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也不是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始的,是極早就有的風俗。回娘家,在先秦時期就叫做「歸寧」。除夕和大年初一不回娘家歸寧,在古代是共識。那麼,為何大年初一不能回娘家呢?
舊社會貧苦人家多,子女也多。嫁出去的女兒再回娘家過年,會被認為是丈夫家太貧困,丈夫會被人看不起。如果好幾個女兒都回娘家過年,勢必會多吃好幾餐,而窮苦人家過年那點好菜是要留著待客用的,端出來吧,怕被吃光;不端出來吧,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了也是客。這種話又不好說出口,只好說正月初一就回娘家,會帶走娘家兄弟的財氣和好運氣。慢慢的就有了正月初一回娘家不吉利的說法。
″初一子,初二婿,初三初四拜年郎″也就慢慢成了約定俗成的習俗。初二是宴請新婚女婿的指定日子,俗稱″接婿",由新娘家最親的長輩舅、叔、伯、姨夫、姑父等作陪,初三開始這些親戚要輪流宴請新女婿。一輪宴請結束,嶽父母要再請一次,稱″回席酒"
還有的迷信觀念認定,已逝的老祖宗,年底(有說臘月28,有說29或30)從天上回家享受供奉,老祖宗如果看到家裡有「外人」,就不願進家了,已婚女人被認為是外人,所以已婚女人不能在家裡過除夕、初一,老祖宗享用供奉後,在初一(或初二)晚上就回到天上了,女兒就可以回家了。
民間有一說法,三十初一不能看見娘家的燈,對婆家不好,意思是說看見娘家燈死公公,只是一種說法而已,但是我個人認為,既然春節是傳統節日,接按傳統規矩走,現在很多年輕一代思想觀念很新,但是還要尊重下好的傳統節日的規矩,娘家對女兒來說確實很親,但是畢竟嫁人了!
年初一禁忌:
1.已嫁之女不可回娘家:過年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會把娘家吃窮,因此只能在初二或者初叄回娘家,但是其中的含義是嫁去的女兒已經是別人家的媳婦了,過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來拜年,媳婦要幫忙奉茶服侍,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2.早餐忌吃稀飯、葷食及藥品:過去的常規窮人家才吃稀飯,所以在年初一的上午一定要吃乾飯,表示家裡整年度都會很富有,而年初一的早上叫做萬神盛會,表示所有的神出來拜年,因此為表尊敬首先不要吃葷,要吃素,另外除了重病不得不吃之外,一般的補品補藥初一最好不要吃。3.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叫人姓名催人起床,這樣表示對方整年度都要人催促做事情。4.忌跟還在睡覺的人拜年:年初一時對方還在睡夢中不要跟對方拜年,等對方起床再拜年,因為這樣會讓對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中。
趙公明,因張天師曾命其守玄壇,故又名趙玄壇。此人來源於《封神演義》,姜子牙封他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趙明朗,字公明,道教中的玄武之神,俗稱趙公元師。此說來源於《三教搜神大全》,聖號全稱為:"總管上清正一玄壇飛虎金輪執法趙元師"。範蠡: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手下大臣,幫助越王打敗吳國,後來經商發了大財,改名陶朱公。後人奉為財神。關羽:三國中的關羽是個"全能"人物,最重義氣,後人把"義"和"利"等同對待,奉為財神。一般商號供奉關羽者居多,認為他對商號有保護作用。
上述財神中,趙公天師正宗財神,範蠡稱為文財神、關羽為武財神。此外還有供奉太白星者,稱為"財帛星君"。因為太白星亦叫金星,附會為財神。還有以齊天大聖、招財童子為財神者。民間所供大多以趙公明居多,其印刷的形象很威武,黑面濃髯,頂盔貫甲,手中執鞭,周圍畫有聚寶盆、大元寶、珊瑚之類的圖案,加以襯託,突出富麗華貴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