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帝武則天,為政期間大有作為,並不遜色於其它皇帝。但在後人評價中,有件頗為詬病之事,便是她的男寵團。在那個男尊女卑的年代,女性稱帝本就少見,結果還大蓄男寵。但跳出這一圈子,其實這一做法,並非不妥。
圖丨武則天劇照
在武則天的眾多男寵中,比較有名的四位,分別為薛懷義、沈南璆、張易之、張昌宗。其中最有作為的,還屬薛懷義,因為沒有他,武則天或許還稱不了帝。
薛懷義原名為馮小寶,家在京兆郡鄠縣(今西安市鄠邑區),原本做小本生意,在洛陽街頭賣膏藥為生。一次機會被唐高祖之女千金公主瞧見,因其體格強健,為人和善又能說會道,頗受公主好感。
當時唐高宗李治離世不久,武則天並未從喪夫之痛中走出。千金公主雖與武則天年歲上差距較大,但兩人交談甚歡,像是忘年交。於是千金公主便將馮小寶推薦給武則天,欲以其來討武則天歡心。
起初,武則天只想將馮小寶作為男寵,便將其剃度為僧,並改名為薛懷義,裝成一個假和尚,封為白馬寺住持。
圖丨馮小寶劇照
為何要這麼做?因為馮小寶身份低微,進出皇宮多有不便,當時佛教剛入唐不久,和尚地位較高。改名薛懷義也不是亂來,武則天讓其女婿,薛紹認馮小寶為叔,故改此名。從此,馮小寶轉身一變,成了有身份有地位的薛懷義。
而這個馮小寶,不,此時應該叫薛懷義,在他的督建下,明堂、天堂兩座佛堂拔地而起,這也是後來武則天理政、禮佛、生活的重要場所之一。雖耗資巨大,但武則天對兩座佛堂十分喜歡,直接將薛懷義封為梁國公。後又因多場勝仗,擊退匈奴,加封正三品左武衛大將軍。
薛懷義極為聰明,他看出武則天垂涎帝位已久,雖有實權,但名義上說不過去。當時儒家男尊女卑的思想,限制著武則天。因此薛懷義借著白馬寺住持這一身份,幹了件大事。
圖丨薛懷義劇照
他稱在寺中發現一本名為《大雲經》的佛經。其中有一段這麼講述:
淨光天女在同性佛燈那聽聞大涅盤經,又在釋迦牟尼那聽取了佛法深義,釋迦牟尼稱淨光天女將會化為女身,成為國王。
但經書中並未說淨光天女就是武則天,因此薛懷義與其他僧人編撰了《大雲經疏》,名義上說是對《大雲經》進行翻譯,實際上是用於證明武則天為淨光天女。
有了《大雲經疏》支持,儒家男尊女卑的觀念在武則天身上行不通。公元690年,67歲的武則天上位,改國號為周,建立武周。
至於編撰經書這事,到底是薛懷義所為,還是武則天命其行事,早已不可考證。
薛懷義本以為幹了件大事,更能被武則天寵愛。可誰知新歡來得太突然,武則天的御醫沈南璆,見機上位,深受武則天寵幸,薛懷義自然受到了冷落。
圖丨沈南璆劇照
被冷落的薛懷義,鬧起了小脾氣,多日不去朝見武則天。一大臣懷疑薛懷義欲要謀反,上奏武則天,便受命將白馬寺諸僧發配邊境。而這位大臣最後被薛懷義陷害入獄。
不久,元宵到來。薛懷義為重獲武則天芳心,在明堂地上挖了個大坑,又將佛像埋入其中。用稻草將佛像填平後,又用絲綢在佛像上搭了個小宮殿。在武則天到來之時,令人用繩索將佛像拉起,遠遠望去,像是一尊佛像拔地而起,場面十分壯觀。
而薛懷義還有一手,他用牛血畫了一佛像,據說高達二百丈,懸掛在天津橋上,武則天在很遠處便可以望到,還聲稱此佛像為其血所畫。
圖丨天津橋復原圖
筆者不懂薛懷義的浪漫,不知你們懂不?反正當時武則天是沒有懂,只是對其呵呵一笑,又尋御醫沈南璆去了。
薛懷義見狀,心想,自己為武則天付出了這麼多,還輔佐其上位,到頭來卻成了一御醫的墊腳石。一怒之下,將一手建成的兩座佛堂燒為灰燼,據說大火整整燒了一夜,天明方被熄滅。
後有御醫沈南璆得幸,薛師恩漸衰,恨怒頗甚。證聖中,乃焚明堂、天堂,並為灰燼。——《後唐書》
朝堂大臣被此事震驚,不用猜測便知道是薛懷義所為。但因其地位,只敢將話藏於腹中,只等著看武則天怎麼修理薛懷義這一場好戲。誰知武則天念於舊情,並沒有多加怪罪薛懷義,而是命他將燒毀的佛堂重新建造。
圖丨武則天劇照
自此事後,薛懷義更加囂張跋扈,心想燒毀了武則天最心愛的兩座佛堂都沒事。若真不能得到其芳心,只能魚死網破。便在朝堂內外大肆宣傳武則天私事,大臣們雖早已心知肚明,但這一行為無疑在丟武則天的臉。
武則天一忍再忍,薛懷義一犯再犯,想讓薛懷義安靜,只有送他到另一個世界,便派人將其暗中殺害。
觀薛懷義一生,從一個無名小販,因得千金公主寵幸,轉贈武則天,助其上位,達到巔峰。後因嫉妒御醫沈南璆,做出不少出格之事,慘遭殺害。或許你會說,如果他在巔峰時,不去嫉妒他人,應該不會有此下場。
但你要知道,是他撰寫《大雲經疏》輔佐武則天上位,這無疑就是顆會隨時爆炸的炸彈。即使薛懷義不這麼折騰,武則天也會以別的名義來懲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