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易經的愛好者朋友,尤其是學八字的朋友,十二長生是必須理解和記住的要素。十二長生表,由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構成,十二地支代表著十二個月份;用來記錄各天幹在不同節令的生、旺、衰、病、死;也成為八字分析中判斷旺衰的一個重要條件;大家一定在很多書籍資料中見過如下的表格:
這實在太難理解與記憶了!我認為,學東西首先是理解,然後是恰當的記憶,所謂恰當記憶就是找到方便記憶的方法。於是在易學圈很流行一種掌訣,就是把十二地支分布在手掌的十二個指關節,右手推陽幹,左手推陰乾。這種方法很好,但我認為還可以簡化。至於怎麼簡化,我慢慢說來,我們先理解十二長生。
先來看地支,我們說過十二個地支代表十二個月份,分為四個季節,如下所示:
這張表,簡單的記憶口訣為:
寅卯辰會東方木
巳午未會南方火
申酉戌會西方金
亥子醜會北方水
(這也是地支三會,後文細說)
搞清楚了十二地支分別所表示的季節和五行屬性,接下來我們要理解它們在十二長生中如何表示各天幹不同的位置。
我們知道,十天幹分別應對不同的五行屬性: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那麼怎麼理解他們的生、旺、衰、病、死呢?先看他們在什麼時候生發:
知道了不同五行屬性在什麼時候生發,我們就可以按照十二長生位的順序(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去推導它的病死,以甲木為例:
而有趣的是,甲木的由生到死,正是乙木的由死到生;甲木為陽,乙木為陰,記憶乙木的長生位只是把甲木顛倒過來即可:
其它各天幹,都按此邏輯推導便是。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戊己土在中央,應用於四季;戊土從丙,己土從丁;也就是說戊己土和丙丁火的十二長生位排列一致。
十二個長生位,每個位置都要記住嗎?我認為不一定非要全部記住,其實記住幾個常用的,比如:長生、臨官(也叫建祿)、帝旺、病、死即可;這些都是我們八字分析判斷中常常要使用的!
而墓庫應該單獨理解和記憶,以後文章會詳細解說墓庫;我的推薦是:記住由生到死即可。而我認為掌訣可以簡化也是由此出發,不用因為陰陽而分左右手,一隻手就搞定,也不必每個指關節都摳到,哈哈,費勁不!比如,甲木的掌訣我認為可以簡化如下:
甲木從食指根部推到小指根部,那麼乙木就從小指根部推到食指根部,甲木食指根部長生起,乙木小指根部長生起。其它天幹,找好生發的季節對應的地支,按部就班;比如丙火從春季生發,則從寅木為長生開始推起!
這樣的理解和記憶是不是方便了很多,記憶量是不是減少了?所以,學習以方法為根,科學以實用為本。
猜你還想看
陽宅之「收水」聚財術!學會可「旺丁、旺財、增加年壽」此乃絕密之術,望有緣人珍惜
陰宅大穴觀法,風水師不外傳的風水口訣!
民間風水故事傳說:百年第一風水寶穴,毛家嫦娥奔月風水局奇聞!
麻衣神相口訣:一眼看富貴,兩眼斷死生!
麻衣神相:手相口訣,準!(收藏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