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中這些人物,原來是在歷史上真實存在的

2021-01-19 楓林集趣

金庸,原名查良鏞,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眾所周知,金庸小說裡時常有歷史人物跑進來客串,光是皇帝就有成吉思汗、忽必烈、康熙、乾隆等一大堆;主角也時常參與歷史重大事件,比如蒙古統一、南下徵宋,李自成進京,康熙平三藩等等。金庸小說主要是指金庸的武俠小說,一共十五部,它們可以由這幾句話描述:"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但書中所涉的歷史人物和事件基本都只是套了「歷史」的外衣,裡面則根據劇情需要做了大量修改。理由很簡單:為了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和衝突的戲劇化。因為真實世界裡極少有憑著個人武力改變歷史進程的事件,這與武俠中的一騎當千完全相反。所以必須要對史實進行刪改,甚至只借個名字進行原創,才能寫出引人入勝的小說。

《倚天屠龍記》張三丰

圖片來自影視海報

首先最出名的,莫過於張三丰了,書中所述:元朝末年,武林中盛傳,誰能同時擁有屠龍刀和倚天劍,就將得知隱藏其中的巨大玄密,由此引發了武林中對於屠龍刀和倚天劍的爭奪。武當祖師張三丰的三弟子俞岱巖奉師命令下山扶弱濟貧,卻不慎捲入到海鹽幫與海沙派搶奪屠龍刀的爭戰中,遭人暗算致殘。五弟子張翠山在尋找真兇的途中遇到天鷹教的殷素素,兩個人深知正邪兩教不共戴天,卻暗生情愫。在東海中的王盤山島上,江湖人士為屠龍刀再起紛爭,兩人為救島上眾人,被明教金毛獅王謝遜脅迫至一弧島。兩人於島上成婚,並生下兒子張無忌。張翠山和謝遜也結為兄弟。

歷史上對張三丰的種種神奇記載分歧很大,版本不一。有的說他是北宋人,有的說是元末明初,連明中晚期甚至清初也有關於他的事跡流傳。小說中的張三丰比較接近《明史》的紀錄:原名君寶,身材魁偉、環眼大耳、邋裡邋遢。而且借民間傳說將他設定為武當派創始人與太極拳發明人。武當七俠生平事跡不詳,只有姓名流傳,除了六俠殷利亨改為殷梨亭之外,其餘六人都沿用原名。其中唯獨張松溪見於古籍記載:他本是明代嘉靖年間著名內家拳師,自稱拳法傳承自張三丰,而這個張三丰據傳是北宋徽宗年間人……金庸直接把他拉前了一百多年,成了張三丰親授的四弟子。

在真實的歷史中張三丰只有如下幾個弟子分別:李玄宗(道號「鐵蟾子」)、王道宗(道號「金蟾子」)、張清修、李靜修、邱元靖等人,除此之外,武當七俠亦在之列。

《倚天屠龍記》與歷史的交集甚多,單是元末明初這一段混亂時期的出場名人就不計其數。明教方面,太祖朱元璋以及徐達、常遇春、湯和、鄧愈、花雲等一幹開國元勳以及韓山童、韓林兒等義軍頭領都曾是張無忌的舊識或部下,但這幾位名氣太大,不好自由發揮,所以也沒安排什麼武俠戲份。

《天龍八部》:段譽

書中所述:北宋哲宗元祐年間,雲南大理國主鎮南王段正淳之子段譽,為逃避習武,來到無量山中,結識了少女鍾靈。為了化解無量劍和神農幫的仇殺,鍾靈受困神農幫幫主司空玄之手,段譽只身前往萬劫谷尋求鍾父的幫助,失足跌入深淵,得到逍遙派北冥神功的武功秘笈。出了萬劫谷,段譽又結識了木婉清,在逃脫天山童姥手下和四大惡人之三南海鱷神的過程中,學會了北冥神功。金庸筆下的段譽善良仁厚、帥氣多情,那麼歷史上真實的「段譽」又是怎樣的呢?

圖片來自影視海報

據考證,《天龍八部》中段譽的原型就是文安帝段正淳之子,大理國第十六位皇帝——段正嚴(又名段和譽)。段正嚴(1083年—1176年),又名段和譽,大理國第十六位皇帝,在位長達39年。他在位期間「勤於政事」「愛民用賢、思攬政權」,後因諸子內爭外叛,禪位為僧,高壽94歲而終。有人疑問父子二人名字中都有一個「正」字,看上去更像是兄弟。事實上,在中國很多地方,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都流行父子聯名制,也是為了表明血脈相連。

《碧血劍》袁承志

書中所述:明朝崇禎六年,淳泥國人張朝唐在老師鼓勵之下,到中原求取功名。不料,路上被盜賊追趕,逃亡時誤闖入一座山中,遇到明朝大將袁崇煥的一些舊部。這些人以孫仲壽、朱安國、羅大乾等為首,在袁崇煥死後,盡力撫養他的遺孤袁承志,並且在聖峰嶂組成「山宗」組織,每年舉行祭拜,立志推翻清朝。書中的袁承志是袁崇煥的遺孤。出場時他只是一個十歲的牧童,臉色黝黑,一雙大眼炯炯有神,頭頂用紅繩扎個小辮子。小小年紀就敢打虎捉豹。少年時,曾經為了救出小慧,在眉毛上留下一道傷疤。後師從華山派,是「神劍仙猿」穆人清的關門弟子。經過了木桑道人的傳授後,學得「千變萬劫」、「神行百變」的絕頂輕功和「滿天花雨」的暗器手法,又偶得「金蛇郎君」遺留下的武功秘笈,他將三家武功融會貫通,後來成為少年武林高手。

圖片來自影視海報

根據史料,歷史上確有袁承志其人。袁承志(?-1651年)明末農民起義首領,遼東巡撫袁崇煥之子,崇禎三年(1630年),袁崇煥被冤殺於京師,其為袁崇煥部將左輔救出。投王嘉胤(王嘉胤,即明末農民起義早期首領)。四年四月王死,代領其眾。至八年(1635年),有眾數萬,為「十三家」首領之一。崇禎十一年,起義軍普遍受挫,多受撫降明。他與賀一龍、馬守應、劉希堯、賀錦等轉戰至英、霍山區,堅持鬥爭,號「左革五營」。十四年與張獻忠聯合。十五年,李自成起義軍席捲河南地,率部歸附李自成。後來大順政權建立,受封制將軍。順治二年(1645年)與李錦、高一功等入湖南,聯合南明永曆帝共同抗清,因受南明朝廷排擠、歧視。隨高一功退入廣西。八年,由黔入蜀途中,遭孫可望阻擊,犧牲。

《射鵰英雄傳》王重陽

《射鵰英雄傳》以寧宗慶元五年(1199年)至成吉思汗逝世(1227年)這段歷史為背景,反映了南宋抵抗金國與蒙古兩大強敵的鬥爭,充滿愛國的民族主義情愫。書中所述:中原江湖之上,以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南帝、北丐和全真教王重陽武功最高。是全真教創始人,人稱「中神通」。為人正直,行俠仗義。「先天功」聞名天下。那麼歷史上的王重陽又是如何的呢?

王重陽(1112-1170年)金朝道士,全真教創始人,原名中孚,字允卿,學道後改名吉,字知明,號重陽子,世稱重陽真人。鹹陽(今陝西鹹陽)人。天眷初曾應武舉,中甲科。大定元年(1161年)穴居終南縣南時村,號「活 死人墓」。七年赴山東寧海(今山東牟平)傳道,築全真庵,遂創全真教。主張道佛儒三教合一,又制定道士出家制度。其徒馬鈺、譚處端、劉處玄、 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號全真七子,北七真。著有《重陽全真集》、《重陽教化集》、《立教十五論》等。元世祖贈號「重陽全真開化真君」。元武宗加贈「重陽全真開化輔極真君」。

相關焦點

  • 金庸小說中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你絕對想不到他們在歷史上出現過
    在金庸的小說中,經常出現一些歷史真實存在的人物。比如成吉思汗與朱元璋這些人物都是我們熟悉的歷史君王。除了我們熟悉的兩位歷史君王,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講講還有哪些金庸小說人物是真實歷史人物。張三丰張三丰是金庸筆下的第一高手之一,他是歷史上存在的真實人物誰都清楚。
  • 歷史上真實存在的5個人,吃瓜群眾卻以為是小說裡的人物
    自炎黃開創華夏以來,我國已經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歷史文化悠久,其中不乏一些名流千古的人物!有的名人雖然流芳百世,卻是虛構出來的,比如:花木蘭、貂蟬等等!而有的真實存在,世人卻以為是小說虛構出來的,下面就來看看都有誰吧!1.
  • 這三個赫赫有名的人物,原來在歷史上並不存在
    從古至今,中國歷史上出現了數不清的人物,他們的事跡被史書所記載,但是還有這樣的一些人,他們在歷史上赫赫有名,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人們對他們的事跡也是津津樂道,然而,實際上,這些人其實只是在小說或者口耳相傳中存在,並不是歷史真實存在的。
  • 走進金庸的武俠世界——(紀念金庸之四)金庸小說的格局
    中國古代的歷史本身就是一門美學,而金庸又賦之於一個至美至妙,至善至惡的武林世界,那麼這橫亙古今的江湖就有了另一種唯美——誘人而多味。文學層面上,金庸武俠小說首先吸引讀者的地方,是那離奇的情節。金庸信筆所至,平地生波,左右逢源,移步換景,變幻不窮。
  • 金庸小說中,這幾個人物名字,都來源於古典詩詞!
    金庸老先生一生致力於自己的寫作,並且,整個武俠精神在他的筆下也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和姓名,也早已深入人心,婦孺皆知,不論是主角,還是配角,其起名都形象生動,背後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有的也成為了華人世界裡的文化符號。
  • 好看而真實的歷史小說——讀《張居正傳》
    好看而真實的歷史小說——讀《張居正傳》金庸我讀連載小說,尤其是故事性強的中國古典傳統體裁的連載小說,常常是迫不及待地先睹為快,熊召政先生的近作《張居正》就是其中之一。這部篇幅巨大的歷史小說,是香港明報出版社出版的(四卷本歷史小說《張居正》簡體字本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在內地同時出版,香港出版時改為《張居正傳》)。由於我和這家出版社的歷史關係,我有了一點小小的「特權」,當《張居正》還沒有在市上出售之時,我已經可以先拿到手,津津有味地開始閱讀了。我享受任何「特權」有一個原則,那是:「這項特權絕不可妨礙、侵犯到任何別人的利益。」
  • 從金庸小說中人物命名的易學五行思想談起
    鎬夫開篇詞中特意強調了,謹慎並有理有據,不入邪門偏門是一個基本路線圖。鎬夫寫文的路子,既不是第一條,也不是第二條。第一條象數之路易流入迷信,象南懷瑾先生說了,未卜先知是一種神通,得神通而洩露天機的人,人生易坎坷,所以,咱們不學。第二條是易理大道,從易理抽出一些哲理性的內容,既可修身養性,也可怡情悅志,的確是上上選。不過,我們走的是第三條線路,那就是文學路線,這條路是最安全的。
  • 《天龍八部》中的蕭峰,在歷史上確有其人,而且還很厲害!
    #在金庸先生筆下的《天龍八部》中,蕭峰應該是小說中最悲情的一個人了吧。在金庸老先生的筆下,蕭峰外貌威武,頗有風霜之色,豪邁颯爽,極有威勢,不怒自威,智勇雙全,豪氣逼人,一個有著強烈的陽剛之氣的男子漢。他本是武俠小說中最大幫派丐幫的幫主,後來,因為蕭峰拒絕了馬夫人康敏的表白,身世遭到曝光,從而為中原武林所排擠。察明身份後至遼國,受遼國國主耶律洪基常識,封為南院大王。之後,他相繼與段譽和虛竹結為兄弟,又遇到了一生的紅顏知己阿朱。
  • 十二星座代表的金庸小說人物,天秤座美麗動人,處女座讓人心疼!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的武俠小說中引人入勝的不僅是那些絕世武功和英雄豪情,更多的是書中那些形形色色,或聰明機敏,或為情所痴的女神。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十二星座代表的金庸小說人物,天秤座美麗動人,處女座讓人心疼!
  • 金庸武俠小說中人物的「姓名學」
    [摘要]金庸先生的武俠著作中很多名字來源即出自《詩經》、《楚辭》、《莊子》、《論語》等國學經典,有的直接隱喻歷史事件,有的相合於人物的性格,有的暗示人物命運,都有來歷且各具意義。金庸先生的武俠作品善於截取真實歷史事件進行再創作,不僅所取書名大氣磅礴,而且對於書中人物命名也是極具文化和歷史底蘊。
  • 歷史上原來沒有李元芳這個人?盤點一下,電視劇中虛構的歷史人物
    很多歷史題材的電視劇中,為了使劇情更加飽滿或者有看點,往往回參照一個歷史人物的原型,來虛構一個新的人物形象,來帶動劇情的發展,而這些形象因為塑造的很成功,於是就流傳了下來,被歷代的戲劇或者影視作品使用。但其實真正歷史上,要麼查無此人,要麼此人名不見經傳,早早就離世。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些人物,其中有你知道的嗎?
  • 闢謠:這些名人歷史上根本不存在
    因為小說和影視劇的塑造,很多人物一直被認為存在,今天就跟大家來聊一聊,一些在歷史上根本不存在的名人。薛丁山、薛剛這兩個人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就是我的一些朋友和同學,在吃飯的時候,聊到唐朝,都會說出這兩個人。
  • 「活佛濟公」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
    濟公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原名李修緣,法名道濟,別稱月引流光。因平生才華橫溢,樂善好施,深知民間疾苦懲處為富不仁之人,深受百姓愛戴尊為濟公。他剃度出家的地方就在靈隱寺,在他一生的行徑中,被民間渲染的離奇古怪。
  • 歷史上有哪些,實際上並不存在的人物,但很多人相信他存在的
    1.開天闢地的盤古不存在,是古人創造的神話人物。一說到遠古的歷史,大家都說女媧伏羲等等。這些人存不存在還不好確定,但是,至少先秦的典籍已經有所記載了。而且記載還不少。可是,號稱開天闢地的盤古大神,實際上是不存在,他第一次出現是在三國時期,在秦漢和先秦的典籍中,都沒有出現過這個人物。發明盤古的人,就是三國時代的吳國人徐整。他在自己的著作《三五曆紀》中,最先發明了盤古這個人,還搞得玄玄乎乎的。
  • 歷史上真實的宋江和小說的差別有多大?
    相信很多讀者對於小說《水滸傳》之中的及時雨「宋江」宋公明先生不是特別的喜歡,其中一大理由便是他讓自己的弟兄們其餘的一百單七好漢前去接受朝廷的所謂「詔安」,最終白白葬送了大好的前程甚至是送命!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之中,「宋江」又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呢?他和施耐庵的筆下描寫差別大麼?
  • 歷史上這4個虛構的人物,第一個小時候都看過,第四個被寫入課本
    中華文化哪怕說個幾天幾夜怕是也說不完,我們就來說說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我們知道這些人物一般是在各種小說啊,或者在電視上看到的,但是他們都是真實存在的嗎?其實很多在生活中經常聽到的人都是作者的虛構,接下來我要介紹的四個人物,也許很多人認為他們是存在的,但在歷史中卻並沒有這幾個人,都是虛構的。而小編今天講的這四個人,第一個小時候都看過,第四個人被寫入課本了。
  • 中國歷史上六位斷案高手,真實存在的人物,都是清廉官員
    中國歷史上六位斷案高手,真實存在的人物,都是清廉官員現在有很多破案類的古裝電視劇深受人們的喜歡,他們大部分的題材都來源於古代著名的人物,比如狄仁傑,包青天,宋世傑等等,而且裡面的劇情跌宕起伏,非常的懸疑,看起來也非常的有意思,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中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六位斷案高手
  • 我國歷史上不存在的3個名人,大家都信以為真,原來誤會了這麼多年
    我國歷史上不存在的3個名人,大家都信以為真,原來誤會了這麼多年。 說到歷史上的人物,這個我們很熟悉了,比如說我們在學習課本的時候,也有看過關於人物的記載。但是很多人了解我們的歷史人物,都是通過電視劇或者電影。
  • 金庸小說第一「戰神」,兩百年未曾一敗,晚年疑似飛升成仙!
    在金庸先生小說裡的高手大體分為三類,第一類乃是追求長生不老的人物,比如當年《天龍八部》中的逍遙子、天山童姥等人,他們習武是為了突破人體的奧秘,達到與天同壽的境界,因此創出了「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第二類則是以抱負社會為主的人物,比如《射鵰英雄傳》裡的郭靖,他將一身渾厚無比的武功用來鎮守襄陽,當之無愧的金庸第一大俠!
  • 金庸小說中關於易經的一個錯誤不得不提
    金庸大俠是近代以來我最推崇的一位小說家。這不僅在於他的小說吸引人,而是他的小說植根於深厚的國學土壤之中。縱觀金庸大俠的小說,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對於易經的運用。在小說中,幾乎無處不在的易經的影子。所以,小說中所談論的卦序到底是哪種卦序,還不好說,只能籠統的說是易經卦序,而不能說是周易卦序。除了武俠小說的武功招式,金庸小說的人物起名也都和易經息息相關。比如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這些名字其實就是從河圖而來。東邪黃藥師,還有桃花島,暗指木。西毒歐陽鋒,之所以言毒,是因為西方為金,代表肅殺之氣。北丐洪七公,洪有水,所以為水。南帝一燈大師,不僅燈和火有感,其實一陽指才是一燈的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