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之後,2019各大影視公司將有何動作?

2021-01-22 深水娛樂觀察



3月第二周,隨著又一波新片上映,春節檔的餘溫,開始消退。


如果將百億達成的2月,視為國內影視公司後起資本的又一次集中發力,這個3月,儘管國產電影看起來風頭弱了不少,但細究之下,與2月截然不同的,是傳統勢力的低調回歸——


3月,《過春天》與《人間·喜劇》來自萬達,《陽臺上》出自光線,《地久天長》年輕的冬春影業與和和影業背後,有著博納的鼎力支持。《老師·好》的主出品耳東影業出道時間不長,但也早已在過去兩年的三大重點檔期內有所作為。


再把阿里影業聯合出品的外片《綠皮書》算在內,那麼開年的這兩個月,便已是國內影視公司一次「八仙過海」式的集體亮相了。


現在,讓我們把視角擴大至全年:寒冬」之後,2019各大影視公司都將有怎樣的動作,也許,可以從中窺見中國電影的未來一角。



至少從目前的片單上看,2019年的傳統五大,首要任務,便是處理存貨。


1.


除了本月的《過春天》和《人間·喜劇》,2019年萬達影視還有《槍炮腰花》、《沉默的證人》與《如影隨心》三部主控的新片待映,而後兩部都曾定檔去年8月的暑期。



在去年底定檔今年清明的《沉默的證人》,目前在各大平臺的上映信息已改為2019待定,另外兩部影片也不明朗。


不過,萬達顯然在今年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就在2月27日,萬達電影發布公告,宣布105億收購萬達影視的重組方案終過會。


從院線終端、影視IP、線上業務,到傳媒營銷與影遊互動,這次重組不僅意味著萬達電影的「打造全球第一電影生活生態圈」不再只是願景,對於整個「寒冬」中的影視行業,都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2.


儘管於冬春節前豪言「《飛馳人生》40億奪冠」的預測未能成真,但春節檔依然算是給博納影業的2019開了個好頭。


今年博納已知的待映片單,有正在拍攝的《中國機長》和已經殺青的《葉問4》,同時值得期待的還有《竊聽風雲4》、《九龍不敗》、《神秘寶藏》、《最佳男友進化論》等諸多港式風格濃厚的作品。


另外,博納的存貨當中,還有兩部李少紅導演的新片,分別是中小成本的《迷妹羅曼史》,與備受關注的《媽閣是座城》,這兩部影片去年也都傳出過上映的消息。



而於冬此前也曾透露,博納今年的規劃,是五到六部成本超過五千萬美元的新片,同時,與林超賢再次合作的動作巨製《緊急救援》,將很可能加入明年的春節檔大戰。


應該說,與香港導演深度綁定、與現實緊密結合的商業類型片,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博納力圖打造的王牌內容方向。


3.


還是今年春節檔,《熊出沒·原始時代》大賣7個億。此前有多少人能夠預料到,這會是樂創影業手中最穩的那個王牌。


2019年,除了剛剛宣布定檔4月的《秦明·生死語者》,樂創手中還留有命途多舛的《爵跡2》,在首部口碑失利之後,遲遲未動的續集本定檔去年暑期,後又宣布撤檔,目前檔期未定。



儘管近兩年因公司變動,導致產量驟減。但從去年公布的未來三年片單來看,徐克、郭敬明等均有三部曲的創作計劃。


而樂創文娛的開拓野心,也致力於用影視連接起文學、文旅、網際網路視頻、遊戲、消費品等多個產業,塑造起更具影響力的品牌價值。


4.


同樣尋求逆勢而上的,還有華誼兄弟


就在半個月前,董事長王中軍在券商機構聯合交流會上,總結了去年華誼兄弟業務開展中顯露的兩大問題——


一是項目選擇的精準度不達預期,開發項目能力發揮失常,導致2018到2019的儲備匱乏;

二是已有項目的市場定位和市場風險研判不足,導致執行力度不到位。


已知的待映片單上,暑期檔的《八佰》將是華誼今年最重要、也最寄予厚望的項目,而同樣備受關注的《手機2》則依然處於待定狀態。



不過,馮小剛今年應該會有一部獻禮建國70周年的作品公映,具體信息還有待官方透露。


同時,《前任》系列導演田羽生監製的《偉大的願望》已經殺青,卡司有彭昱暢、王大陸和魏大勳。李蔚然導演的奇幻巨製《陰陽師》也已開機,已知的演員為陳坤。


在內容層面,華誼從來不是外行。只是需要清楚一點:不是簡單的拍好電影,要拍的,是適應這個時代的好電影。


顯然,強烈的危機意識已經建立,針對業務和負債兩大痛點,華誼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但我們都知道,這個老牌影業活力仍在,未來,依舊可期。


5.


看起來,至少在作品數量層面,光線影業的日子最為好過。


2019年,《瘋狂的外星人》儘管未達保底預期,但出品方之一的光線盈利不成問題。


未來的一年內,光線還將有《陽臺上》、《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南方車站的聚會》、《雪暴》、《墨多多謎境冒險》、《保持沉默》、《龍嶺迷窟》等多部影片待映。



這些作品,多以中小成本的作者性創作為主,有望在高口碑的基礎上,收穫較為可觀的票房成績。


而除此之外,在動畫領域深耕的光線彩條屋影業,按計劃也將在2019帶來第一波成果檢驗。三部待映的動畫分別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和《鳳凰》。


在去年清空新麗傳媒,保障業績之後,光線未來在內容創作上的壓力或將更加巨大,不過,讓創作回歸內容的良性競爭,終歸是一個好的信號。


6.


傳統的老牌公司中,香港的英皇影業銀都機構,同樣是每年電影市場上的實力派。


2019,英皇影業很可能迎來發力的一年,《限期破案》、《素人特工》、《感動我77次》、《古董局中局》與《神探大戰》一眾待映影片,集合了犯罪、動作、愛情、冒險與懸疑等多個類型元素,可謂十足豐富。


更加立足本港的銀都機構,手中也握有《掃毒2》與《風林火山》兩大極具賣相的大製作,同時劉青雲領銜的《我的寵物是大象》也早已殺青,大打明星牌有望讓銀都成為2019年的另一個贏家。 



最後,去年被閱文集團以155億收購的新麗傳媒,儘管因為吳秀波事件而導致《情聖2》無限撤檔,損失巨大。


不過,據看過片的業內人士透露,《情聖2》的質量過硬,未來事態平穩後,回本並非不可能。而在今年,新麗也依然有《誅仙》、《素人特工》與《秘密訪客》三部新片待映。


在內容創作與製作層面,新麗的團隊一直是國內一流的,有了閱文集團的資金支持,「大樹底下好乘涼」,精品化路線將是它的主打方向。




以往的經驗一再證明:專注內容本身,永遠都不會錯。


2019年,傳統幾強或「止血」於休養生息,或「回血」於積蓄力量。於是,這一年中,後來者們的舞臺將前所未有的寬闊。


1.


作為其中的領跑者,北京文化連續輸出多個爆款,《流浪地球》的餘溫至今仍在。


今年,北京文化待映片單上有丁晟導演的《特警隊》與陸川導演的《749局》兩部作品。一個是槍戰動作,一個是奇幻冒險,相比此前,在豐富類型上繼續著開拓。


在深諳大眾心理的創作前提下,如何將拿手的共情法寶融入到這兩個並不新鮮的題材當中,是今年北文留給市場的最大期待。



未來,北文還有烏爾善封神三部曲這樣的鴻篇巨製。如果能做到持續爆發,這個中途突然殺進的「攪局者」,將會進一步改變整個中國電影生態。


2.


作為2018到2019開年,中國電影的另一個大贏家,歡喜傳媒今年的表現同樣值得期待。


跟國內普遍的影視公司不太一樣的是,來自香港的歡喜走的是「導演合伙人」模式,類似於過去美國夢工廠的商業操作模式,創作者在這裡獲得的自由度更高。


於是,它的合作者名字中,我們便看到了王家衛、張藝謀、顧長衛、張一白、徐崢、寧浩等中國電影的中堅力量。


2019年,歡喜計劃有張藝謀的《一秒鐘》和張一白的《瘋犬少年的天空》兩部作品待映,明年春節,徐崢的《囧媽》也已早早定檔。


不過,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的《一秒鐘》此前意外宣布退出,目前也尚未有任何定檔消息傳出。年初張藝謀曾透露,影片會在今年上半年公映。



3.


相比起來,寧浩主控的壞猴子影業,顯然更懂得「悶聲賺大錢」這個道理。


16年開啟培養新導演的「72變計劃」,喊出的口號是「為未來而生」,接下來的兩年,《繡春刀2》與《我不是藥神》收效便驚人地好。


到今年,除了《瘋狂的外星人》已確定穩賺,年內還將有更多新人導演亮相,分別帶來科幻題材的《時間之外》與犯罪題材的《熱帶往事》,風格上截然不同,保持了作者性的同時,諸如彭于晏的加盟更是保證了關注度。


在年輕力量的最有力支持下,寧浩的宏偉規劃,正在一點一點實現。



4.


一個事實是,嘉映文化處在被低估的位置已經很久了。


2019年,嘉映先後將有《英格力士》、《風林火山》、《使徒行者2》、《刀尖》、《中國女排》與《明日戰紀》多部新片待映。


從2012年的《殺生》開始,歷經《黃金時代》、《親愛的》、《七月與安生》、《使徒行者》與《你好,之華》,應該說,嘉映在平衡商業與藝術的內容創作上,越來越有心得。


到今年,片單類型的豐富程度更是達到了一個新的高潮。



5.


嚴格說來,華策影視並不算是後起之秀,在電影圈,它的資歷也比上述幾家都要更資深。


不過,2018年對華策來說是走背運的一年。


從電視劇到電影,去年的重點項目幾乎都以失敗告終,年底《地球最後的夜晚》票房高開低走,口碑不佳,更導致其股價跌停,市值縮水16億。


2019年,華策在電影上的最大動作,是路陽導演的新作《刺殺小說家》,同時,中韓合拍的《平安島》也有望在今年上映。


觸底之後,或許不會立刻反彈,不過未來華策的表現,依然令人期待。



6.


作為少部分擁有院線的影視公司,大地時代一直有著重要的位置。今年春節檔,也參與起了其中四部的出品。


2019年,大地主控的《風再起時》註定將吸睛無數。新銳導演翁子光自編自導,梁朝偉郭富城「雙雄」對抗,只是不知尺度上能否滿足引進內地的標準。


另外,關金鵬的《八個女人一臺戲》也很可能會在今年上映。這些港味十足的影片或許不會票房大爆,但對市場將是一個非常有益的補充。



7.


成立近10年的海潤影業,在這其中也算老資歷。


儘管在電影圈的地位不及海潤影視在電視圈,不過海潤影業還是主出品過《毒戰》、《華麗上班族》、《相愛相親》等熱門影片。


2016與17年是海潤影業的兩個高產之年,不過連續幾年的虧損狀況,也影響了去年到今年的作品數量。2018年海潤影業只有一部《幕後玩家》公映,今年待映的則是郭濤首度擔任導演的犯罪燒腦片《慾念遊戲》。


擁有孫儷、劉詩詩與郭濤等明星股東是海潤影業的重要標籤,除此之外,加強專業化運營、提升投資成功率和收益率將是未來的核心訴求。


總之,雄厚的明星與香港資源,和豐富的經驗,是海潤影業逆勢上揚的最大動力。



8.


在2019年,還有更多的影業公司摩拳擦掌。儘管「寒冬」之下,往往一部作品的成敗,就將決定它們的命運。在這其中,下列都是值得我們在今年密切關注的新作——


《地久天長》——冬春影業 和和影業

《蘭心大劇院》——千易時代

《她殺》——標準映像

《銀河補習班》——橙子映像

《少年的你》——中匯影視 我們製作

《詩人》——安樂電影

《東北虎》——黑鰭文化

《偉大的願望》——恆業影業

《撞死了一隻羊》——澤東電影

《鋌而走險》《奇幻之旅》——黑螞蟻影業

《蕎麥瘋漲》——五光十色

《深夜食堂》——引力影視




早在前兩年,在聊到電影市場的時候,就必須要將網際網路影業拎出來單說了。


2018年,騰訊影業在整個電影行業實現了全面的地位躍升。


不僅參與出品了《影》、《熊出沒·變形記》、《愛情公寓》、《動物世界》、《反貪風暴3》等熱門影片,也參與了《毒液》的聯合出品,以3000萬美元的投資,享有《毒液》全球分帳8.55億的票房收益,可謂是大獲成功。


阿里影業作為網際網路入局的另一個代表,在2018年參與出品了《紅海行動》與《我不是藥神》與《西虹市首富》三大爆款,同時還是全球大賣的《碟中諜6》,與剛剛公映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的聯合出品方。


2019年,網際網路影業將會以更加深入的姿態,對中國電影產生著全面影響。


目前來看,在主控能力還有所欠缺的情況下,以聯合出品和發行的身份介入,成為網際網路影業操作的主流。


而強大的線上業務能力,也使得它們幾乎成為多數熱門電影求之不得的合作方。剛剛過去的春節檔,就是例證。



在內容的主控層面,騰訊影業的2019最為值得期待。


隨著今年開年,《流浪地球》對國產科幻領域的成功破冰,給騰訊影業今年的兩部重點項目《拓星者》與《上海堡壘》後續的成功,奠定了更強的可能性。


竇驍與迪麗熱巴主演的《日月》目標暑期檔,或將是一部顛覆性的奇幻喜劇;同時,薛曉璐的「海外敘事系列」第三部《吹哨人》也有望年內上映,主演則是湯唯與雷佳音。



另一大網際網路巨頭阿里影業,近幾天正隨著《綠皮書》的獲獎與熱映而被頻頻提及。


今年,是阿里影業「錦橙合制計劃」開啟的第一年,春節檔的《小豬佩奇過大年》之後,《刺殺小說家》將是這一計劃的第二部作品。


除此之外,中美合拍的《醜娃娃》和《一條狗的使命2》,也將是阿里年內重要的電影項目。



其他重要的網際網路影業,還有貓眼微影淘票票愛奇藝,它們各自參與的項目如下——


貓眼微影《爵跡2》《風林火山》《使徒行者2》《大約在冬季》

淘票票《解放了》《情聖2》《未來機器城》

愛奇藝影業《動物特工局》《豬八戒傳說》《歡迎來到熊仁鎮》



關於網際網路影業的未來走向,【深水娛樂觀察】曾在此前這篇《愛奇藝向左,阿里向右:網際網路影業的未來之路》中有過詳細分析。


一個基本的觀點是——


作為區別於世界電影的一個重要存在,網際網路影業註定將成為未來中國電影發展與變革中,最重要的那個推動力量。



梳理2019年各大影視公司的動作與走向,能清晰地看到一個令人欣喜的現實——


大浪淘沙後的中國電影,創作正在回歸理性,電影人正從電影內容本身,尋求內生增長的源動力。


常常直言不諱的於冬說:中國電影,要跟著市場走,不要跟著財報走。


沒錯,就按這個方向,走下去。



【深水娛樂觀察】系頭條號籤約作者

相關焦點

  • 娛樂資本風光不再,年內1884家影視公司關停
    來源:經濟日報影視寒冬仍未退。天眼查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有1884家影視公司關停,具體表現為公司狀態註銷、吊銷、清算、停業。「影視(公司/項目)現在不看了,」某基金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影視行業回款慢,政策風險也高,去年開始我們就很少投資純內容的公司了。最近比較關注科技行業,預計一兩年內都不會再考慮影視(公司)了。」
  • 熱錢「逃離」影視行業:融資縮水80% 今年僅29起,10個項目9個虧
    影視教育培訓公司大曾文化COO殷實向鉛筆道表示,在行業寒冬中,公司也受到的一些影響。  大曾文化成立於2014年7月,與一些經紀公司、影視公司的出發點不同,大曾文化把自己定位在STEAM行業,課程、教材、教研團隊是大曾文化的發展重心。殷實透露,公司的影視劇等通告從去年的3000多個,降到今年大約2200個。
  • 北京文化「再易主」:北京國資將入股15%《流浪地球》之後公司預虧...
    如果轉讓成功,這意味著,北京市的國資平臺將正式入股北京文化,華力控股將不再是北京文化的第一大股東。迎來國資「救兵」之前,北京文化面臨的壓力人所共知——2019年巨虧24.5億,一次虧掉了8個《流浪地球》給公司帶來的收益;電視劇團隊解散,公司商譽減值14億元,並且計提了4.4億的壞帳。最重要的是,第一大股東華力控股深陷股權質押泥淖,持有的北京文化股權已經全部被凍結。
  • 華策影視:大策投資、傅梅城、傅斌星未減持公司股份
    原標題:華策影視:大策投資、傅梅城、傅斌星未減持公司股份   華策影視(SZ 300133,收盤價:7.23元)11月6日晚間發布公告稱
  • 好聽的影視公司名稱,影視公司名字大氣新穎
    企順寶影視公司起名優航影視公司白聚影視公司木青影視公司西頻影視公司禾大影視公司美媛影視公司用玉影視公司覓渡影視公司佳納影視公司鼎陽影視公司絲躍影視公司麥粒影視公司監雲影視公司麒順影視公司星揚影視公司九洲影視公司緣西影視公司南榮影視公司品源影視公司華貝影視公司墨塗影視公司
  • 這家知名影視公司赴港招股了!愛奇藝、劉詩詩、趙麗穎都是股東...
    又一明星公司向港股發起衝刺。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知名影視公司稻草熊娛樂已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2020年12月31日起開始招股,預期定價日為2021年1月8日;發售價為每股發售股份5.10港元-6.16港元;招商證券國際、中信建投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預計於2021年1月15日於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 吳京的成功再難複製,2019年電影市場陣痛之後,2020年何去何從
    2019年整年電影市場票房為640億,雖然相較於2018年全國電影總票房609億有所提高,且近些年國內票房都是每年都在穩步提升,可這640億卻來的並不容易。票房增速滿、觀影人口減少、影視公司危機,2019年的電影市場過的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輕鬆。政策緊壓下資本逐漸冷靜,觀眾審美趨於正常化、理智化,流量不再無往不利。
  • 2019年出行市場風雨飄搖,滴滴出行寒冬難捱
    11月28日,PSA集團發言人宣布,公司計劃出售所持有的長安PSA合資公司50%股份。同一天,長安汽車提出掛牌轉讓申請,出售這一合資公司的另外50%股份。縱觀整個2019年的中國汽車產業,長安PSA只是無數面臨淘汰的企業之一。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11月,中國汽車累計銷量為2311萬輛,同比下降9.1%。
  • 限韓"重創韓娛 中國影視公司吃暗虧
    處在這樣風口浪尖的涉韓製作方以及各大衛視、平臺的確有「拉緊手剎」"踩急剎車"的態勢。一些原定來華進行宣傳商演的韓國明星臨時取消活動,韓方團隊對華合作交流項目似乎也受到了影響;國內影視內容製作已經開始慎用或棄用韓國明星;各大衛視擬引進的韓國版權內容,以及未來的播出計劃也先後進行相應調整……等等事件加在一起,可以看到的是,這項風傳的「限令」似乎真的已經在坊間生效,並且顯得「立竿見影」。
  • 年終盤點:12家影視產業生態新崛起公司,下個爆款花落誰家?_發現...
    影視公司也紛紛轉變思路主動出擊,對行業生態進行更合理更有機的布局,不少新興公司由此進入成長的加速賽道,並且漸漸嶄露頭角。   危機與機遇並存,誰能率先摸索出爆款密碼,創造被觀眾認可的優秀作品?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把目光投向12家國內影視行業新崛起的公司,透過作品看它們如何逆風而行,別開生面。
  • 600億電影票房之後,我們對2019年謹慎樂觀
    在2018年有《紅海行動》《我不是藥神》等大量爆款湧現的情況下,去年觀影人次的增幅也僅有5.55%的增長,低於票房和放映場次的增幅。我們正處於一個培養電影觀眾增加觀影頻次的時間節點上,如果2019年影片質量不能繼續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那大盤的走勢和增長空間,將比較有限。2018年電影市場繞不開三個關鍵詞:「600億」、「口碑為王」與「寒冬」。
  • 新銳導演崔炎龍創辦網際網路影視娛樂公司,曾獲華映資本數百萬元天使...
    2015年7月,曾執導2億點擊量網大《一夜情深》的崔炎龍創辦了自己的公司「大唐星禾」,初衷是打造一家以創意特效影視內容為出發點的網際網路影視娛樂公司。在此之前,崔炎龍已有多部作品問世,其中《校園攻略》和《韓劇驚情400年》在北京大學生電影節、ISFVF等各大影展初露鋒芒。他也曾在《百萬巨鱷》、《七天愛上你》、《婚巢》等專業影視劇組擔任執行導演及導演助理等職位。從成立至今,大唐星禾已經完成網絡劇作品1部,網絡大電影3部,創意視頻數十部,作品在網絡點播量超4億。
  • 華為重磅出擊:產品「去美化」 鴻蒙或有大動作
    另外,記者注意到,2020年7月30日,心聲社區內有一個名為「吃火鍋真幸福」的發帖人,在心聲社區多篇帖子後跟貼,具體內容為:【西安/深圳】CBG智能穿戴運動健康軟體部 【南泥灣項目】【鴻蒙】,急招開發和測試,有意戳465954, HC充足審批快。顯然這一信息顯示,華為確實啟動了南泥灣項目,且華為正大力打造鴻蒙系統。華為鴻蒙近期有大動作?
  • 月蝕動漫:國漫寒冬?懂技術的它卻在逆風而生 | 初創公司
    網際網路流量已被瓜分所剩無幾,提供免費閱讀獲取流量的模式顯然已經行不通了,月蝕動漫該如何度過「寒冬」?2018 之前的兩年是國漫的黃金時刻,政策利好、資本青睞使得動漫行業一派欣欣向榮。據三文娛統計,2017 年,動漫行業共有 97 家動漫公司獲得 107 筆融資,總融資金額達 62.189 億元。
  • 2019中國汽車產業峰會:汽車金融助力市場跨越寒冬,「新四化」變革...
    2019中國汽車產業峰會由中國汽車金融年會和中國汽車新創峰會兩大會議組成。在上午的汽車金融年會上,與會嘉賓的普遍共識是,汽車金融正在成為汽車消費的新引擎,助力汽車銷售,是處於寒冬中車市復甦的重要手段之一。
  • 2019年度最受期待主旋律獻禮影視項目TOP30出爐,電影《戰狼3...
    2019年是建國七十周年,按照慣例逢十大慶,影視行業也要跟上。新一年影視劇市場註定是各種類型主旋律項目紛呈上映的一年,主旋律電影要如何在頭部市場中持續稱霸並保持新生;主旋律劇目如何尋找切口、避免說教,在扎推湧現的獻禮作品中脫穎而出,均是頗具現實意義的實操思索,未來可期的行業新變。
  • 「夜讀」35歲高以翔突然身故背後:殘酷藝人競爭與綜藝寒冬「合謀...
    多家影視公司高管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坦承。「有的小藝人,現在吃飯基本生計都成問題,因為是沒有底薪的。機會是如此的少。」有上市影視公司高管稱,他所在的公司,素以大項目著稱。這種情況下,藝人們蜂擁綜藝。2018年,迪麗熱巴加盟綜藝《奔跑吧》和《極限挑戰》。被外界普遍視作迪麗熱巴「老闆」的楊冪,也開始頻繁在綜藝節目出鏡,玩《密室大逃脫》,或者在《明日之子》當導師。
  • 被迫「換掉」範冰冰的臉,唐德影視命懸一線
    2018年3月29日,男主角高雲翔在澳大利亞爆出桃色醜聞,隨後唐德影視計劃用摳像的方式,讓李晨代替男主角;2個月之後,崔永元揭開影視圈「偷稅漏稅」、「陰陽合同」事件的序幕,唐德影視的「勝負手」範冰冰也隨即爆雷,不僅讓《巴清傳》的播出遙遙無期,更是將整個公司拖入絕境。
  • ...唐德影視|範冰冰|崔馮|朝天|馮小剛|高雲翔|巴清傳|華誼兄弟|...
    那麼,這將直接影響範冰冰參與主演的影視作品及其製作公司,最嚴重的當屬《巴清傳》(又名《贏天下》)和唐德影視了。2019年,電視劇方面雖然有楊紫的《天乩之白蛇傳說》、吳謹言的《延禧攻略》和林依晨的《小女花不棄》等劇的海外代理版權收入拿到2298.35萬元,但仍舊扛不過入不敷出的範冰冰,這時的她,決定套出4100萬資金出局,退出德影視前十大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