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西山腳下的戰「疫」日記:我總覺得應該寫點什麼,記下這些普通...

2021-01-11 海澱故事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句話形容醫務人員,再合適不過了!

2020,庚子鼠年,當我們期盼已久的春節即將到來時,一場席捲全國的疫情不期而至。1月28日,農曆正月初四,美麗清幽的西山腳下,海澱區集中醫學觀察中心緊急成立,主要負責對全區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和護理。

觀察中心工作辦公室又稱防疫「指揮部」,一共三名工作人員,他們和七名醫護人員組成工作小組,進駐觀察中心,成為這裡的「常住居民」。

劉佔國是一名來自海澱區衛健委的年輕共產黨員,防疫指揮部的「三劍客」之一,具體負責物資調配、數據統計、溝通協調等。工作間隙,劉佔國堅持寫日記,記錄發生在集中醫學觀察中心的一個個片段,有催人淚下的感動瞬間,有驚心動魄的危急時刻,有戰勝疫情的堅定信心,更有心系患者的深深牽掛。從他的日記,我們也得以深入這個完全封閉的場所,了解那些不為人知的點滴

01.寫日記是因為感動於周圍的每個人

劉佔國的日記裡不但能看到觀察中心醫護人員的工作情況,也能看到酒店服務員、保安、輔警等不同人群的各種辛勤付出。這些叫不出名字的普通人,在劉佔國心裡都是可愛、可敬的。

劉佔國說:「寫日記是因為感動於周圍的每個人,在這場戰役裡,大家都默默工作、辛苦付出、不計回報,我總覺得應該寫點什麼,記下這些普通人在特殊時期的閃光,把這些溫暖和正能量傳遞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和了解,增加我們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

日記裡,劉佔國寫到:「凌晨2點,我這才反應到現在已經是『今天』了……」。工作組不僅要單兵作戰能力強,更要協同作戰配合好,為了集中醫學觀察中心順利啟動,大家徹夜奮戰,模擬和排演工作過程中的每個環節。為了做到零感染,消毒「大咖」暢老師帶領大家反覆進行操作示範培訓,這位59歲的老大姐嚴謹細緻、一絲不苟,訓練時間長、強度大,大家深知責任重大,都咬牙堅持著。

「距離上次睡覺已經過去17個小時了……」,繁重的工作和長時間加班,一位同志病倒了,「這個魁梧的漢子,蔫了」。劉佔國和程洪丹副主任立即帶老同志去看病,安頓好已是深夜,又馬不停蹄趕回工作崗位,此時東方已泛起了魚肚白,不眠不休立刻投入新一天的工作。這篇日記,是在醫院的長椅上寫成的。

02.心中有愛,眼裡才能有光

劉佔國是個很細緻的人,調配和發放物資時,他總是把給醫護人員的放一堆,給保安和其他工作人員的單放,並且貼上標籤,提示使用方法和使用期限,有時候來不及貼標籤,他就當面細緻囑託。正是這種細緻周到,他往往能看到平靜湖面上的波瀾,發現那些鮮為人知的細節。

劉佔國的日記讓我們看到,那些看上去很「酷」,身著「太空服」的醫務人員,實際上穿著厚重的隔離衣又臃腫又拘謹,他們被防護服層層包裹,要透過面罩內的霧花才能看清手裡的溫度計。普通人戴幾個小時口罩都會覺得憋氣,而他們為了工作,要穿長達十幾個小時的隔離衣。

在劉佔國的日記裡,我們認識了陳春枝、於小芡兩位大夫。陳大夫17年前曾奮戰在抗擊非典一線,如今,她不顧個人安危,再次主動出徵,女兒發來電郵:「爸爸也很想您,有一次不知不覺將車開到了西山腳下,明知您就在離我們很近的地方,我們卻不能去見您,他指著您的方向,意味深長地告訴我,您就在那裡……」。於大夫平日工作繁重,無暇顧及兒子,兒子在元宵節給媽媽寫了一封家書,字裡行間充滿驕傲:「我很幸運也很自豪,我的媽媽是一位白衣天使,媽媽舍小家顧大家是責任也是使命,是奉獻也是擔當……」

心中有愛,眼裡才能有光,才能用愛和溫暖去照亮世間每一個角落。

02.雪夜,90分鐘驚險救援

2月5日晚8點,大雪紛飛,劉佔國和同事們站在大門外焦急地等待一位特殊患者的到來。一名照顧患者的女醫生,防護服被意外剮破,必須進入集中醫學觀察中心接受觀察。在通往醫學觀察中心的上坡路上,護送車輛突然打滑,劉佔國和同事們立刻衝上前,硬是用身體把車推行上坡近百米。隨著坡度越來越陡,救護車無法前行,正在心急如焚之際,蘇家坨派出所民警帶人及時增援,雪花伴著冷風颳在臉上刀割一般,腳下的冰雪吞沒了浸溼的鞋靴。「顧不上別的,就擔心救護車上的同事。」劉佔國在日記裡寫到。奮戰了近1個半小時,晚上9點半終於將救護車裡的「客人」安全送達。救援工作結束後,劉佔國叫氣喘籲籲的保安休息一下,保安說還要回去繼續站崗,他心裡湧起一股溫熱,下意識地拿出手機,給保安小哥拍了一張「最帥」的照片。他說:「我本想上去擁抱他一下的,但倆大男人,太難為情了。」

劉佔國寫工作日記,大部分是在深夜,忙完一天工作之後,但有時也會因為意外情況中斷。

一天夜裡,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發生了,一位「客人」發熱。各組人員立刻行動起來,按照規程採取措施。要在最短的時間做到有效採集,必須近距離和發熱「客人」接觸,劉佔國在觀察區外,看著穿著防護服的同事為發熱的「客人」採集「咽拭子」,心裡充滿忐忑和焦慮。他深知醫護工作的危險,但危險的工作總得有人去做,從進入觀察中心工作的那天起,大家早已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

劉佔國說自己只是海澱區防疫戰線上的一名普通「士兵」,他和所有「戰友」一樣,都在為打贏這場防疫戰履職盡責。「敬佑生命、救死扶傷、勇於奉獻」,這是觀察中心工作組的誓言。

04.離別是為更好地相逢

2月14日,是劉佔國離開家的第18天,他出門的時候,沒來得及跟家人道別。同事們聊天偶爾提起家人,劉佔國雖然說得不多,但他經常會看手機屏幕上的全家福,照片上有年事已高的父母,牙牙學語的孩子……。他家居住的小區已發現確診病例,被封閉管理,家人都跟他說沒事兒,讓他不用擔心,做好自己的工作。說到孩子,他有點兒哽咽:「出來的時候,臭小子還不會說話,不知道回去的時候能不能跟我說點兒什麼。」

離別是為更好地相逢,經此一役,我們更懂得生命可貴,更珍惜現世安穩。所謂歲月靜好,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在困難和險阻中,是那些平凡的英雄時刻守護著我們的安危。相信劉佔國和他的同事們,一定都會和家人在幸福圓滿中相聚!

冬的寒冷是在為春的勃發積聚能量,一切曲折終將通向坦途。雪落寒冬,春回大地,那時,西山霞光萬丈、鳳凰嶺桃花漫天,海澱又將是一片生機勃勃。

相關焦點

  • 武漢日記:一位普通市民的生活點滴
    這些燈光在夜色中溫暖著每一個湖北人,就像全國人民溫情的眼睛在關注著湖北。這燈光鼓勵我們齊心協力,傳遞著中華兒女眾志成城的團結精神。有全國的兄弟姐妹們與我們並肩作戰,這場戰「疫」湖北並不孤單。可愛的湖北啊,我的家,你要快點好起來!
  • 記了三年日記,我得到了什麼?
    作者#淮南雨秋這幾天翻看以前的日記,從2017年開始,不知不覺已經寫了三年,當初寫日記的時候自己還是個什麼都不明白,為情所困的少年,轉眼間已經走入大學殿堂。常說「正經人誰記日記?」,我認為實則不然,正經人才該記日記。
  • 草原兒女湖北戰「疫」記:這個春天,與真情有關
    (抗擊新冠肺炎)草原兒女湖北戰「疫」記:這個春天,與真情有關  中新網呼和浩特3月12日電 題:草原兒女湖北戰「疫」記:這個春天,與真情有關  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國北疆內蒙古自治區已派出800餘名醫護和救援等人員,他們奔赴湖北武漢和荊門等地,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
  • 抗「疫」日記|消防員的十二時辰
    抗「疫」日記|消防員的十二時辰 2021-01-18 15: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疫」00後五日談③」第一次嘗試寫歌詞
    本周「戰疫 00後五日談」的主筆是同濟大學2018級本科生王佳櫻,她報名在社區擔任志願者,她用「長鏡頭」拍攝、採寫、剪輯……以文圖和視頻用心記錄每一個戰「疫」瞬間,真實呈現著00後眼中城市的景象和溫情。
  • 我鼓起勇氣,翻開20年前的日記
    到了學校,她們也覺得很好看,她們要,我不給,她們就一把扯下來皮筋,剪斷。有了第一次,就有後面無數次。鞋子被踩,襪子被撕,裙子被剪......我頭髮自來卷,他們還剪我頭髮,往我頭髮上撒土,周而復始。當時的我真的想不明白,我遭受這些欺負的原因是什麼。沒辦法,我媽開始給我剪短髮。
  • 湖北十堰戰「疫」: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信心滿滿
    疫」中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感動總有一種溫暖,伴我們奮力向前他們只是身邊的普通人看似平凡的舉動,雖不驚天動地卻給人以前進的力量和必勝的決心!  吃飯休息的間隙,皮燕燕趕緊給家人打電話報個平安,一看到視頻裡的女兒,便覺得整天的疲勞都煙消雲散了。
  • 戰「疫」日記:「我們用愛治癒患者,患者用愛激勵我們」
    2月19日 湖北武漢「我們用愛治癒患者,患者用愛激勵我們」■火神山醫院感染一科一病區護士 唐傑自除夕夜聽令出徵、馳援武漢算起,今天已是我參與戰「疫」的第26天,我也在「紅區」工作了26天。一位戰友提出,咱們平時穿戴密不透風的防護服,與患者交流比較吃力,何不趁這個機會,讓他們把最想說的話寫下來呢?說幹就幹,我們一起拿出紙和筆,在紙上寫下「你最想說的話是什麼」,而後分發給病人。不一會兒,一間間病房的門被輕輕推開,「護士妹妹,你來看,看我寫的。」「有很多話想對你們說,再給我幾張紙。」
  • 【抗擊疫情】一名基層黨員網格長的抗「疫」日記(節選)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太原市清徐縣清源鎮50名網格長積極參與,主動出擊,成為各村、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不可或缺的生力軍。以下為清源鎮柴家寨村網格長趙保峰的戰「疫」日記節選。  一月二十七日(農曆正月初三)星期日 晴  疫情發生後,上級政府和村兩委高度重視,昨天從鎮裡開完會後,村裡商量了進村口封哪條,留哪條,怎麼登記,怎麼摸排。
  • 江門市中心醫院護理人員一線戰「疫」日記 致敬最美逆行者:你們是...
    在新冠肺炎疫情戰「疫」一線,江門市中心醫院護理人員第一時間奔赴戰場,始終衝在戰「疫」最前線,與新冠病毒頑強鬥爭,堅決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知其艱困而赴之,德之至也!「翻閱」江門市中心醫院護理人員的日記,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了戰鬥在防控疫情一線人員的辛勞和成長,也深切感受到了一線護理人員的奉獻和擔當。正是你們堅強逆行,一個個站出來發光發熱,才有了夜空的璀璨。
  • 網友為基層戰「疫」工作者點讚:執守一線 你們辛苦了!
    這是一條來自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網友的留言,他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道出了自己心聲,向廣大基層戰「疫」工作者致敬。 疫情防控,當前正值緊要關口。在全國各地,有大量的基層戰「疫」工作者,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人民的守護和擔當。 接到網友留言的第二天,金寨縣委督查考核辦公室立即跟帖進行回復,他們在回復帖中對網友的關心和慰問表示感謝,並詳細介紹了網友所在村的相關防控情況。
  • 「濱州攝影師2020」我家的正月抗疫日記
    我家的正月抗疫日記劉樂宏 攝影2020,是刻骨銘心的一年。這一年,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在進行著一場抗疫戰爭。僅以我家一個月的抗疫日記作為這段特殊時期的紀念。看似平常的一個春節,卻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變得異常恐懼和緊張,全民抗戰,宅家就是做貢獻,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對任何一個人都是嚴峻的考驗。這個春節註定難忘!
  • 剛果(金)來華留學生英雄:2020,我的中國抗疫日記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為了大家的安全,總要有一小部分人作出犧牲。這就是一個民族的團結和凝聚力!  2020年1月25日 | 星期六 | 天氣晴  今天,湖北所有城市都採取了交通限制措施。同時,中國要完成一項不可能完成的項目,在10天之內建成一座醫院!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可能嗎?
  • 小學生「日記」火了,腦洞清奇,老師:來自外太空的你,讓人膜拜
    ,讓人膜拜的評語,估計老師也覺得學生的腦洞有點不一樣吧,沒想到在學習作文相關符號過程,居然可以和機器人掛鈎。 這應該是一位年齡很小的學生,像關察和胳膊等好幾個都是不會寫的,直接用拼音代替的,除了這位小學生,還有一位小學生聯想力也是很清奇的,在和小朋友玩捉迷藏,被不小心絆倒在地的過程中,還感覺到不一樣的火花,真的是有點可愛。
  • 寫日語日記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什麼?
    原標題:寫日語日記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什麼? 大家好,因為光醬才剛剛自學完N4,所以水平並不是很好,還有很多需要向大家學習的地方。歡迎通過評論和光醬探討哦。今天要和大家說的是如何用日文寫日記,日記是培養語言書寫能力和快速積累語感的好方法,所以推薦大家寫起來。
  • 視頻| 同心戰疫 共創未來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國上下14億人守望相助,為戰勝疫情貢獻力量,這場戰「疫」體現出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頑強不屈的磅礴力量。一方有難,八方馳援新年伊始,疫情突如其來,湖北多地確診人數不斷增加,醫療資源匱乏,救援物資告急。
  • 【戰「疫」日記】庚子年春節小記
    我以為疫情已經離我的生活遠去了,計劃著下半年的出遊,計劃著端午節如何過……結果,貌似好像又要歸零了。整理資料時,發現春節期間寫的戰疫日記,此刻看,更有感觸。於是,想與大家一起分享。1月24日 除夕 天氣晴今年可以說是我年前休息最早的一年了。
  • 抗疫日記丨唐都醫院女醫生:被武漢的點點滴滴溫暖感動著
    抗疫日記丨唐都醫院女醫生:被武漢的點點滴滴溫暖感動著 通訊員 孫乾 澎湃新聞記者 陳雷柱 2020-02-10 22:28 來源:澎湃新聞
  • 英語作文日記怎麼寫?注意格式與題材
    在發愁英語日記怎麼寫?不用擔心,新東方網小編給大家搜集整理了各類話題的英語日記,供大家參考,希望能給大家帶來靈感,記下每天發生的奇事、趣事,寫出更加優秀的英語日記。   一、英語作文的日記格式及怎麼寫?
  • 9歲小學生寫日記:我要戰士歸來 不要天使離去
    「這是你寫的日記?」 「嗯哼,現在大人們都在關注疫情,聽媽媽和姥姥說,然後有了聯想,寫了日記。」 「你都了解了一些啥呢?」 「我媽媽每天都對我說,要勤洗手、戴口罩,這樣能預防這個病,而且媽媽還跟我說,預防這個病,就是要好好待在家裡,這就是為社會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