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質(shí zhì)。近義詞有:本質。反義詞有:表面,現象。
本質。[聞一多《說舞》:「舞是生命情調最直接,最實質,最強烈,最尖銳,最單純而又最充足的表現。」,王西彥《古屋》:「要緊的不是名詞,而是實質。」]
實質參考例句:
1、細節的實質是認真的態度和科學的精神。
2、毛澤東思想的精神實質。
3、他的話真是一語破的,一下就說到實質上。
4、學生鞠躬「接駕」實質是炫耀權力,學生。
5、這兩件事表面上雖然不一樣,實質上卻是相同的。
6、事物的實質似乎橫梗在我們中間。
7、憲法中有關設立協會的實質性部分被替換。
8、對誰都是朋友,實質對誰都不是朋友。
9、勿抓影子而失去實質;不要捨本逐末。
10、建築的實質是空間,空間的本質是為人服務。
實質有關的成語:
1、見微知著(jiàn wēi zhī zhù):微:微小;著:明顯。看到一點苗頭;就知道它的實質和發展趨勢。
2、文質彬彬(wén zhì bīn bīn):文:文採;質:實質;彬彬:形容配合適當。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樸實,後形容人文雅有禮貌。
3、識微知著(shí wēi zhī zhuó):看到事物的苗頭而能察知它的發展趨向或問題的實質。
4、蓋頭換面(gài tóu huàn miàn):猶改頭換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內容實質不變。
5、魚質龍文(yú zhì lóng wén):魚的實質,龍的外表。謂虛有其表。
6、名同實異(míng tóng shí yì):名稱相同,而實質不一樣。
7、貌離神合(mào lí shén hé):謂表面上不同而實質上一致。
8、暮四朝三(mù sì cháo sān):①《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原指說法、做法有所變換而實質不變。②比喻反覆無常。
9、不痛不癢(bù tòng bù yǎng):比喻評論、批評等不能觸及實質;沒切中要害;不解決問題。
10、改頭換面(gǎi tóu huàn miàn):改變人的面目。比喻在外表上、形式上作一些更改、變動;而保留原來的內容實質。
《實質造句和解釋_實質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由[小孩子點讀]APP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學家庭同步輔導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