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懷孕5個月,我把她的肋骨打斷了。」
前兩天,有個網友在朋友圈「自曝」打老婆。南木看了,差點氣得背過氣去。
什麼年代了啊?打老婆還能打出優越感?
據他自己說,和妻子起爭執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借了網貸沒還,所以催債的人打電話罵妻子。
可沒想到,他沒有因為犯錯連累家人而愧疚,倒因為無辜被罵的妻子,打擾了他「最重視」的睡眠而發怒。所以,他不顧妻子5個月的身孕,拳腳交加,打斷了她的肋骨。
更氣人的是,因為懷孕不能手術、吃止疼藥的妻子,只能在病床上生生忍著疼。
可渣男嘴上說著後悔,下一秒又再次動手!
肚子裡懷著你的孩子,寵還來不及,卻接二連三下狠手。南木沒法想像,這位妻子心裡會有多委屈和無助。
打過癮的他,倒成了受委屈的那個人,在朋友圈訴苦,「是不是該離婚了,我想搬出去住。」
自己做錯了,卻先把髒水潑到妻子身上?這無恥的嘴臉,簡直震碎人的三觀。
最讓我難過的是,在他的朋友圈底下,他留下了這樣一條評論,「當時她父母不同意,她堅持嫁給了我。」
可惜女生對愛情的堅持,並沒有換來暖心的關愛,只換來了冰冷的拳腳。
那個說要為你遮風擋雨的愛人,卻是你一生最大的風雨和災難。
都說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南木想說,捨得動手打你的男人,真的就別要了!
提到家暴,總有人幸災樂禍,甚至把罪過強加給受害者。
去年年底,蔣勁夫被曝家暴女友。他以往陽光開朗的少年形象,在很多人心裡一落千丈。
同樣是家暴,女生身體多處受傷,連牙都被打掉。
結果,支持蔣勁夫的好友和粉絲,紛紛出來站隊,掀起一股輿論狂潮。
古力娜扎微博,「錯了與錯了,真相與真相。」「希望能再見當年的少年。」
▼
俞灝明稱自己喝多了,在微博上公開表示,「我站他!」
▼
孫藝洲篤定相信,真誠的蔣勁夫一定不會家暴,言之鑿鑿「事情一定有真相。」
▼
最寒心的是,同為女性的蔣夢婕,竟然用「一個巴掌拍不響」這句話,為家暴女友的蔣勁夫開脫。
這句話,對那些還身受家暴折磨的女性來講,無疑是又往心上插了把刀子。
無論誰對誰錯,暴力都不是解決衝突的法寶。
無獨有偶,創辦瘋狂英語的李陽,也曾因為家暴火過。
他嘴上說著「家醜不可外揚」,可卻把暴打妻子的細節描述得一清二楚。
「所以我當時是,下手比較狠一點。我就把她直接拽到地上,把她頭撞到了地上。」
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甚至很多學員,將家暴給李陽帶來的負面影響,美化為「成名的煩惱。」
家暴後的李陽,也確實後悔了。只不過,他後悔的是,家暴新聞會影響他的事業。可對那個為他生兒育女,承受他無名怒火的妻子,他連一絲憐憫和歉意都吝嗇。
他的妻子,肉體上的創傷還未愈,就要忍受李陽在公共場合,一遍遍炫耀家暴。不被尊重的恥辱,讓她的心也被狠狠凌遲。經歷過的人,都知道這種痛,到底有多刻骨。
其實,每一個家暴的丈夫,打完妻子後,都會痛哭流淚地道歉,還會用下跪、自扇耳光的方式提出挽留。
甚至他們會找很多藉口開脫,比如,「都是因為我太愛你了,我才控制不住我自己。」「如果不是因為你這樣,我也不會動手。」
可當他們動手的那一刻,就壓根兒忘了你會痛、會難過。他們從不認為自己有錯,錯的永遠是你。
很多人會問,被家暴的人為什麼不果斷離開?
據美國家暴熱線統計,
一個受害者,平均要經過7次的努力嘗試,才能真正離開施暴者。
因為心軟、經濟能力、孩子等種種原因,受害者在家暴的旋渦中越陷越深。可如果不斷舍離,當家暴者再一次失控時,遭殃的就不只是你。
在廣州的一個小作坊裡,丈夫失控了。
他不斷怒扇妻子耳光。他的狠戾,嚇到了邊上的兩個女兒。大女兒尖叫嚎哭著懇求,「爸爸別打了,爸爸別打了。」
可丈夫不僅沒有停止家暴,反而將求情的女兒一個抱摔扔到地上。
癱在地上的女兒爬不起來,原本沉默的媽媽愛女心切,厲聲痛哭下跪向男子磕頭,希望他饒過自己和女兒。
就在大家以為,這糟心的一切即將結束時,原本要上樓的丈夫,又折返回來再次暴打妻子,兩個女兒嚇壞了,立即跑回來阻攔。
最後母女三人抱頭痛哭,這一場景實在太揪心。
兩個女兒,在旁邊竄上竄下、驚聲尖叫的那種恐懼感,讓人心碎。
南木真的能體會到,女孩們的無奈和震驚。看著自己的媽媽被傷害,弱小的她們無能為力。
她們童年世界的安全感崩塌了。最親的爸爸,用極致的傷害,清楚無疑地展現了,人性到底有多醜陋。這種陰影,只怕她們一生都揮之不去。
那些動輒就把不滿訴諸暴力的人,不是因為你做錯了,只是他們習慣,把生活中遭遇的所有不順,都歸結到你頭上。
「不讓你化妝,不準你穿自己喜歡的衣服,限制你的社交圈,幹涉你的工作。」
家暴者,最大的特徵就是控制欲。
他們用看起來「吃醋」「佔有欲」「愛的義無反顧」的行為,讓你陷入被深愛的幻覺。
「真正的愛情是互相包容和呵護,而絕非互相傷害。那些極致的控制欲和佔有欲不是愛情,只能是自私和變態。」
家暴的人,總是用偏激的「愛」,編織一個外表華美的夢境,然後再用拳腳傷害,讓你的人生淪為噩夢。
所以叔希望,不管是被家暴過,還是深陷家暴困境的女生,都能勇敢發聲,尋求法律的幫助。而不是抱著僥倖心理,期待「浪子回頭」。
希望你的善良和包容,都只給值得的人。
- END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