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白雲區一個涵洞吞噬了一家七口的新聞讓人震驚。近幾年夏季大雨致使車輛淹水、人員被困的新聞屢見不鮮,反覆宣傳教育還是預防不了慘劇的發生。
悲情事件還在發生,讓人惋惜的同時也有些費解。大雨天儘量不出門,實在要出門選擇公共運輸,一定要自駕遇水就警惕繞行,非要涉水可提前報警求協助,膽子大要獨闖那就提前做點準備。當然也有不少突發意外落水,但這些都不是百分之百沒救,希望這是最後一次發生。大家長點心記一記逃生方法吧。
記者從專業人士處了解到,由於蓄電池是在車頭部位,所以如果車頭先落水,可能產生斷電而導致不能解鎖,電動窗戶自然也搖不下來。所以當車通過積水隧道或者橋洞時,可以不把車門關死,留一點縫,那樣車內即使遇水斷電,車門也照樣能打開。
極端情況錘子最靠譜
以上說的都是緩慢涉水出現的危及情況,還能分時間程序來解,如遇突發瞬間落水,水位又較深的,不用想了,備一把錘子砸窗吧。有媒體曾做了一個汽車落水逃生測試,得出結論是:高跟鞋、剪刀之類的用具根本無法敲碎側窗玻璃,唯一能敲碎玻璃的只有鐵錘。記者發現網上一把安全錘也就二三十元錢,買的人很多。
另外,據專業人士介紹,汽車的前後玻璃材質比側窗玻璃結實,為了省時省力,砸側窗玻璃比前後玻璃要更穩妥。最後,繞開水窪地區駕駛永遠最保險。
汽車落水該如何逃生?
1汽車落水到浸滿水的時間極短,如果落水前還有反應時間,儘快開窗或解鎖車門。開窗時機一定是水位浸沒車窗之前,有水壓的情況下無論是電動還是手搖式車窗均無法開啟;
2落水瞬間如果不是快速衝入,進水沒那麼快,如果水位在輪胎上,水壓不夠大,車門能打開;
3水面淹沒車門高度之後車門將無法打開,不要徒勞折騰,巨大的水壓普通人都是打不開的。耐心等車內灌滿,即水不再向裡流動時,憋一口氣,這時車門容易被打開,但鑑於憋氣時機的把握,實際操作難度係數非常高。
闢謠
頭枕可以當利器?
網上不少傳聞認為,實在沒有銳器的情況下,必要時可以把頭枕拔出,用裡面的鋼管砸窗戶。還有的說法認為這本來就是造車的原本意圖。業內人士認為這只是個巧合,有的運動型整體化座椅,頭枕根本不可拆卸。
而即便是可以拔出來的頭枕,普通人也沒有那個力氣,不信大家可以試試自己的車,拔出來的別忘了附圖告訴羊鐵君哦。
(原標題:汽車淹水自救 備上逃生錘吧)
本文來源:大洋網-羊城地鐵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