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展中國》陳彥雄中國畫作品展

2021-01-15 藝展中國yzchina

陳彥雄簡介

陳彥雄,號一道子,1969年出生於汕頭澄海,北京冬奧藝術城專家組成員,著名文化學者,畫家、詩人、高級翻譯。曾遊學於中國美術學院和上海大學美術學院,他是中國易畫藝術的倡導者、探索者,被新聞媒體譽為「用英文向西方人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中國青年文化使者和集周易、繪畫、詩詞、翻譯四位一體的文化學者」。

2016年11月應邀赴美國名校用英文講授中國傳統文化,受到外國友人的熱烈歡迎;

2017年12月赴馬來西亞新山市舉行《中國夢民族情一帶一路》陳彥雄國畫展並開設《易經與東方智慧》的國學講座,搭起中馬兩國文化交流的橋梁;

2018年5月應邀赴日本講授易經文化;

2018年12月赴英國劍橋大學講學並進行文化藝術交流。

先後被國家有關權威機構授予「共和國行業發展傑出貢獻獎」、「北大百周年紀念講堂易學最高獎」和「汕頭市年度藝術貢獻獎」等榮譽稱號。國畫作品參加過國家和省級的大型美術展並被上海美術學院、世博會和馬來西亞新山美術館等海內外等十多家藝術單位收藏,並同沈鵬、範曾、何家英等九位當代藝術大師一起入選由中國國家郵政局主辦的《一帶一路新絲綢之路》藝術大使,其國畫作品出版成系列郵冊發行到一帶一路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先後在汕頭、深圳、廣州、泰國、馬來西亞、蘇州和上海等地舉辦過個展和聯展。他的易畫藝術在當代中國畫壇可謂獨樹一幟,具有很強藝術感悟力和藝術感染力。

其畫及三門,花鳥、山水和人物皆精,是個全能的畫家。他的繪畫具有以「詩詞為魂,易學為骨」的藝術精神,其獨特的藝術語言表現在「詩畫易合一」之中。他的人物畫不但在題材上表現了人,而且還在精神上表現了人,是對造型美、意境美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優秀藝術作品。其人物作品面部刻划具微,清麗淡雅,維肖維妙,畫面渾潤華美,意境深遠。擔任過「汕頭杯」全國環保書畫大賽和「潮人杯」 全國書畫大賽等大賽評委。著名書畫家、南開大學博士生導師朱彥民評價其作品:「陳彥雄的國畫作品既能胎息傳統,有古典山水畫的意境和韻致,又能結合西學修養和現代意識,進行大膽嘗試和形式創新,達到了『古不乖時,今不同弊』的藝術境界」。

現兼任國際易學聯合會理事,中華詩書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文環境風水研究院專家委員,中華國際易經書畫研究院院長,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廣東省潮汕文學院副院長,鄭州市書畫院名譽院長等。

愛國文化學者陳彥雄和他的精神世界

文/常平

人物名片: 陳彥雄,號一道子,原籍廣東澄海,享譽海內外的當代著名易學家,詩人,畫家,高級翻譯,北京冬奧藝術城專家組成員。他是中國易畫藝術的倡導者、探索者,被新聞媒體譽「登上北大百周年大講堂傳播易畫藝術第一人」。2016 年11 月赴美國名校講授中國易經文化,受到外國友人的熱烈歡迎;2017年赴馬來西亞新山市舉行《中國夢民族情一帶一路》陳彥雄國畫展並開設《易經與東方智慧》的國學講座,搭起中馬兩國文化交流的橋梁;2018年5 月應邀赴日本講授易經文化;2018 年12月赴英國劍橋大學進行文化藝術交流。先後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共和國行業發展傑出貢獻獎」、「北大百周年紀念講堂易學最高獎」、「汕頭市年度藝術貢獻獎」和「弘揚易學文化突出貢獻獎」 。現任國際易聯理事,易學書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華詩書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中華國際易經書畫研究院院長,中國人文環境風水研究院專家委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廣東省潮汕文學院副院長等。代表作品有:《詩暉畫影》、《東方智慧易經》、《陳彥雄國畫集》、《一道子現化詩英譯與賞析》及譯著兩部。

易學源於《易經》之學,最早是起源於五千多年前的伏羲氏,所以易學最開始是一種預測的工具,到了周文王的時候把八卦演繹成六十四卦,並且註解卦辭,爻辭,這個時期雖然《周易》有了文字,但是《周易》也只是一本用來佔卜的書。到了春秋末期,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對《周易》一書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更是用了十篇文章來做《易傳》,即《十翼》,是對《周易》的完整注釋,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他把《周易》提升到了哲學的層次。《周易》是神秘而又神聖的中華傳統文化,我們來探訪一位在國際上頗有影響力的易學學者,讓他告訴我們《周易》的神聖魅力。

「易道玄玄玄幾許,太極陰陽,學海無涯渡。酒綠燈紅非我處,天涼惟見紅爐煮。春去秋來朝復暮,華髪稀疏,無悔隨春去,隻影孤單燈伴語,卻緣天地心中鑄。」這是他創作的一闋《蝶戀花研易》,講述的是研易者的心路歷程。這闕詞的作者一生與易學密不可分,從早年從事商務英語談判到如今深研《周易》,並提出了「廣義風水」、「狹義風水」和「社會風水」等新名詞和新概念,用中英文在國內外刊物發表近百篇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榮獲過許多易學、文化藝術方面的大獎,出版有詩集《生命的天籟》、詩詞集《澄江流韻》、《詩暉畫影》,家居文化專集《風水文化一點通》、《陳彥雄國畫集》等,如今更是著手譯著幾十萬字的英文版《東方智慧易經》,他被中外媒體譽為「用英文向外國人傳播東方神秘易經的中國青年文化使者」和「集周易、繪畫、詩詞、翻譯四位一體的文化學者。」他是陳彥雄,一名中國傳統文化研究者。初見陳彥雄老師的時候,他中等個頭,雙目炯炯有神,樸素的外表,卻有著一種外人對周易研究者描述的所謂那種「仙風道骨」的神秘感,當神秘面紗揭開後,又發現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紅色」愛國主義者。

研易之源:愛國主義情懷

出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末的他,成長於廣東澄海東裡的一戶貧困農家裡,與那個年代的其他小孩一樣,多數都是一邊上學一邊幹農活,放牛的時候看到幾隻鵝在一旁嬉戲,幾頭牛在耕田,這種農家淳樸的景象總讓人有種靜逸的美麗,每當看到這些場景,陳彥雄就會撿根小棍子在沙地上畫畫,臨摹這番景象,這種大自然的和諧也激發了他對文學藝術的熱愛。

家庭的原因讓他一度中斷了學業,父母也是憂心忡忡,大字不多識一個的母親沒有說出「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但是從小她便教育自己的孩子要讀書,以後才被人家看得起,才能夠賺錢養家餬口,改變家庭的現狀。正是這一番話,迫使陳彥雄回到校園認真讀書,而在讀大學選取專業的時候,他選讀了英文和國際貿易。當我們詢問他為何不選讀自己喜歡的文學藝術類學科時,他很坦蕩地說「當時覺得,讀英語專業將來能夠賺多點錢。」

畢業之後從事翻譯與國際貿易工作的陳彥雄,經常要出差到各國,也在那個時候他接觸了很多西方的文化和異國風俗,但是在他的心裡,還是中國文化最偉大。以前他去美國和外商談判的時候,他衣服的口袋裡都會插一面小國旗,久而久之,大家就稱呼他為「陳國旗」。插在口袋裡的這面小國旗,帶著他走過了一場場的商務談判,他講到,「插了這面國旗我會感覺很踏實,因為我感到背後有十億人民在支持我」。這份愛國的情感一直植根在他的內心,當他回想當年大學英語課堂上,外籍老師問大家這一生最大的願望是什麼時,陳彥雄認真地站起來回答「My biggest wish is that China will become more prosperous and stronger very soon,and as strong as USA.」(我最大的願望是中國會更加繁榮昌盛,並且跟美國一樣的強大)。

而真正激發他潛心研究《周易》的,是源於兩個談判上的小插曲。一次在與韓國商人的閒聊時,對方指著韓國的國旗詢問著陳彥雄,知道這是什麼嗎?他答道這是韓國的國旗,對方接著問國旗的圖案呢,他答道,這是八卦和太極。韓國人立馬很驕傲地講到,這就是「South Korea’s八卦,韓國的八卦,是韓國人發明的,而且韓國政府將要把它作為民族特有的文化向聯合國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彥雄當場向這群韓國商人糾正說這是來自中國的八卦,他講解了八卦的來源,每一卦所代表的意思,直到對方承認八卦是中國發明的才肯罷休。第二次是與日本人爭論著朋友辦公室的風水擺設,日本商人強調中國人不懂風水,這在陳彥雄聽來,簡直侮辱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他挺直著腰板告訴這群日本商人「中國人的血脈裡一直流淌的是陰陽和風水的符號,我有機會要去日本跟你們探討風水文化和中國的周易文化。」就是這兩段小插曲,激發了他要從事周易研究的決心,他說要讓全世界人民知道,周易是屬於中國的,是中國人民獨有的文化,它更是屬於世界的。

研易之途:融於詩、畫和生活

在陳彥雄的工作室裡面,到處堆滿了他的畫作,他被譽為是「中國易畫藝術的倡導者、探索者」。他的畫及三門,花鳥,山水和人物都得心應手,畫作栩栩如生。翻開他的書畫集,每一幅都是融詩於畫中,詩畫合一,相得益彰。月盈是詩、月缺是畫、老人與虎入畫、日出日落皆是畫的主題,潮汕紅頭船,潮州湘子橋,山山水水,皆是美的啟迪和文化的符號。他的繪畫具有「詩詞為魂,易學為骨」的藝術精神,他的人物畫不但在題材上表現了人,而且在精神上表現了人,是對造型美、意境美的緊密結合的優秀作品。

所謂的易畫,便是將《周易》的原理融入在畫中,陳彥雄的畫作中,易畫佔據了許多,周易所強調的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在山水畫中所表現的便是左邊要有水,因為龍喜水,所以需要有江河,右邊要有山或者森林,白虎喜歡森林和山峰,前朱雀所表示的就是畫作的前面需要點綴的人物和景物,後玄武既是表示後面需要有大山依靠。他向我們介紹到「創作一幅成功的國畫要有悟的境界,道的境界,和的境界。悟就是有悟性、有靈氣的藝術境界,道就是裡面要有陰陽、太極原理,和就是這幅畫欣賞起來很恬靜和諧,那麼這就是成功的國畫。」

陳彥雄的成功不僅僅只是在於他的文化藝術造詣上,更多的是他借用了《周易》頓悟出生活的規律,當中包括了建築風水的造詣、周易與企業管理的和諧。在陳彥雄看來,建築風水講究的也是人與建築的和諧,這也是周易當中的「天人合一」,人既要與自然融合在一起,建築也不例外。潮汕有句俗話叫做「合厝人意才是好工夫」,意思就是房子的風水要符合不同人的生命信息場,這叫做人宅感應。而對於企業管理來講,《周易》當中很多思想也給我們很大的啟示,例如陰陽平衡、物極必反的原理,變易、不易、簡易的原理,居安思危的原理和周易太極思想的原理,「一個單位就是一個小太極,它受周圍環境的影響,一個地區是中太極,受國家這個大太極影響。」所以在陳彥雄的社會風水學當中,他便提到了「個人命運永遠從於國家和民族的命運。」這和包括企業發展的決策一樣,一定要符合國家發展的決策,服從國家大局的磁場,適合這個時代的節拍。同時一個企業的管理者,既要做到有為,也要達到無為。

研易之夢:在西方的講臺上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陳彥雄第一次接觸《周易》的時候,便是源於大學時期的老師,當時老師希望他能夠用《周易》當中的哲學思想來克服人生路上的困難,也從當中汲取智慧,坦然地去面對未來的生活。直到現在他還清晰地記得這位恩師對他的三句寄語,第一是希望他成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周易文化的學者;第二是希望他能夠把周易翻譯成英文介紹到西方去;第三是希望他用英文站在西方的講臺上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恩師的這三句寄語在他的心中烙下了極深的印痕,他如同一汪熱氣直冒的溫泉眼一般,對這片希望懷抱著拳拳之心。於是他便將老師的這份期望當做自身的使命,著手翻譯易經。他要寫的是一部讓普通的、懂英文的人都能讀懂的易經,將周易與建築文化、文化藝術、周易與企業管理,周易與百姓生活等等融合在一起,他對我們講解到:「這本譯著是把周易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預測學、哲學四大功能結合起來的一本書,它穿越過去,現在和未來」。古人有云「不讀易,不足以成名醫」,「不讀易,不足以成名相」,博大精深正是《周易》流傳至今的主要原因。

陳彥雄翻譯這部《東方智慧易經》至今已有五、六年的時間,至今還未成冊,當中花費了非常多的精力,用十年左右來完成古人用兩千多年才著述而成的書籍,他覺得很值得。而他的理想更是把周易文化傳播到世界,讓世界人民了解更多中國文化,「中國需要世界,世界更需要中國,未來很多東西需要在東方,特別要在中國文化中尋找答案。」集詩人、畫家、翻譯家,易學家為一身的陳彥雄很謙遜地說到自己不是一個有學問的人。他的號為一道子,一是萬物之源,取之為一切的開始,道是來自周易,一陰一陽之謂道,子則是希望自己做一個有知識有學問的人。「雖然我現在也沒學問,沒有很多的知識,但是我會儘量完善自己,不斷學習,使自己成為一個比較有學問的人。」

在陳彥雄的世界裡,詩、畫、易學和翻譯已經成為他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份,他的理想,他的憧憬,也在他的努力下一步步實現了,他的「紅色」情懷便是源於《周易》,也長於《周易》。在八卦太極圖裡,他走出了自己的愛國情懷。

粵東易學家陳彥雄在「第三屆易學與現代經濟」論壇再度獲易學殊榮。本屆組委會把「當代易學名家」和「弘揚易學文化突出貢獻獎」兩項大獎頒給潮籍青年名學者陳彥雄,以表彰他在弘揚傳播易學文化、易學理論與實踐方面,特別是在易學與翻譯、易學與文學藝術領域作出的特殊貢獻。據悉,「弘揚易學文化突出貢獻獎」是目前國內外易學界的重要獎項之一,具有客觀性、公正性和權威性,每四年頒發一次。

作品欣賞

相關焦點

  • 著名畫家陳龍、楊璽中國畫作品展在延安革命紀念館開展
    著名畫家陳龍、楊璽中國畫作品展在延安革命紀念館開展 發布時間:2018-01-31 11:07:37
  • 觀展|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在肇慶...
    創作的《武漢防汛圖卷》《護林》等一大批代表20世紀中國畫成就的精品力作,豐富了20世紀中國山水畫的表現力,繼承和拓展了嶺南畫派藝術,也為新美術教育體系提供了新鮮而重要的經驗,在中國畫壇影響至今。今年是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為進一步紀念與弘揚黎雄才的藝術精神,廣東省美術家協會與中共肇慶市委宣傳部、肇慶學院共同主辦「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
  • 展覽搶鮮看 | 百件中國畫名家作品走進餘東·中國鄉村美術館
    畫家、作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浙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浙江省中國畫協會常務理事,浙江省國際美術交流協會副主席,浙江省女花鳥畫家協會副主席,浙江開明畫院副院長。2003年,高曄聲樂作品大型交響合唱音樂會 — 「唐風宋韻」在浙江省音樂廳舉辦。2018年,墨竹作品《乾坤清氣》參加「紀念文同誕生一千周年·當代中國墨竹大展」,作品由杭州國畫院收藏。
  • 《怡情悅性》筱影畫社作品展在吳門花鳥畫藝術研究院舉行
    蘇州訊(徐家根)12月22日,《怡情悅性》--筱影畫社會員作品展在蘇州市職業大學吳門花鳥畫藝術研究院舉行,畫展共展出了會員們創作的60幅花鳥山水等作品。其中,既有在各級各類大展中的入選獲獎作品,也有線描寫生等創意作品,但無論是六尺大畫,還是扇面小品,都是會員們的精心之作,展現了在繪畫創作方面的探索與思考。
  • 【作品徵集】中國第十四屆生肖畫及國畫優秀作品展 ——「福牛賀...
    「福牛賀新春」 中國第十四屆生肖畫及國畫優秀作品展 為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豐富春節文化生活,提升文化品位,由天津市書畫藝術研究會主辦,天津市河西區文化館、天津市書畫藝術研究會藝術館協辦的「中國第十四屆生肖畫及國畫優秀作品展——福牛賀新春」,從即日起開始徵稿。展覽旨在引領廣大書畫家及愛好者銳意創新,堅持文化自信,用可愛的生肖形象講述中國故事,展現中華民族精神,從而為中國文化注入新的能量。望廣大書畫愛好者熱情參與!
  • 「雁南展訊」春山可望 全國公安民警書畫作品邀請展
    劉 峰2021年1月8日參 展 藝 術 家 (按姓氏筆畫排序)杜 亞 軍杜亞軍,1965年出生,從軍期間為南京軍區書法協會會員,江蘇省硬筆書法協會會員。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全國公安文聯副主席;全國公安美協主席;中國鐵路美協副主席;中國海洋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民族美術藝委會委員;北京美術家協會國畫藝委會委員;中國畫學會會員;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會員;中國文化管理學會藝術研究工作委員會理事。
  • 「福牛迎春」展2月底前免費看!來天一美術館看名畫家的「牛氣沖天」
    (1月13日,「福牛迎春」——主題中國畫名家賀歲邀請展暨新時代民營美術館發展論壇開幕。)(此次共出展藝術家賀成、任穎、王志堅、何東、李毅精品力作79 幅,所展作品之牛或臥或立,或奔或駐,或群或獨,或老或少,或晴或雨,氣象萬千。)
  • 第二屆百名畫家畫合肥美術作品展開幕
    第二屆百名畫家畫合肥美術作品展開幕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為謳歌合肥近年來在脫貧攻堅中取得的豐碩成果,1月10日上午,由合肥市文化和旅遊局、安徽省書畫創作研究院共同主辦,合肥市美術創作院、合肥市賴少其藝術館、合肥市青年美協共同承辦「大湖名城·創新高地 第二屆百名畫家畫合肥美術作品大展」在賴少其藝術館開展。
  • 小品大幅 迎豬送福 崔寶堂篆書作品展即將開幕
    核心提示: 本次展覽將展出崔寶堂先生書法作品101幅,其中6尺以上10幅。大幅作品中有四條屏、六條屏、八條屏、12條屏。
  • 「牛道嘉——蔣志鑫寫意水墨作品展」開幕
    在牛年來臨之際,「牛道嘉——蔣志鑫寫意水墨作品展」於2021年1月5日在琉璃廠西街人美學院派開幕,展出了蔣志鑫30餘件寫意水墨近作。  在展覽現場,七旬的蔣志鑫鬚髮銀白卻精神矍鑠,他向記者介紹,這批作品是他近期創作的,展示了牛原始的野性與壯美。其中有的作品以中國畫傳統的構圖和留白,表現了雪原上的野犛牛;有的作品以極簡的寥寥數筆,勾勒出牛作為高原靈魂的彪悍與不屈。
  • 中國畫作品|新時代 盛世情一一2021年南通大學藝術學院院展
    作品多次入選省市、全國美展及國內外交流展,並有獲獎收藏,入編國家美術世紀典籍。曾任南通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南通書法國畫研究院院長,名譽院長。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一級美術師,江蘇省美術家協會人物畫藝術委員會顧問,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南通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南通大學兼職教授。
  • 庚子迎春——劉金瑞花鳥畫作品集賞丨私享藝術
    謝赫在六法中也曾提到經營位置是一幅作品成敗的關鍵,即作品的構圖。一幅畫的構圖不當,筆墨功夫再好也是失敗之作。構圖和款識這涉及到畫外功夫了,筆墨是技,由技到藝猶如由蛹變蛾,是質的變化。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金瑞現正在刻苦探索,正在向藝術的高峰攀登,他還很年輕,希望他繼續刻苦讀書,兼收並蓄,在藝術的道路上披荊斬棘,越走越遠!
  • 「長城印·中國夢」美術作品展——詹建俊《回望》
    中國首部3D IMAX紀錄電影暨六集電視紀錄片《長城》,是由中國最大的紀錄片生產基地——中央新影集團擔綱製作的一部跨年度國際巨製。由中央新影集團聯手人民網傾力打造的「長城印·中國夢·全國美術作品展」,旨在通過繪畫——這種人類最原始和最為直接的表達方式來宣揚長城文化。
  • 獻禮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中英文報導——彭大意作品展
    獻禮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中英文報導——彭大意作品展彭大意,1936年生,潮汕人。書畫近八十載,藝術博士,國禮藝術大師,法蘭西皇家畫院終身院士。在十多家國家級美協,文化單位,美術院校擔任教授、名譽主席、常務副院長等職。與共和國共命運,最具代表性傳奇的偉大藝術家。
  • 8月9日長沙文化海報:近百年湖湘學風名人名家書法作品展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8月8日訊(記者 熊遠帆)10日下午,近百年湖湘學風名人名家書法作品展學術講座將由王徽在湖南省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五樓展廳開講,將帶領觀展者重識近百年湖南學風的獨特魅力,共同領略各書畫大家的傲人風採。 王徽,湖南湘潭人。
  • 中國夢·勞動美——基層勞動者風採美術作品展
    範迪安題詞 人民網北京5月27日電  今日,由北京市總工會聯合中央美術學院舉辦的「中國夢勞動美——基層勞動者風採美術作品展」在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太廟藝術館開幕。 4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市總工會聯和中央美術學院共同組織下,來自中央美術學院近80餘名藝術家和走出畫室與職工藝術家一起,開展了為期三天的「『中國夢·勞動美』基層勞動者風採展」主題寫生活動。
  • 第二屆王羲之獎書法作品展優秀作品及入展名單公布
    中國書協副主席、山東省書協主席顧亞龍擔任本次面試評委會主任。  大眾網濟南8月5日訊 8月5日,第二屆王羲之獎書法作品展獲獎候選作者面試工作在濟南舉行,最終評選出優秀作品20件,標誌著第二屆王羲之獎書法作品展評審工作圓滿落幕。  5日上午,在山東省書法家協會書法創作室,來自全國各地的28位獲獎候選作者齊聚一堂。
  • 「未知的觀想——中國當代水墨藝術家邀請展」1月17日即將開展
    聯合網訊 由榮寶齋(濟南)主辦,銀豐集團、賈廣健藝術院等協辦的「未知的觀想——中國當代水墨藝術家邀請展」暨榮寶齋(濟南)新館跨年展將於1月17日在榮寶齋藝術館開展。據了解,本次展覽將展出唐勇力、張志民、袁武、張望、賈廣健五位畫家的作品,是對五位當代藝術家繪畫風格和創作思想的集中展示。展覽呈現出五位藝術家與他們所屬時代的互動,表達出一種對生活對藝術的真誠態度。好的水墨作品不僅好看,還要耐品,讓人尋味啟發我們的當下思考,本次展覽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來滋養觀者的靈魂,幫助大家摒棄都市的浮躁與喧囂,找回心靈「詩意的棲居」。
  • 「不破不立」——《新年新筆新硯邊 範炳南師生作品展第五回》
    只有砸爛籠子,讓飛鳥翱翔在大千世界裡,才會有一系列優秀的作品出現。」顯然這既是範炳南自我篤定的一種具象的藝術表現,同時也由此開啟了《新年新筆新硯邊 範炳南師生作品展第五回》展覽。《放飛》範炳南行為藝術表演《新年新筆新硯邊 範炳南師生作品展第五回》由西安中國畫院主辦、西安中國畫院當代水墨研究院承辦、藝渡.小陝畫館協辦;策展人王犇,執行策展王戰凌
  • 徵稿|「鄭和杯」大美瀏河全國攝影作品展
    2020年「鄭和杯」——大美瀏河全國攝影作品展徵稿啟事瀏河,東沿長江,南臨上海,西連蘇州,北靠太倉港。是全國重點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衛生鎮、中國江海河三鮮美食之鄉。2015年,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獲評長三角最美鄉鎮。瀏河憑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綜合實力,被譽為「江尾海頭第一鎮」。瀏河,史稱劉家港,是江南歷史文化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