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作為一本預言書《推背圖》所以在近代引起關注,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書中預言了中國的抗日戰爭以及戰爭的勝利,但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個預言竟然是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做出的。
鳳凰衛視7月27日《文化大觀園》,以下為文字實錄:
解說:道教,中國唯一土生土長的宗教,追求長生久視、追求率真自然、追求福地洞天。
王魯湘:這一期間我們要講的是道教中最玄妙的一個部分,也是人們最難八理解的八卦命理演算,以及風水學原理。
在很多的影視及文學作品裡,都有過對算命先生的描述,他們很多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身有殘缺,而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就是他們洩露了天機,天機洩露越多,他們自身所受到的創傷也就越大,天機一詞最早出自《莊子·大宗師》,是作為靈性,靈機的意思,而通常則比喻不可洩露的秘密,「天機不可洩露」就是出自道教學說,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道士不僅會煉丹製藥,而且還能掐會算,未卜先知,是活神仙,成了能洩露天機的人。
解說:2011年12月4日下午,易學理論與應用研討會在海口市舉行,來自全球的200餘名易學專家在此開展學術理論研討,並相互切磋易學應用,考試現場氣氛並不緊張,但參賽選手們的表情卻都不輕鬆,掐指心算者有之,文字推算者有之,金錢演算者有之,看來大家是擺開陣勢,各顯神通了。
一提起算卦看相之類,很多人都會想到道士,甚至於街邊擺攤的卦師,大都也是一副道士打扮。那麼道士到底會不會算命?他們和這些所謂算卦看相之術又有著怎樣的關係呢?
《周易》是道教一重要源頭 八卦為卜算依據
王魯湘:在我們的一些歷史的小說中間,包括歷史的傳說中間,經常會把道士渲染成為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對歷史規律能夠進行未卜先知的,這麼一個很了不起的人物,那麼也有很多的道士,或者是自稱是跟道家有關的民間的一些人士,也經常給人去算命,包括給一些政治人物去算他們的前途,其實都是帶有一種預言的形式,這種預言的工具都和周易有關,都是拿周易作為一種工具,然後去推行推理,預言,那麼您怎麼看待這樣一個現象?
張繼禹(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從周易角度來講,它也是道教非常重要的一個源頭,中國文化來講,其實周易本來就是中國文化的一個很重要的一個基礎,這一些基本的概念,對道教來講非常重要的,比如說一陰一陽之為道的概念,就是陰陽的這個理論是對道教來講這個影響非常大的。
解說:《易經》是中華文化的根,大約在新石器時代就誕生了,是中國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誌。古時人們常用《易經》中的卦象進行佔卜來斷定吉兇,當時伏羲所創造的先天八卦成為人們卜算的主要依據。傳說後來周文王認真研究八卦圖,根據陰陽變化,把八個卦象排列組合,從而推演出現在《易經》中所記載的乾為天,坤為地等六十四卦。
王魯湘:是不是我可以這麼說,就是易學在某種意義上從古代開始一直到我們今天,它是幫助人們預測未來和當下進行決策的某種依據性的東西?
劉東靂(中華傳統文化研究院院長):從古代開始,它的真正的意義就是這個,它在這個因為古代遠古時期呢是屬於原始的農業時期,那麼它用於對天氣的一種佔卜,實際這個易學的預測,它真正的意義就是,首先是建議,通過五行的推演然後提出了建議,提出了建議之後,那麼如果說決策者,沿著它的這種建議想進行更細緻一些,就按照這種學說去完整的去實施。但是這麼多年我對這個易學應用的研究,實際它也是符合自然規律的。
解說:《易經》深深的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及行為習慣,而對於本土文化精華的吸收,是道教一貫的傳統,道教中追求青春永駐,長生久視,和易經中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很好地契合,於是《易經》便成為了道教經典之一,很多道士也開始研修易經,其中著名的道士陳摶就好讀此書,手不釋卷,並據此發展了道教修煉時候之法,創作出《無極圖》等一系列圖式,久而之,道士開始成為世人心目中的未卜先知的「活神仙」。
在香港的黃大仙祠,每年新年時分一到,大量等待已久的善信不顧香爐燻繚,你擁我擠,爭上頭炷香,這樣的場景已經成為香港春節的一大景觀,香港人都說,黃大仙的籤非常靈驗,無論是婚嫁、問事、出行、健康、錢財,結果往往和籤文如出一轍。黃大仙本名黃初平,生於公元328年,浙江蘭溪人氏,他自幼家貧,八歲牧羊,宣傳他十五歲得到仙人指示,在赤松山金華洞潛心修煉,終於得道成仙。
王魯湘:為什麼黃大仙這一位道教的仙人在香港這個地方會香火這麼鼎盛,受到這麼多信眾的朝拜?
李耀輝:我們有一句名句「有求必應」,你求財也好,求壽也好,有什麼災禍也好,你求他,他給你一個指示,給你一個方向,問事情最準。
王魯湘:問事情。
李耀輝:問事情最準,你問什麼事情他肯定答應你,肯定給你一個answer,給你一個答案。
解說:俗話說「人各有命」同時又說「事在人為」,道教傳統觀念認為,雖然一個人的命運早在出生之時就已經有了安排,但並不意味著命運就完全無法改變,通過一些恰當的修為,還是能夠趨吉避兇,這也就是信眾來到黃大仙這裡,期望得到的指引。
古人認為「天」能致命於人,因此所謂命運就是「天命」,中國古代的天命觀直至漢代,發展起一種以陰陽五行,天地幹支為基礎配合年月日的算命術,這種算命術迄經魏晉南北朝的推行發揮,到唐代始告確立。
王魯湘:在唐朝時期有兩位著名的道士,一位叫袁天罡,一位是他的徒弟叫李淳風,關於兩人的事跡在新舊《唐書》中皆有過記載,袁天罡最擅長的是相術,《唐書》中曾記載,袁天罡曾見到尚在襁褓中的武則天后大為震驚,說她是「龍瞳鳳頸,極貴驗也」,而自小被譽為「神童」的李淳風在父親的影響下,鍾情於天文、地理、道學、陰陽之學,因撰寫《宅經》而被尊為風水學的祖師。
兩人的傳奇故事在民間是廣為流傳,不過讓後人最為驚嘆的則是兩人合寫了一本名叫《推背圖》的書,這本通過易經演算所得出的奇書,推算出了唐朝之後,中國2000多年的命運,因為預測的準確,歷朝皇帝畏懼,遂列為禁書。
解說:作為一本預言書,《推背圖》所以在近代引起關注,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書中預言了中國的抗日戰爭以及戰爭的勝利,但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個預言竟然是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做出的。
苗元一(國際推背學學會會長):鳥無足,山有月,旭初升,人都哭,這個鳥無足,山有月是一個島字,這個島國,旭初升,人都哭,日,太陽,這個事情已經被證實了就是抗日戰爭,十二月中氣不和,南山有雀北山羅。妙在這個,一朝聽得金雞叫,大海沉沉日已過。這個金雞呢,1945年。
王魯湘:是雞年。
苗元一:是雞年。
王魯湘:酉年。
苗元一:酉年。茅盾當年在一個火車上看《推背圖》也說雞年日本就會戰亡。
王魯湘:就是說當時候的一些如果讀過《推背圖》的人會對抗日戰爭充滿著必勝的信念,因為《推背圖》已經預言了抗日戰爭必勝,日本鬼子必敗。
苗元一:而且特別有意思,這樣一個大的就是旭初生,人都哭。就是預言了這樣一個大的國難,同時也預言了這個國難的中國人最後必勝。
解說:《推背圖》共有六十幅圖像,每一幅圖像下面附有讖語和律詩一首,經後人不斷的研究得知,這本奇書中所有的圖像、讖語等,都是根據易經、八卦演繹出來的,都可以在《易經》中找到依據,而袁天罡和李淳風兩位道士通過《推背圖》,將《易經》中蘊含的道理充分的演繹了出來。
《文化大觀園》節目在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節目專區】
主持人:王魯湘【主持人專區】
首播:周六18:45
重播:周日14:02
聲明:凡註明「鳳凰網」來源之作品(文字、音頻、視頻),未經鳳凰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鳳凰網」。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