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向輝和媽媽會記下捐血人的電話號碼攝影/見習記者 李夢婷
本報訊(見習記者 李夢婷)「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2014級遊戲藝術專業女生楊向輝,因患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緊急住院治療,現急需RH陰性O型血,家人很焦急,急求擴散,請發動身邊人幫幫我們同學。」昨日,不少中傳學子接力轉發此條信息,為大二女生楊向輝尋找RH陰性O型血。在發現病情到現在發展為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兩個月內,楊向輝承受著同齡人難以承受的悲痛,在尋找血源的同時,她又感受到了生的希望。
確診患有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下午來到楊向輝的病房。留著齊劉海短髮的楊向輝戴著口罩躺在床上,身上、手臂上都戴著醫療設備,深秋的陽光灑在楊向輝憔悴的臉上,令人心疼。在前幾天,她在協和醫院(西院)被確診患有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在聽到確診消息時,楊媽媽說:「我感覺整個天都塌下來了。」
楊向輝是河南許昌人,暑假在家期間,她總覺得全身沒勁,臉色發黃,嘴唇發白,被媽媽帶去醫院檢查,顯示血紅蛋白、血小板都偏低,被醫生建議去大醫院進行檢查。隨後,楊向輝來到鄭州一家醫院做了骨穿等檢查,被醫生懷疑有再生障礙性貧血。由於要急著去學校,楊向輝選擇先吃一些中成藥。
可是在開學後,楊向輝慢慢感覺到身體的不適,「我的宿舍在六層,平時提著開水瓶上宿舍都特別辛苦,腿上也出現一些淤青。」後來,楊向輝來到朝陽醫院,被醫生推薦到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非常有經驗的協和醫院(西院),被醫生確診為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現在正在接受ATG治療(治療嚴重型再生障礙貧血病情的一種方法)。
熊貓血讓她難以找到合適血型進行治療
ATG治療前期需打五天針,打完針後,楊向輝血常規裡的各項指標會低下來,這時需要及時輸入血,以保證後期的治療。由於楊向輝是RH陰性O型血(俗稱熊貓血),這讓她難以找到合適血型進行後期治療。目前,楊向輝的血小板只有11,血紅蛋白在60以下,醫院已給楊向輝輸入兩袋RH陰性O型血,可這無法滿足後期的治療。
在得知女兒後期需要大量血時,楊媽媽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我甚至打聽到黑市去了,那兒的人說一袋200cc的血要三萬,價格太高,考慮到安全等因素,我也不敢買,只能幹著急。」在採訪時,楊媽媽始終顯得特別焦灼,一直在為女兒忙碌,在下午兩點才吃了點中午買的炒麵,由於面已放冷,楊媽媽直接倒了點熱水就吃下了。
校友接力轉發求助信息
前天,楊向輝把自己的病情告訴了輔導員,輔導員編輯信息後發到朋友圈,後被校友接力轉發到朋友圈和微博。昨日,楊向輝已經接到了近百個電話,有打來電話慰問她的,也有表示可以獻血的。每接完一個電話,楊向輝和媽媽會記下這些好心人的號碼,如果獻血人在北京,她會在電話前畫一個小圈圈。白紙上記錄的這些電話和人名,對楊向輝而言,就是一本生命冊,給了她活下去的信心。
楊向輝說:「醫生說打完這五天針後,要看身體恢復得怎麼樣,病情有變化的話,就有可能要輸入大量血,我現在想先記著和我血型相配的好心人的聯繫方式,到時再與他們溝通。」
醫生叮囑楊向輝要靜躺在床上,身體不能有任何磕碰,一天要喝六杯水。但自從得病後,楊向輝心態一直比較好,「醫生說只要解決了血的問題,後期就好正常治療了,現在有這麼多校友和朋友幫我,我和我媽都挺開心的,大家給了我們繼續治療的希望。」
目前,楊向輝正在接受治療,需要靜躺,不能被細菌感染,也不宜接太多電話。楊向輝希望身在北京並且是RH陰性O型血的朋友將姓名和聯繫方式發送簡訊到13522718233,她會記下這些信息,後期有需求時,再與這些愛心人士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