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別2020的同時,我們還應該回首2020。
對於官場而言,2020年的主題詞中,除了傳統的反腐、升遷等關鍵詞外,生命與健康、癌症也成為了高頻詞。
沒錯,這一年,尤其是2020的最後一個月,我們送走了太多因病而去世的高官了。
圖源:丘小雄
12月5日,國稅總局原副局長丘小雄因癌症於解放軍總醫院去世。
若是尋常副部級,本不會引起什麼波瀾,畢竟在北京,幾乎每天都會有這個級別的領導幹部去世,其訃告往往也只是在本系統內或者本地域內的機關報刊上登一個小方塊罷了。
但丘小雄不一樣,因為他才65歲。對於醫療保健待遇頗有保障,長壽老人層出不窮的省部級領導來說,這算的上是英年早逝了。
當然,他的特別還因為他曾是溫相的秘書。他的官場履歷近乎令人炫目。
1977年,恢復高考的第一年,他考入了北京大學經濟系,其大學同班同學包括現任中央銀行行長易綱、發改委前副主任張曉強和曾任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局長的畢井泉等人。
有趣的是,溫相的接班人,也是來自北大77級,不過是法律系的。
圖源:原三亞市委書記童道馳
北大經濟系84級的童道馳,可以說是丘小雄的小師弟了。相比於因為文革耽誤學業,22歲才入讀北大的師兄,童道馳可謂幸運至極,他在17歲時候便以高考狀元身份進入燕園。點擊查看《中西結合型老虎——童道馳》
1982畢業後,丘小雄被分配到了中央辦公廳秘書局,順利的開啟了自己的機關幹部生涯。
雖然一步進入了天字號第一平臺,但他的初期成長談不上飛速。當老同學吳稼祥已經在中央書記處辦公室服務於最高領導人時,他才剛提拔為副處長。而畢井泉早已是副局級實職時,丘小雄方才為正處級。當年的舍友易綱,更是早早的就拿到了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終身教職。
但轉折點很快就來了,領導從辦公室主任升局候補委員、書記處書記後,丘小雄成為其秘書。2003年,政府換屆,丘小雄任總經理辦公室主任,直到2011年。
這期間,可謂是丘小雄的高光時刻。在新聞聯播、新華社的照片中,總是能在一個角落或者背景裡看到他的身影。
但在新一屆2011年政府換屆的節點前一刻,丘小雄突然低調赴任國稅總局副局長。
這一人事變動,引得人們胡思亂想了一陣。甚至有傳言丘小雄是不得不去職。
民眾這種猜測,是基於對總經理辦公室主任這個位置的過度想像造成的。老話說「宰相門房七品官」,那麼宰相的大秘必然是出路甚好,怎麼著也得正部級實職起步,否則都是有問題。
其實,歷任總經理辦公室主任,做到正部級的只有鐵相手下的李偉,而且還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溫相手下的幾個秘書,到目前為止,也基本都是副部級。
這樣的進步速度,有的還不如人大政協領導的秘書,甚至一些省委書記省長的大秘。
圖源:原贛州市委書記史文清
史文清是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的秘書,點擊查看《以「史」為鑑:快馬史文清的前世今生》
2015年底,已查出身患癌症的丘小雄選擇到齡退休。自此,紫光閣前的風雲人物,離開了政壇,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中,直到今天離世的消息傳出。
他的身後,留下了相愛一生、事業有成的妻子,留下了令他驕傲的女兒。帶走的是組織給予的「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始終保持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清正廉潔,克勤克儉,大公無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評語。
據說,這幾個詞語,是總理辦公室出身的人最喜歡的評語。而這一傳統,始於周總理時代。
圖源:徐守盛
丘小雄逝世15個小時後,湖南省委原書記徐守盛在南京因肺癌病逝。
雖是同一天去世,但徐守盛與丘小雄的履歷,是官場中的兩個極端。
丘小雄帶著北大77級的耀眼光環,走出校門便進入了「天下第一局」秘書局工作,隨後在不惑之年便成為高級秘書,後來沿著秘書的道路,就提拔成了副部級。
而徐守盛是地道蘇北農民出身,未受過正規高等教育,據說高中都沒有讀過,但他卻做過大隊、公社、縣、市、省5級黨組織的書記,連中五級一把手,這在政壇中可謂罕見。
徐守盛仕途進入快車道的年代,正是江蘇人才輩出的時代。
徐守盛在50歲北上甘肅出任省長時,江蘇籍出身的封疆大吏有9人,雄居中國各地域的榜首,其中,省委書記4人,省長5人。而在當時的上海,除了一把手和二把手外,文武半是江蘇人。
2016年,一次省部級的季度體檢中,徐書記被查出罹患肺癌。自此,他提前退居人大,一直在南京調養身體。
直到其不幸病逝,徐書記的消息才重新回到媒體輿論前。在南京的追悼會,哀榮備至。
徐守盛書記去世三天後,噩耗再次傳來。中國工程院院士、應急管理部部長王玉普逝世。
王玉普在2018年3月成為新組建的應急管理部部長時,身體便已有恙,後被證實是癌症。
除了當年4月16日出席應急管理部掛牌儀式,此後將近三個月的時間,王部長再未在公開場合出現,甚至應急管理部部內各項重要活動,比如「應急管理部部長辦公會議」等都未出席。
直到王部長去世,其也多在治療休養中,甚至缺席了五中全會。
王部長來自於石油系統中的大慶油田,這是知名的高官產區。他曾長期在大慶石油管理局工作,2003年12月,接替福建原省長蘇樹林出任大慶油田一把手。
後在53歲時候離開工作了27年的大慶油田,首次赴任地方,擔任黑龍江省副省長。
緊接著在一年後,接替孫春蘭,出任全國總工會黨組書記。所以,全總這個地方,雖說是個半閒職、清水衙門,但是歷任黨組書記中,也是人才輩出。最近又有一位年輕的地方大員赴任全總黨組書記,對他,我們拭目以待吧。
2015年5月,「三桶油」在同一天迎來新帥,王玉普入主中石化,接替到齡退休的一代名帥傅成玉任董事長。相對於中石油和中海油,中石化換帥的話題更多,焦點無非有三個:一是王玉普的「技術派」背景,二是中石化的改革進程與方向,三是國資委管理的央企中,中石化成了唯一一家掌門人為正部級的央企。
圖源:中船重工原董事長胡問鳴
王玉普任中石化董事長時,同是78級大學生的胡問鳴任職中船重工。點擊查看《胡問鳴:紅色兵工廠的灰色掌門人》
人們開始好奇,王玉普如何接好傅成玉的指揮棒,畢竟傅成玉給中石化留下的烙印實在太深。
但是王玉普還沒來得及把自己的風格完全體現出來,便被調往安監總局擔任一把手。當時,安監總局連續兩位局長——楊棟梁、楊煥寧——落馬,王玉普之任,頗有救火隊長之味。
可惜的是,剛到安監總局沒多久,王玉普的身體便出現了問題。上天再也沒有給他這位知名的技術派官員以證明自己的機會。
今年去世的,還有一位央企出身的技術派官員,他就是3月6日因腦癌醫治無效逝世的中國建築總公司董事長官慶。
相比於65歲的丘小雄、64歲的王玉普與67歲的徐守盛,享年只有55歲的官慶分外讓人心痛。
官慶這種類型的技術派官員,比王玉普們的發展要艱難很多。
一個企業的發展需要多種技術力量的結合,這其中,就區分出了主次技術,就有了三六九等。有的技術是事關企業發展大局的,是產品成型的最主要的技術,有的則只是起到輔助作用的技術。比如航天系中,做火箭總體的航天一院,與做衛星、載人飛船總體的航天五院,就是其中的主要技術派,自然也是航天系高官的最主要來源。
而官慶,從1985年畢業參加工作,到2008年赴任北京成為中建股份副總裁,他一直在中建系統中比較邊緣的設計類企業——西南設計研究院工作,與建築類企業中強勢的傳統的工程局相比,設計院從來不是仕途的好去處。
但官慶能從地處邊陲的西南設計院突圍而出,44歲便擔任中國第一工程承包商中建股份的副總裁,47歲時更成為中國建築總公司總經理,可見其除了專業能力之外,資源協調與整合能力也是不同尋常的。
2017年,是官慶的轉折年,這一年,已經身為中國建築總公司董事長的官慶,當選為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這一政治光環加身在中建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更巧的是,他日後的接班人周乃翔也在同一年首次躋身候補委員,並且和官慶排名緊挨。
點擊查看《民仲平:央企高管仍是省級領導人的重要來源》
體內的癌細胞,除了破壞他的健康,還開始逐漸蠶食他的政治生命。
2017年初,官慶和家人赴美治療之後,他漸漸退出了中國建築總公司的日常管理事務。雖然後經多方努力,病情暫時得以遏制,官慶有段時間曾恢復辦公,但是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政治生命已經到頭,更高的政治進步已無可能,因為中央不會委任一個患癌之人出任要職。
如今,一代建築精英,英年早逝。不同於上述三位老領導,有著隆重的、符合自己級別的追悼會,按照官慶本人的遺願,他的葬禮很簡單,沒有舉行任何形式告別儀式。
或許,他從不認為自己告別了摯愛的事業,在天堂,他還要設計更多的美妙建築。
和官慶同歲,也是同年逝世的還有國稅總局原副局長顧炬。
丘小雄確診後不久,同在一個黨組的顧局長也不幸罹患癌症。
顧炬出身上海市稅務系統,在上海市任職時,留下了不錯的口碑。
「樂觀向上」「堅毅勇敢」「品格高尚」「熱愛工作」,這是一位早年在上海時便追隨顧炬的下屬,給我說的幾個詞。
奈何天妒英才。2015年顧炬升任國稅總局副局長後不久,身體便出現了問題,隨後確診為癌症,而且是一種讓人身體會很痛苦的癌症。
剛開始治療時,效果還不錯,顧局長也是信心滿滿,狀態甚好,與前來探望的老部下也能談笑風生。
後病情反覆,2018年,顧炬向中央申請辭去職務,回到上海家中,在家人的陪伴下繼續治療。
可是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兩年,病情持續惡化,整個人的狀態也大不如以前。或許是治療而導致外觀變化,顧局長甚至謝絕探視。
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個月,顧局長陷入了昏迷狀態。
七月的一個雨夜,顧局長在親人的懷抱中離去。一位老部下如此說道:
我不願去瞻仰他被病魔折磨後的遺容,因為他在我心中永遠是神採奕奕、溫文爾雅的形象
願天堂不再有病痛吧!
不止顧炬和丘小雄做過同事,山東省政府秘書長申長友也與丘小雄做過同事。
在國辦,丘小雄服務常務副總時,申長友服務副秘書長,丘小雄服務總經理時,他服務秘書長。
申長友比丘小雄小14歲,但他的經歷卻並不比老大哥丘小雄簡單多少。
1988年,申長友從聊城師範學院專科畢業後,被分配到了老家的一個中學教書。但這個農民的兒子不甘心自己就在一個小縣城裡當一輩子教書匠,從此學校單身宿舍樓裡多了一盞遲遲不滅的燈。
兩年後,他考取了北京大學的研究生。靠著勤工儉學,才順利完成了學業。好學,一直是他鮮明的標籤,後來剛工作不久,他便攻讀了北大光華的博士學位,終其一生,寫作無數。
申長友畢業後被分配到了國家工商總局,自此走上了財經口的道路。一次偶然的機會,申長友成為協助副總分管工商總局的副秘書長的秘書,這一步,成為了他的轉折點。
之後,他跟隨領導轉戰國家發改委、國辦,以秘書一職服務整整十年。在領導走上更高舞臺後,他空降老家山東,擔任濟南、臨沂、東營等多個地市的領導。
有道是「衣錦還鄉日,他時有此榮」
40歲之前的申長友,一直在積蓄自己的能量,40歲之後的他,將自己的能量全部發揮了出來。從濟南常委、副市長,到臨沂副書記,又到東營市市長、市委書記,最後成為省政府黨組成員、秘書長,他把自己仕途上最美好的年華留在了家鄉。
圖源:湖北省政府原秘書長別必雄
同為省政府秘書長的別必雄,則是一個從基層出身的領導。點擊查看《能吏別必雄》
在濟南,他參與甚至主導解決了很多困擾濟南發展的交通問題、經濟問題;在臨沂,他為革命老區爭取了大量的財政支持、項目支持;在東營這個資源型城市,他在北京財經口的人脈優勢更是得到了極大的展現。
在為家鄉發展發光發熱的同時,他的老父親卻還在聊城老家當農民,他的親戚也沒有成為這些由他跑下審批的項目的受益者。
可能是累了吧,在2018年就任省政府秘書長後,申長友身體急轉直下。今年,在一次去上海求醫問藥時,申長友突然撒手離開了人世。
這個滿懷理想、負箕北上、求學燕園的青年學子,這個衣錦還鄉、宦遊齊魯、報效桑梓的壯年能吏······在這個世界上僅僅留下了51年的印跡
7.
2020,還有很多英年早逝的領導,這裡民仲平不再一一列舉了。
「雁過留名,人過留聲」這些英年早逝的領導,究竟給這個世界留下了什麼樣的名聲呢?
「政聲人去後,民意閒談中」
這些領導有的是逝於任上,有的是剛退休不久,總之,他們的所做作為離我們還不算遙遠,就讓百姓在閒談中去評定他們的政績吧!或許,這比史官筆下的汗青更為真實。
而對於活在當下的我們,在2021的頭等大事,莫過於保持身體健康了!
更多關於逝者的文章
胡耀邦誕辰105周年:這個領袖很「平凡」
昨天,那個與陳希同搭班子的北京市長李其炎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