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一生都是非常短暫的,我們的童年往往是矇昧無知,到了少年的時候,又往往在心中有很多不切實際的想法,當真正有所成熟時,卻又是時間追趕著人,生活中容不下一丁點的喘息。所以很多人的生活主題都是遺憾,遺憾沒有把握住命運的機遇,當有所清醒的時候,卻已經是「老冉冉之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所以說這個社會上,大多數的人都是平庸無為的,但是卻還有有那麼的一些聰明人,他們能夠在時光荏苒中,抓取到屬於自己人生的機會,從而能夠在人到中年的時候,可以創作出一些成績,為自己的人生積攢下一些財富。只不過人生沒有可以鬆懈的階段,就算是在功名成就的中年時期,也有必須要注意的關鍵。
中年的人生,最需要掌握的就是讓自己的人生能夠保持住福氣,這樣才可以守住我們的人生的勝利果實,如果在生活中肆意妄為,就很有可能就會因為某些地方的不足,從而讓人生走向下坡路。一般來說,人生在開拓事業的時候,需要大開大合的氣度,但是當到了中年時期時候,人生則需要在這兩個方面上學會「小氣」。
01 金錢的小氣
我們之所以奮鬥和進取,除了人生價值的體現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為我們的人生積累財富,財富是維持我們在社會生存的基本,他是每個人安全感的保障,特別是在中年時期,我們已經放慢了收集財富的速度,賺錢的能力也是慢慢的有所遲滯,而相應的則是在生活中,很多需要花錢的壓力則會變得越來越多。
我們會有老去的父母,會有正需要成長的兒女,這些都是需要我們用積攢下的財富來為他們規劃人生,行使我們人生的責任和義務。於是已經步入中年的我們,應該學會在金錢上變得「小氣」,這種小氣是對未來的長遠規劃,需要我們將沒有必要的開支給節省掉,讓人生未來的風險能夠用金錢有效地抵消。
紀曉嵐當官時,有兩大愛好:一個是無煙不喜,一個是無肉不歡,紀曉嵐每天都煙杆不離身,三頓不少肉,菸絲用極品的「蘭絲」,產自於蘭州,要用「童子尿」做肥料,至於肉更是取最好的豬肉,這樣的生活習慣到了紀曉嵐過完四十大壽的時候,便全然改觀,菸絲換成了普通的「小蘭花」,三頓有肉也改成了三天一頓肉。紀曉嵐給友人的信中,道出了自己為何要「自我革命」的因由:「愚已年過不惑,自忖河間族中丁香繼盛,老少皆望籌於京。
待他年「致仕」鄉裡,更有迎往之費,安身之所,莫不費錢。偶一籌算,萬金難擋。節衣縮食不敢「酒醉今宵」,實憂「遠途之艱」。紀曉嵐信中說自己已經過了四十歲,老家的後輩和父老們都需要自己的幫扶,以後等到退休返鄉後,人情來往和府邸的修建那都是需要白花花的銀子,想到人生中這些遠方的艱難,自己就不敢「今宵有酒今宵醉」了。
02身體的小氣
在生活中節衣縮食,為的就是省錢能夠應付未來的難處,可是人生的未來,最關鍵的則是有一個好的身體,所以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一個身體作為人生的基礎,那麼所有對未來的規劃都成了「海市蜃樓」。就好像是一個人拼盡全力的去打拼,然後精細妥帖地去謀劃,可是卻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已經是重病纏身,那麼對這樣的人生來說,之前的拼搏和未來的展望都是毫無意義的。
中年是人生中一個很關鍵的年齡段,就好像下午三四點的太陽,雖然是漸漸西下,但是依舊是熱氣不減,因此很容易讓自己有一種「精力旺盛」的錯覺,其實若不能夠及時的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那麼當餘熱消退的時候,便已經是精力不濟了。
因此人到中年時,便要能夠做到「小氣」的計較金錢和「小氣」的對待自己的身體,這樣的「小氣」也便是一種生活的慎重,是人到中年時的成熟和睿智。對於未來需要考慮到風險,對於當下需要鞏固自己的「基本盤」,做到了這兩點,那麼中年便不會有什麼危機可言,人生便能夠用最愉悅的心態「活在當下」,自己的生活也自然能夠,保住已有的福氣之外,還能夠越來越「福氣」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