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不起放不下,這樣的人最容易心理失衡
在現實生活中,經常聽到一些人發出這樣的抱怨和嘆息:「唉,活得真累。」說這話的人當中除了少數確實是因生活勞累而感到身體疲乏以外,絕大多數是心理上「活得累」的緣故。他們或是因兒女和家庭的瑣事而操心過多;或是因受到上級錯誤的批評或同事的誤解而感到工作不順心;或是因心胸狹窄、妒忌他人而自尋煩惱。如今,社會生活的快節奏,也會使得許多人感到不適應,心理負擔過重,產生「活得累」的感覺。
從現代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有「活得累」想法的人,大多數得的是「心病」,他們總是對一些事情太過在意,不能拿得起放得下,以致心理失去平衡或發生了障礙。有句俗話說:「心病還須心藥治。」那些喊「活得累」的人,應該認真分析一下自己究竟累在什麼地方,並切切實實地對症下藥。這樣,才能使自己從「活得累」中解脫出來,從而使自己生活得充實、快樂。
給「活得累」開的藥方是四個字,即「修身養性」。具體來說,就是面對困難和挫折鼓起勇氣,樹立信心;要努力尋找自己在生活中的恰當位置,腳踏實地地為社會、為他人幹點事,以充實自己;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沒有必要為一些個人和家庭小事斤斤計較。至於由於對目前競爭的社會環境及生活的快節奏不適應,感到「活得累」的人,就應當在鍛鍊身心、磨鍊意志上多下功夫,以增強心理的適應能力。
另外,當你在生活中遇到特別不順心的事情,甚至遭到重大的挫折或打擊時,不妨找好朋友談談心,把自己的苦惱、憂傷發洩出來。心理學研究發現,人的心理機能有自我調節修復的功能。一個人如果能把內心的煩惱或痛苦訴說出來,即使別人實際幫不了什麼忙,也能使他的煩惱或痛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有些人不願意向別人訴苦,寧願「打落門牙往肚裡吞」,強忍「活得累」的苦惱,這只會使事情變得更糟。
心理學研究還發現,哭也是人類常用來排譴悲傷和苦惱的自然方法。在悲傷時人們常常會哭,婦女和兒童更是如此。哭不是什麼壞事情,哭有時也有助於緩解由悲傷、苦惱等情緒狀態而引起的心理反應。而一些「有淚不輕彈」的男子漢,在傷痛打擊下往往容易得病。所以,從這一角度說,遇事不必硬充「好漢」,有時,倒不如讓自己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場好些。
當然,對於那些確實是操勞過度的人,還是應當注意勞逸結合和量力而行,適當減輕自己在生活上或工作上的負擔。因為只有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精力充沛地參與社會競爭。
「修身養性」的根本目的,是要確立自信。
人本來應該是個「歡樂的表現體」,所以,要時時處處保持「最棒」的良好狀態。首先,從內心深處保持歡樂的最佳狀態,這是至關重要的。人生不過百十年,說起來很長,但實際上過起來也很快。與整個的歷史長河相比,那就更是轉眼即逝的短暫一瞬。因此,凡事都要大氣一點兒,要拿得起放得下,要注意忘卻不快,更不能自尋煩惱讓自己「活得累」。
【頓悟捨得】
給「活得累」開的藥方是四個字,即「修身養性」。具體來說,就是面對困難和挫折鼓起勇氣,樹立信心;要努力尋找自己在生活中的恰當位置,腳踏實地地為社會、為他人幹點兒事,以充實自己;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沒有必要為一些個人和家庭小事斤斤計較。
捨得下小面子,日後才有大收穫
在中國,面子是個大問題,人們常說,人要臉,樹要皮。自古以來,中國就是重農輕商的。古代的四大行業,所謂「士農工商,四民有業」,商業是排在最後的。司馬遷作《史記》,將為商賈立傳的《貨殖列傳》排到全書的最後。在司馬遷的思想裡,商賈的地位,連從事看相、算卦的都不如。
所以,有的人開始創業時,因為恥於與「商人」聯繫在一起,就掩飾說自己做生意是為了創一番事業。但真正的商人毫不掩飾自己的目的,理直氣壯地說是為了賺錢!威力打火機有限公司老闆徐勇水面對「你創業成功的動力是什麼」的提問時,他的回答是:「就是為了賺錢,過上好日子。」
正是因為這類商人臉皮「厚」,才能賺到別人賺不到的錢。他們認為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加上他們敢為天下先的膽識,決定了他們敢四處闖蕩,佔據了外地人不屑一顧的那些領域,不聲不響地富了起來。
當年在街上擺攤,依靠擦鞋度日的小擦鞋匠,如今已成為臺灣製鞋業的領導品牌之一「阿瘦皮鞋」的創始人兼董事長羅水木。已到古稀之年的他笑著回憶:「年輕時我長得瘦小,體重不到50公斤,街坊都叫我『阿瘦』,既親切又貼切。」
20世紀50年代還是一個很多人穿不起皮鞋的年代,擦鞋可謂「金字塔頂端的五星級服務」。但是在臺北市延平北路二段「東雲閣」大酒家樓下已形成了一條「人龍」,在「金融一條街」工作的上班族,正排隊等候名聲響亮的「阿瘦仔」擦鞋,儘管「阿瘦仔」擦一雙鞋的價格比吃一頓正餐還貴。只見在「人龍」的最前端,身手利索的「阿瘦仔」拿著豬毛刷和擦鞋布,飛快地給客人的皮鞋上油、擦亮、磨光,同樣的程序毫不馬虎地堅持五輪,才算大功告成。
「阿瘦仔」擦鞋攤附近,擦鞋攤、擦鞋店林立,但要想找到「擦五遍,亮五天」的擦鞋師傅,除了「阿瘦仔」,可說是「別無分號」。「擦鞋找阿瘦」的口號不脛而走。
「我絕對不會因為客人多,為了搶時間而減少一道工序。」羅水木驕傲地說,「客人的眼睛是雪亮的,即使能騙得了一時,客人也終究會發現。」從十歲起就輟學的他,頭腦中有一種模糊的「品牌觀念」——「阿瘦仔」的招牌,沾不得一點兒灰塵。
創業路上不乏艱難險阻,即使是擦皮鞋,羅水木也全心投入,終於獲得了顧客的信任,從臺灣街頭一個不起眼的小擦鞋攤,到年營業額超過30億元新臺幣(約合6.8億元人民幣)的「龍頭企業」。
在成功商人看來,面子不值幾個錢,能賺大錢才算有面子,這是成功商人獨特的「面子觀」。在他們的觀念中,如果你想在社會上走出一條路來,那麼就要放下身份和面子,讓自己回歸到「普通人」。同時,也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和批評,做你認為值得做的事,走你認為值得走的路。
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那些寧願吃「低保」,也要保住面子而不願努力打拼掙錢的人,是最讓人瞧不起的。
成功商人當初不也一貧如洗嗎?但他們能丟掉面子,頂著壓力努力賺錢,「自救者得天救」,成功商人能賺錢而且賺了錢就在情理之中了。
【頓悟捨得】
放下面子更易獲得成功,因為捨棄面子的人,他的思考富有高度的彈性,不會有刻板的觀念,而能吸收各種資訊,形成一個龐大而多樣的資訊庫,這將是他的本錢;捨棄面子的人能比別人早一步抓到好機會,也能比別人抓到更多的機會,因為他沒有面子的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