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試題資源:文言文閱讀考點解析與解題技巧(二)

2021-01-18 中考網

文言文閱讀考點解析與解題技巧(二)

文言文閱讀的綜合分析

我們閱讀文言文,不僅僅是為了學習、積累一些詞語句子,更重要的是了解作者傳達給我們的內容,包括文章談的是什麼人物,圍繞人物發生了什麼事情,從這些事情當中我們又能看出人物的品質、事件的意義、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態度等,而這些內容也正是文言文閱讀考查的重點難點。隨著文言文主觀題量的增加,這類題型所佔的比例也就會越來越大。

考綱中「分析綜合」的具體內容包括:

一、篩選並提取文中的信息

所謂「篩選並提取文中的信息」,指的是從全文的角度對有關信息材料進行辨別、篩選並提取組合。這實質上是在考查我們對文意的理解。篩選文中信息試題,在題幹中都規定了篩選信息所圍繞的「中心」。這「中心」往往是閱讀材料內容的中心,或人物的主要品性、行為,或者是作者的寫作意圖、態度、觀點。在篩選信息的時候,要重視全方位的把握,不可遺漏了重要信息而造成要點不全。以「人物傳記」這類文章為例,我們要特別重視五種語句:第一種是交代人物之間關係的句子,要搞清楚這個人的職務,與文中的其他人是什麼關係;第二種是描述文中主人公行為的句子,弄明白他做了什麼事情,說了什麼話,結果怎樣;第三種是總結性的句子,作者的感情傾嚮往往在其中體現;第四種是指代性詞語,無論是代人,還是代物、代事,都要弄明白;第五種是文中的標題、出處和文末的注釋。

如果這類「分析綜合」是以選擇題出現的,那麼你就應該明白四個選項的範圍,即對文章內容要點和中心思想的分析、歸納或者是對文章所敘複雜事實的概述和分析。這四個選項的排列順序與閱讀材料的行文順序大致是一致的,一般是選擇錯誤的一項,顯然其他三項是正確的,所以我們也要利用這點來幫助我們理解文章各個部分之間的關係。

解題可以分成四步完成:

1 吃透題幹

指吃透題幹中的概括性論斷的含義,它能給你一個篩選相關信息的標準。

2 分析信息

逐句分析所給語句,這些語句雖然大都很短,但是均有各自的概括性論斷,把它們與題幹中的論斷作是非比較,既要理解文言語句字面的意思,又要概括語句深層的意義。這一步作好了,就為後面的選擇掃清了障礙。

3 對照確認

根據所給的答案,逐一與原文對照,詞、句、意都要落實,並加以確認。

4 確定答案

儘管解題思路因人而異,但「篩選並提取文中的信息」必須要在理解每個句子的基礎上,立足全文,居高臨下來辨析和斷定句子所陳述的內容,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所選取的信息是準確無誤的。 #p#分頁標題#e#

二、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

「歸納內容要點」是把文章各部分的內容用簡明扼要的語言表達出來,屬於「化整為零」的分析和提煉的過程。「概括中心思想」是把文章的整體或某一部分的內容主旨化,並加以闡發或概括,屬於「化零為整」綜合和整理的過程。二者是互相聯繫、相輔相成,一個是需要整體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為宏觀指導,一個是必須以把握文章的各部分基本內容為基礎。

考試一般都著眼於對選文內容要點、中心思想的概括。這就要求學生理順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內在聯繫,依據情理辨清主次信息,從而明確文章的內容要點和主旨。這不僅要對原文的基本內容進行歸納概括,還要對文章內容作較深層次的剖析。也就是說,不僅要能概括某個事件的發生、發展和所導致的結果或某個(幾個)人物的所作所為,還要能揭示出這個事件的意義、某個人物的思想性格、某種本質、某種觀點等等。

解答本測試點考題的思路與方法有如下幾點:

1 總攬文意,整體把握

閱讀時,要從宏觀的角度把握材料,緊扣主線,給人物、事件定位,對選文有個總的印象。把握了作者對人物、事件的基本態度後,就能比較明確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了。

2 抓住題幹,準確把握題目信息

在閱讀題幹時,須讀全、讀準題幹。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一個不漏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明確題目要求,是選對還是選錯,是考查局部還是考查全文。

3 藉助注釋提示,找到解題突破口

文後的注釋絕不是可有可無,它往往是為我們理解文意提供幫助的。

4 辨析差異,排除幹擾

這一考點的題型,往往有故意誇大事實、偷換概念、以假亂真等幹擾項,這需要我們了解選項設置模式,細心分辨,排除幹擾,提高正確率。

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是文言文考查的最高層次,是前面所提訓練的綜合體現。在一般的記敘文中,作者的觀點態度往往沒有明確說出來,我們要通過對人物的描寫、人物的主次關係,對事件的敘述、詳略的安排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愛是憎,作品的傾向是肯定還是否定,寫作的意圖是歌頌讚揚還是鞭撻諷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讀者吸取什麼教訓還是獲得什麼啟示。對議論文也要通過論點、論據、論證的分析,聯繫作者的身世和所處時代,弄清作者的寫作意圖和觀點態度。

從近幾年的考試實踐來看,主要有兩種考查方式:

一是隱性考查,即把對「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分析概括融進「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或「篩選文中的信息」的考查中,這種情形較為多見; #p#分頁標題#e#

二是直接考查,即專門設題或設項要求「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這種情形以前相對少見,但這項考查會有加強的趨勢,這正是語文注重人文性和閱讀注重整體把握的必然要求。

解答本測試點考題,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通讀全文,分析人物言行

要通過作者對人物的描寫、人物的主次關係、事件的敘述、詳略的安排來看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愛是憎,寫作意圖是讚揚還是諷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讀者吸取什麼教訓還是獲得什麼啟示。

2 要能夠把作者的觀點態度與文章中人物的言論區分開來

3 綜合概括,提煉觀點

作者的觀點態度有的特別含蓄曲折,這就要注意發掘相關語句的隱含信息。有時作者的觀點散布在各處,應進行適當的綜合概括,以便全面準確地對作者觀點作出評價。

4 樹立歷史的觀點

我們要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思考,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不能苛求作者,也不能任意拔高,不能把現代人的思想觀念強加給古人。

還要特別注意,「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與「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二者之間也是有一定的區別的:前者是要求將文章中事件本身或道理本身的有關內容分析概括出來,這屬於客觀的東西,考查著眼於歸納、概括能力;後者是要求在分析歸納文章內容的基礎上,能夠提煉作者的觀點態度,這屬於側重作者主觀的東西,考查著眼於分析、概括能力上。但在實際考查時,這二者有時很難截然分開,因為提煉作者的觀點態度要建立在對文章內容要點、主旨的分析上。因此,將前面複習到的知識融會貫通,是完成「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堅實基礎,也是順利完成整篇文言閱讀的必要步驟。

能力訓練

?(一)?

子擊出,遭田子方於道,下車伏謁。子方不為禮。子擊怒,謂子方曰:「富貴者驕人乎?貧賤者驕人乎?」子方曰:「亦貧賤者驕人耳,富貴者安敢驕人?國君而驕人則失其國,大夫而驕人則失其家。失其國者未聞有以國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聞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貧賤者,言不用,行不合,則納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貧賤哉!」子擊乃謝之。

1.指出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

①子擊出,遭田子方於道__________

②士貧賤者,言不用,行不合__________

③安往而不得貧賤哉__________

2.「安往而不得貧賤哉」有以下理解,正確的是()

A.怎麼會去尋找貧賤呢!

B.去哪兒不能獲得貧困低賤呢!

C.怎麼會去尋找不能獲得貧賤的地方呢! #p#分頁標題#e#

D.去哪兒都不會貧賤!

(二)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①云:「一日之計在於晨,一歲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言雖近而旨則遠矣。

無如人之常情,惡勞而好逸,甘食□(衤 兪)衣②,玩日愒歲③。以之為農,則不能深耕而易耨;以之為工,則不能計日而效功;以之為商,則不能乘時而趨利;以之為士,則不能篤志而力行;徒然食息於天地之間,是一蠹耳。

夫天地之化,日新則不敝。故戶樞不蠹,流水不腐,誠不欲其常安也。人之心與力,何獨不然?勞則思,逸則淫,物之情也。大禹之聖,且惜寸陰;陶侃④之賢,且惜分陰;又況賢聖不若彼者乎?

注釋:①邵子:指宋人邵雍。②□(衤 兪)yu??衣:穿得華麗。③愒ka?i歲:荒廢時日。④陶侃:東晉大政治家,曾說:「大禹惜寸陰,吾人當惜分陰。」

1.「大禹之聖」和「陶侃之賢」均為倒裝句中的___________。

2.翻譯下列句子:

①治生之道,莫尚乎勤___________

②以之為商,則不能乘時而趨利___________

③戶樞不蠹,流水不腐

3.「又況賢聖不若彼者乎」,說明的正面道理是___________。

(三)?

晏子之晉,見披裘負芻①息於途者,以為君子也。使人問焉,曰:「曷為而至此?」對曰:「齊人累之。吾名曰越石甫。」晏子曰:「嘻?」遽解左驂以贖之,載而與歸。至舍,不辭而入,越石甫怒而請絕,晏子使人應之曰:「嬰未嘗得交也。今免子於患,吾於子猶未可邪?」越石甫曰:「吾聞君子詘②乎不知己,而信乎知己者,吾是以請絕也。」晏子乃出見之,曰:「向也見客之容,而今也見客之意。嬰聞察實者不留聲,觀行者不幾③辭,嬰可以辭而無棄乎?」越石甫曰:「夫子禮之,敢不敬從?」晏子遂以為上客。俗人之有功則德,德則驕。晏子有功,免人於厄,而反詘下之,其去俗亦遠矣,此全功之道也。

注釋:①芻:餵牲口的草。②詘:委屈。③幾:通「譏」,注意。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齊人累之()??

②遽解左驂以贖之()??

③越石甫怒而請絕()?

④向也見客之容()??

⑤夫子禮之,敢不敬從()

2.分別比較下列兩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判斷正確的一項()。

詘乎不知己

今免子於患

而信乎知己者

吾於子猶未可邪

A.兩個「乎」字相同,兩個「於」字不同。

B.兩個「乎」字不相同,兩個「於」字相同。

C.兩個「乎」字相同,兩個「於」字也相同。 #p#分頁標題#e#

D.兩個「乎」字不相同,兩個「於」字也不相同。

3.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分類無誤的一項??。

①晏子之晉②齊人累之③遽解左驂以贖之④向也見客之容⑤夫子禮之⑥此全功之道也⑦頃之,煙炎張天⑧君將哀而生之乎⑨得公來,孰視之⑩俗人之有功則德,德則驕。

A.①/②⑤⑧/③⑨/④⑥⑦/⑩

B.①/②③⑤⑧⑨/④⑥/⑦/⑩

C.①/②③⑨/⑤⑧/④/⑥⑩/⑦

D.①/②③⑧⑨/⑤/④⑥/⑦/⑩

(四)?

魯國之法:魯人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金於府①。子貢②贖魯人於諸侯而讓其金。孔子曰:「賜③失之矣?夫聖人之舉事,可以移風易俗,而教導可施於百姓,非獨適己之行也。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多,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魯人必多拯溺者矣。」

注釋:①府:指國庫。②子貢:孔子的學生。③賜:子貢的名。

1.文中寫子貢做了什麼事?孔子對他的做法持什麼態度?

答:___________。

2.孔子持這種態度的理由是什麼?請用自己的話回答。

答:___________。

(五)?

范文正公守邠(bi?n)州,暇日率僚屬①登樓置酒,未舉觴,見縗絰②數人營理葬具者。公亟③令詢之,乃寓居士人④卒於邠,將出殯近郊,賵斂棺槨⑤皆所未具。公憮然,即徹⑥宴席,厚賙⑦給之,使畢其事。坐客感嘆有泣下者。

注釋:①僚屬:下屬的官吏。②縗絰(cui?die?):喪服。③亟(ji?):急迫。④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讀書人。⑤賵(fe?nɡ)斂棺睳:下葬的物品。⑥徹:通「撤」。⑦賙(zho?u):救濟。

1.從上文中摘出最能體現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思想的有關詞句:___________。

2.《嶽陽樓記》是範仲淹應謫守「江湖之遠」的滕子京之邀而寫的,既為勸戒對方也有自勉之意。根據這篇短文所敘的故事,你對「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句話的意思,有什麼新的理解?___________。

(六)?

倉慈字孝仁,淮南人也。始為郡吏。建安中①,太祖開募屯田於淮南,以慈為綏集郡尉。黃初末②,為長安令,清約有方,吏民畏而愛之。太和中③,遷為敦煌太守。郡在西陲,以喪亂隔絕,曠無太守二十歲,大姓雄張④,遂以為俗。前太守尹奉等,循故而已,無所匡革。慈到,抑挫權右,撫恤貧羸,甚得其理。舊大族田地有餘,而小民無立錐之土;慈皆隨口割賦,稍稍使畢其本直。先是屬城獄訟眾猥⑤,縣不能決,多集治下;慈躬往省閱,料簡輕重,自非殊死,但鞭杖遣之,一歲決刑曾不滿十人。又常日西域雜胡欲來貢獻,而諸豪族多逆斷絕;既與貿遷,欺詐侮易,多不得分明。胡常怨望,慈皆勞之。欲詣洛者,為封過所,欲從郡還者⑥,官為平取,輒以府見物與共交市,使吏民護送道路,由是民夷翕然稱其德惠。 #p#分頁標題#e#

數年卒官,吏民悲感如喪親戚,圖畫其形,思其遺像。及西域諸胡聞慈死,悉共會聚於戊己校尉及長使治下發哀,或有以刀畫面,以明血誠,又為立祠。

注釋:①建安:東漢獻帝年號?196—220年?。②黃初:魏文帝年號?220—226年?。③太和:魏明帝年號?226—232年?。④雄張:豪雄自大。⑤眾猥:眾多、瑣碎煩雜。⑥為封過所:為他們封蓋官府印信,發放過境憑證。過所,古代過關津時的憑證。

1.以下各句中,能反映倉慈「威嚴果敢,膽識過人」品質的一項是()??

①為長安令,清約有方。②太和中遷為敦煌太守。③慈到,抑挫權右,撫恤貧羸。④舊大族田地有餘,而小民無立錐之土,慈皆隨口割賦。⑤先是屬城獄訟眾猥,縣不能決,多集治下;慈躬往省閱,料簡輕重,自非殊死,但鞭杖遣之。⑥胡常怨望,慈皆勞之。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④

2.對這篇傳記主旨理解恰當的一項是()??

A.這篇傳記重點記敘倉慈在敦煌太守任上的幾件事,反映他勤政愛民、大膽果斷的優秀品質,同時也表現了他身上的一些缺點。

B.這篇傳記重點記敘倉慈在敦煌太守任上的幾件事,反映他辦事果斷、為民興利、善於理財的優秀品質,同時也指出他有擁權自重,自作主張的毛病。

C.這篇傳記重點記敘倉慈在敦煌太守任上的幾件事,反映他有才幹、施德惠、擅興利的品質,突出了他在處理與少數民族關係上所作出的重大貢獻。

D.這篇傳記重點記敘倉慈在敦煌太守任上的幾件事,集中反映了他威嚴果敢、膽識過人、勤政愛民、處理公正、為民興利、注重發展的優秀品質。

3.對這篇傳記的有關評價不恰當的一項是()??

A.從傳記看,倉慈是一個有才幹、施德惠、擅興利、深受人民受戴的好地方官。

B.本傳記作者以客觀的筆調,從容敘事,但字裡行間滲透了對倉慈的歌頌。

C.本傳記語言平實,於平實中寓含褒貶色彩,表現作者既贊又責的鮮明態度。

D.從本傳記中,讀者可以悟出一個道理:好的地方官能使一地安寧,所有地方官都好,國家就會長治久安。

(七)?

李皋,字子蘭,曹王明玄孫,嗣王戢之子。少補左司御率府兵曹參軍。天寶十一載嗣封,授都水使者,三遷至秘書少監,皆同正。多智數,善因事以自便。奉太妃鄭氏以孝聞。上元初,京師旱,鬥米直數千,死者甚多。皋度俸不足養,亟請外官,不允;乃故抵微法,貶溫州長史。無幾,攝行州事。歲儉,州有官粟數十萬斛,皋欲行賑救,掾吏叩頭乞候上旨,皋曰:「夫人日不再食,當死,安暇稟命!若殺我一身,活數千人命,利莫大焉。」於是開倉盡散之,以擅貸之罪飛章自劾。天子聞而嘉之,答以優詔,就加少府監。皋行縣,見一媼垂白而泣,哀而問之,對曰:「李氏之婦,有二子:鈞、鍔,宦遊二十年不歸,貧無以自給。」時鈞為殿中侍御史,鍔為京兆府法曹,俱以文藝登科,名重於時。皋曰:「『入則孝,出則悌,行有餘力然後可以學文。』若二子者,豈可備於列位?」由是舉奏,並除名勿齒。改處州別駕,行州事,以良政聞。徵至京,未召見,因上書言理道,拜衡州刺史。坐小法,貶潮州刺史,時楊炎謫官道州,知皋事直;及為相,復拜衡州。初,皋為御史覆訊,懼貽太妃憂,竟出則素服,入則公服,言貌如平常,太妃竟不知。及為潮州,詭詞謂遷,至是復位,方泣以白,且言:「非疾不敢有聞。」 #p#分頁標題#e#

1.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其中既有表現李皋孝敬母親,又有表現李皋憂慮百姓的一組是()??

①夫人日不再食,當死。②於是開倉盡散之。③由是舉奏。④以良政聞。⑤竟出則素服,入則公服。

A.①③⑤

B.②④①

C.①②

D.③④⑤

2.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李皋多智謀,上元年初京師乾旱,他為了自己活命,申請調任外官,朝廷未準,他就故意犯一點小罪,被貶職溫州,達到調任外官的目的。

B.李皋是個孝子,他不僅孝敬自己的母親太妃鄭氏,他被降調潮州時對太妃謊稱升遷以免母親擔憂,而且對那些不孝敬母親的人極為痛恨,李鈞、李鍔兩個逆子就是因他彈劾而被免官的。

C.李皋代理溫州知州時,為賑救災民,不聽下屬官吏勸告,私放官米,先行後奏,後受到掾吏的舉報,但皇上不僅沒有批評,還嘉獎他的做法,並加授少府監之銜。

D.李皋在處州代理知州時,在任上政績斐然而聞名四方,後來被徵召到京師,因犯一點小法又被貶到潮州任刺史,多虧後來當了宰相的楊炎知道他的情況,又把他調到衡州。

參考答案

一?1.①介詞結構後置。(「於道」為後置成分)②定語後置。(「貧賤」為後置成分)③賓語前置。(「安」為前置成分)2.B。(「安往」即「往安」,譯為「去哪裡」)(二)1.定語後置。2.①謀生的道理,沒有比勤奮更重要的了。②用這種態度去經商,就不能把握時機而追求利潤。③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被蛀蝕,常流動的水不會腐臭。3.珍惜時間,抓住分分秒秒。?三?1.①使……受害。②立刻,馬上。③斷絕關係。④從前。⑤以禮相待。2.A。3.B。(四)1.子貢在諸侯國中贖出魯國人,卻不願依魯國法律領取應得的贖金。孔子不贊同子貢的這一做法。2.孔子認為聖人的行為可影響百姓,子貢不取贖金,便不能引導不富裕的百姓效法他去贖回更多為奴的魯國人。(五)1.憮然,亟令詢之,徹宴席,厚?給之。(只要答到「憮然」即可;沒答「憮然」,其他3個至少答到2個。)2.不僅憂君而且憂民。(意思對即可。如能運用互文的知識,聯繫前句加以說明,可加獎勵分。如據實回答沒有新的理解,只要有充分理由亦可得分。)(六)1.B。2.D。3.C。(七)1.A。2.B。?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1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2018年中考語文課外文言文閱讀:答題技巧一、劃分句子節奏
    ▼▼▼     技巧一:弄通文意斷句     給文言文斷句,需先要閱讀全文,了解文意,這是斷句的先決條件,通讀全文,概括文段的主要內容以及大致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單音節詞佔多數的特點,抓住幾個關鍵的字詞進行翻譯以理解文段大意。
  • 中考語文資源:四川中考語文試題彙編---文言文閱讀篇
    四川 語文試題彙編:文言文閱讀篇 1.(2010四川巴中)閱讀下面這篇文段,完成22—27題。(20分) 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
  • 中考文言文閱讀題解題方法
    中考文言文閱讀分析題大概佔16分分值,佔總分的13%左右,但是要拿到這13分,真心不容易。考試題型為選擇題,譯文,斷句,問答題。考查範圍包括文言實詞、虛詞的解釋,句子的譯文,斷句,文學文化常識,文章創作背景、作者簡介、內容主題、寫作特色等方面的知識。學習文言文,語言的障礙主要在詞彙方面。先來說說文言文實詞的釋義。
  • 河南中考倒數165天,這些天想逆襲不是不可能!
    文言文 文言文一般考查字詞解釋、語句翻譯、內容理解、寫作手法等內容。對於文言文實詞的含義,要嚴格按照書下注釋背誦。在解答文章的思想感情、表現手法、人物形象塑造等問題時,應從文章的創作背景出發,切忌以現代人的觀念去評價古人。 3.
  • 中考數學考什麼,如何確保拿高分?
    很理解同學們的心情,數學要想拿高分,我們首先要明白數學考試究竟考什麼、怎樣考,用什麼樣的方法解題。這樣才能做好充分的準備,知道從哪裡入手,清楚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一、數學考什麼、怎麼考通過分析各地中考試題,給同學們總結如下:1.考基礎題在中考試題中,有一部分題就是由課本中的例題或習題加工、改編、整合而成的,是我們熟悉的題型。
  • 中考古詩文考點連結,加大了比重,12分,不得不重視
    中考考點連結古詩文默寫考點解讀:《中考考試說明》知識積果與運用部分指出「在理解的基礎上,背通和默寫推薦背誦的古詩文(見附錄一、附錄二),注意積累、理解和運用」 可見.古詩文默寫是中考的重要考點,權重一下子加到了12分。非同小可了。其主要題型有:1.直接型默寫。
  • 中考數學壓軸題,每天一題,帶你學習倍角和平行四邊形解題技巧
    就中考數學壓軸題而言,唯有千錘百鍊,方能舉重若輕。下面給大家帶來2019年湖北省鹹寧市中考壓軸題,提煉倍角模型和平行四邊形存在性問題的解題技巧。對於二次函數綜合題,待定係數法求拋物線解析式是中考必考知識點。這個問題雖是老生常談,但每年都有不少人在此馬失前蹄,所以還是有必要重視。(1)求得A、B兩點坐標,代入拋物線解析式,獲得b、c的值,獲得拋物線的解析式。
  • 英語學習:英語閱讀理解推理判斷題的解題技巧
    NMET中,推理判斷題的考查每年都佔閱讀理解試題的一半左右。推理判斷試題屬於高層次閱讀理解題,很多考生對此類題型的解答感到很吃力,沒有把握。下面筆者結合近年 高考 試題,談談推理判斷題的解題技巧,希望對大家複習備考有所幫助。
  • 北京中考考筆順:「為」字怎麼寫?
    這道小學一年級的語文題出現在2014年北京中考語文試卷的選擇題中。專家表示,今年的中考語文題目非常新穎,考查的是學生的基本功,但實際上難度並不太高。考「為」字筆順筆畫,小學一年級語文題難倒考生昨天是2014年北京市中考第一天,全市8.3萬考生在183個考點2845個考場將完成兩天半,共5科的考試。
  • 中考數學,拋物線上的動點存在性問題,每天一題助你提煉解題技巧
    拋物線不僅是生活中常見的模型,也是中考的熱點。二次函數為背景的壓軸題屬於中考熱點,其中將軍飲馬問題模型就是其中一個題型。這次就分享這類型題目的解題技巧。在二次函數綜合題中,待定係數法求函數解析式是中考必考知識點。
  • 2020年北京中考英語試卷權威解析
    7月18日上午,2020年北京中考英語科目的考試已經結束。北京教育考試院和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的專家對英語試卷進行了權威解析,一起來看!北京市初三學子在此期間利用市、區、校三級資源開展複習備考,學習方式不同以往,學習效果也不盡相同。  試題充分考慮學生居家學習帶來的學情變化,注重試卷關鍵節點的銜接,使難度梯度更平緩,致力於給考生獲得感,發揮中考試題導向作用,體現中考試題的教育責任感。  2020年中考英語試題充分考慮「疫情」和「學情」,將「戰疫」元素巧妙融入試卷。
  • 初中英語,單項選擇題的六個解題技巧
    單項選擇題是各地中考必考題型之一,正常來說,這個題是不該丟分的,但是對於很多同學來說,想得到滿分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每個題型都是有答題技巧和規律的,今天就給同學們分享單選題的解題技巧。希望能幫到有需要的同學們。
  • 掌握文言文答題小技巧,文言文高分跑不了!
    學生有三怕:一怕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樹人。高中的文言文一直都是考試的重難點,尤其是課外文言文,在我們不知道文言文中字詞的解釋的時候怎麼辦呢?劉老師整理了一些關於文言文的答題技巧以供參考。1、快速瀏覽題目課外文言文閱讀試題有個特點:有的題目選項出示了文中某些關鍵字詞的意思,有的題目則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
  • 2020北京海澱高三英語二模試題貼近高考,難度表現在語法考點上
    就在近日,2020年海澱高三二模英語考試已結束,本次試題難度以及區分度如何?透露出哪些北京新高考命題趨勢?  精華教育考試研究院英語教研組長陳世東老師將本次試卷與海澱一模進行了比較,他認為,二模英語試題整體難度並不簡單,與一模難度基本相當。
  • 2019北京中考英語試題解析出爐 專家:注重考察思維品質
    例如,單項填空考查學生在熟悉的語境中運用基礎語法知識表達意義的能力;完形填空著眼於實詞和高頻詞考查;閱讀理解試題中,獲取具體信息和簡單推斷這兩項考查基本閱讀技能的試題佔了很大比例。2. 堅持「三貼近」原則試題所選素材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
  • 中考語文資源:中考語文複習總資料大全--第九講 文言文閱讀
    第九講 文言文閱讀 【考查要點】 閱讀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知識疏理】 1.準確理解文中字詞句的含義,特別要注重課文的註解,重要的詞句及一些含有深意的語句;2.字詞的掌握和積累是文言文學習的關鍵。3.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
  • 中考語文真題之文言文閱讀理解—《答謝中書書》
    (4分)   (二)文言文閱讀(15分)9.(4分)(1)書信(2)消散(3)指人間(4)參與,這裡指欣賞。10.(4分)(1)肉岸的石壁色彩更深,交盯輝映。(2)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11.(3分)C(「亂」在文中應該是「此起彼伏」,不是「繁多雜亂」)   12.(4分)表達了作者沉醉於山水的愉悅之表,與古今知音影后得意之感。
  • 高一數學考試高頻考點——相等函數,知識點和解題方法技巧總結
    相等函數又叫相同函數、同一函數,是高一數學月考、期中、期末的高頻考點之一。它指的是兩個函數的三要素(定義域、對應關係、值域)完全相同的函數。這部分的考題基本都是選擇題,如果從函數的定義角度去解在考試中會很耗費時間,並且效果也不太理想。
  • 2020年中考語文總複習資料大全:文言文閱讀
    第九講 文言文閱讀     【考查要點】     閱讀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知識疏理】     1.準確理解文中字詞句的含義,特別要注重課文的註解,重要的詞句及一些含有深意的語句;2.字詞的掌握和積累是文言文學習的關鍵。3.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     【試題特點】     文言文閱讀題從取材看以課內篇目為主,近年有向課外發展的趨勢。
  • 2020年中考數學第一輪複習資料,一次方程(組)的考點及考題整理
    一次方程(組)是數與代數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中考這都是重點考查對象。最近萬眾一心,抗擊疫情,大家只能宅在家複習。下面分享一次方程(組)的考題及考題,供大家參考。考點一:等式與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式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