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三代有人從軍,小時候,別人聽的是兒歌,我聽的是軍歌

2021-01-09 一身迷彩觀世界

我一直有一個軍旅夢,但是很遺憾,始終只能是一個夢。家族三代有人從軍,小時候,別人聽的是兒歌,我聽的是軍歌:《打靶歸來》《我的老班長》《軍中綠花》《阿弟去當兵》……這些旋律,一遍遍在耳畔迴旋,至今,仍是我最熟悉的旋律,但卻不能實現在軍營裡哼唱它們的夙願。

蘇海燕畫作:《夢想去戍邊》

我一直堅持往前走,卻始終沒有走進我日思夜想的軍營。小時候盼望著十八歲,歌是這樣唱的,「終於等到十八歲,阿弟報名去參軍」。但我是女生,十八歲,我高三,學校裡有關於空軍招飛、入伍宣傳之類的活動,性別欄要求都是男,當時我挺不理解,甚至開始抱怨自己為什麼是女生。武裝部來學校宣傳,很多男生去了解情況,我也跑去了解,最後拿了個宣傳的小冊子,就像託起了我那個還不敢也無法張揚的夢,只能把它小心翼翼珍藏在抽屜裡。三年過去了,那個小冊子還在我的抽屜裡,沒有一絲褶皺,但我的夢卻依然沒有圓。

蘇海燕(右一)

2018年我高中畢業了,6月25日全國徵兵網女兵報名系統開放的那一刻,我無比激動,並非常認真地填好了申請表,就等武裝部通知我參加初檢了。在等待體檢的日子裡,我戒糖戒辣戒油炸,早睡早起,每天堅持跑五公裡。為了迎接復檢,我更加注重鍛鍊自己的身體素質,每天規律飲食和作息。

復檢的那一天,出門時媽媽給我一個紅包,我知道是祝福也是期待。復檢的每個環節,我都集中百分百的精力去對待,生怕自己因為某個細節問題被卡住了,就去不了讓自己魂牽夢縈的軍營了。等待結果的日子裡,既焦慮又期待,怕自己不過,又覺得自己準備了那麼久,應該可以過得。每天晚上做夢,夢到的都是復檢過了,要準備體測了,也夢到自己已經成為了一名軍人。

但是小心翼翼的夢,終不堪現實的一擊。由於自己的肝部有一些問題,不能通過吃藥變好,也不會因為不吃藥惡化,所以我的復檢報告單被打上了一個刺眼的「不合格」,夢想的羽翼也就此折斷。「迎著痛,把眼中,所有夢,都交給時間,想飛,就用心地去飛,誰不經歷狼狽?」雖然可以這樣唱歌安慰自己,但復檢不過的消息,打擊真的挺大,畢竟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沉淪了一段時間,學著開導自己,後來也慢慢想開了,先去上學,好好學習,明年再戰!只要夢還在,希望就在!

2019年6月26日,我又打開了全國徵兵網,點開那夢想的頁面,比去年多了份淡定,也增添了份期待。一直堅持健康飲食,規律作息,堅持每天鍛鍊打卡,就是因為那個一直不願意放下的夢。每當自己鼓起勇氣去醫院檢查的時候,真的很害怕看到結果,很害怕聽到夢破碎的聲音,有時候明知道結果不會變,但還是會有些許幻想。明明猜得中最終的結果,但還是會為夢想保留些許僥倖,萬一就實現了呢?結果依舊是去年的結果,所有的期待,都隨著「不合格」那三個紅字永遠地藏在心底。也許,美好的事物就該珍藏在內心的最深處吧。

雖然沒法參軍了,但軍營始終都是我的夢,也常常假想著自己是那些最可愛的人中的一員。如果我是他們中的一員,我想我的皮膚會變得粗糙黝黑,我想我會擁有鋼鐵般堅固的戰友情,我想我會在軍營裡找到最令我驕傲的歸屬感,我想我是一名軍人……

作者:蘇海燕

相關焦點

  • 日常磨耳朵,就聽這些寶貝最愛的經典英文兒歌~
    聲音可以迅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節奏明快的兒歌更是如此當孩子在語言發展敏感期運用「兒歌」這一輕鬆高效的語言學習法寶,會對他們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泰戈爾在《兒歌》中說到:「那些兒歌對於認識我們的語言和社會歷史具有特殊價值,但我更喜歡的是,他們有一種簡樸而自然的詩歌情感。」
  • 你想要的經典英文兒歌都在這裡,我整理了一百首英文兒歌
    昨天晚上九點多哄元寶睡覺,然後我就跟著元寶酣然入睡,到早上七點多才醒來,很久沒有睡這麼舒服了,自從有了娃,時間都是碎片的,這個星期我利用零散的時間,整理了一百首萱寶喜歡聽的英文兒歌。兒歌語言都是淺顯易懂,句式押韻重複,韻律輕鬆活潑,故事趣味橫生,富有節奏感和韻律感,唱起來朗朗上口,能夠培養孩子聽音辨音的能力及語感,對英語啟蒙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 《小明上廣州》,沒有兒歌的時代的兒歌
    沒有兒歌的時代-共談鄭國江兒歌及《小明上廣州》自70年代初粵語歌大盛以來,鄭國江老師幾乎包辦了大部份著名兒歌,包括《青蛙仔學跳水》、《道理真巧妙》、《完全明白了》、《小時候》、《親親爹地》、《有智慧不要浪費》、《Q太郎》、《小飛俠》、《足球小將》、《未來警察》、《機甲桃太郎》、《
  • 好聽又好學,金牌月嫂必會的10首數學啟蒙兒歌,快唱給寶寶聽!
    數字對孩子來說,是相當枯燥乏味的,然而兒歌貼孩子的生活實際,能夠將抽象的數字與他們的具象思維相結合起來朗朗上口,易學易記。 所以利用兒歌教孩子們熟悉數字,感知數學,是很好的方法哦,下面這10首數字兒歌,平時多念給寶寶聽吧~ 1、螞蟻搬蟲蟲 小螞蟻,搬蟲蟲,一個搬,搬不動。 兩個搬,掀條縫,三個搬,動一動。 四個五個六七個,大家一起搬進洞。
  • 我就不信小時候,你沒有聽過這七首兒歌
    今晚,我們在音樂裡,回到兒童時代,聽聽不同年代的兒歌吧,希望在歌聲裡,我們能找回那塵封已久的兒時記憶,重溫往日時光。作曲家潘振聲認為兒歌是影響少年兒童成長的一門重要藝術,也是培養兒童高尚情操和思想道德的重要內容,於是他寫下了我們熟知的「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 」,並取名為 《一分錢》。
  • 早教兒歌育兒-一起唱
    培養兒童早期教育,兒歌重要嗎?早教學英語重要嗎?重要!而且如果在嬰兒時期開始聽英文中文,以後小朋友們在懂得識字和看懂單詞的時候會容易很多!大家的童年對詞語的認知是不是都從「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開始的?
  • 有沒有一首兒歌能勾起你小時候的回憶?
    之所以在晚上創作,是因為我本身是做夜宵生意的,下班也比較晚,再一個呢,我這個人比較喜歡夜的寧靜。寧靜的夜晚,令我思緒萬千,周圍沒有嘈雜的聲音更能讓我好好進行創作。(有沒有跟我一樣同感的粉絲朋友呢?)令我想起兒時的回憶,是一首「小小牽牛花」這首兒歌,可能有的朋友沒有聽過這首兒歌,它的歌詞是小小牽牛花呀開滿竹籬笆呀一朵連一朵呀吹起小喇叭吹奏一曲農家樂呀山村富了千萬家嘀嘀嘀嗒 嘀嘀嘀嗒嘀嘀嘀嗒 嘀嘀嘀嗒一年更比一年發看到這,可能有的朋友就笑了,不就是一首兒歌嗎
  • 我們研究了100首兒歌,全程高能,原來有這麼多牛人!|幼兒園|鄧麗君|...
    當然儘管傳唱度驚人,卻少有人把兒歌當作正兒八經的藝術作品去對待。這大概是多數人的一個盲區:兒歌,孩子聽的玩意兒,能有什麼藝術價值可言?真的是這樣嗎?簡單易學又悅耳動聽的旋律,傳達樸素正能量的歌詞,在中國有數億人張口就能來,這本身就是無可比擬的藝術價值。
  • 8歲出唱片紅遍大江南北,中文兒歌,我只推薦比我大兩歲的她
    寶寶啟蒙的路上,一定繞不過的就是兒歌。很幸運的是,幾年前在陪小侄女聽兒歌的時候,認識了她——王雪晶。不知道有多少人聽過她的名字?這樣一個兒歌歌手,陪伴了我七年歲月,陪小侄女聽、自己在k歌軟體和ktv唱、現在又陪兒子聽。大抵美的東西,是不分年齡的?
  • 富不過三代,窮也不會窮三代
    神仙通常會在一個海上的小島顯現降臨,窮書生打包行李往這個小島,親自要問神仙他家三代窮困的原因。途中路過一個村莊,窮書生因飢餓而昏倒在一個富翁家門口。富翁很有愛心的將他帶入家中,騰出一間客房讓他住,叫僕人煮營養的食物給他吃。幾天後,書生恢復體力,富翁問他為何會昏倒。書生將家中自祖父到他這一代,沒有人做過壞事,也很善良,不知為何,會窮了三代。
  • 走進濟南古鐘錶博物館,聽2800座古鐘錶講劉氏家族的收藏故事
    我被這些古老的鐘聲吸引,用心聽著劉氏家族與鐘錶的故事。鐘錶與劉氏家族的故事走進博物館,就如進入鐘錶的世界。中國的、外國的;古老的、現代的;大的、小的;金的、銀的等等,讓人眼界大開。館內陳列著自十八世紀到二十世紀晚期流入中國的外國鐘錶,以及中國自主生產的各種鐘錶實物,涵蓋座鐘、掛鍾、臺表、懷表、手錶五大系列。
  • 發電的兒歌|讓敏感的春天和易逝的童聲,變成兒歌
    「做精神的胎毛筆」,把孩子的聲音片段錄下來,請音樂人把它做成歌,既成為每個家庭的紀念冊,一首家族之歌,也回應了時代。焦慮於是催生創造,「發電的兒歌」項目出發了。20年代的兒歌在哪裡?「1954年有《小燕子》,我們的21世紀20年代有什麼兒歌呢?」
  • 我怎樣不被別人說的話使我聽了不舒服,怎樣才能取消?
    很想請你幫助我可以了解多些聖經的含義,我怎樣不被別人說的話使我聽了不舒服,怎樣才能取消。感謝上帝。就說詩篇一百零九吧:1我所讚美的神啊,求你不要閉口不言,2因為惡人的咀和詭詐人的口,已經張開攻擊我,他們用撒謊的舌頭對我說話。3他們圍繞我,說怨恨的話,又無故地攻打我。4他們與我為敵以報我愛,但我專心祈禱。5他們向我以惡報善,以恨報愛。6願你派一個惡人轄制他,派一個對頭站在他右邊。
  • 寶寶成長,乘著兒歌的翅膀
    從剛開始時,大人唱兒歌,昊昊只能把最後一個字說出來,到逐漸可以整句整句地唱,昊昊的語言能力在不斷增強。有一次,外婆帶昊昊去逛寵物商店,見到小狗小貓,他竟然自言自語地唱了起來,每一個動物都指認得非常正確。平時在家玩玩具時,昊昊嘴巴總是一刻不停,不仔細聽,還真不知道他在說什麼。
  • 羨慕小時候的自己:這些遊戲、動畫和音樂,也是你的童年嗎?
    每年都有人幫你算計著,第一波八零後什麼時候步入中年,第一波九零後什麼時候滿三十歲......好像他們不提醒你就長不大似的。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侃侃 - 快樂時光現在別說福利社了,連粉筆都換成了電子筆;小人書變成了平板電腦;放學後的遊戲時間成了各種補習班......但我們的童年,好像不是這樣的。
  • 麥穗成央視舞臺新寵 獻唱《我愛唱軍歌》(組圖)
    近期,中央電視臺《我愛唱軍歌》欄目在星光演播廳錄製,著名歌唱家李雙江、閻維文,著名詞曲作家閻肅等均到場參加,更有其他知名軍旅歌唱家共計幾十位明星,可謂盛況空前。繼上一次錄製央視《天天把歌唱》節目壓軸演唱的國家一級演員、青年歌唱家 麥穗也在本期《我愛唱軍歌》欄目最後再次壓軸領唱,帶來一首應景之作《東西南北兵》,將現場的氣氛帶到最高潮。麥穗以一身軍裝出場,更顯大氣端莊。她領銜演唱的經典軍歌《東西南北兵》,唱響了《我愛唱軍歌》欄目對官兵的美好讚歌。
  • 子雍【漢水悠悠】我是虜家兒,不解漢兒歌
    子雍想起南北朝時期的《折楊柳歌辭五首》之一,隨口吟出的是這兩句:我是虜家兒,不解漢兒歌。這件事之後,子雍對所有的茶藝展演等一直抱持敬而遠之的態度,不是不好,是感覺不對路,無緣消受。八月桂花遍地開。八月以來,綺思麗文在朋友圈綻放如元宵夜之煙花,子雍突然想起,多年前那個下午,在杜公館的桂花樹下,聽上海朋友說起杜、孟二人,說起女扮男角的"冬皇",說起她與梅蘭芳及杜月笙的風雅往事,時有桂蕊落下,撿起一粒,便有黏液似的濃香粘手,真正讓子雍感覺不知該作何言語。記得這樣一些民國風雅軼聞:當年孟小冬議以平妻身份嫁與梅郎,亦曾郎情妾意,傳為佳話,甚至淡出舞臺,意欲居家賢良。
  • 黃磊談心中「最美抗戰歌曲」:聽著《長城謠》長大
    小時候天天在家說戲,聽多了,黃磊也能說出個道來。談到「最美抗戰歌曲」,黃磊不假思索地想到了《長城謠》,「印象中的父親就是現在我四十多歲的年紀,從小就聽我父親唱這首歌,聽著聽著也會跟著唱了,這是我童年特別美好的一段記憶。」 談到與父親的關係,黃磊說生活中跟老爸是一對「特別不嚴肅的父子」,「我跟父親像兄弟倆,沒有老幼尊卑。」現在父親黃小立年近八十,和以前比瘦了很多,頭髮也全都白了。
  • 星檔案 || 獅子座:聽我的聽我的聽我的,我做的都是為了你好
    即便你沒見過獅子座的其他朋友,但多少也一定會聽他們提起過一些;同理,他們也可能會經常在其他朋友面前提起你。於是,在見面之前,你和獅子座的其他朋友們,其實已經有了間接的了解,大家都會有種「未見其人,先聞其事」的感覺。等到真的見面了,獅子一介紹,大家一對上號,那就真的是「久仰久仰」了。
  • 這個世界上最最牛X的兒歌,竟然是某大神抄來的!
    當然嚴格來說,「1155665,4433221」(音階)這段曲調也不是莫扎特的原創:原曲是18世紀在法國流行的一段童謠《媽媽,請聽我說》(Ah,vous dirai-je,maman)。這首《媽媽,請聽我說》有多強大?不但莫扎特在此基礎上創作了十二首變奏曲作為推廣,很多人心裡的一個巨大謎團也終於解開:《小星星》和《字母歌》怎麼曲調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