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韶光入駐香港專家委員會,易學傳承的現代化選擇

2021-01-10 鈦克風暴

《周易》是中國儒家和道家共同的經典,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有「不讀易不可為將相」的說法。很多人窮盡一生都不能說自己對《周易》當中的哲理已經完全參透。

    《周易》是中國儒家和道家共同的經典,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有「不讀易不可為將相」的說法。很多人窮盡一生都不能說自己對《周易》當中的哲理已經完全參透。

  香港易學專家宋韶光先生堪稱研究易學的佼佼者,其鑽研風水命相之學三十多年、別具心得;一向致力撇除這類術數的迷信附會成分、以科學理性的態度來探討中國傳統玄學、蜚聲中外。近日,作為全球領先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整合傳播平臺——靈機文化對著名易學家宋韶光先生進行專訪,對在現代科學下與時俱進的易學發展進行了回答。

  易學會過時?

  宋韶光:《易經》的「易」其實就是說變易這樣解釋,就是中國人認為宇宙萬物無時無刻都不斷在變,所以日月星辰的運行也好,世事變化也好,或者人的呼吸也好,都是不斷在變化。那《易經》最主要就是尋求天地宇宙運行的一種規律。

  唯物辯證法認為,規律是客觀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本質聯繫,既不能創造,也不能消滅;不管人們承認不承認,規律總是以其鐵的必然性起著作用。因此易學中所研究的原理並不會由於世界的變遷而落伍,而是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易學的研究則會愈加豐富。

  易學是迷信?

  答:中國人認為呢,天地人,就是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的配合非常之重要,風水就是地利,我們人自己的努力,以及我們怎樣去改善人際關係,有好的人際關係,這個就是人和。傳統的房屋都是根據風水原理建築的,二千多年不斷的演變,好多人又將《易經》裡頭的八卦,將這個陰陽學家的陰陽學說,將「五行」金木水火土等等這些學術、這些理論,套入這個風水裡頭,將其學術化了。

  近幾年,人工智慧的話題可謂是一時焦點,但在科學還遠未如此發達的年代,古人就已經善於從現象中找出規律進行學術總結,可以說易學就是古代的人工智慧,博採眾學說,在蒙昧時代對人們的疑問提供全面的解答。

  面對現今東方易學的社會生存環境,宋韶光先生感嘆由於易學的艱深晦澀,往往難有人能夠真正窺得其真諦,東方古老的智慧結晶亟待保護和傳揚。正是基於這樣的初衷,在中華文化促進會新媒體中心決定成立傳統文化專家委員會之際,宋韶光先生首先響應,成為首批入駐專家,支撐研究傳統文化。

  在全球化發展進程中,以科技手段和網際網路形式去保存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尤為必要和緊迫,需要注重文化差異,尋找互補性,增強民族自信心。靈機文化旗下擁有多款傳統文化相關的網際網路應用 ,累積超一億國學用戶,遍布157個國家和地區,此次籌備傳統文化專家委員會,也將集行業積澱和專家之力,共同傳播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

  老師完整版專訪,即將在「聽講」原汁原味呈現給大家......


相關焦點

  • 易學大師宋韶光贛州聯邦家居風水講座圓滿舉行
    此次講座,聯邦家私特別邀請到著名易學大師、香港無線《風生水起》欄目主持宋韶光老師,為聯邦的新老朋友們解密家居風水布局的奧妙,助大家尋求到事業與生活的平衡之道,營造舒適自在的家居環境。宋老師曾擔任香港無線電視的「風生水起」、「紅星掌相」以及亞洲電視的「談風論水」、「風水面面觀」、「句句妙」等節目主持,主持功底可見一斑。
  • 當代易學家李三志入駐中華名人庫
    引言:中華名人庫是國內權威的名人百科平臺,領先的行業專家數據資料庫,以「弘揚名家精神,傳承璀璨文化」為重要核心,旨在為各行業專家名人提供一個豐富、權威、開放式的互動展示平臺。當代易學家李三志入駐中華名人庫
  • 匯聚環球,指點江山——香港國學大師宋韶光論道湘江暨【金融外灘...
    47m瀟湘晨報網        5月13日,「匯聚環球·指點江山」 香港國學大師宋韶光論道湘江暨本次活動邀請到百餘位各行業資深專家學者,以及長沙市天心區人民政府副區長許波、湖南省金融辦企業上市處處長易曉佳等領導一起共同見證了這一盛典。
  • 宋韶光詳解鼠年運程:籤收你的2020獨家開運錦囊!
    吉祥天地|ID:JXTD-BJ傳承吉祥文化,品味幸福生活己亥豬年即將結束,抓住最後的機遇,也許你能迎來2020年的爆發。每個人的人生都將面臨大運的交替,運氣一定會有起伏,在大運交替之際,唯有未雨綢繆,才能在人生中進退自如,掌控未來。
  • 恩平法院了結香港名人宋韶光侵權案
    大洋網訊 最近,恩平市法院執結了香港文化名人宋韶光訴個體印刷商薛某侵犯姓名權一案,當宋韶光從法院執行法官手中接過全額賠償得款8.7萬多元人民幣時,對法院公正執法、高效執行感到非常滿意,並當即表示將賠償得款中的3.2萬元捐出來助學扶貧,支持該市的教育事業。
  • 中國最具影響力易學、風水大師
    ,中國國學和易學泰鬥,「北派易學」開山宗師,是將易學與數學結合科學成果極為突出的著名應用數學專家。現任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名譽會長、中國文字博物館客座研究員、中國書畫家研究會副會長、中華老人文化交流促進會副會長(養生文化首席專家)、浙江傳媒學院客座教授。李土生博學多才,其於易學、武術、氣功、魔術、漢字、書法、繪畫、養生、宗教諸藝均能登堂入室,造詣頗深。多年來,李土生以弘揚傳統文化,傳承民族精神為己任,先後多次應邀到國內外知名大學演講,受到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
  • 宋韶光2020年十二生肖運程生肖牛
    吉祥天地|ID:JXTD-BJ 傳承吉祥文化,品味幸福生活 宋韶光老師視頻上線了,點擊下方視頻觀看宋韶光老師親自講解2020年生肖牛運程。
  • 香港易學大師麥玲玲解析合肥萬達廣場
    (麥玲玲女士近照)  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國際大都市——香港,有這樣一位人物,孜孜不倦地研究易學與家居的深奧哲理,不斷地啟示著諸多建築如何為居者輸出更多的裨益,來改善生活與享受人生。她便是香港著名的易學大師麥玲玲女士,十多年風靡香港與內地人居易學的圈子,為諸多豪宅點評易學哲理,闡釋精妙聯繫,她的理論不僅使得豪宅擺脫了建築的平面優勢,繼承了更多宜居樂趣;也為諸多尋覓心中良邸的人士,找回了理想歸屬;而且還使得這種學問為各個文化圈層所認可與深信。    麥玲玲女士系香港堪輿學家、易學專家。自幼跟隨名師學習術數,對手相、面相、紫微鬥數、子平八字等術數均甚有研究。
  • 香港易學專家麥玲玲來閱瀧啦!現場送轉運金珠!
    12月26日,中鐵諾德·閱瀧舉辦「藏風聚氣 福居閱瀧」麥玲玲見面會,香港著名易學專家麥玲玲受邀出席,與現場來賓一同分享易學中的人居智慧。作為中國香港著名易學專家,麥玲玲憑藉其對易學的獨特見解,一直深受歡迎。在講座開始之前,麥老師的出現讓氣氛變得一片火熱,大家紛紛拿起相機拍照留念,現場更是人山人海,隔著屏幕都能感受火爆。
  • 香港最權威的十大風水師揭曉香港風水大師排名最新榜單
    香港最權威的十大風水師揭曉、香港風水大師排名,香港十大權威專業知名最厲害的風水大師排行榜、香港第一風水大師是誰,香港(粵語:hoeng1 gong2;英文:Hong Kong;縮寫:HK),簡稱「港」,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HKSAR)。
  • 深愛榜品牌創辦人袁子彈拜訪國際著名易學文化專家黃道大師
    百度百家號 深愛榜訊 (深愛榜融媒體記者尹婭亞,實習記者清清報導)10月15日,深圳十佳愛心人物、深愛榜品牌創辦人袁子彈應邀前往觀瀾湖高爾夫別墅黃金嶺拜訪國際著名易學文化專家黃道大師,鼎益豐集團副總裁、擔任多家知名文化公司的總裁王夢濤陪同,大家圍繞如何利用新媒體平臺對《易經》文化傳承與推廣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 天人合一 香港著名堪輿大師盛讚金地湖城大境
    如何選擇一個旺事業、旺人運的堪輿寶地置業、投資,一直以來都是高端置業群體最為關心的話題。2月19日下午,香港易學大師宋韶光大師將造訪金地•湖城大境聖境會所,與300餘名金地尊貴業主、媒體及各界精英人士一同分享分享了人居堪輿環境,發達風水知識,以及為個人指點龍年增運秘訣。宋韶光:建築風格要追求天人合一重視住宅環境,講究擇地築宅,深信風水之說,豪宅的選擇越發離不開風水師的精解百答。
  • 易學達人韋慶榮(木生火長)簡介
    韋慶榮(木生火長),國際易學聯合會易經推廣專業委員會理事,北京木生火長國學文化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新生代易學助運改運師,高級易學風水師(資質證書號:1901109010573),韋氏財運預測法創始人,六明磁場趨吉避兇法創始人,入選2019《易學名家錄》。
  • 吉林大學林沄教授獲聘「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專家委員...
    吉林大學林沄教授獲聘「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專家委員會顧問吳振武教授獲聘專家委員會委員、>首席專家 發布日期:2021-01-07     作者:社會科學處     編輯:王松林     點擊:
  • 四川廣元曾興坤應邀出席國際易學聯合會第二屆國際易學應用論壇
    曾興坤分享易學實戰經驗(編輯報導 韓萍)2019年10月25日,國際易學聯合會易學應用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國際易學應用學術論壇在廣東東莞順利召開,論壇介紹了《國際易學聯合會》於2003年由中宣部申報,三個中常委包括總書記批准成立,業務主管單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於2004年在國家民政部正式註冊成立的國家一級學會
  • 宋韶光老師《鼠年通勝月曆》的妙用
    吉祥天地|ID:JXTD-BJ 傳承吉祥文化505房 電話:(0731)8446-4005 8892-0833 武漢市 漢陽區鍾家村閩東國際2號樓1103室 電話:(027)8469-5919 8470-8687 中國香港宋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