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句話形容醫務人員,再合適不過了!
2020,庚子鼠年,當我們期盼已久的春節即將到來時,一場席捲全國的疫情不期而至。1月28日,農曆正月初四,美麗清幽的西山腳下,海澱區集中醫學觀察中心緊急成立,主要負責對全區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和護理。
觀察中心工作辦公室又稱防疫「指揮部」,一共三名工作人員,他們和七名醫護人員組成工作小組,進駐觀察中心,成為這裡的「常住居民」。
劉佔國是一名來自海澱區衛健委的年輕共產黨員,防疫指揮部的「三劍客」之一,具體負責物資調配、數據統計、溝通協調等。工作間隙,劉佔國堅持寫日記,記錄發生在集中醫學觀察中心的一個個片段,有催人淚下的感動瞬間,有驚心動魄的危急時刻,有戰勝疫情的堅定信心,更有心系患者的深深牽掛。從他的日記,我們也得以深入這個完全封閉的場所,了解那些不為人知的點滴
01.寫日記是因為感動於周圍的每個人
劉佔國的日記裡不但能看到觀察中心醫護人員的工作情況,也能看到酒店服務員、保安、輔警等不同人群的各種辛勤付出。這些叫不出名字的普通人,在劉佔國心裡都是可愛、可敬的。
劉佔國說:「寫日記是因為感動於周圍的每個人,在這場戰役裡,大家都默默工作、辛苦付出、不計回報,我總覺得應該寫點什麼,記下這些普通人在特殊時期的閃光,把這些溫暖和正能量傳遞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和了解,增加我們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
日記裡,劉佔國寫到:「凌晨2點,我這才反應到現在已經是『今天』了……」。工作組不僅要單兵作戰能力強,更要協同作戰配合好,為了集中醫學觀察中心順利啟動,大家徹夜奮戰,模擬和排演工作過程中的每個環節。為了做到零感染,消毒「大咖」暢老師帶領大家反覆進行操作示範培訓,這位59歲的老大姐嚴謹細緻、一絲不苟,訓練時間長、強度大,大家深知責任重大,都咬牙堅持著。
「距離上次睡覺已經過去17個小時了……」,繁重的工作和長時間加班,一位同志病倒了,「這個魁梧的漢子,蔫了」。劉佔國和程洪丹副主任立即帶老同志去看病,安頓好已是深夜,又馬不停蹄趕回工作崗位,此時東方已泛起了魚肚白,不眠不休立刻投入新一天的工作。這篇日記,是在醫院的長椅上寫成的。
02.心中有愛,眼裡才能有光
劉佔國是個很細緻的人,調配和發放物資時,他總是把給醫護人員的放一堆,給保安和其他工作人員的單放,並且貼上標籤,提示使用方法和使用期限,有時候來不及貼標籤,他就當面細緻囑託。正是這種細緻周到,他往往能看到平靜湖面上的波瀾,發現那些鮮為人知的細節。
劉佔國的日記讓我們看到,那些看上去很「酷」,身著「太空服」的醫務人員,實際上穿著厚重的隔離衣又臃腫又拘謹,他們被防護服層層包裹,要透過面罩內的霧花才能看清手裡的溫度計。普通人戴幾個小時口罩都會覺得憋氣,而他們為了工作,要穿長達十幾個小時的隔離衣。
在劉佔國的日記裡,我們認識了陳春枝、於小芡兩位大夫。陳大夫17年前曾奮戰在抗擊非典一線,如今,她不顧個人安危,再次主動出徵,女兒發來電郵:「爸爸也很想您,有一次不知不覺將車開到了西山腳下,明知您就在離我們很近的地方,我們卻不能去見您,他指著您的方向,意味深長地告訴我,您就在那裡……」。於大夫平日工作繁重,無暇顧及兒子,兒子在元宵節給媽媽寫了一封家書,字裡行間充滿驕傲:「我很幸運也很自豪,我的媽媽是一位白衣天使,媽媽舍小家顧大家是責任也是使命,是奉獻也是擔當……」
心中有愛,眼裡才能有光,才能用愛和溫暖去照亮世間每一個角落。
02.雪夜,90分鐘驚險救援
2月5日晚8點,大雪紛飛,劉佔國和同事們站在大門外焦急地等待一位特殊患者的到來。一名照顧患者的女醫生,防護服被意外剮破,必須進入集中醫學觀察中心接受觀察。在通往醫學觀察中心的上坡路上,護送車輛突然打滑,劉佔國和同事們立刻衝上前,硬是用身體把車推行上坡近百米。隨著坡度越來越陡,救護車無法前行,正在心急如焚之際,蘇家坨派出所民警帶人及時增援,雪花伴著冷風颳在臉上刀割一般,腳下的冰雪吞沒了浸溼的鞋靴。「顧不上別的,就擔心救護車上的同事。」劉佔國在日記裡寫到。奮戰了近1個半小時,晚上9點半終於將救護車裡的「客人」安全送達。救援工作結束後,劉佔國叫氣喘籲籲的保安休息一下,保安說還要回去繼續站崗,他心裡湧起一股溫熱,下意識地拿出手機,給保安小哥拍了一張「最帥」的照片。他說:「我本想上去擁抱他一下的,但倆大男人,太難為情了。」
劉佔國寫工作日記,大部分是在深夜,忙完一天工作之後,但有時也會因為意外情況中斷。
一天夜裡,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發生了,一位「客人」發熱。各組人員立刻行動起來,按照規程採取措施。要在最短的時間做到有效採集,必須近距離和發熱「客人」接觸,劉佔國在觀察區外,看著穿著防護服的同事為發熱的「客人」採集「咽拭子」,心裡充滿忐忑和焦慮。他深知醫護工作的危險,但危險的工作總得有人去做,從進入觀察中心工作的那天起,大家早已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
劉佔國說自己只是海澱區防疫戰線上的一名普通「士兵」,他和所有「戰友」一樣,都在為打贏這場防疫戰履職盡責。「敬佑生命、救死扶傷、勇於奉獻」,這是觀察中心工作組的誓言。
04.離別是為更好地相逢
2月14日,是劉佔國離開家的第18天,他出門的時候,沒來得及跟家人道別。同事們聊天偶爾提起家人,劉佔國雖然說得不多,但他經常會看手機屏幕上的全家福,照片上有年事已高的父母,牙牙學語的孩子……。他家居住的小區已發現確診病例,被封閉管理,家人都跟他說沒事兒,讓他不用擔心,做好自己的工作。說到孩子,他有點兒哽咽:「出來的時候,臭小子還不會說話,不知道回去的時候能不能跟我說點兒什麼。」
離別是為更好地相逢,經此一役,我們更懂得生命可貴,更珍惜現世安穩。所謂歲月靜好,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在困難和險阻中,是那些平凡的英雄時刻守護著我們的安危。相信劉佔國和他的同事們,一定都會和家人在幸福圓滿中相聚!
冬的寒冷是在為春的勃發積聚能量,一切曲折終將通向坦途。雪落寒冬,春回大地,那時,西山霞光萬丈、鳳凰嶺桃花漫天,海澱又將是一片生機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