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眼皮一跳,第一反應就是在心裡默念「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然後判斷一下自己屬於哪一種,雖然就算判斷出了不好的那一種,也是無法改變現實的,即便意義也不太大,但還是有很多人願意相信。
事實上,在醫生眼裡,眼皮跳並不能幫你佔卜未來和人生,但是可以判斷出,你是有病還是沒病。醫學上,眼皮跳的專業術語叫做眼瞼震顫或痙攣,是神經或眼部肌肉受到刺激後產生的顫動,眼皮跳的實質就是眼輪匝肌、眼瞼舉肌這類眼部肌肉在神經支配下發生顫動,進而帶動皮膚的跳動。而這種顫動也無法進行人為控制,其出現或停止往往都不受人為意志所影響。
如果你發生過的眼皮跳的發作時間都比較短,跳動程度也不嚴重,經常毫無徵兆地出現,又毫無徵兆地停止,一般就屬於生理性的眼皮跳,不管是左眼還是右眼,都不用擔心,也無需處理即可緩解。
根據目前的研究發現,精神緊張、菸酒過度、用眼疲勞、缺乏睡眠以及某些藥物因素都可導致眼皮跳。也有研究者發現,飲用咖啡可能會增加眼皮跳的機率,因為咖啡能增加興奮性神經遞質比如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從而刺激眼輪匝肌及相應的神經衝動,引起眼皮跳,精神緊張導致的眼皮跳的原理也大致與此相似。
所以,在當前社會的大多數情況下,你出現眼皮跳,可能是因為長時間盯著電子屏幕、沒有及時就寢或其他用眼過度等情況,這些情況下除了注意用眼衛生、及時休息、減少咖啡因製品的攝入外,不需要進行什麼處理,更不需要使用在跳動的眼皮上貼紅紙或麥稈等毫無科學依據的土偏方。
不過,除了生理性眼皮跳外,也存在著病理性眼皮跳。在2015年的時候,重慶就有一位女士因為篤信「左眼跳財」的說法,對自己挑了8年的左眼皮一直置之不理,最後導致左眼皮跳得越來越嚴重,從剛開始只持續幾秒,到後來延長至數分鐘,最後變成左側嘴角甚至整個左側面部抽動。
結果經檢查發現,原來是因為畸形血管壓迫了面神經根部,導致眼皮跳和面部抽動,最後只有通過微血管減壓術才將畸形血管與神經隔離開,這才解決了問題。所以,這種類型的眼皮跳大多都是病理性的,可能是額面、頭顱內或全身性疾病的一種臨床症狀,屬於眾多軀體症狀的一種。
什麼情況下的眼皮跳需要看醫生?
首先,如果出現以下情況,應當毫不猶豫得前往醫院就診,尋求專業醫療治療:眼皮跳持續時間超過一周;出現眼皮徹底閉合且睜眼困難;眼皮跳引起臉部同時抽動;眼皮跳伴隨眼睛發紅、酸澀且流淚。
另外,如果發生眼皮跳卻不能自行緩解,甚至持續加重引起同側面部震顫或抽動時,需要進一步前往眼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等相關科室檢查及治療。
還有一種慢性的眼皮跳叫做良性原發性眼瞼痙攣,據統計,每十萬人中就有五人發生這種情況。這種良性原發性眼皮跳動往往是慢性的,是在不受環境影響下雙眼不受控制地出現眨眼、擠眼以及眼瞼閉合的情況。在排除或治療其他病因後,終止這種眼皮跳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局部注射肉毒桿菌毒素,使眼皮下方的肌肉放鬆,導致其顫動減弱,才能預防痙攣。
所以,眼皮跳雖然是一個小概率事件,但是一旦出現,就別只想著「左眼跳財,右眼跳災」了,如果跳起來沒完沒了,一定要儘快去醫院治療,以免拖延出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