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高飛銳思想沒有說過格力手機什麼奉承話,但真心希望董明珠能把格力手機做起來,做成格力空調那樣品牌強大,質量過硬的手機新勢力——題記
原以為命運多舛的格力手機悄然銷聲匿跡,無疾而終了。但出乎意料,最近格力手機又重出江湖了。
從格力電器官方商城及格力董明珠店發現格力手機赫然出現在出售產品行列,屏幕尺寸6.81英寸,配置SA&NSA雙模5G晶片,搭載高通驍龍765G處理器、5000mAh大容量電池,後置6400萬像素旗艦四攝,前攝1600萬人像鏡頭,機身顏色有「魅夜極光」「曜夜星河」兩種,「6GB運存+128GB」版的官方定價是2699元,「8GB運存+256GB」版的售價是2999元。
相較於以前的格力手機,這次的格力手機有三個明顯變化:一是品牌從格力手機變成大鬆手機了;二是手機價格從高端降到中端了;三是與時俱進,已經進階到5G手機了。
第三個變化是適應科技發展和市場需求的需要,沒什麼好說的。如果在5G手機呈現百花齊放之際再不迎頭趕上,那就徹底沒戲了。但前兩個變化就有點耐人尋味了,凸顯了董明珠在做手機上的心態的明顯變化:董明珠已經意識到格力手機沒有辦法像格力空調那樣在高端市場站穩腳跟了,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希望在中端市場闖出一片天地;將品牌從格力手機改為大鬆手機,算是對手機這個產品進行降格處理了,有點兒心灰意冷了,已經意識到格力很難把手機這塊業務做專做大做強了,但還是希望將手機留在格力生活電器的盤子裡,畢竟手機是將格力電器一籃子產品聚合到一起的一個樞紐。
格力電器最牛的業務是空調,TOSOT大松是格力電器旗下的專營品牌,主營生活電器,產品包含電風扇、電暖器、淨水機、空氣淨化器、加溼器、乾衣機、除溼機等健康電器和電飯煲、電壓力鍋、電磁爐、抽油煙機、消毒櫃、燃氣灶等廚房電器。
把手機歸入生活電器的大松品牌類別裡,董明珠顯然是希望在萬物互聯時代,格力電器能夠把這個「聯」的關鍵掌握在自己手裡。所以,即使手機做成了雞肋,格力電器也不願意放棄手機業務。
格力電器推出第一款格力手機是在2015年3月;推出上一款手機是在2018年,轉眼就是五六年了。格力手機每款產品都是雷聲大,雨點小,聲勢轟轟烈烈,銜著曝光的金鑰匙出世,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網紅企業家董明珠利用個人光環和格力資源,為格力手機拼命吆喝,媒體也在積極跟風。但就是消費者不買帳,前幾代格力手機的最終命運幾乎都是被格力電器內部和生態鏈強制消化處理。
新橫空出世的這款大松5G手機能否打破格力手機前幾代的魔咒,目前尚很難說。但從格力電器網上商城和格力董明珠店看起來,結果可能沒有多大改觀。截至12月9日上午9時15分,4種型號(兩種顏色,兩種運存)的大松5G手機在格力董明珠店官網的銷量合計75臺,與華米OV比起來,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看著新格力手機重出江湖,高飛銳思想突然有些感動:很佩服董明珠做手機的韌勁——這種到了黃河也心不死,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的精神,也許正是值得肯定提倡的企業家精神之一。所以,高飛銳思想希望給董明珠建言,期望改變格力手機的命運。
我們不否認格力空調做得好,做空調這些年,董明珠很有心得,也很有經驗;但如果照抄照搬空調經驗來做手機,那也是一條死胡同。
格力做手機,既要用做空調的精神來做手機,注重科研,保證質量穩定性,堅持高端定位;又不能用做空調的精神來做手機,因為手機與空調不一樣,有自己的屬性,這個屬性就是手機是科技類快消產品,所以,既要站在科技發展最前沿,尤其是晶片選擇上,這是核,是根,又要有炫酷的外觀設計,最新的軟體應用。如果一味強調手機是其他電器產品的「聯」,是遠遠不夠的。
窮則思變,變則通,通則久。如果不能改變意識,到頭來,再忙忙碌碌都是白忙活了。長此以往,遲早要被淘汰出局。
現在的格力手機處境有點尷尬了:在殘酷的現實面前,董明珠已經意識到格力電器沒辦法將手機做大做強,卻也不願意輕易放棄,只得將其進行降格處理——董明珠從來不肯輕易放棄,也不願意輕易認輸,希望大鬆手機能夠迎來市場轉機。
2020年12月10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