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愛生恨是最常見的事情,總會有人抱著「自己得不到的就要毀了他」的心態,做出傷害他人、危害社會的行為,這樣不僅不能挽回,還會影響自己的人生發展和心理變化。
愛與不愛之間還有很多種情感狀態,愛的對立面不是不愛,而是佔有欲、控制欲。
而愛到極致也會異化,產生一些病態的表現。
一、強烈的控制欲
打著以愛之名的旗號,總是想讓對方聽自己的話,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生活。
表面上是對兩個人的未來生活做出了完美的規劃,殊不知對方的真實想法和規劃截然不同,這種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別人身上就叫做控制。
電視劇《小歡喜》中陶虹飾演的母親就是一個控制欲極強的人,想讓女兒嚴格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人生軌跡的前進,覺得自己是一名高中教師,有著卓越的見識和遠見,要求女兒報考清華大學,但是女兒英子最喜歡的是天文學。她不顧一切的阻止女兒接觸自己喜歡的東西,最終在她的控制下英子情緒崩潰,得了抑鬱症,差點跳海。幸好最終母女倆解開了心結,實現了和解,互相理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識,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和行為能力,想要完完全全從身到心改造一個人是不可能的事情。
控制欲給愛的人帶來的不是安心與溫暖,而是強烈的壓迫感與窒息感。
二、完全的佔有欲
佔有欲通常是被看作愛和在乎,想讓一切都屬於自己一個人,甚至見不得在乎的人對別人表達一絲絲善意和關心。
佔有欲強的人總是會在人多的時候,也就是公共場合來表達自己對所有權,毫不顧忌地說出一些讓別人反感的話。歸根結底是不自信的表現,總是害怕失去、害怕背叛,但這種心理不能成為一種負擔。
就比如鄭爽 #鄭爽#在一檔節目中提到自己的一段感情,說自己不喜歡被別人掌控,但是又有很強的佔有欲。她在那段感情中她很不自信,想讓對方的一切行為都和自己有關,為了對方而去整容,過於依賴對方,這也最終導致了二人的分開。
佔有欲不是一個褒義詞,它只會讓被思想被佔有的那個人產生反抗和逃離的想法。
愛應該是美好而單純的,在這個環境中的每個人感受到的是舒服和安心,能體會到被愛的溫暖,愛才發揮了真正的作用。而那些對愛有著不清晰認知的人,用錯誤的思想引領錯誤的行為,會對愛的人帶來麻煩。
三、愛而不得的恨
世界上有很多一見鍾情,也有很多見再多面也無感的現象,並不一定自己喜歡的人就會喜歡自己,也不是面對別人的喜歡都要做出回應。
得不到回應的愛應該理智對待,如果對方並沒有表現出反感或不適,不違背倫理道德和法律的情況下,鍥而不捨的追求是一種痴情。可如果對方明確表示不要繼續糾纏,且自己的行為會給別人帶來困擾的時候,就應該默默的放下。
愛而不得時通過傷害自己來威脅別人,以獲得專注,這種愛就算得到了也是不真誠的,總會有人表白不成就跳河跳樓,以為自殺就能得到別人的注意,這種思想是非常極端的。或者傷害對方,感覺自己被拒絕了心生怨恨,最終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因為有愛,生活才更加精彩,不要讓愛毀了生活。
拜拜啦,我是小魚。
圖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