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提到「網絡第十一大神獸」——小學生,他們的想像力、模仿能力、創造力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製造了無數的笑點。
但是,小學生也有恐懼的事物。
小學時代,語文書上最常見的一句話就是「請熟讀並背誦全文」,特別是古詩,只要出現就會給小學生致命打擊。
前陣子,瀋陽一位小朋友背古詩的時候就被氣哭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為啥謝謝櫻桃啊?」小學生背古詩被氣哭火了
這位小學生應該上二年級,他在家裡背誦古詩詞,名字叫《柳梢春花朝春分》。
聽到這個詩名後,許多網友就不淡定了,紛紛替小學生打抱不平:
「這是什麼玩意?小學古詩不應該是常見、經典的嗎?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等詩人的作品居多,這個春花是誰寫的?」
「名字都沒聽過,這也太難了吧。」
然而,小學生沒意識到這個問題,他興致勃勃的背誦古詩,直到看到這句詩詞的時候,越想越不懂,直接被氣哭了!
他衝媽媽哭訴道:
「為啥謝謝櫻桃啊?」
其實,這首詩詞的作者是清代的顧貞觀,沒聽過吧?兜媽也沒有聽說過此人,於是就在網上搜索一下,發現他是清代文學家,號稱「詞家三絕」。
而這首古詩詞的其中一句詞「微謝櫻桃」把小學生難住了,他把這句話翻譯成「微微地謝謝櫻桃」,可是為什麼要感謝櫻桃呢?
小學生搞不懂這句詩詞的背後含義,就被氣哭了!
東北姥爺爆笑釋義太硬核
聽到外孫子的哭聲後,姥爺也「加入戰場」,他聽到女兒的解釋後,就對外孫子解釋道:
「你別急,聽聽姥爺給你解釋。你看這句話,這個乍就是領不定的意思。」
「這個櫻桃謝了,它不是謝謝的謝,而是花開花謝的意思,就是落下來了。意思是它(櫻桃)謝了,個個落下來了。」
不得不說,這位東北姥爺的爆笑釋義更有趣,真是東北味十足啊。
但是,這句詩詞的真正涵義卻不是如此。
「微謝櫻桃」,意思是開始微謝了的櫻桃花,而不是櫻桃。
這個「乍」也不是「領不丁的」,而是剛剛。
不過,小學生不知道這句話的正確翻譯,他聽信了姥爺的話停止了哭泣,重新默默地背誦古詩詞,從結果而言,這位姥爺的東北話解釋是成功的。
東北姥爺的爆笑釋義也引爆了評論區:
「這位姥爺是個文化人。」
「東北話中,乍好像確實是領不丁地的意思。」
「哈哈哈,看到了兒時的自己」
說起來,這位小學生背古詩詞被氣哭,原因就在於他不理解詩詞的涵義,這也引起了家長的啟迪。
孩子背古詩詞前要理解語句涵義
孩子背古詩詞的目的是什麼?現實原因就是應付考試。
但是,真正的原因是讓孩子體會詩人的情感,學習詩人優秀的一面,形成正確的三觀,傳承與發揚古典文化。
每首古詩詞都凝聚著詩人背後的心血和感慨,如果孩子強行背誦古詩詞,就是不尊重古代詩人的作品,完全應付考試的背誦古詩詞真的有意義嗎?這一點也需要教育人士的深思。
所以,孩子背古詩前要理解詞句涵義,懂得古詩詞傳遞的感情,這樣不僅背誦起來輕鬆,對自身成長也有幫助。
孩子會理解也沒用,有無興趣是背詩詞關鍵
前段期間,一位資深媒體人就爆料過一則消息,四川省峨眉山市的4歲男孩陳薪宇能背誦100多首古詩,其中就包括正文616字的《琵琶行》。
為什麼小宇這麼厲害?就在於他對古詩詞有濃重的興趣,從1歲起,外婆就教他念唐詩,受到這股濃鬱的文化氛圍薰陶後,小宇就養成了背古詩的習慣。
這不是強迫,而是主動。
任何事情都需要興趣在背後推動,小學生不喜歡背誦詩詞,就在於沒有興趣,而這一點就可能來源於父母沒有做好啟蒙教育。
回歸原點:《柳梢春花朝春分》有沒有超綱?
這位瀋陽男孩只是一位二年級學生,背誦《靜夜思》、《絕句》、《暮江吟》等唐詩純屬正常,背誦宋詞都有一點點超綱,更何況是清代的詩詞?相信90%以上的網友都不認識顧貞觀吧?
所以,這位小學生被氣哭純屬情理之中,我們總說小學存在超前教育的問題,這一點從古詩詞上就體現地淋漓盡致。
兜媽寄語
大部分小學生都不喜歡背誦古詩詞,根本原因就是他們沒有興趣,覺得沒有必要。家長和老師怎麼培養孩子養成背誦古詩的習慣與興趣,這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各位寶媽、奶爸,你們有什麼好的方法嗎?對於顧貞觀,你們覺得這位文學家應該出現在小學低年級的課本中嗎?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