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守宮砂?
在中國古代,由於宗教禮法的束縛,古人十分講究男尊女卑。對於女人而言,毫無社會地位可言。自宋代程朱理學興起後,女性貞操顯得尤為重要。為了驗證女子是否處子之身,古人會在女子手臂上點上一顆紅痣。因此,守宮砂便有了市場。
若是女人手臂上紅痣的顏色不會褪去,那麼此女必然是處子之身,這便是守宮砂之來源。
守宮砂如何製作呢?
其實,守宮砂製作過程並不繁瑣,僅需使用硃砂餵養壁虎。據晉朝《博物志》中記載:「起先用硃砂餵養壁虎,一段時間後,壁虎身上的顏色便發生變化,逐漸變成紅色。待到壁虎吃完7斤硃砂後,便將其搗碎。」此時,搗碎的壁虎便是大家口中所說的守宮砂。
若是放到今日,此種方法必定為大家恥笑。但是放到古代,古人卻對此堅信不疑。因此,古代女子入宮選秀女之時,守宮砂便成為檢驗處子之身的唯一標準。
一場守宮砂引發的血案
古代男子十分在意女子貞操,因此便發明了守宮砂,來檢驗女子是否處子之身。由於這種方法缺乏科學依據,實屬迷信之舉,也因此釀成諸多慘案。
宋太祖打敗後蜀後,便遣大將王全斌統領蜀地,由於宋軍驕奢淫逸,濫殺無辜,因此蜀地百姓時常造反生事。宋太祖得知事情緣由後,便公開承諾,欲選拔一批本地有識之士統領蜀地。
適逢戰亂年代,有識之士盡數隱居,豈肯在兵荒馬亂之時出世做官呢?因此,宋太祖所選拔的有識之士,也皆是本地有財有勢之人,而蜀地土財主林宓便是眾多有識之士中的一個。
父親慘死,下嫁林宓
林宓有一侍妾,名叫何芳子,出身名門,原是後蜀蘭臺令之女。自小家境殷實,樣貌出眾,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可謂是一代才女。此等女子,定然是要尋得一如意郎君。
但適逢戰亂之時,何芳子的父親面對敵軍,誓死不降,最終為亂軍所殺。何芳子自小便在深閨之中長大,何曾經歷此等禍事。為了保全自己,何芳子無奈之下,只得下嫁年老色衰的林宓。
夫君妻妾眾多,慘遭他人妒忌
由於何芳子相貌出眾,自然引得林宓喜愛,這便招致林宓其他侍妾嫉妒。何芳子原本無意爭寵,怎奈他人對其不滿。因此其他侍妾便結成統一聯盟,一起攻訐何芳子。
由於出身名門,何芳子心高氣傲,自然不把這群庸俗粉黛放在心上,自然結怨越來越深。
丈夫遠行,布下守宮砂,僅為驗證貞操
由於林宓受到提拔,便要上京面見皇帝。但林宓擔心自己走後,家中儘是年輕貌美的侍妾,若是侍妾與他人偷情,自己豈不得不償失。隨後,便將自己擔憂之事講與朋友聽。
朋友聽後,一陣大笑,隨即便為林宓出了一個主意。若是林宓走後,可在其侍妾手臂之上,點上守宮砂,待到相見之時,若是守宮砂健全,定是沒有與他人媾和,若是守宮砂褪去,便是與他人有過肌膚之親。
林宓聽後,當下大喜。事後,便要求所有侍妾要在手臂上點下守宮砂。
性情孤傲,拒絕點上守宮砂
何芳子聽聞林宓要求之後,內心十分不悅。心中暗忖,自己早已下嫁於你,豈肯會在你遠行之時,與他人媾和。生性孤傲的何芳子便拒絕點守宮砂,林宓聽聞何芳子拒絕點守宮砂,因此大怒。
旁邊一眾看到此景,便抓住機會開始攻訐何芳子。無奈之下,何芳子只得同意在其手臂上點下守宮砂。
待林宓走後,其他侍妾均是小心翼翼,唯恐手臂上的守宮砂褪去。唯有何芳子不以為然,依然照常沐浴洗澡,從未將守宮砂之事放在心上。不久,何芳子手臂上的守宮砂便全然脫落。
守宮砂脫落,招致慘禍
待到林宓歸家之時,其他侍妾的守宮砂皆未褪去,唯有何芳子的守宮砂不見蹤影。因此,林宓勃然大怒,隨後便嚴刑拷打自己愛妾。最終,何芳子因無法忍受刑法之苦,只得上吊自殺。
何芳子慘死的消息,很快便傳到京城。官府立即下令,徹查此事,林宓被捕後,如實交代案件經過。審理的官員,命人將守宮砂點在三位夫人手臂之上,隨後便讓壁虎去舔,守宮砂消失不見。
由於,守宮砂點在手臂上時,需要待上幾日,方能深入皮膚。何芳子未將此事放在心上,點完後照樣沐浴洗澡,因此守宮砂便消失不見。由此可見,守宮砂並不能驗證女子是否真是處女之身。
可惜,何芳子因為自己丈夫無知,盲目相信他人之言,含冤而死。最終,林宓也在獄中神秘死亡,而當時出主意的朋友也跳河自殺了。
寫在最後
通過上面的一則古代案例,我們不難發現,其實守宮砂並沒有驗證女子處子之身的神奇功效。之所以守宮砂能夠在古代一直盛行,皆與古人對於事物認知程度有著莫大關係。
何為迷信,迷信則是盲目相信。時代發展至今,仍有很多古代遺留糟粕流傳於世。比如,跳大神、看香之類,皆屬於古代遺留糟粕。當我們日常遇到難以解釋之事,應當學會理性思考問題,不應盲目相信他人,以免後悔之事發生。
何芳子之死,不僅與林宓盲目相信他人之言有關係,同時也與自己性格孤傲有著莫大關係。聽完小編,關於《古代的守宮砂真的管用麼》的講述後,你們有什麼樣的想法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與小編一起進行討論!
文案編輯:艾瑞特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