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國兩會報導大比拼 傳統媒體表現驚豔

2021-01-10 人民網

全國兩會歷來是各大媒體的競技場,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都會派出最精良的報導團隊,拼內容、拼創意、拼技術、拼傳播、拼口碑。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媒體面臨著巨大轉型壓力,央媒也不例外,紛紛走向媒體融合之路,全國兩會報導則成為其展示轉型成果的重要演練場。

隨著媒介技術的快速發展,用戶已經從圖文時代走向看短視頻、玩遊戲的時代,形式單調的圖文報導已經無法滿足用戶的口味,好玩、新鮮、有趣的內容形式才能吸引用戶注意力。被動接受信息也已經不能滿足用戶需求,好的兩會報導產品還需重視用戶體驗,提升交互性,使用戶能夠參與並享受其中。因此,各家媒體都努力運用新技術,打造融媒體產品,今年的全國兩會報導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的兩會報導中,門戶網站和各種新媒體總能推陳出新,打造出各種爆款產品,令傳統媒體羨慕不已。而今年的兩會報導,傳統媒體表現十分出色,尤其是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央媒,綜合運用圖文、視頻、動畫、直播、VR、Html5等技術,推出了一系列刷屏社交網絡的融媒體產品。

1、人民日報喊你加入全國兩會群

人民日報出品的《全國兩會喊你加入群聊》

今年兩會報導的現象級傳播產品,毫無疑問當屬人民日報客戶端出品的《全國兩會喊你加入群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等政府官員被拉入群聊,發表兩會相關內容。除了群聊,用戶還能看到政府官員的虛擬朋友圈,並和吃瓜群眾一起圍觀兩會動態。該產品把握住了社交傳播的特性,以@用戶、發紅包、朋友圈點讚評論等形式提升用戶的參與感,吸引用戶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轉發。推出不到24小時,點擊量就突破600萬。除了創意別出心裁外,更值得關注的是人民日報越來越接地氣的風格轉變。

2、人民網與騰訊網聯合推出兩會直播

人民網兩會直播

直播無疑是2017年的網際網路關鍵詞,直播技術被充分運用到了媒體報導中。今年兩會,人民網與騰訊網聯合推出大型直播節目《兩會進行時》。人民網負責內容生產,騰訊網提供技術和平臺支持,每天連續9小時不間斷播出,總時長超過100小時。除了實時直播外,人民網還將兩會的精彩要點做成短視頻,供用戶快速獲取關鍵信息。

截至3月15日兩會閉幕,《兩會進行時》的總瀏覽量超過1.38億,創下了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兩會報導的新紀錄。這也是中央新聞網站與商業網站首次合作打造時政類直播節目,人民網有採寫兩會的內容優勢和品牌優勢,騰訊網則有視頻直播的技術優勢和渠道優勢,二者合作可謂實現了共贏。

3、人民日報遊戲型H5重視互動

人民日報出品的《2017兩會「入場券」》

遊戲互動型融媒體產品在兩會報導中同樣吸睛。人民日報在兩會開幕前便推出《2017兩會觀摩入場券》,融合搶票抽獎、在線選座、直播打賞等元素,使用戶通過移動端觀看全國人大開幕式直播。除此之外,人民日報還推出了《厲害了,word檢察官!》《我的兩會秘密花園》《從嚴治黨知識PK》《我們給總書記寄明信片》《我的兩會秘密花園》等多個遊戲互動類H5產品,反響十分熱烈。

4、人民日報推出兩會版《成都》

人民日報出品的兩會版《成都》

趙雷唱的《成都》受到很多人的喜愛,更在全國兩會期間走紅。人民日報推出了兩會版《成都》,且由趙雷本人翻唱。人民日報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兩會版《成都》的MV後,閱讀數幾分鐘就超過10萬+。改編的歌詞裡多次出現「春天」、「夢想」、「奮鬥」等詞語,正能量十足,引發許多人的共鳴。看上去只是改變一首歌的小創意,其實體現了人民日報正努力嘗試各種內容形式貼近用戶。

5、人民網推出AR創意動畫短劇

人民網出品的《「劇透」2017年全國兩會》

各種新科技也被充分運用到兩會報導中。人民網推出了兩分鐘動畫短劇,《「劇透」2017年全國兩會》,將實景與虛景進行巧妙結合,通過模擬方式實現AR效果,從觀眾的視角一鏡到底,精煉地概括出2017年全國兩會的重大看點。此外,該短劇還用邀請函的形式使用戶參與其中,代入感十足。該視頻推出後受到各方好評,根據人民網提供的數據,不到一天就在人民日報客戶端收穫了53萬的點擊量,被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頭條號推薦超過200萬次。

6、國務院客戶端助力政府工作報告啟用二維碼

掃描二維碼後彈出的《政府工作報告》內容

政府工作報告向來是媒體關注的重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頁首次印上了二維碼,掃碼後即可看到一段2分50秒的動畫短視頻和一張圖表,對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主要指標任務完成情況加以解讀。這是國務院辦公廳委託新京報動新聞團隊與中國日報網負責國務院客戶端內容運營維護工作的團隊一起製作的。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上也出現了二維碼,掃碼後可以查看由最高檢委託騰訊新聞、騰訊政務聯合製作的視頻報告,工作報告附頁上的二維碼則是《代表委員出題,檢察機關來答卷》互動型H5。掃碼看報告的形式方便快捷,內容通俗易懂,媒體與政府合作推出相關產品也算得上是網際網路+政務在兩會體現的一個縮影。

7、新華網用無人機航拍解讀政府報告

新華網出品的《無人機航拍:換個姿勢看報告》

關於政府工作報告的解讀報導,也是兩會報導的重點。除了常規的一圖讀懂,新華網今年特別推出了短視頻《無人機航拍:換個姿勢看報告》。將航拍、AR、數據可視化等技術運用的淋漓盡致。視頻對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重要數據進行提煉,再以圖表形式投射到由25位「飛手」拍攝的遼闊風景上。該視頻中的數據內容與背景投射物主題相契合,以一種獨特的形式展現給用戶,令人印象深刻。

新華社出品的《習近平的兩會時間咋安排?1分鐘視頻告訴你!》

新華社還出品了許多形式新穎的短視頻,比如《習近平的兩會時間咋安排?1分鐘視頻告訴你!》綜合運用漫畫、數據圖表、新聞圖片等,圖文並茂、聲畫結合,將原本生硬的信息變得輕悅化。

8、央視用快閃視頻解讀政府工作報告

央視新聞出品《109秒看懂政府工作報告九大民生亮點》

視頻是央視的強項。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一發布出來,央視新聞便立刻推出解讀報告的短視頻,用關鍵詞的形式呈現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九大民生亮點。儘管該視頻只有109秒,但節奏親湊,信息量也足夠多,十分清晰地闡釋了九大民生亮點。

央視新聞出品的《帥炸了!我們的兩會君》

此外央視新聞還推出rap短視頻《帥炸了!我們的兩會君》,用說唱的形式呈現今年兩會的要點,引發熱議。據央視統計,兩會期間共發布微視頻11400條,總點擊次數達20.3億次。

9、央廣主播刷屏朋友圈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出品的《王小藝的朋友圈》

模擬朋友圈的產品在兩會期間廣受好評,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推出的央廣主播朋友圈系列H5連續多日在微信朋友圈刷屏。該系列包括《央廣主播朋友圈裡都有啥?》《@你 央廣主播王小藝的朋友圈又更新啦》等場景視頻H5。

與一般視頻不同的是,該視頻為豎版全屏,用戶無需橫放手機即可觀看。點擊連結進入後,就像是進入了真正的微信朋友圈,而央廣美女主播王小藝則站在朋友圈裡以口播解讀和肢體動作的形式報導兩會。

王小藝點擊朋友圈圖片進行放大時,與用戶自己點擊圖片放大的體驗幾乎完全相同,用戶就像是一邊刷著朋友圈一邊觀看了兩會內容。視頻中還內嵌了九宮格、小視頻、表情包等,形式豐富多樣,也讓視頻看起來更加新鮮有趣。

10、央視網漫評兩會

央視網出品的兩會漫評

兩會期間,央視網延續其之前的「漫評」風格,推出《習總書記「下團組」》系列。「漫評」採用幽默風趣的動漫畫面,將習近平形象化、可視化。視頻形式生動活潑、風格清新自然,十分吸引年輕用戶,「漫」與「評」的結合也恰到好處。

11、光明網打造兩會神器「鋼鐵俠」

光明網打造的兩會神器「鋼鐵俠」

兩會期間,光明網打造的多信道直播雲臺「鋼鐵俠」引發無數人圍觀,圖片也刷屏社交網絡。「鋼鐵俠」集新聞信息採集、發布於一體,僅需一名記者便可實現普通視頻、全景、VR同步錄製與直播。每年兩會報導都會出現各種神器,像是谷歌眼鏡、自拍杆等,光明網推出的「鋼鐵俠」不止奪人眼球,也展現了傳統媒體熟練使用新技術的能力。

12、中國日報用電影摳圖製作短視頻

中國日報出品的《老外看中國,英國小哥細數歷年兩會關鍵詞》

短視頻已經成為了一種用戶喜聞樂見的形式。繼去年推出英國小哥一「鏡」到底自拍聊兩會的視頻風靡社交網絡後,中國日報今年兩會又推出了《老外看中國,英國小哥細數歷年兩會關鍵詞》。在短短4分鐘的視頻裡,英國小哥不斷穿越時空,各種閃轉挪騰,用歷年兩會熱詞解讀中國的發展狀況。值得一提的是,視頻使用了電影摳圖特效,視覺效果非常出彩。

13、浙江日報用地方特色呈現兩會

浙江日報出品的《全國兩會那些事兒》

浙江日報出品的《最多跑一次》

除了央媒,也有一些地方傳統媒體表現出色。浙江日報推出的手繪版報紙《全國兩會哪些事兒》就創意十足。該系列Gif圖將《浙江日報》手繪版面與視頻新聞融為一體,使得原本靜態的報紙變得生動起來。如果用戶對視頻內容感興趣,還可以通過旁邊的二維碼進入到浙江日報的其他兩會新聞報導中,內容實時更新,用戶隨時取閱。值得一提的是,浙江日報以新白娘子傳奇為故事背景,推出了爆款產品《最多跑一次》,極具地方特色,語言也比較詼諧,給用戶以親切感。

今年的全國兩會報導,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都推出了許多優秀作品,但令人感觸最深的,還是傳統媒體的驚豔表現。尤其是對比往年的全國兩會報導後,會發現傳統媒體今年的攻勢十分猛烈,生產了很多創意十足且製作精良的好產品,無論是傳播量還是口碑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從今年的全國兩會報導可以看出,傳統媒體的轉型融合進程確實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2月19日,在習近平2.19講話一周年之際,人民日報推出了 「人民直播」,新華社啟動了「現場雲」全國服務平臺,央視上線了央視新聞移動網,這都表明了央媒的轉型決心,而這些融媒體平臺也在今年的兩會報導中發揮了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的融媒體報導多局限在媒體內部,例如各媒體都在打造中央廚房,但今年的全國兩會報導,傳統媒體除了利用內部優勢外,還積極借力外部平臺,與各種新媒體展開合作,形成跨媒體融合態勢,打造良好的新聞報導內容生態。(作者系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研究生)

(責編:宋心蕊、燕帥)

相關焦點

  • 廣州日報大洋網「2017年全國兩會」報導亮點
    2017全國兩會,廣州日報大洋網統籌利用網站PC端、廣報匯客戶端、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綜合運用直播新聞、即時新聞、個性化新聞、機器人新聞、動新聞、聽新聞等方式和形態全景呈現兩會,全方位提升兩會融媒體報導的效果和傳播力。
  •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2018全國兩會融合報導實踐
    3月14日,《河南新聞聯播》上出現了這麼一段30秒左右的消息:2018全國兩會特別直播節目「兩會進行時-河南時刻」將於明日下午13:30至14:30在人民網進行直播。這種不可多見的報導形式,正是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以下簡稱黨媒平臺)在全行業全媒體融合道路上不斷嘗試、不斷創新的亮點之一。
  • 2017全國兩會開啟 《廣東新聞聯播》奪冠皖鄂蘇豫居五強
    來源:澤傳媒 春和景明,天朗氣清,2017年3月3日,中國最大的新聞盛事之一——2017全國兩會報導,拉開帷幕。隨著「兩會時間」的開啟,全國各電視臺新聞工作者響應媒體融合號召,堅持落實黨的新聞輿論導向,準確及時傳遞出黨和政府的最新決策與聲音,同時表達民意民情,投入全國兩會報導。
  • 記者眼中的2017年兩會:拍攝靠神器 內容靠實力
    2017年3月5日,中國北京,2017全國兩會召開。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當日上午9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聽取和審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關於政府工作的報告。北京人民大會堂外,各路媒體攝影記者自帶梯子,站在梯子上,高人一等,藍天白雲天氣晴好,拍攝大會堂周遭上會盛況。Andy Wong/東方IC2017年3月6日報導,深知全國兩會的報導責任的重大,作為媒體的首場「大戰」各路記者都頓感肩上擔子的重量。今年的全國兩會一開始,各家媒體就紛紛使出渾身解數,想盡辦法找報導角度,佔據當日報導的新聞頭條。
  • 2017全國兩會對臺政策解讀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應出席代表2924人。當天的會議,出席2862人,缺席62人,出席人數符合法定人數。【閱讀】 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涉臺內容
  • 人民網2018全國兩會專題:融合聚力奏強音
    原標題:融合聚力奏強音   今年的全國兩會是黨的十九大後的首次全國兩會,可謂意義非凡。作為國家重點新聞網站的排頭兵,可以看到,人民網在此次全國兩會專題報導中,在鞏固傳統欄目的基礎上,積極策劃了融媒體系列品牌欄目,發揮全媒體傳播優勢,服務大局,為展示黨在新時代的最強音做足準備。
  • 2017年全國兩會主要內容 2017兩會精神解讀
    在一片欣欣向榮的春色中,2017年全國兩會圓滿召開。  這是團結民主的盛會,這是砥礪奮進的號角。  5000餘名代表委員共商國是,中華民族美好未來的宏偉藍圖徐徐展開。  2017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畫卷即將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2017全國兩會召開在即:看看習大大的"兩會時間"
    =====推薦閱讀=====  國務院公布8大領域公共服務清單:具體內容包括這些  中國迎來「兩會時間」 新聞發布會揭秘「每年必備菜」  實時直播:2017年全國兩會首場新聞發布會(視頻入口)   =====全文閱讀=====  至誠網(www.zhicheng.com)3月2日訊
  • 騰訊新聞丨2019年全國兩會網絡傳播大數據報告
    數據顯示,自3月2日至3月15日,2019年全國兩會熱點傳播總量達829.8萬條。  2019年全國兩會議題豐富,媒體報導形式多樣,網民討論熱烈。在兩會報導內容方面,從時間上看,政府工作報告發布、「兩高」報告發布等節點形成輿論波峰;從議題上看,金融改革,對外關係,打好三大攻堅戰,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成為媒體網民關注焦點。
  • 2017全國兩會召開 哪位企業家說出了你的渴望?
    2017年全國兩會已召開,作為市場經濟的主角和創新的弄潮兒,企業家代表委員的「兩會聲音」總是因為匯集了行業內最前沿的思考,特別引人關注。對於2017兩會企業大佬們的提議,你最贊同哪一個?哪位企業家說出了你的渴望?作為市場經濟的主角和產品創新的引領者,企業家代表委員提出的議案備受消費者關注。
  • 2017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 記者的行囊裡還缺你的聲音
    &nbsp&nbsp&nbsp&nbsp雲南網訊 據新華社消息,2017年全國兩會將分別於2017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今年全國兩會上你想說點啥?央視記者開通了郵箱cctvbangniwen@126.com,疑問、想法、意見、建議……你想說,記者就幫你問。
  • 2018年全國兩會開幕時間_2018年兩會日程
    2018年全國兩會日程是怎樣的,會討論什麼?小編為大家介紹。2018年全國兩會是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分別於2018年3月3日和3月5日在中國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兩會一般在每年的三月份召開,每5年稱為一屆。一屆有五次,分五年召開。
  • 2018全國兩會召開時間表及兩會主要議程介紹
    至誠網(www.zhicheng.com)02月23日訊  2018全國兩會召開時間公布 附2018年兩會主要議程  2018年全國兩會召開時間及主要議程公布,兩會將分別於3月3日與3月5日在北京召開。
  • 大數據透視兩會教育熱點:2018年全國兩會教育輿情盤點
    ­  (三)教師隊伍建設關注點分析­  3月3日陳寶生部長在「部長通道」對「教師隊伍建設」做出「一提、二改、三育、四用、五保、六尊」系列表述,這一議題在今年兩會期間持續受到關注。其中,教師待遇(29.20%)和鄉村教師(25.56%)最受關注,對教師培訓的關注度也較高(17.17%),師德師風(8.85%)、教師編制(6.00%)則是輿論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長期關注的話題,部長在兩會期間多次提及的振興師範教育關注度也較高(4.99%)。
  • 2017年全國兩會精神內容心得體會 主要內容及解讀(多篇)
    2017年全國兩會精神內容心得體會 主要內容及解讀15日上午,在民主、團結、求實、奮進的熱烈氣氛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勝利閉幕。大會表決通過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和「兩高」工作報告等,表決通過了民法總則,對今年各項工作作出部署,凝聚起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磅礴力量。落實兩會精神,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時代呼喚我們從新起點再出發,不斷把各項事業推向前進。
  • 2020年全國兩會什麼時候開始?全國兩會指的是哪兩會
    「兩會」指的是什麼?  「兩會」並不是一個特定的機構名稱,而是對自1978年以來歷年召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統稱。由於兩場會議會期基本重合,而且對於國家運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故簡稱做「兩會」。
  • 新徵程,向著偉大夢想前進——從黨的十九大到2018年全國兩會
    新華社記者陸波岸攝  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  題:新徵程,向著偉大夢想前進——從黨的十九大到2018年全國兩會  新華社記者吳晶、劉錚、王敏、宗巍  2017年,金秋北京,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吹響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疫情2020年全國兩會延期 2020全國兩會時間安排
    綜投網(www.zt5.com)4月01日訊  2020全國兩會時間安排定了嗎?2020年兩會原定召開時間為:2020年3月3日(政協)和2020年3月5日(人大)。為了貫徹落實疫情防控工作,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2020全國兩會推遲到的決定,但是2020兩會推遲到什麼時間?
  • 2018年全國兩會新聞中心「開張」 首次開啟代表委員通道
    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記者劉慧、孫奕)隨著全國兩會腳步的臨近,設在北京西長安街北側梅地亞中心的兩會新聞中心27日正式「開張」。據悉,今年全國兩會將首次開啟「代表通道」和「委員通道」,並繼續做好「部長通道」。
  • 兩會大數據:最關心時事政治的星座原來是他們?
    最關心時事的星座是哪個……中青輿情監測室、中青華雲通過大數據分別為你一一解答。  全網大數據兩會話題分布分析:微博「制霸」  自2017年3月3日至2017年3月12日,中青輿情監測室依託中青華雲大數據共採集到網際網路各平臺關於兩會的信息數據1,437,639條,其中新聞319,009篇,APP新聞90,592篇,紙媒11,333篇,微信98,544篇,微博854,223條(原發171,173條,轉發683,05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