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是回憶過去還是預示未來
許多非西方群體關於夢的文化實踐也反映了本質不同的時間觀。弗洛伊德的理論對夢的解釋是回顧過去,但是在許多其他的文化中,夢被認為是對未來的想像。
有些宗教的節日的時間是由夢的景象來決定的。宗教聖地的看護人夢到他們父親和其他祖先的探訪,指示他們「宣告節日的到來」。還有其他一些群體根據擁有的文化賦予夢具體的符號和含義。
看一看巴西中部的印第安人的這些解釋:
當我們夢見被處燒,預示著隨後我們會被野獸、蜘蛛或螞蟻蜇咬。當我們夢見正在和女人做愛,預示著我們在釣魚的時候會很成功。當夢見一個男孩在偏僻的地方隱居,爬上一棵高大的樹,或另外一年又看到一條長長的路,他們就會活得很長。如果我們夢到自己跨越森林中一條很寬的河流也會活得很長。注意這裡的每一個解釋都指向未來。
夢的生物學理論
西方和非西方對夢進行解釋的基礎都是夢所提供的信息對個人或社群有著真實的價值。但是現代腦成像研究發現,在睡眠期間海馬體表現活躍(這是一個對獲得特定記憶至關重要的腦結構)。而另一個對情緒記憶發揮重要作用的結構杏仁核也在睡眠階段相當活躍。這些關於夢的生理學方面的深人理解支持這樣一種觀點,即夢的一個重要功能是「把個體在過去幾天中的新近經驗與其目標、願望以及問題」統合起來。
根據這種觀點,夢境反映了大腦試圖把在睡眠階段最突顯的生活片段組織起來。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觀點是真的嗎?
夢境內容與夢者清醒時所關心的事情之間有著極大連續性。人們在清醒時某些活動參加得越多(如體育活動或閱讀),報告包含這些活動的夢的比例也越高。另外,在整個成年期,每個個體夢的總體內容在幾年甚至幾十年內總是保持高度一致。
什麼時候更容易記住自己的夢
你也許考慮過使用日誌去記錄夢的內容:每天早晨醒後立刻把夢記下來——看看你自已的夢怎樣與你日常所關注的事情有關,以及夢的內容怎樣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保持穩定或發生變化。
但是有些人相對於其他人更難記住自己的夢。當你在一個睡眠周期快結束的時候被喚醒,你會更容易記住這個夢。如果你想記住自己的夢,你可以考慮調整鬧鐘的時間。同樣,對夢的態度更加積極的人更容易記住夢的內容。也就是說,如果你在記錄夢的日誌中表現出對夢的興趣,你會更容易記住自己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