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並不遙遠:鄰居家中種罌粟 代購的安眠藥含毒品成分

2020-12-01 騰訊網

罌粟,是一種可以提取出毒品的植物,但依然有人為了賞花或滿足「口腹之慾」而違法種植。半年來,昌平公安分局共在轄區內查獲了近400株違法種植的罌粟,相關違法行為人均受到了行政處罰,罌粟植株也均被剷除。

事實上,毒品距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遙遠,託代購買回來的「神藥」可能含有毒品成分,娛樂場所內銷售的「奶茶」也可能被「加了料」。今年「6·26」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健康人生,綠色無毒」,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從遠離毒品的「小陷阱」開始。

自家種的「涼菜苗」 竟是「大煙花」

一個月前,昌平區崔村鎮社區民警巡邏發現,轄區一位農戶家中種植了大片罌粟。昌平公安分局禁毒大隊立刻聯合派出所出警,當場查獲罌粟植株340餘株。而讓民警哭笑不得的是,在被問及為何要種植罌粟時,夫妻倆竟稱是聽說罌粟種苗很嫩,種植後給自己拌菜、蘸醬食用。

前不久,家住回龍觀地區的一位老人也被民警找上了門。原來,老人家中的保姆在家中陽臺上種花,還把盛開的花朵拍下來發到了網絡上,有人一眼看出這是「大煙花」,便報了警。民警訊問時,保姆稱她確實不知道自己種植的是罌粟,種子則是一個朋友贈送的。

因涉嫌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上述案件涉案人員均被昌平警方予以行政處罰。今年上半年,昌平公安分局共查獲、剷除了轄區內近400株私自種植的罌粟。

昌平公安分局禁毒民警告訴記者,這些被查獲的涉嫌種植罌粟的嫌疑人,大多不是為了販賣、吸食,而是為追求一些道聽途說的「療效」,或者為了觀賞花卉而種植。民警在辦案中就曾遇到一位患慢性疾病的老人聽信傳言「吃罌粟苗可以止疼」,於是種植罌粟食用。

民警提醒市民,毒品原植物能夠提煉出毒品,有極大的社會危害性,如罌粟就是製取鴉片等毒品的原材料。不論出於何種動機,買賣、種植毒品原植物及其種子均屬於違法行為,若種植數量較大或抗拒剷除,及經公安機關處理後又種植的,還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

海外買的助眠藥物 居然是毒品

在朋友圈代購廣告中,常常會看到一些「海外神藥」的推薦。女孩張某因為有安眠的需求,接觸到了一種日本藥物。

這款藥物在日本是用於鎮靜、助眠的處方藥,因其溶於水後液體呈淡藍色,故被稱作「藍精靈」。藥盒上標有日文漢字「不眠症治療薬」,一些海外代購就將它當作普通的安眠藥來銷售。

但這款藥物並不像它的名字那樣「可愛」。起初,張某隻是前往日本購買後自己服用助眠,但慢慢地,她了解到這款藥物另有用途——與酒精同服會產生致幻效果。此時,也有朋友向張某提出購買藥物「玩一玩」,她便以2400元的價格賣出了6板「藍精靈」。

事實上,「藍精靈」的有效成分為「氟硝西泮」,該成分已被我國列為第二類精神藥品予以管制。《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要求,此類藥物必須憑醫生處方按規定劑量銷售,零售企業還需要將處方保存兩年備查。

「起初張某確實是買藥自用,但當她明知這款『藥』屬於毒品後,依然向他人銷售,就已涉嫌犯罪。」本案二審主審法官,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法官湯笑然告訴記者,如果一種藥物的主要成分同時還具有毒品性質時,只要超出了醫療用途等合法範圍使用,行為人便可能構成毒品犯罪。

張某有著大學文化,原本也有一份穩定工作,卻為貪圖幾千元的利益跨過了法律的底線。去年3月,經兩級法院審理,張某因犯販賣毒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罰金5000元。

沒見過的物品 別輕易嘗試

近年來,化學合成技術擴展了毒品的種類,提高了毒品純度。而很多販毒人員為了去除人們對傳統毒品,如冰毒、麻古、搖頭丸的反感,往往把新型毒品加工成「奶茶」、「咖啡」等飲料及香菸,稱之為「神仙水」「止咳水」「彩虹煙」等招搖過市。特別是青少年,極易出於獵奇的心理進行嘗試。

湯笑然提醒公眾,如果見到日常生活中不常見的上述物品,不要輕易接觸,務必要謹慎辨別。

「『癮君子』的生活方式也很隱蔽。」昌平公安分局禁毒民警告訴記者,若要抓捕一名已經深陷毒癮、實施毒品犯罪的嫌疑人,需要耗費極大的精力。經幾個月的長期蹲守摸清嫌疑人行動規律,並嚴密策劃抓捕方案防止意外發生,這是禁毒民警的工作常態。如果能從源頭就遏制住毒品的傳播,禁毒工作的開展將能更加順利,也能真正讓毒品遠離每個人的生活,實現「健康人生,綠色無毒」。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劉蘇雅

編輯:徐慧瑤

流程編輯:王夢瑩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遠離毒品,從禁種罌粟做起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 農民朋友都忙著春耕播種, 山東省禁毒形象大使「大衣哥」提醒您: 罌粟不是菜,種一棵也違法, 輕則拘留罰款,重則判刑入獄!
  • 禁止「罪惡之花」(罌粟)——群眾舉報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有獎勵
    為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禁毒工作的積極性,廣泛發動群眾舉報毒品違法犯罪行為,嚴厲打擊毒品違法犯罪活動,淨化社會環境,維護社會治安穩定,按照河南省公安廳、財政廳聯合印發的《河南省舉報毒品違法犯罪獎勵辦法》規定,舉報毒品違法犯罪行為,最高可獲人民幣30萬元的獎勵。
  • 新化:馬路邊發現「毒品」罌粟幼苗
    點擊播放 GIF 0.0M(工作人員正在剷除罌粟幼苗)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瑞)3月26日,新化縣洋溪鎮禁毒辦接到群眾舉報爐洋公路旁有種植罌粟的情況。該鎮政法委員彭東接到消息後,第一時間組織派出所、綜治辦、禁毒辦工作人員前往核實,當場剷除了一批罌粟幼苗,並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批評教育。毒品是人類的共同敵人,禁絕毒品是每個公民、整個社會的責任。....洋溪鎮黨委政府對非法種植罌粟等毒品原植物的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對毒品原植物堅決做到發現一株、剷除一株,對相關人員堅決做到立案一起、查處一起、追究一起。
  • 讓罪惡之花無處綻放---寶坻警方剷除毒品原植物罌粟
    讓罪惡之花無處綻放---寶坻警方剷除毒品原植物罌粟 2020-06-27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收繳罌粟乾果176個 商城縣警方成功查處一非法持有毒品原植物種子案
    信陽消息(商公選)時下,正是罌粟花開、結果的季節,為進一步深入開展禁毒工作,商城縣公安局吳河派出所充分利用這一特殊時期,主動作為,成功查處一起非法持有毒品原植物種子案。 由於罌粟種植大多在不被人注意的偏遠角落,吳河派出所結合轄區實際,組織民警、村幹部,深入田間地頭、山林溝壑、家庭院落,廣泛開展踏查剷除罌粟活動,對閒置農院和村落進行重點踏查。5月31日下午,民警在吳河鄉曾油坊村巡查時發現一偏僻菜園處遺留有幾十株罌粟秸稈,民警根據罌粟開花結果期分析,此處應為剛採摘罌粟果後留下的秸稈。民警立即在附近調查該菜園戶主,並聯繫村幹部配合調查工作。
  • 6月26日國際禁毒日,毒品相關知識!
    隨著人們對毒品危害越來越多的認知,在國際禁毒日做一些相關的知識普及,成為我們作為社會一員義不容辭的責任。當今大部分的毒品都經過化學合成,而化學合成基本原料還是植物,它們會對人體產生刺激或者麻醉作用,並且可形成嚴重癮癖危害人體健康,但又是人類醫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藥材。現有的主要國家禁止種植的毒品原植物有:罌粟、大麻、古柯。
  • 罌粟知道是「罪惡之花」為什麼還要種
    隨後,民警經過查訪,找到了罌粟的種植者——附近一位村民。這名村民稱,自己在家中飼養家禽,聽說使用罌粟熬水餵鵝,可以治鵝的腹瀉等疾病,便在大橋下種植了罌粟。經清點,罌粟苗總共1428株。民警現場對罌粟苗進行了剷除。「當時抱著僥倖心理,想著種植給鵝吃,治腸炎,但不知道會犯這麼大的錯。」該村民說。
  • 嘉興有人種植毒品? 警方在一小區裡查獲罌粟花
    罌粟花,據說很美,但相信很多人都沒見過它可是製作毒品的原料國家法律明令嚴禁私自種植然而,近日,在嘉興平湖某小區的花壇中竟然出現了一小撮罌粟花事情經過5月11日上午,當湖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稱轄區某小區的花壇中有人種植罌粟花。
  • 下列毒品中不屬於阿片類毒品是冰毒 阿片類毒品是什麼?
    阿片類毒品是從罌粟中提取的生物鹼及體內外的衍生物。它們能與中樞特異性受體相互作用,緩解疼痛,產生欣快感。下列毒品中不屬於阿片類毒品的是:  A.嗎啡  B.海洛因  C.冰毒  D.鴉片  答案:C 責任編輯:凌芹莉
  • 禁毒知識介紹:什麼是毒品
    受國際毒潮泛濫和國內涉毒因素影響,雖然國家不斷加強禁毒工作力度,但我國毒品問題仍呈發展蔓延的趨勢,既面臨境外毒品滲透加劇和國內毒品來源增多的雙重壓力,也面臨鴉片類傳統毒品繼續發展和冰毒、搖頭丸等新型毒品迅速蔓延的雙重壓力,禁毒工作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毒品問題在我國也成為一大毒瘤,威脅到廣大職工的身心健康。
  • 珍愛生命 遠離毒品|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們也在戰鬥!
    柘榮縣毒品犯罪案件特徵1.涉毒品犯罪類型目前我國刑法打擊的涉毒犯罪包括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罪等十餘個罪名,但在柘榮發生的毒品犯罪主要是下遊犯罪,如販賣、運輸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和容留他人吸食毒品罪,其中,涉嫌販賣毒品罪的人最多。
  • 6月26日國際禁毒日 河北法院發布典型毒品犯罪案例
    2019年以來一審審結毒品犯罪案件844件1314人……河北法院公布毒品犯罪案例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史風琴 河北日報記者崔叢叢)毒品是人類社會的公害。禁毒工作事關國家安危、民族興衰、人民福祉。當前,濫用毒品和毒品犯罪成為較為突出的社會問題。
  • 75歲老太誤種罌粟被判5年是怎麼回事 種罌粟是屬於什麼罪
    75歲的老人種罌粟被判5年  近日,有網友爆料,江蘇連雲港一名75歲的老人種罌粟被判5年。老人稱是聽說罌粟花好看,收到2顆果實在家種植。派出所檢查時發現家中有4104株罌粟幼苗。  唐女士稱,在公安機關查獲之前,李莫蘭所在村的"大喇叭"早已喊了一個多月的"罌粟危害",但其奶奶是文盲,並不懂其危害,"只是以為會開很好看的花"。  唐女士還表示,蘇北很多人家都有罌粟種子,家裡種植面積只有1平方米。目前,老人被關押在看守所,即將被送往女子監獄。
  • 老人誤種四千顆罌粟被判刑,鄰居:開花很好看,民警:一棵也違法
    山花爛漫,風景無限好,花開雖美但不是所有的花都能隨便開(罌粟)正是我國嚴禁非法種植的植物之一,我國法律明令禁止種植罌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毒品原植物危害大,罌粟不是蔬菜,也不是鮮花。種毒違法,種毒必鏟,種毒必究。
  • 轉發:毒品「狼人殺」全集!快來識破這些狼人:「白面」、真假「奶茶...
    轉發:毒品「狼人殺」全集!NO.2罌粟罌粟果表面比較光滑,頂端有 6~14條呈放射狀排列的扁圓盤,底部有一個短柄,中間呈圓形。NO.2罌粟罌粟果成熟後,除了自身會開裂外,還會被人為破碎,將裡面褐色種子分離曬乾,製作成罌粟殼,因此添加到食物中不會有整顆,都是支離破碎的。
  • 種罌粟?你試試!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那麼,種罌粟?你試試!!警方第一個 say no近日,公安薊州分局白澗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發現,轄區村民趙某在自家院內種植疑似毒品原植物(罌粟)。經勘查,民警發現趙某家中種植毒品原植物共81株,並依法剷除、扣押,將趙某傳喚至派出所開展調查。經審查,趙某對其非法種植原植物的行為供認不諱。現趙某已被依法行政拘留十日。要說種植罌粟可能是法律意識淡薄那麼吸食毒品呢?
  • 種罌粟花用來餵雞、觀賞,臨沂多人種罌粟被處罰
    4月17日至21日,龍家圈街道楊某和、田某芹、劉某美、張某強、武某桂因種植罌粟,先後被沂水縣公安局龍家圈派出所行政拘留。陳某合、劉某業因種植罌粟,被罰款伍佰元。4月30日,平邑縣公安局豐陽派出所接民警在轄區朱家村進行走訪時,發現一住戶家中的花盆內種植著一片開花的罌粟,民警立即展開調查,並剷除這些罪惡之花。
  • 74歲種罌粟獲刑5年:被忽視的犯罪
    江蘇省連雲港市海州區人民法院2019年12月至今審理的8起非法種植罌粟案件中,被告人普遍年齡較大,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識淡薄。居住在海州區的74歲老人李志英就是其中一例,她被判刑5年,引發輿論關注。   可怕的罌粟   種植罌粟涉及的罪名是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罪。
  • 網紅飲料「咔哇潮飲」為什麼成毒品?皆因含有「迷奸水」GHB成分
    屬美拉尼西亞群島,物價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並不便宜。當地的土著有時候聲稱他們的祖先來自臺灣。除了土著,還有約10%的白人和黃種人。瓦國講三種語言,英語、法語和畢斯拉瑪語(當地土語)。整個國家不到三十萬人,首都維拉港也不過四萬人左右。在《前往世界的盡頭》的首期節目中,大張偉、卜學亮率領的旅行達人有個任務與裸族共處三天、並製作重口味飲料「咔哇」的極限任務。
  • 禁毒丨嚴禁種植罌粟,哪怕種一株也違法!
    禁毒丨嚴禁種植罌粟,哪怕種一株也違法!它,就是罌粟,哪怕種一株也是違法!「大衣哥」朱之文代言禁毒公益片《禁種罌粟》 什麼是罌粟?我們經常說的「罌粟」其實是鴉片罌粟,俗稱「大煙」。罌粟(大煙)最為引人矚目的特徵,是它那大而豔麗的花朵,以及膨大、有汁液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