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金絲楠木棺材的原料,真的是從朱棣陵墓上偷來的嗎?

2020-11-24 騰訊網

乾隆皇位,這位自封「十全老人」皇帝,因其文治武功卓著在古代中國皇帝表中位列前茅。但乾隆皇帝也曾做出過上不了臺面的事情,乾隆皇帝在修建自己陵寢時,由於所使用金絲楠木不夠,乾隆皇帝就以「修繕」明朝皇陵為理由,公然盜取明朝皇陵中的金絲楠木。

首先,給大家介紹下金絲楠木。

晚明謝在杭《五雜俎》提到:楠木生楚蜀者,深山窮谷不知年歲,百丈之幹,半埋沙土,故截以為棺,謂之沙板。甲板解之中有紋理,堅如鐵石。試之者,以署月做盒,盛生肉經數宿啟之,色不變也。

歷史上,楠、樟、梓、椆並稱為四大名木,而楠木被冠以其首,足見人們對楠木喜愛程度有多高。

金絲楠木絕對是木材中上等品,金絲楠木是非常珍貴木材,由於金絲楠木性穩定,不翹不裂,經久耐用;再加上它性溫和、冬暖夏涼,香氣清新宜人,因此金絲楠木倍受封建皇家的青睞。

在封建王朝,金絲楠木專用於皇家宮殿、皇家寺廟、皇宮中家具以及皇帝龍椅寶座等,民間若是有擅自使用,會因逾越禮制而獲罪,除此之外,封建皇家還有一項工程需要大量使用金絲楠木,這便是皇陵建設。

因此金絲楠木一直是封建皇家中最理想最珍貴、最高級的建築用材。

金絲楠木固然是金絲楠木中上品,但這種木材生長周期特別慢,往往需要百年以及更長時間才可以成為棟梁之材。

此外,自然界中金絲楠木分布於四川、貴州、湖南和湖北等山深老林中。

因為這種木材生長周期慢和明朝皇家大量採伐,到清初,自然界金絲楠木已經非常稀少!

明成祖朱棣在修建紫禁城時,曾使用大量金絲楠木,大明永樂四年詔建北京宮殿時就「分遣大臣採木於四川、湖廣、江西、浙江、山西」,這在明史上有明確的記載。

明代的宮城和城樓,寺廟,行宮等重要的建築,其棟梁必用楠木。

明史記載的楠木

,明史卷三十,正德十年,宣慰彭世麒,限大木三十,次者二百,親督運京,賜赦寶諭。

例如:

明成祖朱棣的長陵稜恩殿,佔地1956平方米,全殿由60根直徑1.17米、高14.30米的金絲楠木巨柱支承。

由於明朝皇家大量採伐金絲楠木,到清朝,金絲楠木已經非常稀少。

雍正帝勵精圖治十三年,到雍正末年,大清國庫已經存銀超過6000萬兩,雍正駕崩後,乾隆即位,面對雍正留給他這樣一個國庫充足,天下太平王朝,乾隆在修建自己陵寢時,真可謂「窮奢極欲、毫不吝惜」。

乾隆皇帝陵寢其奢華程度,遠遠超過康熙景陵和雍正泰陵。

乾隆皇陵在修建過程中,乾隆皇帝準備其陵寢主體建築都使用上等金絲楠木,但在建造過程中,乾隆發現陵寢所需要金絲楠木根本不夠用,縱然有錢也無處買,比較自然界中金絲楠木到清朝已經十分稀少。

可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又不願意自己陵墓修建太寒酸,執意要使用金絲楠木,如此大量金絲楠木上哪裡去弄?

乾隆皇帝本人自然知道何處去弄。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但作為堂堂一國之君,總不能幹偷雞摸狗勾當,這時候有些大臣看出了乾隆心思,於是就向乾隆上書:明朝皇陵年代久遠,破舊不堪需要重新修繕。

乾隆聽到後,大喜連忙批准,當然乾隆知道大臣言外之意。

那麼又該如何修繕明代皇陵?

自然難不倒乾隆,其實很簡單,就是以大改小。

例如:朱棣陵墓中祾恩殿原本有七間房屋,恩門也配置了五間房屋,但在修繕之後,祾恩殿只剩五間房屋,恩門變成了三間房屋。

朱棣皇陵中祾恩殿基本是以金絲楠木為主體修建的,在被乾隆修繕後,大幅度縮水不少,那麼節省下來原料自然被乾隆偷偷運到自己陵寢上去了。

後來考古專家在乾隆陵寢中,確實發現明朝皇陵中原料。

然而,也許讓乾隆做夢也沒有想到是,乾隆如此耗費財力修建一座陵寢,裕陵不僅本身就是一座「豆腐渣」工程,百年後,乾隆陵寢也被盜掠,這難道就是明明中的惡有惡報。

相關焦點

  • 乾隆皇帝的金絲楠木棺材原料,真的是從朱棣陵寢上偷的嗎?
    金絲楠木真的有那麼珍貴嗎?能夠珍貴到讓乾隆皇帝去偷朱棣陵墓上的?咱們先來了解下這金絲楠木。,一般都是皇族貴胄的專屬用木,其大量用於建造房屋以及陵墓等。直到明朝,楠木更是被老朱家所青睞,現在北京的故宮就是老朱家修建的,故宮的建築、家具等,就使用了大量的楠木,這還不算啥,朱棣陵寢裡就使用了大量的楠木。現存的朱棣陵寢其中就用了60根直徑1.17米、高14.30米的金絲楠木作為支撐。 到了清代,滿清統治者更是延續了明朝對金絲楠木的喜愛,並且由於國力的昌盛,對金絲楠木的使用更是龐大。
  • 慈禧下葬用的金絲楠木棺材,後來卻發現是紅漆,溥儀羞於說出原因
    慈禧想必大家都知道,她雖未稱帝,地位卻比皇帝還高。更讓人生氣的是,她沒有什麼政治上的成就,卻在享受和奢侈上讓人無法匹及。像她這樣好面子的人,一般對自己的棺木也會很注重,可是如今她的棺槨卻是被漆上一層紅油,怎麼看怎麼廉價。慈禧下葬用的金絲楠木棺材,為何會被塗上紅漆?
  • 四川金絲楠木棺材價格多少錢?
    隨著社會的發展,為了節約公告資源、國家也在大力的推行火化政策,也有極少部分地區還未實施,所以有個別政策允許、經濟寬裕的家庭,還是考慮給家裡老人備一兩口上好的金絲楠木棺材,是以行孝道,由於四川的楠木料更好,今天皇木閣給大家說下四川金絲楠木棺材的大概價格。金絲楠木原材料金絲楠木棺材多少錢,這要從選材說起。
  • 賭王一副棺材值800萬,木材是比鑽石貴的金絲楠木,貧窮限制想像
    就比如說無人不知的賭王何鴻燊,前段時間去世引起了轟動,他的一生堪稱傳奇,事業、家庭上都達到了常人無法達到的高度。賭王離世後,給他的妻子和孩子留下了數千億的財產。賭王一生輝煌,在澳門積聚了無數的財富,澳門有超過一半的人在直接或間接地為賭王工作。因此,賭王賺的錢是難以想像的。其病危的最後幾年,在醫院治療的費用就高達13.8億元,死後當然不能沒有排場,賭王的墓穴選在自己家族專用的陵園中。
  • 浙江出土一口金絲楠木棺材,堪比黃金,專家:終於解開一千古謎案
    經過專家了解之後,這一墓葬是南宋丞相史嵩之的古墓,當專家想要對其進行保護性發掘的時候,當地村民還舉行了相關的祭拜儀式,以此來表示對墓主人的尊敬,後來伴隨著考古隊的研究探索,在裡面發現了一口比較特殊的棺材
  • 武則天死後葬在乾陵,你真的想不到,她的「棺材」是這種材料的!
    小編今天的話題是說棺材,有讀者說棺材是不吉利的東西,有讀者說它寓意升官發財,是非常好的東西。小編作為一個寫歷史的自媒體人,非常同意後面的話,因為凡事都往好處想的人,生活一定過得很陽光和快樂。唐朝又稱盛唐,在大唐的歷史上,還出了一位千古女帝武則天,這位女皇帝活著的時候,曾經讓鬚眉男兒汗顏,死後用什麼材料的棺材斂葬,這個事兒卻成為了千古未解之謎。
  • 成都鬧市區驚現千年古墓,出土17具金絲楠木船棺
    「金絲」顧名思義,是說這種木材能夠像金子一樣在太陽的照射之下顯得熠熠生輝。    經過科學研究,這種木材的結晶體要遠遠高於其它木材,這也是為何金絲楠木外表看起來如此「高貴」的原因。稀有的金絲楠木更是如此,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湖北恩施侗鄉楊大爺那間由通體由金絲楠木打造的老屋,專家給出的估價達到了七八個億,足以見得該建築材料之珍貴了。  金絲楠木大多用於家具的建設,將其用於房屋的製造,這種做法是十分土豪的,根據記者的調查,那間老屋是楊大爺祖上傳下來的,大致修建於公元1573年到公元1620年間,他的先祖是松江府的大官,為了在老家頤養天年才修建了這間豪華的屋子。
  • 皇帝陵墓中有一最神秘的地方,不能見光,非常隱秘,一般動不得
    光緒皇帝陵墓被盜一事,發生於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雖然是一夥不明身份的人,但從盜掘手段上分析 ,他們並非生手,盜墓經驗豐富。,甚至將光緒皇帝的棺材頭鑿了一個大洞,連屍體都拖了出來,但棺材下面的金井卻沒有動,這對經驗豐富的盜墓者來說,太低級了!
  • 權力的遊戲——嘉靖皇帝修墳史
    這時剛滿十四歲的朱厚熜剛剛繼承興獻王位兩年,卻被突然告知,他將會成為大明天子,也就是後來我們耳熟能詳的嘉靖皇帝。 這個還是半大孩子的年輕人在當時一定沒有想到,處在權力風暴中心的他,竟然會成為一個偉大的陵墓設計師。除了明太祖朱元璋以外,他是唯一一個同時設計了父母、自己、兒子三代陵墓的明朝君主。
  • 男子帶金絲楠木雕成的老虎來鑑定,不但冬暖夏涼,而且延年益壽!
    那麼今天給大家要講的是關於金絲楠木老虎的鑑定趣事。男子說這件寶貝是金絲楠木的,是他父親幾年前出去玩的時候買的一根木頭料,因為他父親是屬虎的,就找了位雕刻家雕成了一隻老虎。當時買著一根木頭花了幾百萬。今天來就是想知道這個木頭到底有多少年的歷史?這個烏木金絲楠和普通的黃料金絲楠有什麼區別?
  • 再探清西陵,中國最後兩個皇帝長眠在這裡,他們都很衰
    1730年,雍正皇帝的泰陵開始營造。1909年,光緒皇帝的崇陵破土興建,1915年完成。* 慕陵:節儉的道光慕陵在清西陵的最西側,是道光皇帝的陵墓。由於道光皇帝在位時曾有鴉片戰爭失敗,所以陵墓少建了明樓、神功碑樓等很多建築。但是宮殿內卻修建的奢華精緻,尤其是由金絲楠木雕刻的上百條龍精美無比。
  • 常被當作皇帝棺槨用材,俗稱「帝王木」,它究竟是什麼木材?
    在古代的時候,有一種木材常常被皇室所用,皇帝的棺槨及皇室中的家具多用這種木材製作,故被稱為「帝王木」。這種木材觸之猶如觸摸嬰兒的肌膚,溫潤細膩,光潔如玉,而且,還能夠散發出一縷縷清幽的香味,令人心曠神怡。
  • 乾隆陵墓:滿清最有福氣的皇帝,自詡十全老人,結果屍骨卻被扔在臭水裡
    愛新覺羅·弘曆,年號乾隆,他是滿清入關後的第四位皇帝。25歲登基,在位60年,禪位後又當了3年太上皇。乾隆是滿清最有福氣的皇帝,以89歲的高齡去世。乾隆自稱「十全老人」,具體來說就是,「十功者,平準噶爾二,定回部一,大金川為二,靖臺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爾喀降,合為十。」這是一組反映乾隆墓地裕陵的照片。
  • 考古發現南宋丞相墓,出土1500斤巨棺,棺材板就值一個億
    金絲楠木棺材而這座古墓的主人,根據專家的考證,正是南宋丞相史嵩之。史嵩之嘉定十三年,史嵩之中進士,調任光化軍司戶參軍。不久後,他的叔叔史彌遠便問他:「我準備給你換個新職位,你想去哪?」紹定六年,史嵩之還聯合蒙古滅掉了金朝,讓南宋皇帝一雪前恥。嘉熙四年,史嵩之入朝拜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兩淮、四川京湖軍馬。在他為相期間,因為太過專斷而遭受非議。
  • 古代棺材有四種顏色,分別代表什麼意思?黑色別亂用!
    我們看許多民間故事,不少人買不起棺材便「賣身葬父」就可知,棺材在喪葬中的重要性,約摸著第一費用不便宜,第二希望能買一副好棺材能夠入土為安! 那麼你知道在古代,棺材的顏色有幾種,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嗎?
  • 除了風水,有一事竟和朱棣內心秘密有關
    大家好,我是我愛旅行看世界,今天和大家聊一下明十三陵,這是一個皇家的帝陵,規模非常的大,是明朝皇帝的陵墓群,但是明十三陵為什麼會被定在北京呢?朱棣的陵墓為什麼會是規模最大的呢?其實和朱棣內心的秘密有關。
  • 浙江發現南宋丞相墓,出土棺材價值2億,流傳千年的謠言不攻自破
    後世關於史嵩之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覺得他頗有才能、功勳顯赫,也有人認為他追求權力、專斷獨橫,在民間更是有傳聞說,史嵩之去世後,首級不翼而飛,他的家人沒有辦法,只能給他做了一個金頭,放在棺材裡一同下葬。這一傳言流傳了上千年,直到2011年12月,史嵩之的墓葬在餘姚市河姆渡鎮五聯村被發現,才讓這個謠言不攻自破。
  • 葬禮總花銷5000萬,一副棺材就800萬,「富豪喪禮之冠」名不虛傳
    中國古代特別講究「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近年來發掘的許多古代帝王陵墓,就很好的證明了中國古人對於葬禮的重視。比如2011年發掘的海昏侯墓,其內部祠堂,廂房,門闕一應俱全,大量的黃金和寶貝藏於其中,足見墓主人和他的家人對其喪葬一事格外重視。富貴之人死後總是想把自己生前的風光和榮耀也帶到另一個世界去,而這顯然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