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4年中國數字經濟發展預測分析
2013-2019年我國數字產業化規模 數字產業化即信息通信產業,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先導產業,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技術、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等,具體包括電子信息製造業、電信業從結構上看,數字產業結構持續軟化,軟體產業和網際網路行業佔比持續小幅提升,分別較上年增長2.15和0.79個百分點,電信業、電子信息製造業佔比小幅回落。圖表 2013-2019年我國數字產業化增加值規模及增速
-
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發展回顧及2021年市場前景預測
2020年,全國多個省市發布了數字經濟相關的政策以推動行業發展。(2)市場近年來,「數字經濟」成為經濟活動和社會生活中的一個熱詞,以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在不斷發展中迸發出引領時代的巨大能量。
-
到2025年,數字經濟領域將成為吸納就業的重要渠道——到數字經濟中...
何為數字經濟?根據G20杭州峰會發布的《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數字經濟是指以使用數位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 許多新興就業機會由此而來。
-
電信柯瑞文:5G好不好用戶說了算 三方面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PConline資訊]11月23日下午消息,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今日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主論壇上,圍繞「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議題做了題為「發展數字經濟,共享美好未來」的主旨演講,分享中國電信的實踐與思考。 柯瑞文表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的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嚴重衝擊。
-
「數字經濟倡議」是G20杭州峰會具有開創意義的重大成果
在此基礎上,文件將努力尋求抓住機遇、應對挑戰之策,尤其要提出通過數字經濟推動世界經濟包容性增長的具體舉措。這將是第一個具有全球意義的數字經濟合作倡議,在世界經濟發展史上會寫下濃重一筆。關於何為數字經濟,目前尚未有權威定義,但其基本特徵是,數位技術被廣泛使用並由此帶來經濟環境和經濟活動的根本改變,現代信息網絡成為經濟活動的重要空間,信息技術成為優化經濟結構和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
福州數字經濟領跑 向「全國數字應用第一城」邁進
在9日閉幕的福州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上,福州官方明確今年力爭數字經濟規模突破5000億元,並提出了「十四五」時期數字經濟規模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升到50%以上的目標。市民在福州信用大數據平臺體驗刷臉看信用。 張斌 攝目前,福州積極融入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大力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呈現了快速集聚發展的良好態勢。
-
中國經濟向好推升人民幣匯率 未來升值趨勢仍有變數
近半年來,中國經濟基本面持續向好為人民幣升值提供了支撐。由於在較短的時間內控制住了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蔓延,中國經濟率先走出衰退泥潭,成為2020年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相比之下,疫情在世界範圍內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大部分國家經濟因此陷入蕭條。2020年5月以來,人民幣進入升值通道充分體現了「經濟強則貨幣強」的原則。
-
2020數字經濟對稅收制度報告: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5.2萬億美元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2019 年全球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已超過 31.8 萬億美元,數字經濟佔 GDP 的比重達到 41.5%;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 5.2 萬億美元,數字經濟體量穩居全球第二,佔 GDP 的比重超過 30%。
-
數字經濟,無遠弗屆
本次峰會的主題是:數字新經濟,雲開看未來。顯然,這個主題帶有鮮明的時代性和前瞻性特徵。從現實來看,數字經濟正在拓展和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更高層次需求。數位技術應用的不斷推進與更新,已經成為消費升級的新動力。以數字驅動為特徵、數據資源為要素的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在激發經濟增長新動力的同時,也為人民群眾創造出了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數位化生活。
-
網際網路點亮激發創新活力,數字經濟賦能中國發展
千年古鎮已成為世界觀察網際網路創新的窗口,向整個人類社會展示著「一切皆有可能」的數位化未來。回首二十餘年中國「網事」,網際網路給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在本次大會上發布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9.4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67%。
-
外媒:中國現在的經濟是什麼樣?請看數字
《歐洲時報》援引德國《時代周刊》的文章指出,中國現在的經濟是什麼樣?40多年前,鄧小平推行的「改革開放」政策讓中國農民可以為自己而耕種,讓外國投資者的資本可以從中國南方的自貿區進入中國;40年後的今天,數千萬農民脫離了貧困,村莊成為現代化的大城市,高科技列車在大都市之間來回奔波。
-
吳曉求:中國經濟穩定增長的七大關鍵因素
我認為,實現中國經濟穩定增長的七大關鍵因素在於:下調增速目標、推動結構轉型、推動市場化改革、保證政策的協調性和適應性、推動創新、擴大開放和提高勞動力素質。第一,增速目標下調是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一大要素。中國現在要從原來的高速增長走向持續穩定增長,過去我們總是追求高增長目標。
-
外界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經濟增長可能高達9%
分析人士表示,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可能高達9%,從疫情後的經濟衰退中迅速反彈,可能有助於中國經濟在10年左右的時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但是由於對中國創紀錄的債務水平感到擔憂,北京可能會取消一些經濟刺激措施。
-
【資訊】2020-2025年四大數位技術對數字經濟的影響
產業數位化轉型由單點應用向連續協同演進,傳統產業利用數位技術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鏈條的改造提升,數據集成、平臺賦能成為推動產業數位化的關鍵。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統計,2019年我國產業數位化增加值達到28.8萬億元,佔GDP比重提升至29.0%,其中工業網際網路、智能交通等領域增速較快。圖表:產業數位化圖譜
-
英國經濟專家:2025年前中國將成為實現高收入經濟體
近日,英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發布的一份報告稱,中國將在這個十年結束前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該中心創始人和執行副主席道格拉斯·麥克威廉士7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在2025年之前,中國將成為實現高收入的經濟體。
-
中信證券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展望:再展宏圖
1)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將達到8.9%,似乎「過高」的增速主要是由於2020年較低基數所致,如果將2020-2021年平均起來看,兩年的幾何平均增速約為5.4%,基本符合中國當前的潛在增長水平,也比較好地恢復到了疫情前的水平。2)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將來自消費和製造業投資。
-
中國傳媒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數字經濟創新研究院院長、 融合...
原標題:中國傳媒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數字經濟創新研究院院長、 融合媒體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教授王棟晗:直播+電商的盈利模式仍需多方進一步探索在王棟晗看來,在新技術的驅動下,各行各業正積極探索直播+模式新的經濟業態。當前直播經濟正呈現爆發增長的趨勢。「近三年,直播+電商每年以150%的增度在發展,相比較而言,直播+內容、直播+娛樂等增長相對平緩。」
-
「新年第一籤」 推動平湖數字經濟「火力全開」
昨天下午,我市迎來了重大項目的「新年第一籤」——總投資51億元的「晶臺半導體顯示項目」籤約落戶張江長三角科技城平湖園,這是今年我市引進的首個總投資超50億元的數字經濟項目,不僅實現了重大項目招引的「開門紅」,也再次刷新了我市數字經濟發展的「平湖速度」。 「投資平湖沒有錯!」在昨天的籤約儀式上深圳市晶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龔文對於落戶平湖這片數字經濟發展的沃土顯得特別激動。
-
「後疫情時代」的共振復甦——2021年中國經濟展望
但疫情的突然暴發使這一切成為泡影。全球經濟陷入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下滑,中國經濟也出現了罕見的季度負增長。面對突如其來的衝擊,中央積極部署措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復工復產逐月好轉,經濟增速逐季回升,有望成為唯一一個實現增長的經濟體。
-
世界銀行發布最新一期《中國經濟簡報》,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或...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今天上午,世界銀行發布2020年12月期《中國經濟簡報》。相較世行今年7月份發布的報告,最新報告把中國經濟今年的增速由此前的1.6%上調至2%。報告還預測,在2021年,隨著消費者和企業信心增強以及勞動力市場狀況改善,中國經濟的增速可能將回升至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