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歌:如今拍不出《霸王別姬》和我無關

2020-11-27 手機鳳凰網

  在《道士下山》之前,陳凱歌沒有任何一部電影的內地票房超過2億人民幣。他也曾多次對媒體說過,看著中國影市的票房數字飛漲,自己不可能不動心。在這一點上,他的新片《道士下山》已然為他了卻心願了,該片雖先後遭遇「房祖名吸毒事件」及「過審風波」等突發變故,但依然乘風破浪爭取到公映機會,並在上映後的四天裡取得了2.6億票房,《道士下山》輕鬆創下陳凱歌電影生涯最高票房紀錄。

  如今的陳凱歌,不同年齡層的人可能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或許對於年輕人而言,第一次聽到陳凱歌的名字還是11年前那場《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對《無極》的惡搞鬧劇;而對於《無極》之前的陳凱歌電影,大眾的記憶裡也應該只有一部《霸王別姬》。陳凱歌自己曾笑言,如今的年輕人即便去看《霸王別姬》,多半也不是為了他,而是為了張國榮。陳凱歌所不知道的是,在《道士下山》口碑不盡如人意的當下,「陳父代拍《霸王別姬》」的老舊傳聞再次在影迷圈發酵,「除了《霸王》再無名作」成了很多人相信這一陰謀論的充足理由。

  而對於熟悉陳凱歌與第五代導演電影的人來說,陳凱歌或許還是那位傲氣蓋天、不可一世的導演。即便他後期的作品遭遇過口誅筆伐,但仍有不少知識分子認為他是中國電影界的最後風骨。不得不說,在今年侯孝賢衝擊坎城金棕櫚獎未果之後,陳凱歌還是華語電影界唯一一位金棕櫚得主。而在贈予他巨大光環的《霸王別姬》之外,《黃土地》與《孩子王》也都是華語影史上分量極重的電影;他在《霸王別姬》之後拍攝的歷史題材影片《荊軻刺秦王》與短片《百花深處》同樣有著不可忽視的藝術價值。「除了《霸王》再無名作」這句話,對於了解陳凱歌的影迷來說是不值一駁的笑談;而「陳父代拍《霸王別姬》」的傳言更是早有多方闢謠:鳳凰娛樂曾在一個月前專訪了《霸王別姬》出品人徐楓,關於此謠傳做了堅決的否定。

  其實,坐在記者面前受訪的陳凱歌既沒這麼狼狽、也沒有那般神聖。他在談及《道士下山》的拍攝時,會像所有商業片導演一樣為自己使用「後轉3D」找尋理由;而對於《道士》原著小說的改編以及對武戲的呈現方法,陳凱歌也坦言了他與原作者徐皓峰的諸多分歧。然而在談到他的整個電影生涯與藝術創作原則時,陳凱歌仍然肯定了「文革題材電影」的重要性。他一方面承認自己礙於審查無法投拍《延安最後的口紅》(即江青傳記類電影),一方面也表達了對於這類電影缺失的遺憾。

  另外,這次專訪還涉及長久以來觀眾最為關注的一些內容:比如陳凱歌對於民國年代戲的看法,對於老北京文化逝去的懷念,甚至還有一些關於張藝謀的詭異傳聞。陳凱歌本人就像他的作品那樣,遠非一兩句褒貶就可以蓋棺定論。就在陳凱歌結束《道士》宣傳不久,他正式接受了上海大學電影學院的「院長聘書」,或許,他對記者說的「自己想先歇一陣」就是在指這段即將踏上的育人之路吧,如此,一切關於陳凱歌的影壇爭議也可以告一段落。

  這正是,霸王遠去,道士下山。

談20年武俠片現狀:除《功夫》都不盡人意

鳳凰娛樂:前不久,你在那篇微博長文裡說「武俠片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候」,何出此言?

陳凱歌:因為從很早的時候,香港武俠片是以金庸、古龍小說為故事基礎的,其中也不乏傑作。但在近十年以來,也就是李連杰版的《黃飛鴻》(1991)以後,總之就是逐漸的吧,我們的武俠片無論在創意還是在功夫上都顯得比較老套。唯一的例外是周星馳的《功夫》(編者註:《道士下山》的武術指導谷軒昭出自袁和平班底,而袁和平也是《功夫》的動作指導,同時,在《道士下山》中出演的陳國坤、元華、林雪等人也都是《功夫》的主要演員),那部還挺好的。但整體上來講,這些年的武俠片都是不盡如人意的、老套的。

鳳凰娛樂:具體來說,你覺得這些武俠片的問題在哪裡?

陳凱歌:最無聊的地方就是不知道為什麼而打。其實問題就出在「文武戲」的結合上。我們需要在劇情上提供充分的內容:角色為什麼打?為誰而戰?這些問題解決了,觀眾才看得進去。像《道士下山》裡面就有一場戲很精彩,那是元華與陳國坤的「師徒對決」,我們寫成「師父提出要和徒弟比武」,這首先就在戲劇上把「文武戲結合」的問題解決了。

  另外一個問題是,我感覺「一拳一腳的打法」和「套招」已經滿足不了當今觀眾在視覺上的需求了。以前的李小龍是個例外,因為他是天才,但如今如果想讓演員姿勢漂亮,不加入一些電影手法是不可能完成的。那麼這種手段就包括了「電腦特技」及「吊威亞」。我很奇怪,現在有些導演開始主張「武戲不用威亞」了,這種說法也是稀奇。我想說,如果不用威亞,很多動作在實現上都將會非常困難。(記者:徐皓峰的前兩部片子就沒用威亞。)是吧,他是沒用過。

鳳凰娛樂:徐皓峰對於武學的理解有自己一套系統,包括在《道士下山》這部小說裡,所有關於交手的描寫基本都是一到兩招,沒有過多回合的描述。你對原著的武戲部分進行了「奇觀化」改造,但是否會擔心有違原著所呈的武術理念?

陳凱歌:我也注意到你說的這個事兒。小說裡的人物好像都是伺機而動、一招斃命的。但問題是電影要怎麼呈現這些。舉例來說,在他小說裡,有個人可以雙腳離地貼在牆上,這個人物我們也拍了,只是沒往正片裡放,這個動作不用威亞它是拍不了的,那人還說「我還不用手扶著牆」,要拍這種動作你說你可能不用威亞嗎?其實這都不僅僅是威亞的問題了,而是你到底要在武戲中融入什麼理念的問題。比如說,什麼是禪定?什麼是在安定中達到一種平和?就像《功夫熊貓》傳達的理念一樣:「Peace」,其實是在講一種「平和」。反正你看了電影就明白了,我們在這方面是有創新的。

談對原著改編:與徐皓峰不同 電影需交待過程

鳳凰娛樂:除了武戲,你對原著進行整體改編時是如何構想的?比如,小說後半部分「怪力亂神」的東西有很多,甚至出現狐狸精和納粹,你取捨這些元素的標準是什麼?

陳凱歌:我一直說,徐皓峰在這本《道士下山》裡寫了兩個小說:前半部分是「風俗小說」,後半部分是「志怪小說」,即唐朝那種志怪書,所以就有了你說的這些東西……那麼,當時我們在確定改編這部小說時,我就和本片的合作編劇張挺說,這小說的後半截咱們不能碰,因為只要一碰這些情節,這片就變成神怪電影了,它距離我們設想的方向太遠。

鳳凰娛樂:不拍神怪是不是也有審查上的顧慮?

陳凱歌:當時倒沒考慮審查,而且我覺得要能把神怪拍好,說不定在審查上反而還沒現在這麼多事兒呢。

鳳凰娛樂:這部小說的另一個特點是,除了何安下,出場的人都像走過場一樣,幾頁的篇幅然後非死即失蹤,在這方面你的改編態度是什麼?

陳凱歌:我覺得這個小說結構其實是一條蜈蚣的形狀,這條蜈蚣的軀體是何安下,其他人則是蜈蚣的腳,密密麻麻有一堆,兩三頁紙就消失了。當然,作為一部電影來說,觀眾要看這種劇情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每個角色的出場時間都太短,這可不行。所以我們做的工作其實是「合併」,也就是把不同的人物合在一起。

  舉例來說,張震演的這個「查老闆」一角,小說裡他是和林雪演的這個人有仇,他的妻子被林雪霸佔,最後他又借「天雷」把林雪殺掉了(編者註:原著中實際上是何安下殺死了該角色)。但當時我感覺這個人物很孤立,所以就讓他跟周西宇(郭富城飾)變成了一組人物,讓他們有了那麼點兒情誼,變成了那麼一個關係。這樣就讓這兩個男人在戲裡的基礎非常結實,也把人物本身豐富了、鮮明化了,而對於不需要的人,我就儘可能的給他刪掉。

鳳凰娛樂:其實從《霸王別姬》到《道士下山》,你對原著的改編幅度都很大。

陳凱歌:我倒想碰到一部現成的小說是根本不用改,拿來就可以直接拍的,但一直就沒遇到啊。

鳳凰娛樂:那像拍《道士下山》,你做出的這些改動有和徐皓峰聊過嗎?

陳凱歌:沒有,我們君子之交淡如水的。

鳳凰娛樂:你自己看過他導演的電影嗎?

陳凱歌:看過《箭士柳白猿》,(記者:「柳白猿」那個角色也在《道士》的小說出現過)對,但我們沒有用。

鳳凰娛樂:那你對他的電影作何評價?

陳凱歌:他是有自己風格的,就像你剛才說的,他的動作戲完全是一招制勝,沒有打的過程,這個得很大勇氣才敢這麼拍。只是觀眾可能會看著奇怪,人家會問:「哎!這怎麼就過去了?」所以他這方面跟我的想法不是特別一致,我認為打的過程還是需要表現出來;因為電影其實就是看過程的,不是看結果。

鳳凰娛樂:徐皓峰也談過很多次他對3D技術的反感,他認為3D是「雜耍」、違反電影本性,《道士》是你第一部3D片,怎麼看待他這番言論?

陳凱歌:原來挺認同的,拍完《道士》就不同了。我過去確實覺得電影就該是2D的,沒3D什麼事兒。但這部戲的投資人說了:「你這不行啊,3D的票價貴啊!」所以,咱得從實際出發,我也就接受了。

陳凱歌:而且我自己也覺得3D很好看,尤其表現武戲時,當景深被適度擴大後,人在凌空飛起來後就有了奇幻的感覺。所以在視覺上,我感覺3D也是可以接受的。反倒我現在覺得2D電影看著很平,沒3D那麼生動。

鳳凰娛樂:這部戲用到3D攝影機拍攝了嗎?

陳凱歌:沒用。因為光用2D攝影機就已經拍得夠久了,要還用3D拍,那得給整個電影拍攝帶來多大難度啊,還不得拍一年啊!

鳳凰娛樂:話說回來,你自己想在《道士下山》中放入的理念是什麼?

陳凱歌:淺顯的說,我就是寫一個小孩兒跟成人世界的衝突,這個小孩就是王寶強。因為他是在廟裡長大的,他不知道俗世是怎麼一回事,他所學的這一套也是跟世間法則相違背的。他學的東西到了世界上都不好使,於是他要怎麼生存?所以我基本就是寫出這個衝突來。那麼我最後在這部電影裡無非是想說:「人總要成長,而成長就要付出代價。」

鳳凰娛樂:有媒體說道教協會在審片環節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見」,導致本片遲遲沒剪完?

陳凱歌:這件事兒廣電再三叮囑我們不能提,不好意思。

談民國與傳統缺失:對老北京的逝去頗為不忿

鳳凰娛樂:即便不算以「大後方」為背景的《黃土地》,《道士下山》也是你第四部涉及民國時期的電影了。現在很多中國導演都對民國情有獨鍾,姜文也是這樣。你為什麼始終對民國有如此大的興趣?

陳凱歌:《道士下山》不是一部關於民國的電影,它的時間與歷史背景也真的一點兒都不重要,只是它的故事恰巧發生在民國,視覺上可能需要一些當時的特徵而已。這部電影沒想要描寫什麼民國時代的人生百態。《道士下山》也不能完全按照寫實的「年代戲」手法去拍,我們拍的不是那種電影。另外,我也從沒看到過哪一部關於民國的電影真的把「民國味道」給拍出來了。

鳳凰娛樂:你是指你的電影沒有,還是所有導演的電影?

陳凱歌:所有的電影。因為它是一個非常艱巨的工程。我反而覺得要是楊德昌拍民國題材,肯定比我們拍的都好!因為他就是民國!他們臺灣電影人與民國是一脈相承的,而我們這邊都是「隔牆窺望」,所以我們要想把民國拍好太難了。我舉例來說,你知道中山裝為什麼會那樣設計兜和扣子嗎?那是代表「仁義禮智信」和「政府五院」,可一解放,全變了……所以我們根本找不到那個時代的精髓。而至於說,我以前的那些電影,那也只是因為題材涉及到了民國時期而已,我的目標指向從來都不是民國本身。

鳳凰娛樂:京劇元素也一直貫穿你的很多電影,《道士》的預告片裡也出現了與電腦特效結合的《挑滑車》段落。對京劇的情有獨鍾,可以看作是你對傳統文化的懷念嗎?

陳凱歌:我個人認為京劇特別了不起,其實我在《梅蘭芳》裡已經給京劇下了定義:「京劇就是給中國人做樣的。」你該怎樣去做人,全在京劇裡。但在當下的時代,大家並不想去照著某個「樣兒」去學,你明白嗎?現在的人會說:「你憑什麼給我做樣?一邊待著去!」

  所以我說句很多京劇界的老朋友不愛聽的話:「京劇的時代真的過去了。」而且與京劇配套的那個環境也不存在了。陳紅老開玩笑說,去影院應該讓人給沏壺茶。但現在誰給你沏?去影院都是拿著快餐和爆米花去的!但如果是去戲園去聽戲,您能說您能拿著爆米花去嗎?那是聽人家唱啊還是聽你吃啊?所以京劇已經與當下中國人的生活不配套了。再說聽戲還得有閒情逸緻,北京話那叫「咂摸味兒」,所謂「百轉千回」。但現在還可能嗎?你在那兒搖頭晃腦的,不定誰就提醒你一句:「轉悠什麼呢?該上班了吧你!」現在生活節奏太快,都沒那閒工夫了。

  其實我(對京劇)也沒什麼太大懷念,因為時代就是這樣,過去的就過去了。畢竟懷念太多,世界在你眼裡就會滿是暮色蒼茫,但如果你要著眼未來,那才會曙色將起嘛。但我確實對老北京的消失頗為「不忿兒」!

鳳凰娛樂:你還會拍攝類似《百花深處》的題材嗎?

陳凱歌:現在挺難的了。但我覺得北京人原來是一種特殊人群,而現在已經沒有「北京人」這個概念了。我作為北京人走大街上人家衝我打聽哪條街怎麼走,我自己居然也不知道!也就是說,「北京人」的這個族群身份已經消失了。

鳳凰娛樂:北京人不都在國安和首鋼的主場嗎?

陳凱歌:嗨(笑),但你要明白一事兒:北京人的概念是什麼?過去北京人特愛自我標榜:愛聽戲、愛遛彎兒、愛養鳥兒、愛閒呆著,您這幾樣兒現在北京人哪兒還有啊?他沒這身份了!那可是從明朝那會兒600年沉下來的底子!沒了!

鳳凰娛樂:這恐怕是個全球化的問題,不只北京這樣,上海、廣州甚至國外城市都是。

陳凱歌:沒錯兒!但上海咱沒住過咱不是特了解。我是北京生人,所以我只知道北京人什麼操行!但雖然是操行,可我特有親近感。

聊影史軼事:張藝謀被UFO抓走那晚我也在

鳳凰娛樂:這次《道士下山》國際版預告片上對你的介紹還是「曾執導《霸王別姬》」。之前有媒體採訪讓-雷諾,他非常反感記者還跟他聊《這個殺手不太冷》,他說這就像他已經跑了10000米,你卻還老和他聊第100米的事,後面的工作等於都被抹殺了一樣,你有沒有這種心態?

陳凱歌:唉,所以你看我這人從來不主動提這片子,只是說,如果媒體來問呢,我也不太介意。因為有些事兒別人是說不清楚的。其實對於《霸王別姬》,我還是想說:「時代力量是大於個人力量的。」不是說我現在就拍不出來了,是現在這個環境決定了電影不能再這麼拍了。你說我硬扛,那是扛不過去的!所以我也並不認為我的創作力相比《霸王別姬》時就有所衰退,我不這麼覺得,因為我是個每天都在學習的人,我時刻都在關注電影發展到了什麼階段、應該怎麼去拍……我有我自己的標準,所謂「時者,勢也」,所有的事兒都別脫離了實際。

鳳凰娛樂:你的意思是,如果你現在是個年輕導演,或許你的代表作就是一部商業電影?

陳凱歌:也許根本就走投無路了!因為我充分意識到「時者,勢也」這個問題,只有時機到了才能做事兒。所以,不要莽撞的說我一定要如何如何,因為胳膊擰不過大腿。

鳳凰娛樂:現在有很多老片重映,你覺得《霸王別姬》還有大規模重映的可能嗎?

陳凱歌::我覺得是有這個可能的,雖然重映與否我自己無法完全做主。我可以說一件事:在政府官方選擇的「中國電影百年百佳」的片單裡是沒有《霸王別姬》的,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這部電影的價值。

鳳凰娛樂:今年鳳凰娛樂在坎城採訪了《霸王別姬》的出品人徐楓,她談到當年和你合作的很多事。比如《霸王別姬》之後《風月》的失敗,她說其實當初你想拍《風月》的願望是遠超《霸王》的。現在回頭看,怎麼評價這兩部電影?

陳凱歌:那會兒我在拍《風月》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有一種執著,但同時這個執著也讓我無法看清楚自己應該怎麼做。也必須承認,徐楓在一定程度上看得比我更清楚。但我從不後悔我做過的事情,我覺得《風月》也有一個非常好的表達:即一個人是如何被社會扼殺的。它與《霸王別姬》其實很不一樣,《霸王》更想說大背景下風雲壯闊的人生。但《風月》則非常注重探討人與社會的關係,二者非常不同。

鳳凰娛樂:在《風月》過後,徐楓提到她希望你去拍李碧華的小說《延安最後的口紅》(即《江青傳》),她還說至今這個導演合約都在,但你是不是因為某些顧慮而沒有拍?

陳凱歌:這怎麼拍得了啊!今天也拍不了啊!那確實是好故事、好題材,這些大家都能看得到。但問題是我要怎麼實現?實現不了啊!

鳳凰娛樂:有傳言甚至說當時演員都選好了:王菲飾演江青、張國榮飾演毛澤東,是這樣嗎?

陳凱歌:那是徐楓自己個兒想的,我沒有參與。

鳳凰娛樂:那你有沒有覺得,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下,像《延安最後的口紅》和《上海生死劫》這樣的題材已經不僅僅是面臨過審與否的問題了,它們或許也正在失去應有的市場價值?

陳凱歌:這個問題問的真好,你讓我想想啊……我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是不是失去價值了呢?嗯,一定程度上是的。但我也感覺到,如果這類題材能夠拍出來,而且是按照一個正確的方式來拍,其實對大家還是有作用。因為我是文革那個年代出生和長大的,但文革卻已經完全被歷史忽略了。其實應該有一些能讓大家去接觸那個年代的電影問世的,因為也只有那樣,大家才會對今天的生活更加珍惜,然而這卻是一塊缺失。

鳳凰娛樂:你提到的「正確的方式來拍」是指什麼方式?

陳凱歌:我是感覺到了什麼時代就做什麼事,還是那句話:「時者,勢也」。有一些題材我是很想拍,也很有興趣,但它時機不成熟時,你要硬做,它也成不了。我希望中國電影在過了目前這個「工業關」之後,能夠讓從業者在題材上有更多的選擇。現在我們先在品質上努力做好,至於那些,將來有機會吧。

鳳凰娛樂:你總是提「時者,勢也」,其實借《道士下山》書裡那句話說:「不擇手段的人是豪傑,不改初衷的人是英雄」,你覺得你與《少年凱歌》裡的自己有變化嗎?

陳凱歌:其實……你讓我借一部電影談吧,就是《刺秦》。《刺秦》這部電影其實想說什麼?一句話歸納就是:「卑鄙的手段永遠不可能實現崇高的理想。」嬴政企圖用殺戮來完成統一,這種事業不可能是高尚的。為什麼我要提它?因為電影對於我而言是崇高的,而你讓我不擇手段,我做不到。所以我不是一個不擇手段的人。

鳳凰娛樂:你很早就提出來的《沙門空海》目前有進展了嗎?徐克已經在《狄仁傑》裡拍出了唐朝的「鬼市」,你看過嗎?

陳凱歌:那些我沒看。《沙門空海》其實一直在搭景,搭了五年的景,現在還沒搭完。(記者:你的下部電影會是這部麼?)應該是,但等《道士下山》順利發行之後,其實我想先歇會兒了。

鳳凰娛樂:最後想問你一個詭異的傳聞:就是關於張藝謀被UFO抓走的事。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在《黃土地》片場張藝謀被抓走過五分鐘,記憶還被洗沒了;還有一種說法是在《大閱兵》的開機前發生的。恰巧這兩部電影你都是導演,這個傳聞是不是真的?

陳凱歌:(沉默了5秒)那件事發生的當天晚上……其實我也在。

鳳凰娛樂:是《黃土地》還是《大閱兵》?

陳凱歌:《大閱兵》。

鳳凰娛樂:你親眼看到UFO了嗎?

陳凱歌:(搖頭)我只能說我不知道。(編者註:「張藝謀目擊UFO事件」詳情可參見張藝謀文學策劃周曉楓撰寫的《宿命:孤獨張藝謀》一書)

  本文系鳳凰娛樂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張國榮在1993:為什麼我們再拍不出《霸王別姬》?他就是答案
    許多年前張國榮問過這樣一句話:你們會不會很快就不記得我了?我不是一個貪心的人,我只希望,如果你們的朋友問起你們,你們隨便提起我,我就很滿足了。17年了,他主演的兩部電影《霸王別姬》和《阿飛正傳》都即將在臺大規模重映,所有人似乎更加想念他。1993年去《東邪西毒》片場採訪他的TVB小記者,如今47歲人,說起張國榮,不掉淚他就不是古巨基。
  • 陳凱歌才是「吵架王」?李成儒被懟得不敢還嘴,趙薇和郭敬明求饒
    李成儒表示自己當初沒看這部電影,因為口碑不好;李成儒還勸陳凱歌,以後多拍一點像《霸王別姬》這樣的電影,《無極》比《霸王別姬》差太多了,李成儒至少看了七八遍《霸王別姬》。李成儒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竟然說陳凱歌最近20年拍的電影,都是形式大於內容,當時陳凱歌臉色就不好看了,但是陳凱歌忍住了。
  • 心胸狹窄的陳凱歌,算哪門子大導演?
    分析一下這段話:「不好意思,受評論影響,沒看過」這一句說完後,李成儒自己應該也覺得話說重了,趕緊往回挽,緊接著說「但是自己看過《霸王別姬》,看了有七八次」,李成儒原意是想誇陳凱歌的《霸王別姬》特別好,但偏偏多說了句「好電影就是要多看」,然後又說「《霸王別姬》的標準太高,陳凱歌導演接下來的電影,我都沒敢看,現在的電影形式大過內容。」——哎,這話你讓陳凱歌怎麼理解?
  • 她在《霸王別姬》片場被大肚子陳紅諷刺,與郭達初戀成空,40歲產子
    當年由張國榮主演的《霸王別姬》,在1993年榮獲法國坎城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國際影片,可此時有一個女人卻高興不起,為什麼呢?她到底是誰?她就是倪萍大家都應該認識吧。倪萍主持了多屆春節聯歡晚會,贏得了無數主持人獎項,可翻開《霸王別姬》演職員表,真沒她什麼事!年紀大點的朋友可能聽說過這件事。
  • 陳凱歌舉報視頻博主被群嘲,小心眼真的成了他跨不過去的障礙?
    01 過去的一年,對於B站的UP主們是喜慶的一年,豐收的一年,爛片爛劇頻出,熱點綜藝扎堆播映,原本不是吐槽類型的博主也加入了吐槽大軍的隊伍,大家吐出了風格吐出了水平吐出了友誼。尤其是《演員請就位2》,每一期都有槽點,爾冬陞、郭敬明、陳凱歌、李誠儒,導師比選手都有戲,養活了一大群UP主,成為這檔綜藝最大贏家。
  • 1996年,挺著大肚子的陳紅對陳凱歌說:我懷孕了,不娶我就跳樓
    說起我國著名的導演,大家不約而同的就會想到張藝謀、馮小剛、徐崢等人,因為他們都拍攝了許多優秀精彩的作品,我們今天要說的主人公之一也是一位優秀的導演,他就是陳凱歌,他的作品,大多都展示了「特定的時期歷史的延續性和變革性,對民族生存方式的思索,如《荊軻刺秦王》、《霸王別姬》。
  • 1996年,陳凱歌說服了四國外商投資他的電影《荊軻刺秦王》
    1996年,陳凱歌說服了四國外商投資他的電影《荊軻刺秦王》,這部片光是修建27殿秦王宮就花費了7000萬,惹得投資商不快怒斥:「給你這麼多錢,你建這個玩意兒幹嘛?整得比華納整個片場還大!」陳凱歌信心滿滿的回覆到:「沒關係,我的這部片子一定能大爆回本!」
  • 陳凱歌,你小氣的樣子真醜!
    背後內涵人家真的不大氣。 還有一次,陳凱歌導演了片段《我想有個家》。 劇本是他自己寫的,但是非常假,在現實生活裡根本不可能出現。 彈幕裡一片吐槽聲: 不管別人怎麼說,陳凱歌就是不同意,他先解釋人物動機,又講劇本的目的,巴拉巴拉講了半天。 意思就是說:我或許是理想主義。但是你們就是不能說我的劇本不好。 真就一句批評也聽不了唄?
  • 張國榮電影《霸王別姬》經典影評,這部電影永遠是那麼經典!
    不知道為什麼,在看到所有人恭賀著段小樓能與菊仙定親而程蝶衣突然打開房門安靜的出現在熱鬧的人群中時,心裡會生出深深的遺憾與傷感。我想我是被蝶衣單純的執著所感動,以至於始終對處在這場糾葛中的最大受傷者抱有同情與遺憾。除了段小樓,京劇就該是他最難割捨的東西了。其實人戲不分倒也正能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他對戲的痴迷。
  • 1996年,陳紅挺著大肚子對陳凱歌說:我懷孕了,不娶我就去跳樓
    女明星平時的交友範圍其實很小,要麼和富豪結婚,要麼和導演、演員結婚。導演接觸的美女多,像女神陳紅就嫁給了陳凱歌,兩個人育有兩個兒子,小兒子陳飛宇人氣高漲,更是「頂流」預備,一家人十分幸福。不過提起陳凱歌的情史,有人無所謂,有人則是嗤之以鼻。
  • 陳凱歌又小肚雞腸!親自下場舉報吐槽博主,晚節不保成中年郭敬明
    一夜之間,接近十位的視頻原創帳號,都收到了陳凱歌的「名譽警告」。可能是需要舉報的帳號太多,陳凱歌方給出的舉報理由都複製粘貼錯了,將A的視頻標題寫成了B的。讓陳凱歌急得跳腳的視頻內容,其實都是UP主們看完《演員請就位2》後的有感所發,雖然涉及對陳凱歌「雙標言論」的等負面吐槽,但人家吐槽的有理有據,沒有刻意抹黑。
  • 張藝謀與陳凱歌:多少事,晚來急
    無獨有偶,同為第五代導演代表的陳凱歌,這兩年也格外活躍。《演員請就位》連上兩屆,監製了《青春創世紀》和《民初奇人傳》,執導的《我的少年時代》和《長津湖》面世在即。上了年紀,創作動力卻和壯年時相差無幾,甚至還有「聊發少年狂」的趨勢。這究竟是返璞歸真全情投入創作,還是人到老年的階段性困惑?也許只有時間和作品可以給出答案。
  • 張國榮巔峰之作《霸王別姬》,在金像獎、金馬獎上為何顆粒無收?
    等到第二年準備開始拍戲掙錢的時候,其他人也要適應過來,如此到了第三年才慢慢有戲拍,第四年會好一些,從這個角度看,張國榮還要感謝黃秋生。因此認為那個「不瘋魔不成活」的程蝶衣非張國榮莫屬,從當年合作《胭脂扣》後開始,張國榮就等著這樣一部戲,不用再顧及偶像形象,因為他準備退出歌壇了。可是當《霸王別姬》籤約的時候卻出了問題,張國榮在合同上寫著,檔期只有4個月,因為還有別的戲等著他開工。但是作為導演的陳凱歌卻非常不樂意,他不想在時間上,受到演員的鉗制。
  • 《演員請就位》:陳凱歌的「小肚雞腸」終於藏不住了
    奈何李誠儒又不善於辯駁,老老實實評論表演片段評論演技之後就被各個導演各種反對(明明李誠儒的點評是很真誠很用心了,特別是《誤殺》片段裡,有很認真給出意見)就這樣也要被輪番反對,沒必要吧?你們導演之間互相誇讚可以啊,但是沒必要逮著李誠儒一直懟吧?李誠儒老師,真的可憐!他已經被朋友們勸得「講話儘量溫和」了,卻還是一再被抓著話音抓著句尾,在那兒硬懟。
  • 徐崢自嘲做演員很失敗:張藝謀陳凱歌不找我演戲
    徐崢自嘲做演員很失敗:張藝謀陳凱歌不找我演戲   自嘲做演員很失敗  徐崢、趙薇在2013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讓時下演員轉行當導演之風越演越烈,昨日,徐崢十分無奈地表示,之所以當導演是因為大導演看不上他,「張藝謀、陳凱歌他們都不找我演戲,我感覺我做演員很失敗,那我只好自己來拍。」
  • 陳凱歌舉報吐槽他的UP主,網友一邊倒嘲諷其言不由衷雙標氣量小
    由於陳凱歌曾經在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裡說過「我接受對我電影的一切評論,謝謝!」而現在有這些吐槽他的up主全部舉報了,如此「雙面人」的形象,在媒體的發酵下,引起網友熱議。結果陳凱歌的一些成年舊事被紛紛翻了出來,1991和髮妻洪晃離婚,同年和倪萍同居;1996年和倪萍分手,同年陳凱歌和未婚先孕的陳紅結婚。
  • 張藝謀和女兒聯合執導大片,陳凱歌請兒子出演大片,馮小剛尷尬了
    序言:中國內地有三大頂級導演,分別是1950年出生的張藝謀,1952年出生的陳凱歌,1958年出生的馮小剛。張藝謀擅長拍文藝片,馮小剛擅長拍商業片,陳凱歌既會拍文藝片,也會拍商業片。但畢竟他們年紀大了,拍不了多久了,是時候選接班人了。
  • 陳凱歌為拍一部戲,花費12億建一座城,只門票的一年收入就有10億
    如今大家比以前富裕了很多,很多生活條件比較好的人都會在節假日的時候跟朋友親人出去旅遊增長見識。有的人喜歡去沒有經過人類加工的地方一睹神奇的大自然,有的人則喜歡去人造景點欣賞不一樣的風景。有這麼一個景點非常的特殊,起初是為了拍戲而建造,後來就慢慢地發展成了遊客打卡地,這個景點是哪裡呢?這個景點就是秦王宮。
  • 1993年5月24日 《霸王別姬》獲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
    在23年前的今天,1993年5月24日 (農曆四月初四),《霸王別姬》獲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霸王別姬》獲「金棕櫚獎」    第4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1993年5月24日晚舉行盛大頒獎儀式,在角逐金獎的23部影片中,中國導演陳凱歌執導的《霸王別姬》奪得了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獎
  • 陳凱歌非常想帶陳紅上《金星秀》,金星一句話就打消了他這個念頭
    最近,我關注到了一則消息,就是陳凱歌導演的前妻洪晃,帶著她的混血兒子在直播帶貨。作為一個敢說敢做,絕對強勢的女強人,人到中年被逼上走直播這條路,也是挺讓人感嘆的。她從來就算不上美女,此時更是比年輕的時候蒼老了很多。但洪晃的一生都和陳凱歌脫不了干係,我們習慣叫她「陳凱歌的前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