誡我們:「要頌白話,不要撐白話」,這又是一條做人之道。對於那些誇耀自己說假話的人,不要去撐(不客氣地指出說話人的假話)他,要順著他的話聽下去,在非原則面前有時還頌他幾句,這樣人際關係才不會緊張。在封建社會裡,貧富不均,勞動人民受壓迫,因而有「牛耕田、馬吃谷;爺做官,崽享福」的說法,也有「不養豬,吃豬油;不經(jian織)布,著絲綢」的感嘆。「栽花養鴿,少爺醒瞌」,「養鴿玩耍,賺至咯錢不夠買瓦」,這是小農對休閒生活的看法。也難怪,在農耕社會裡,人們的溫飽問題得不到解決,能夠種花養鴿之人,當然是少爺公子了。「有筷有碗,切莫進館」,這是小農經濟的消費觀,那時候普通老百姓有幾個能進飯館去搓一頓?「人情大似債,頭頂鍋鐵賣。」欠了人家的錢,還可央求債主寬限幾天歸還;若是欠了人情,說要還就要還,可沒有商量的餘地。比如說某人做壽,一定要在慶壽時把禮金送去,你不能說我手頭沒有錢,等過幾天我有了錢再送來,這成麼?所以即使砸鍋賣鐵也要還這個人情債。試想在過去手無餘錢家無餘糧的人家,這個人情債壓在身上是多麼沉重呵。「果子只有蝕(sed),言語只有添。」在社會上,流言蜚語最可怕,有人說一句話,會被滾雪球一樣傳開,不知比原話加了多少倍,而水果是人人最愛吃的,當然越吃越少了。人生活在社會上,總是要交朋結友的,「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交結的朋友要有共同的志向和共同的語言,要榮辱與共和肝膽相照,「老咯交老咯,冒吃也是好咯;少咯交少咯,冒吃也是笑咯。」但也有交友不慎的,知人知面不知心,所謂的朋友在背後使絆子,有人在被朋友坑了以後感嘆說:「斫(dog)柴斫到熱(刺),交人交到賊」。當一個人在社會上順風順雨有權有勢時,許多人就會來奉承他:「馬子鈴鐺響,親戚朋友都來趕。」抬轎子、吹喇叭的人真不少。但當這個人垮臺失勢後,便會牆倒眾人推。「火屎紅,有人叢;火屎黑,有人撥」,這是「趨炎附勢」和「落井下石」的另外一種說法。「曉得會遺(lai)尿,我會一夜坐到天光。」有的人做一件事沒有成功,找到各種理由來為自己辯解。因「遺(lai)尿」是想不到誰也不願意的事,假若想到了,寧願一夜坐到天亮也不會把被子、褲子尿溼。「得罪了土地爺,你就孵(Pao)雞(gei)子不成」,不能得罪基層幹部或直接管事的人,否則你什麼事也辦不成。過去讀私塾,老先生對弟子管教嚴格,手中常拿一把戒尺,戒尺上寫道:「此板南山竹,不打書不熟。」有些調皮的學生或沒有背過書的學生是要挨板子的,我就看見過一個同學的手心被打得腫得像饅頭一樣。這樣的體罰,只能增加兒童的記恨和逆反。順帶說一個詞,高安人把學生不用功,成績不好的學生說成是在學校「讀倒經(jiang輕聲)」。以前在私塾中讀的都是四書、五經,經書是要順拿著去誦讀,可是有人卻倒著拿,這怎麼能讀成?連書拿倒了也不拿順來,這樣簡單的一個動作就看出此人讀書不用心,怎能取得好成績?「三十夜裡咯甑皮哩,齊(cei)要。」臘月除夕團(hon)年,要喝酒,過去農村裡的人自己用糯米釀酒,喝前要用甑皮過濾掉糟粕,這是每家每戶都要用的器皿,你自己沒有去向別人借,誰也不會借給你,借給你了,他自己就沒了。這句話借用為緊俏的東西大家都要用,「水裡屙(lo)尿,瞎溼(失)潑至」,指做事無功,浪費了力氣或財物。過去的農村落後、凋敝,像魯迅先生在《故鄉》和《阿Q正傳》裡描寫的那樣,但情況並不是鐵板一塊,我的放鄉有句諺語:「平湖咯省,翰溪咯縣,東房李家咯孤老院」這是說平湖像省城一樣熱鬧,翰溪像縣裡一樣熱鬧,東房李家則像孤老院(養老院)一樣死氣沉沉毫無生氣。因平湖每年多次要請戲班子唱戲,尤其是平湖曾家唱戲的時間更長,附近十裡八鄉的百姓都要去享受這文娛大餐,那時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東房李家地處偏僻處,閉塞而清冷,故有這樣的說法,現在東房李家也改變得人丁興旺,村莊裡樓房林立了。

結束語

寫完上面的文字,心裡湧出了許多遺憾。遺憾之一是沒有有意識地去收集諺語。家鄉有一些老人知道許多諺語,俗話、歌謠等,可惜他們已作古多年,他們健在時沒有採訪記錄,致使許多寶貴的語彙消失了。遺憾之二是我沒有把研究諺語作為一個課題,沒有早些時間完成這項研究工作,到了今日年邁體弱,已力不從心了。遺憾之三是我沒有能力和權力,把許多像我這樣有同樣愛好的人組織起來,大家集思廣益把所知的諺語彙總起來,否則,一本內容豐富而深刻的研究諺語的專著則可奉獻於讀者諸君的案前。

我收集到了高安諺語300多條,原來是按每條諺語第一個字的筆劃多少排列的(見拙著《我是一棵小草》),現在根據這些諺語按內容分類略作分析,好像小學生聯詞造句或聯詞寫文一樣,我是聯諺語寫文章,頗有一定的難度。我對這些諺語僅憑一己之見進行了解釋,一定有不全面不正確甚至錯誤的地方,敬請讀者諸君不吝措正。

諺語是一個時代的印記,是一面歷史的鏡子,也是底層人民的智慧結晶。我寫出它們來是讓大家從中了解農耕社會多彩的人生百態和豐富的社會現象,可惜我收集的諺語太少,一定有許多生動形象的諺語存在於我的視野之外。

我們早已進入了一個新世代,新世代一定產生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諺語,希望有人能將這些新諺語收集匯總,作為社會財富保存下來,我寄希望於年輕的一代。

相關焦點

  • 花橋流水原唱高安因翻唱找上西瓜妹
    今年在抖音短視頻平臺上一位手持西瓜團扇的妹子,以一曲歌手高安的《花橋流水》為背景,通過對口型的方式,將少女的羞澀之態演繹得淋漓盡致,引發數百萬點讚和關注,迅速爆紅,大家也親切地為她送上「西瓜妹」的暱稱。眾多網紅、名人紛紛與她進行「合拍」互動吸粉無數。
  • 由高安和納蘭珠兒演唱
    由高安和納蘭珠兒演唱時間:2018-06-26 16:0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花瓣顏色好阿妹更嬌羞是什麼歌? 由高安和納蘭珠兒演唱 據悉,這首歌叫《花橋流水》,原唱是高安/納蘭珠兒,這首歌好像特別適合男女合唱,意境特別強。 納蘭珠兒,出生於中國道教發源地江西龍虎山,中國內地女演員、 歌手。
  • 【9月29日】新聞三分鐘,一覽高安事(附《高安新聞》)
    【9月29日】新聞三分鐘,一覽高安事(附《高安新聞》) 2020-09-29 2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5月13日】新聞三分鐘,一覽高安事(附《高安新聞》)
    【5月13日】新聞三分鐘,一覽高安事(附《高安新聞》) 2020-05-14 04: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TVB《法證先鋒4》高安大妹現身,還牽涉命案,但這兩位嫌疑最大
    而貫穿整部劇的高安找大妹的這條線,終於在25集迎來了真正的進展。張曦雯飾演的空姐幾乎可以確定是大妹高善。消失了幾集的徐意在這集派上用場,她打聽到高善由一家華裔家庭收養,還弄到了高善的聯繫方式,交給高安。高安認妹心切,相約高善見面。就在他達到高善家裡時,國王和高婧等人也找上門,想讓高善回去協助調查,只因高善牽扯一宗命案。但我不認為高善是殺人兇手。
  • 【2021年1月2日】新聞三分鐘,一覽高安事(附《高安新聞》)
    【2021年1月2日】新聞三分鐘,一覽高安事(附《高安新聞》) 2021-01-02 1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書上架丨get諺語!四川辭書出版社《諺語大詞典》收錄諺語1.3萬多條
    諺語來自百姓,說的是百姓的話,講的是身邊的事,擺的是人人共知的理,所以很接地氣,深受歡迎。它是廣大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經驗結晶,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有些諺語則揭示了事物的發展規律。對於人們認識社會,參與實踐,行事為人,提高社會修養,都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諺語,諺語以其生動深刻的內容和豐富多彩的形式而生生不息。
  • 高安玻璃鋼管道價格合適你可以對比三家
    高安玻璃鋼管道價格合適你可以對比三家PEBWGC. COM玻璃鋼複合管道的原材料材料工業是一切工業的基礎,新型材料工業又是發展現代科學技術所必不可少的。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單一的材料性能已無法滿足生產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利用複合技術將不同特性的物質結合在一起,高壓玻璃鋼管道,製成具有優異綜合性能的複合材料應運而生。
  • 【11月30日】新聞三分鐘,一覽高安事
    【11月30日】新聞三分鐘,一覽高安事 2020-11-30 1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家都知諺語:有錢能使鬼推磨,卻不知下一句,窮人聽了很傷心
    我們現在民間流傳的很多諺語其實都是來自於古代的一些真實事件,提高古代文化的話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盛唐,因為唐朝時的文化可以說是百家齊放。不過明朝其實也不差,明朝的小說行業非常發達,當時誕生了很多的小說,其中包括了西遊記這部四大名著。馮夢龍在明朝算是一個比較有名的文學家,可能大家沒有聽過他的名字,可是他寫過的一句諺語卻流傳千古,這句話就是「有錢能使鬼推磨」。
  • 粗看無牌 細查套牌 高安城管公務車輛套用南昌牌照被查
    接到通報後,徐永華很快將這輛城管車攔下。  「攔下後,我看到這輛城管車前牌號牌是贛A25270,後面未懸掛牌照。司機出示的駕照顯示其為高安人,不過司機稱行駛證沒有隨身攜帶。」
  • 雲南辦公家具廠淺談影響辦公桌椅價格的有因素
    雲南辦公家具廠淺談影響辦公桌椅價格的一、滑動阻力:日常用的辦公桌椅都是有滑輪的,咱們要測試的一步便是滑輪的滑動是否靈活,不合格的工作椅在移動的時分會有阻塞感,不流暢,如若滑動不流暢,在咱們工作的時分可能會產生意外狀況,對運用者形成傷害
  • 習近平引用的這些諺語,很經典!
    原標題:習近平引用的這些諺語,很經典!7月10日,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開幕式並發表重要講話。在講話中,習近平主席引用了一句阿拉伯諺語:「語言是葉子,行動才是果實」,用以表明行動的重要性。
  • 英文諺語大搜羅
    孫萌: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生   為了學好英語,特別是為了提高英語寫作和翻譯水平,了解和熟悉一些英文諺語和格言十分必要。這些諺語源遠流長,反映了前人在生活實踐中所積累的經驗和教訓,既富有知識性和哲理性,又形象生動、通俗易懂。由於諺語大多韻律和諧,讀來朗朗上口,聽來印象深刻,所以比較容易記憶。如果再與我國相應的諺語和成語加以比較,就更易於人們全面掌握、正確使用。
  • 有趣的日本諺語競猜——動物篇
    有趣的日本諺語競猜——動物篇 2014年08月22日14:59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日語考試一站通現推出諺語競猜系列文章,幫助大家輕鬆掌握這些諺語。
  • 解讀這些釣魚諺語,讓夏季釣魚變得更簡單
    有很多釣魚前輩總結了很多釣魚諺語,夏季高溫魚不太好釣,不妨看看這些夏季的釣魚諺語,可能對垂釣有所幫助。大部分釣魚諺語都是分季節性的,所以今天匯總了一下夏季釣魚諺語,稍作解析,供各位釣友參考。一、早釣太陽紅,晚釣雞入籠;早晚釣一陣,回家吃一頓;酷暑三伏釣早晚。
  • 強扭的瓜不甜,趁它不注意偷偷剪下就甜了?諺語新解逗逗您
    諺語是勞動人民的生活經驗總結,然而放在今天並不一定適用了。以下是對一些諺語的趣解,只為逗您開心。1.君子動口不動手。解決問題的方法應該是這個順序:先說,說不過再打,打不過再跑,跑不掉再跪地求饒。即:說→打→跑→說,原來這是個圈啊。
  • 【法證先鋒4】鄭希怡曬與星級髮型師Kim Robinson合照 感慨高安...
    (取自鄭希怡IG) 之後,鄭希怡再上載一張與黃浩然在《法證先鋒IV》的合照,寫道: 大家都似乎對monique同高安的分手 十分氣憤 也表示可惜 在拍的時候 我也有這種感覺
  • 關於12生肖虎的諺語
    以十二生肖為內容的諺語數量眾多,流傳廣泛,是廣大群眾所創造並喜聞樂見的富有氣息和情趣的語言表達形式。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牛不喝水不能強摁頭」、「兔子不吃窩邊草」……等等。與老虎有關的諺語也十分豐富,這些諺語有的反映了虎的性格特徵勇猛、威武、兇暴以至使人望而生畏,不敢親近,就如同在「帝王」或者權威的面前。
  • 「異曲同工」的中英文諺語
    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文化和語言,但各個國家的許多諺語卻有著相似的內涵,有時不得不感嘆祖先們的「心有靈犀」。很多中文諺語都能找到對應的英文表達,今天來圍觀一組異曲同工的中英文諺語吧~Time tries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