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小夥伴對牙齒正畸十分嚮往,卻又因為很多流言導致搖擺不定:矯牙後牙齒會鬆動、矯牙對牙齒損傷大……今天就來一一為大家解答,不信謠不傳謠。
1、矯正只是為了美觀需求嗎?
很多年輕人矯正,是為了改善牙齒甚至容貌的美觀,但矯正的功效不僅限於此。尋求矯正的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是健康和功能。整齊的牙齒更易被清潔,利於牙齒和牙周組織的健康,矯正後獲得理想的咬合關係,能改善咀嚼功能。
2、年齡大了就不能矯正了?
雖然說正畸最好的時機是在未成年時期,但是牙齒移動是生命體內都會存在的骨改建過程,從孩童到中老年人都有可能做。區別是成年後的矯正周期會更長,保持器的佩戴時間會更久。
3、矯正一定要拔牙?
對於大部分患者和正畸醫生來說,需要拔牙的情況主要有兩種:擁擠和智齒。
擁擠:牙齒前突(牙列擁擠),牙齒放不下了,要想排齊,只能拔掉其中幾顆!
智齒:有些智齒對牙齒矯正來說是定時炸彈,因為牙齒矯正期一般要1-3年,在這期間如果智齒發炎會非常麻煩,同時一些智齒也有可能在矯正完成後突然萌出,影響已經排齊的牙齒。
4、拔牙矯正後會留有牙縫?
牙齒矯正就是給牙齒「搬家」,從原位置移動到新位置,而拔牙矯治是需要利用拔牙產生的空間排齊牙列或回收前突的牙齒。只要是規範的正畸治療,一般都能讓牙齒最終排列緊密,恢復正常的牙齒鄰接關係,所以是不會留有牙縫。
5、牙齒沒換完不能矯正?
不但患者這樣想,很多非正畸專業的口腔醫師也這樣認為。不同個體的具體問題不同,每個人開始矯正的時機會有差異。既有乳牙期、替牙期的早期矯治,也有換完牙及成年後的綜合性矯治,究竟屬於哪種情況,應由專業的正畸醫師判斷。
6、矯正牙齒越疼就越有效果?
牙齒移動是骨細胞參與改建的緩慢的生理性移動,不同於宏觀世界的物理力學現象,絕非力量越大速度越快。實際上很小的力量即可啟動牙齒移動,力量過大反而會移動停止或帶來很多副作用。物極必反,矯正不能超越生理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