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議書
萬眾一心 齊心抗疫
尊敬的同學們:
您們好!
咱爸咱媽的春節放假安排最新出爐啦!
今天,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2021年春節放假安排:2月11日(星期四,除夕)至17日 (星期三,初六)放假調休,共7天。2月7日(星期日)、2月20日(星期六) 上班。
通知提出,倡導市民群眾在京過大年,非必要不出京,減少人員聚集,加強個人防護。
近期,由於國外疫情持續蔓延,國內本土疫情呈零星散發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織疊加態勢,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特別是在寒假和春節期間,境內人員流動性大、境外回國人員增多,會給防控帶來一定壓力。
為了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現代教育報》向北京的中小學師生發出倡議:
共築疫情防控戰線,齊心共迎平安春節!
我們一起在京過大年!
做好個人防護措施是預防新冠肺炎及其他呼吸道傳染病最有效的措施,為此,我們為大家介紹防疫6招,希望每個人都堅持:
一、避免人群聚集。避免參加大型聚集活動。家庭私人聚會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做好個人防護,有咳嗽、發熱等症狀的人員不要參加。儘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通風不良的場所,前往公共場所或景區要自覺配合健康碼查驗。
二、加強個人防護。加強體能鍛鍊,每天堅持一定強度的運動或體力勞動,最好每天進行2小時及以上的戶外活動。
三、養成良好習慣。要堅持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一米線、少聚集的良好衛生習慣;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要全程佩戴口罩。
四、關注個人健康。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和管理。一旦出現發熱或咳嗽等呼吸道症狀,一定要佩戴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儘快就醫。
五、做好消殺通風工作。家庭要注意清潔衛生,每天開窗通風,家裡可以適量配備消毒液、口罩等必要的防護物資。
六、理性認識,科學應對。不信謠、不傳謠,不隨意轉發和評論,關注主流媒體聲音,共同營造科學防控、理性應對的良好社會氛圍。
疫情並未結束,
抗疫仍在繼續,
讓我們一起攜手,
共築疫情防控戰線,
齊心共迎平安春節!
我倡議!我接力!看到的同學們,趕緊向你的家人也發出「在京過大年」的倡議吧!也歡迎大家文末給小編留言,曬出你的倡議宣言!最後,祝同學老師們共度一個健康、快樂的寒假和新春佳節!
現代教育報社
2021年1月14日
這個春節疫情防控很關鍵!
這些內容不妨告訴家長們
張伯禮
春節可以不回家的暫時先不回
2021年1月1日北京電視臺《養生堂》節目中,張伯禮做出了權威分析,2020年國慶節期間,我國幾億人口在流動都沒有事兒,大家可能會說,春節還可以流動,但是「不行」,因為季節不同。「這個寒冷的季節,非常適合病毒生存。」
張伯禮院士強調,多點散發是難以避免的,希望大家在春節的時候少聚集,沒有特殊情況,儘量不要安排外出旅遊,在北京市也要儘量少聚集、少外出。
鍾南山
國內的一些中風險地區不要去
鍾南山院士此前在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表示,「雙節」出行需求的增加是必然的,在中國沒必要禁止出行,這是跟國外很大不同。但出行現在確實要更加重視注意。到國外的也是不鼓勵,國內的是可以的,當然對國內的有一些現在已經列為中風險地區,不要去。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離是需要的,要是這樣的話,還是可以平安度過新年和春節。
曾光
有基礎慢病的老年人不建議出行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在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表示,2021年的春節非常關鍵,大家在個人疫情防護方面千萬不能大意。節日期間要儘量避免去室內人多的密閉空間聚集,能少去就儘量少去。對於65歲以上且有基礎慢性病的老齡人群,不建議長途春運勞累奔波,一旦感染新冠病毒,救治難度更大,死亡風險也更高。
來源:北京日報、澎湃新聞等
編輯:何文潔
編審:郝彬
終審:王宇 蘇金柱 鮑丹禾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