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1月3日報導 英媒稱,在中國的腕錶熱潮處於最高點時,製造商在腕錶錶盤上加入了各種傳統圖案,以吸引中國市場。顯示製造商這種熱忱來自何處的是,瑞士腕錶對中國出口從2000年的4500萬瑞士法郎(合4700萬美元)增長到2014年的14億瑞郎。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3日報導,一些腕錶製造商沒有製作布滿中國符號的腕錶,而是嘗試了某種更深刻的東西。「過去我從不真正贊成打造針對一個國家的特別款或其他類似的東西,」寶珀(Blancpain)執行長馬克•海耶克(Marc Hayek)說,「但同時你接受不同文化的影響,了解更多中國文化令人著迷,」他這樣介紹寶珀2012年發布的中華年曆表背後的理念。這款腕錶的3個小錶盤上密密麻麻地印著漢字。
他在大約10年前首次萌生了製作一款中國農曆腕錶的想法,當時他與一些臺灣朋友討論了這個想法。除了以生肖動物來命名年份以外,中國農曆採用陰陽曆制,即以月亮運行周期(29.5天)為基礎。因此,由12個朔望月組成的一年,大約比365.24天的太陽年短11天。
西曆或者公曆按天校準,在閏年加上多出來的一天,以確保日曆和季節不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得不同步。
相比之下,在中國農曆中必須加入閏月。這意味著農曆年要麼會比陽曆年短,要麼(定期)比陽曆年長,這也是中國農曆新年日期不定的原因。
一款日曆腕錶要長期正常工作,制表師就必須發現一種周期並圍繞這種周期設計機械裝置。最終,海耶克手下的制表師發現中國農曆有每60年重複一次的周期。這款腕錶的主要功能包括顯示閏月和十二地支、五行元素和十個天幹(一種古老的計數系統)。
「後者(十個天幹)與十二地支對應的十二生肖搭配,每60年一循環,這個周期在中國文化處於中心地位,」寶珀解釋到。月相顯示是寶珀標誌性的複雜功能,這與中國的陰陽曆制很相配。
「我們花了數年時間才理解其中的內容,搞清楚什麼需要,什麼不需要,」海耶克談到錶盤上的不同計時顯示時說。這個項目一開始的時候,「我說,『好吧,讓我們看看有什麼現成的成果』,然後我們發現什麼(類似的)都沒有,我就更有勁頭了,這才是真正的開端。」
江詩丹頓(Vacheron Constantin)傳承和策略總監朱利安•馬謝努瓦爾(Julien Marchenoir)說,正是這種開拓未曾有制表師到達過的領域的欲望,驅動著這樣的創新。「日曆傳統上是天文複雜功能的一部分,近年來,當所有人都在說再沒有什麼可發明的了,制表業興起了一陣天文潮流……(這)令人著迷,因為仰望天空代表再次開始夢想、從有時非常艱難的現實逃離的一種方式。」
江詩丹頓也遇到過自己的日曆難題,他補充道。「各種各樣的曆法代表著我們文化的多樣性,有時也會帶來技術挑戰,比如我們在260周年推出的Reference 57260懷表顯示猶太宗教歷,這種曆法以前從未在機械上再現過。」
事實上,考慮到所需的研發時間和熟練制表師資源,這種特殊曆法依然是一種通常和紀念性活動聯繫在一起的複雜功能。1989年,為紀念創始人安東尼•帕特克(Antoni Patek)的第一塊懷表150周年,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發布了Calibre 89懷表,這款懷表的複雜功能之一是顯示眾所周知日期不定的復活節日期。專門負責這款懷表的小組秘密工作了近10年的時間。
25年後,百達翡麗在175周年時發布了大師弦音腕錶(Grandmaster Chime),這款精妙的日曆腕錶不僅能夠以傳統的顯示方式讓人看到今天是一周中的第幾天、幾月幾日,還能鳴報這些信息,這在制表業內屬首創。這是兩種偉大的複雜功能的獨特結合,將三問報時功能應用到日期上。
儘管這類腕錶不太可能商品化,它們仍是對精湛工藝的展示。在提供品牌定義和身份以外,它們凸顯出一款複雜功能腕錶的角色不僅限於一件奢侈品,用馬謝努瓦爾的話來說,它們也代表了「一種技術和人文趣味,傳達著有關我們是誰和我們從哪裡來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