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囟門,想必很多朋友都知道,就在自己的頭上。當有了孩子之後,對於囟門的關注往往就尤為重要了。因為經常會有人說囟門如果比較小,可能是孩子以後智力發育不行,又有人說囟門閉合太晚了,有可能是因為缺鈣。那麼對於這些傳言,作為新手父母,你們能夠很好的分辨嗎?今天寶貝就給大家說一說囟門那些事。
1、囟門在哪裡
寶寶頭上有幾塊頭骨拼接在一起時會形成縫隙,那麼這些縫隙就是囟門的位置,通常孩子出生以後都會有前囟門和後囟門兩處。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摸著比較軟,平時沒事可不要隨意抓撓這個區域喲。
2、摸囟門變啞巴
這應該是老人說不要摸孩子囟門最大的「謊言」了,因為沒有任何研究顯示過,摸囟門會影響寶寶的語言能力呢。只是說這個區域比較脆弱,但是依然是在腦硬膜的保護下的喲。所以我們平時正常撫摸是不會傷害到孩子的。
3、囟門閉合晚缺鈣
我們首先應該了解孩子的前後囟門通常在幾月份會出現閉合。前囟門大概是從寶寶五個月以後就出現閉合的情況了,一般在兩歲之前就關閉。大多數的寶寶都是在一歲半左右。而後囟門往往就比較早了,經過三個月以後就會自行閉合,最晚也不會超過四個月。所以對於後囟門來說,可能很多家長就會忽略了,畢竟閉合的比較早。所以閉合晚一些也是沒有關係的,這和缺不缺鈣,沒有任何聯繫。
雖然寶貝給大家解釋了這麼多的誤區,但是對於孩子的囟門我們依然需要非常的重視,但是也不能過度保護,比如說平時一直戴著帽子,這樣頭部的皮膚不能呼吸,很容易使孩子起溼疹;或者是經常給孩子剃頭,希望孩子的頭髮能夠長得更加茂密。尤其是一些老人喜歡用剃鬚刀刮的光溜溜的,如果不小心還會傷害了孩子的頭部皮膚,這可是非常不利的。
對於囟門的「傳說」,你還知道哪些呢?都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寶貝給你解答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