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一個觀點,在《從心到愛的過程》這篇文章裡提到的,愛由心發出,經過行,信,敬才會上升到愛。 行,包括言語上是隨和還是抵擋,行為上是配合還是背叛,行合格之後,才上升到信,也就是互信,默契,安全感,也才有不需要偽裝的合一,互信之後,便是敬意,好的伴侶一定互相尊敬,而不是挑刺和看不順眼,對於對方是寬容的,甚至比旁人更寬容才對,敬意產生,意味著預備犧牲,這才叫擺上自己,獻上自己,如果不敬,行為也只是走走流程,彰顯自己,可惜人與人之間上升到互相尊敬程度的太少太少了,此時此刻才能稱作愛一個人。
愛的程度分為四種,一種是有條件地愛,一種是無條件地愛,一種是有條件地不愛,一種是無條件地不愛。
因此,一旦有冒犯、懷疑、詆毀、厭惡、厭棄等情況產生,便是從心上壞掉了,如同一棵樹根壞了,便長黃葉,生蟲子。蠶食這棵樹,一天看不健康,兩天看掉葉子,三天看倒掉了。
你看那些生活窮困,卻喜樂滿足的家庭,總有互相尊敬的兩個人,你看生活奢華,最終崩塌的家庭,總有鄙視的眼神,刺激的言語,陰暗的行為。天長日久,那樹果子如何也便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