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八卦序數,有如下四種: 1.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2.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兌七、艮八、離九。 3.震一、巽二、離三、坤四、兌五、乾六、坎七、艮八。 4.坤一、巽二、離三、兌四、中五、艮六、坎七、震八、乾九。 四種卦序,尤以第一種最為複雜,也最為常用。下面,分別介紹四種卦序是如何確定的。
一、先天八卦序數先天八卦次序: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其排序原理是什麼?這要從八經卦的「生成」說起。
邵雍著《皇極經世緒言》卷七云:「太極既分,兩儀立矣。陽上交於陰,陰下交於陽,四象生矣。陽交於陰,陰交於陽,而生天之四象,剛交於柔,柔交於剛;而生地之四象,八卦相錯,而後萬物生焉,是故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 根據邵雍的說法,我們逐步分析八經卦的生成過程,以及其卦序的排列原理。
太極分而為二,一奇一偶。奇為陽儀,偶為陰儀,統稱兩儀。 先天八卦的次序體現了天體的運行規律,即「天道左旋,地道右旋」。 根據八經卦的生成過程,可以看出其次序排列的原理。乾卦為一,順數:乾「上爻」交一陰為「兌二」,乾「中爻」再交一陰為「離三」,乾「上中爻」再交老陰為「震四」;坤卦為八,逆數:坤「上爻」交老陽為「艮七」,坤「中爻」再交一陽為「坎六」,坤「上中爻」再交老陽為「巽五」。 至此,先天八卦的次序為: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二、後天八卦序數之一
後天八卦序數是依據《洛書》而來。洛書結合後天八卦可以發現: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兌七、艮八、離九。 用途: 此卦序見於奇門遁甲,以及風水中的三元九運。
三、後天八卦序數之二
《說卦傳》第五章說:「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譯文: 帝出乎震:春天來了;太陽從東方升起;(震為東方,一年之始,一日之始,早晨6時) 齊乎巽:正值春夏,齊乎乎的秧苗茁壯成長;(巽為東南,上午9時) 相見乎離:正值夏季,莊稼的茂盛映入眼帘;(離為南方,中午12時) 致役乎坤:夏末秋初,農閒時去做雜活;(坤為西南,午後15時) 說言乎兌:正值秋季,到了令人喜悅的收穫季節;(兌為西方,傍晚18時) 戰乎乾:深秋之時,外出做工;(乾為西北,夜晚21時) 勞乎坎:正值冬季,糧食已經收藏起來,外出勞動;(坎為北方,深夜0時) 成言乎艮:一年的成就全在於此。(艮為東北,清晨3時) 根據《說卦傳》,得出後天八卦數:震一、巽二、離三、坤四、兌五、乾六、坎七、艮八。 用途: 此卦序見於風水羅盤。
四、先天八卦,配洛書數
洛書結合先天八卦可以:坤一、巽二、離三、兌四、中五、艮六、坎七、震八、乾九。用途: 此卦序見於三元風水的抽爻換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