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筱葉說情感
點擊上方「關注」,和我一起,說出故事。
十分佩服有勇氣閃婚的人,戀愛多年後結婚的情侶都不見得能處理好婚姻中出現的大事小情,更何況與一個幾乎完全陌生的人組成一個家庭。如果誤打誤撞也能幸福的話,相信也就沒有那麼多人去戀愛了。不如逛街的時候看看有沒有一見鍾情的機會,遇上了那樣的人,直接領證結婚就好了。
大齡單身男女青年對於家庭都是無限嚮往的,每天早上醒來,就能看到愛自己的那個人。每天下班回到家,就能看到自己愛的那個人。足夠幸運的話,可能很快就會有自己的孩子,二人世界到三口之家,這其中的幸福感會越來越強烈的。
卡耐基夫人說,「家的現代概念是:人從車庫裡出來後要去的地方。」每個人都要有一個家的,沒有愛人的時候,這個家可能只有自己一個人。遇上了對的人,家就會慢慢升溫。兩個人的擁抱會溫暖整間屋子的空氣,沒有什麼能夠代替這樣的感覺。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單身的人急於脫單,想要在婚姻中感受屬於自己的那份幸福與滿足。
相信人人對於幸福都是趨之若鶩的,男女皆一樣,在這一點上沒有什麼兩樣。不過,也希望大家能夠懂得,想要擁有一個家不是著急的事情。閃婚的風險太大了,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即使遇上了一時感覺合適的人,也不要急於合法,屬於你的人跑不了。不屬於你的人,暫時擁有也會終將逝去。
李鳳與金明是經人介紹認識的,他們的父親以前是世交,很小的時候他倆見過一面。後來由於工作調動、搬家等原因,兩家人漸漸失去了聯繫。再次在小城裡重逢的時候,雙方都覺得是一種緣分。金明比李鳳大兩歲,再次遇上的時候,他未娶,她未嫁。他36歲,她34歲。
兩家人都認為這是上天註定的緣分,相處了不過兩個月,在雙方父母的催促下,他倆就領了結婚證。婚禮辦得很隆重,結婚那天,他們的父親都喝多了。以前他們是好朋友,是摯友,如今親上加親,怎能不多喝兩杯呢?
李鳳和金明都覺得像做了一場夢一樣,還沒有完全了解彼此呢,結婚證都領到手了。再一眨眼,婚禮都辦完了。雙方的家境都不差,辦完婚禮的第二天,他們就去三亞度蜜月了。
李鳳覺得,蜜月的行程應該由金明來安排,去哪裡玩,在哪裡住,都吃什麼好吃的。作為女人,她只要安心享受自己的蜜月旅程就可以了。金明呢,他在家裡做慣了大少爺,根本不知道旅行應該做哪些準備工作。到了三亞以後,兩人吃也沒吃好,住也沒住好,錢也沒少花。
無聊的婚姻生活讓李鳳與金明很快清醒過來了,原來真正的婚姻是這個樣子的,沒有戀愛的激情,沒有暗戀的洶湧,有的只是柴米油鹽。兩人都不會做飯,要麼各回各家蹭飯,要麼在家點外賣。偶爾兩人都在家的時候,也沒有什麼共同話題可以說。
婚姻不到一年,他倆感覺跟過了十年一樣,沒勁。
李鳳原本沒有打算要離婚,礙於雙方家長的關係,離婚終歸不是件讓人高興的事。直到金明為了打遊戲,花一萬多買了臺電腦。而這些錢,正是李鳳準備報英語班的錢。金明無所謂地說,「你發什麼火啊,讓我媽給你不就行了。」作為妻子的李鳳這才意識到,原來已經為人父的金明還沒有斷奶呢。他在經濟上沒有獨立,在精神上也十分依賴自己的母親。
李鳳幾乎不敢想接下來的生活會是怎樣的,她覺得很可怕,不敢去面對。和金明商量之後,兩人決定「隱離」。暫時不告訴彼此的父母,等以後時機成熟了再說。
卡耐基夫人說,「不要太注意家庭的外觀及形式,最主要的,是要注重家庭裡特有的,充滿了愛、溫暖與明朗的氣氛。」
一段婚姻,讓李鳳和金明組建了他們自己的小家,而這個家,徒有家的形式而沒有家的靈魂。相處的時間太短,他們還沒有來得及了解對方就成了夫妻,結婚後才發現兩人根本不合適。無論對男人來說,還是對女人來講,都是最大的失敗。
「隱離」是沒有辦法的下下策,不知道他們的父母知道後會有怎樣的反應。但從長久來看,如果兩人都覺得這段婚姻是錯誤的,那麼,離婚就是對彼此來說最正確的選擇。
—END—
話題互動:你們是如何看待此事的呢?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