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紀的農民還外出打工,這3大主要原因,令人心酸

2021-01-09 種田的老農

農民工進入城市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城市發展和建設需要工人,許多居住在城市的居民不願意這樣做。無奈情況下,這也是讓農村的人進城有了一個工作的地方,相比之下,這對農村的人來說是一個不錯的行為。每年都有數以百萬計的外來農民離開自己的家鄉,而且人越來越多,這其中也包括上了年紀的農民工,都60歲以上的人了,還在進城打工,這或許已經成了當下社會一個很是普遍的現象。這些上了年紀的農民不是閒不住,而是這3大原因,讓他們不得不這麼做。

一、家裡有債

在我們國家,60歲基本已經到了退休的年紀了,但是在農村,因為大家平常唯一的經濟來源就是農活,沒有什麼退休不退休之說,但有些家庭不可避免地會發生一些事情,因為各種事情都負債纍纍,此時老人只能出去找一些工作,賺點錢。還有有一個特殊的例子,就是孩子們要結婚,結婚要用到的錢很多,甚至有些孩子還要求自己的父母買汽車和買房子。這些對年輕人來說很困難,很多父母一時間湊不下錢,只能出去找人借,因為還債有些時候也是這些上了年紀的父母要做的,他們只能出去打工去還債,這樣才能減少家庭的外債。

二、養老需求

在農村,有一些老人沒有子女,而且又沒有人可以贍養他們,他們上了年紀以後,又沒有保險之類的經濟保障基本生活,他們只能自己的雙手掙錢養活自己。之前,由於我們國家的養老保險等並未普及,所以一些老年人並沒有得到生活的保障,他們選擇外出打工也是想趁著自己還能幹的時候,多幹點,多攢點錢,好讓自己將來真正什麼也做不了的時候安靜地度過晚年的生活。

三、補貼子女

我們都知道,如今的消費水平和以往相比都出現了很大的差距,隨著物價的不斷上漲,我們有些人的消費水平也在漸漸地拉開差距。如今的物價和生活水平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心目中都有數,農民的孩子們想在社會上立足,必須投入更大的經歷,才有可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現在的年輕人因為要買車買房的壓力,所以生活也不敢懈怠,村裡上了年紀的老人又捨不得讓自己的孩子太受苦,特別是和孫輩在一起,也儘量愛孩子。老人總想著自己的孩子雖然有工作了,但是還要生活,還房貸、車貸的,甚至子女的孩子還要上學,所以出來打工,可以給自己的孩子們補貼一點是一點。

聽完原因後,大家都應該為這些老人感到難過和心酸。這本來應該是到了好好享受的年紀,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已經上了年紀的人不得不和一個強壯的年輕人為工作而奮鬥。這也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對老年人的生命安全保障是不完善的,也存在著很大的生活壓力。目前,我們只希望這些問題能夠儘快解決,讓老人家安享晚年。

相關焦點

  • 農民60多歲還打工,專家困惑,為啥不在家歇?農民的5句話很戳心
    隨著中國的的發展,農業也越來越好,人到60歲是花甲之年,為什麼農民60多歲還打工,專家困惑,為啥不在家歇?農民的5句話很戳心1、在家閒不住小編覺得老年人是閒不下來的,讓他在家閒著會出現問題的,在家邊上給他找一個工作,這樣他有事做就不會無聊了。
  • 農民的生活越來越好,農民的年紀越來越大
    政府的惠農政策,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減輕了農民的負擔。機械化的使用,極大的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農民不用像從前那般忙碌和勞累。生活方面,雞鴨魚肉,樣樣都有,種的蔬菜也足夠自家吃的。除了購物不如城裡那樣方便外,現在的農村生活水平和城裡已相差無幾。然而農村裡極少見到年輕人,中年人也少見,種地的都五十歲以上的老年人。絕大多數年輕人不會種地,他們沒有幹過農活,不知道怎麼種莊稼。
  • 農民不想外出打工,可以考慮這三件事,快遞,電商和創業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城鄉經濟差距越來越大,城市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對比之下,農村就顯得愈發落後了。所以,在過去的農村,不少人為了脫離農村這個貧困地區以及出於對自身發展的考慮,紛紛的加入到城市建設的大軍,留在村子裡的大都是一些年邁的老人和留守的孩子。
  • 夢見外出打工的人回家 夢見外出打工的人回家來了是什麼意思
    打算出門的人夢見出門打工,建議外出不利,雷電小心。談婚論嫁的人夢見出門打工,說明難成,別找對象。創業的人夢見出門打工,代表在會計上或得到女主人協助,就能獲利。懷有身孕的人夢見出門打工,預示生男,慎防流產。準備考試的人夢見出門打工,意味著文科多用功,將近錄取邊緣。
  • 為什麼農村有的年輕人寧願忍受貧窮卻不願外出打工?懶惰的佔少數
    題主提到的這個問題,我們身邊有很多的例子,但是這些年輕人不外出打工的原因有很多。所以關於這個問題,老農認為有這麼幾方面原因,和大家分享。第一類人,自身懶惰。身邊有這樣一些年輕人,沒什麼文化、沒什麼技能,無一技之長,只有自身勞力,但是從來不用。
  • 讓農民心酸的「農村少奶奶」,如今越來越多,什麼原因導致的?
    文/玉濁清讓農民心酸的「農村少奶奶」,如今越來越多,什麼原因導致的?如今的農村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這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特別是長期在外突然回到自己的家鄉,就會感覺到非常的陌生,因為農村也呈現出了繁榮的景象,幾乎家家都能夠蓋上小洋樓,開起小轎車,人們臉上也掛了很多的幸福笑容,從外表上來看和城市人無異。但是農村雖然得到了發展,但也有一些現象令農民們十分的無奈,而最令農民們心酸的就是農村少奶奶越來越多。
  • 農民工返鄉後這樣表示,背後3大原因曝光
    農民工返鄉後這樣表示,背後3大原因曝光文/一種記錄(原創內容,抄襲必究)「要是有技術,誰出來打工啊?」一位老農這樣向筆者說道。農村人外出打工,多半是出於無奈。如果留在老家,單純靠幾畝地,根本養活不了一大家子。雖然現在農村地區的企業也多了,但是一個月2000塊錢的工資,根本不夠養家餬口的。背井離鄉在外不管是幹建築工地,還是餐飲等服務業,一天至少能保證個二三百塊錢。
  • 兒子外出失聯,父母以為他在外地打工,他卻「躺」在自家後院19年
    可能有人遇上那麼一個人,卻因為很多的關係無法在一起,你喜歡上的是一個人跟你結婚的又是另一個人,而這一位跟你結婚的人可能可以跟你合拍,也就是說他能夠滿足你的一些需要,但更多的時候是兩個人的爭吵,怨恨以及一些其他的負面因素。不僅如此,因為這些負面因素滋生出來的黑暗面更讓人無法招架,在很多刑事案件當中都有夫妻雙方因為一些原因殺死另一半的情況,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這樣一起案件。
  • 身份證55-95年的農民,將面臨這幾大難題,早知道、早籌謀
    可是事實並不是這個樣子的,你可以在農村發現"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殘酷,其實有很多55年代的農民他們要打一些零工來幫助子女去減輕一些負擔。那為什麼他們本來可以去安享晚年,卻最後還要在外漂泊打工呢?"打工熱潮"的出現從1989年開始,我國出現了第一次的"打工熱潮",20多年以來,農民農民進城打工的熱潮已經成為了中國社會上一種特別常見的經濟現象。
  • 55-65年出生的農民,將面對3大難題,早知道早做準備
    現在農村普遍的現象就是身強力壯的人都出去打工,剩下的都是一些老人和孩子在家裡。其中一部分人,還要背負兩份重擔,一邊在外面打工,一邊還要顧著田裡的莊稼。他們每到農忙就要請假回家收種莊稼,收完種完還要回到城市繼續打工掙錢,尤其是55-65年生的人,50多歲,他們壓力更大,除了要奔波勞累,他們還要面對3大難題。第一:錢越來越難掙。從五十歲以後,人的身體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年輕時候幹著很輕鬆的事情,到了這個年紀就比較吃力了。相比身強力壯的年輕人,能從事的工作範圍越來越小。
  • 糧食價格的漲跌,為什麼農民有種事不關己的態度?
    糧食價格上漲,農民無所謂。糧食價格下降農民也無所謂。專家:看不懂了。糧食價格的漲跌為何農民感覺無所謂了?其實,這個問題也並不難理解,主要因為以下幾方面:1、不種地的農民多了現在這個年代,已經不是提起農民就是種地的了,反而,如今幹各種工作的農民遠遠多於種地的,四十多年前,我們種地是為了不餓肚子,20多年前我們是為了能夠有個好收成。
  • 正月初八,農民又要出去打工,不管去哪,記住5句話,過上好日子
    其實這句話聽聽尚可,並不能較真兒,因為農村婦女雖然沒能直接出去打工,創造經濟價值,但卻用默默無聞支撐起來了整個家,吃苦受累不說,還要面對有些婆婆的無端為難,從這點來說,農村婦女付出的一點都不比男人少,所以不敢去到哪,要約束自己的同時,也要學會換位思考,懂得理解農村婦女的不容易。
  • 教授下山鄉 農民進課堂
    原因是他不知道眼前的這座山適合種什麼,當然種植技術更是談不上。   2013年,遼寧林職院舉辦「農民上大學,免費學技術」培訓班,龐龍和一幫農民兄弟姐妹們第一次坐在大學教室裡,聽教授講「園林花木」,講「林下經濟」。龐龍感覺每一節課聽著都那麼解渴,恨不得馬上回到家鄉的山上去實踐。
  • 農村少奶奶普遍增多,不幹活,家人還要擔心她出去打工,啥原因?
    父母們一閒,就開始操心孩子的婚姻大事,過去結婚,主要考慮的是對方的人品,不是很在乎物質。如今由於男女比例的嚴重失調,導致男子娶親的難度格外大,娶不來媳婦的家庭,再著急也沒法。好不容易娶回家的,全家人得像祖宗一樣供著,這不,農村的「少奶奶」越來越多了,一些女子,在婚前看著勤勞樸實,一結婚就成了「少奶奶」,啥都不用幹,家人反倒更擔心她出去打工,啥原因?什麼是「少奶奶」?
  • 農民用60%生命來打工,放棄,被生活擊垮,繼續,被年齡擊垮!
    明知道出去就遠離了農村的父老鄉親,親朋故舊,明知道出去就要頂起來整片天,就要宵衣旰食,把省下來的錢都寄回家去,農民還是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出去。至於說硬著頭皮也要出去的原因,說起來就多了。可能是為了面子,人家都在外邊掙到錢了,自己如果在家種地的話,就會覺得比別人矮一截,畢竟從收入上來說,種地確實沒有隨便打個工掙得多。
  • 農民賺錢不易!有這3種行為的人,往往是敗家子,希望沒有你
    儘管在農村,農民賺錢的方式有很多種多樣,例如土地承包種穀物,還可以蓋養豬場、而養雞場養殖養殖,還能夠搞大棚蔬菜、新鮮水果溫室大棚,這種都不願意做還能夠入城打工。但無論哪一種賺錢方式針對農民而言都不易。就打工儘管沒什麼風險性,但由於大伙兒的文憑一般也不高,只有幹一些重力氣活,靠一把子氣力掙錢。掙錢不容易,那麼就更不可以消耗錢了,但是有這3種個人行為的農民,通常是敗家子,期待沒你。第一種個人行為,家外有家的農民許多農民家中都是有農事,也是有老人和小孩必須照料,因此 一般外出打工全是一個人,把媳婦留到家中。而出外打工的農民基礎全是青年人,對夫妻性生活有較為大的要求。
  • 農村娶的少奶奶外出打工掙錢,婆家人很擔心,這是為何,怎麼辦?
    在農村,有這樣的現象存在,就是女的到外面去打工,打著打著就離了。我三媽老家是大山裡面的,聽說以前家裡條件很不好。嫁給我三爹的時候,年齡比較小,我三爹比我三媽大9歲,所以我三爹還有我奶奶他們都比較疼我三媽,在家裡也算養尊處優,被稱作為「少奶奶」還真是不為過。
  • 年齡大的農民種不了地,年輕人不願種地,農村的土地以後誰去種?
    40年過去了,社會發展變化了,一家一戶分散耕種這種形式已經不能解決農民增加收入的緊迫要求了,剩餘勞力進城打工以求增加收入,土地上微薄收入不重要了,所以很多地撂荒。國家適時調整政策,讓土地確權到戶然後可以流轉出去,這樣農民可以有打工收入也有流轉土地的收入。而土地大面積集中耕種,有利於投資改善農業條件,提高了效率,增加糧食產量。糧食是國家的命脈,國家絕不會讓土地荒蕪了。
  • 農民就地就近遷移利於家庭和諧
    農民家庭:收入重於享受天倫之樂 一個家庭的生活滿意度是由家庭成員在其各個生活領域中的滿意度共同決定的,如工作滿意度、家庭關係滿意度、社區滿意度、個人健康滿意度等。研究顯示,農民工工作滿意度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大於家庭關係滿意度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這表明,對那些以打工工資為主要收入來源的農民工來說,工作滿意度比家庭關係滿意度更重要。
  • 部分農民工表示:年後不回城市打工了,到底是什麼原因?
    這其中,不少農民工承擔著很大的工作壓力。本來只是準備回家過上好些年,誰曾想到,由於突發事件的危害,再出去工作已是大半年後,許多人失去了原本的工作,不用說,承擔的財產損失也很大。現在,正值一年一度的「回鄉大潮」來臨之際。以前這個時候會有大量的農民工回鄉過年,但2020年的情況確實各有不同。出於防止感柒風險,填補以前產能空缺等原因考慮,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是提倡外來務工人員留到本地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