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閉症日:關愛「星星的孩子」

2020-11-23 中國日報

4月2日是第8個「世界自閉症日」,也叫世界孤獨症日。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因為生活在自我的世界,像星星一樣孤獨,因此也被稱為「星星的孩子」。

我們來看一段英文報導:

Landmarks in Virginia Beach and all throughout Virginia will illuminate blue on the evening of Thursday, April 2 in support of Autism Speaks' global annual Light It Up Blue (LIUB) campaign to commemorate 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

美國維吉尼亞海灘及整個維吉尼亞州的標誌性建築會在4月2日的晚上點上藍燈以支持自閉症代言人機構發起的紀念世界自閉症日的「點亮藍燈」行動。

文中的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就是「世界自閉症日」。自閉症(autism)被歸類為一種由於神經系統失調(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導致的發育障礙,是廣泛性發育障礙(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的代表性疾病。

自閉症的概念由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專家萊奧•坎納於1943年首次提出。自閉症,醫學上也稱孤獨性障礙(autistic disorder),是一個尚沒有被全社會知道、了解的病症。2008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2008年起,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症日」(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以提高人們對自閉症和相關研究與診斷以及自閉症患者(autistic)的關注。

自閉症患者看起來跟普通人沒什麼兩樣,可是他們存在交流障礙(communication disorder),比如說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意願、語言形式和內容異常、理解能力差等,還常重複一些奇怪的動作。

為了提高人們對自閉症以及自閉症患者的關注,自閉症代言人機構(Autism Speaks)在4月2日發起「點亮藍燈」(Light It Up Blue ,LIUB)行動,目前全世界自閉症患者數量已達6700萬,每160個孩子中就有1個是自閉症患者,他們就在你的身邊。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劉秀紅)

相關焦點

  • 今天是第13個世界自閉症日 一起關愛來自「星星的孩子」
    4月2日是第13個「世界自閉症日」,今年的主題是「格外關心、格外關注——推動建立孤獨症家庭救助機制。」3月28日,人民路小學碧桂園校區開展了關愛自閉症兒童的活動,一幅幅優美的繪畫、一張張精美的手抄報、一篇篇真情的美文,孩子們想表達一個共同的心聲——有我們陪伴,星不孤獨!
  • 守護「星星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在試著走進他們內心世界的過程中,感覺自己也變回了孩子」,他說,「希望通過我的努力,幫助這些『星星的孩子』找到前行的方向。」新華社記者 楊晨光 攝11月18日,在太原市靈星社區服務中心,李林峰和自閉症患兒做遊戲。
  • 青春|守護來自星星的孩子
    自閉症孩子,又稱「星星的孩子」,他們被認為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無法融入社會。自閉症是一種持續終身的障礙,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自閉症病因尚未明了,無法治癒,只能通過終身的康復訓練以改善。
  • 王豔霞:一心守護「星星的孩子」
    福州日報記者 任思言「『愛星樓』的孩子們進步都很大,有的基本能做到生活自理,有的在『星工坊』參加職前培訓,希望接下來我們能幫到更多孩子。」王豔霞對自己2020年的總結是「感恩過往,暖心同行」。王豔霞是福州市喜閱公益助殘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喜閱公益」)創始人之一,她還有另一個身份——自閉症孩子的「母親」。她看到諸多這樣的家庭遭遇相同的養育難題,便毅然放棄企業高管工作,竭力幫助自閉症孩子更好地融入社會、奉獻社會。王豔霞曾獲評鼓樓區身邊好人,近日她被市委文明辦推薦為1月份「福州好人」候選人。
  • 天上的星星不說話,眼中的世界無限大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且點燃一把火 自閉症兒童被叫做「星星的孩子」,他們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遙遠而漆黑的夜空中獨自閃爍著。
  • 世界自閉症日:關注自閉症兒童,讓他們不再孤獨
    4月2日,是第十三個世界自閉症倡導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時期,蘭州凡塵安星特殊教育中心的師生及家長共同攜手,為自閉症兒童發聲。他們倡議:在世界自閉症倡導日,一起幫助自閉症群體創造一個就學、就業、出行、社區生活等方面,更加理解和包容的社會環境。讓他們過上有尊嚴、無障礙、有品質的生活。
  • 平安化身「孩子先生」 獻聲自閉症日慈善音樂會
    「孩子先生」平安與自閉症小朋友溫馨互動,共同表演歌曲。用音樂分享愛與希望,給社會上廣大的自閉症群體送上自己的祝福,傳播正能量。  作為一名有著深厚群眾基礎的青年歌手,平安一直以來都積極的投身於各類公益事業,不但用音樂傳遞著自己的愛心,用自己強大的影響力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公益事業中來,更是親身走遍大江南北,慰問留守兒童、去希望小學支教等,盡己所能的幫扶和鼓勵需要幫助的人們。
  • 《星星的孩子自述》:我心裡有座圍城,你們想進來,我卻不想出去
    寫在前面的話#你好星星的孩子#一直很想就這個話題寫點什麼,但一直沒動筆。因為這個話題有點沉重,提起來就有喘不上氣來的感覺,心頭更是酸辣苦和鹹,唯獨沒有甜。直到前幾天,百度發起「關愛自閉症兒童」的徵文活動,心裡又有莫名的「衝動」。
  • 中建三局「紅棉」志願者與「星星的孩子」共迎國慶
    中新網惠州9月27日電 (郭軍 周世瑋)在廣東惠州博羅縣,有一棟不起眼的小樓,過道有些狹窄,兩個成年人通過得微微側身。小樓不高,有五層高,裡面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被稱為「星星的孩子」。
  • 這個特殊群體 芙蓉關愛有加
    日間照料,幫助精障人士重新擁抱社會芙蓉區志願者對精障人士開展時事座談。芙蓉區楊家山社區的陳雨劍(化名),五年前不幸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讓原本幸福圓滿的家庭失去了往日的歡聲笑語。就在一家人以為生活將要陷入陰霾的時候,殘疾人託養服務給了他們轉機。他來到了轄區內的一家日間託管機構,在那裡他享受到了專業的託養服務,病情得到了更好的康復。
  • 《是星星,也是太陽》溫情閃耀全國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開幕式演出
    《是星星,也是太陽》是小夥伴藝術團最新創編的藝術精品,也是「陳白樺領軍人才工作室」最新帶教的成果,是由中福會少年宮名譽主任、藝術總監、小夥伴藝術團團長陳白樺老師和舞蹈教師吳櫻子老師,依據自閉症兒童劉明康在少年宮學習鋼琴、成長成材的經歷特意創排的
  • 孩子兩歲了還不會說話,是自閉症?
    自閉症兒童又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和家屬往往承受著常人無法理解的痛苦和壓力。近些年來,自閉症這個詞越來越多的走進人們的視野中,但是很多人對自閉症是什麼,有哪些症狀表現仍不了解,認為單單不說話就是自閉症。孩子不開口說話不一定是自閉症,自閉症作為一種先天性的神經性發展障礙對兒童發展有終生性的持續性影響,主要以社會交往、溝通障礙和重複局限的興趣行為為特徵。
  • 糾正那些對自閉症的錯誤認知!活潑的孩子一樣會有自閉症!
    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都覺得那些患有自閉症的人就是在性格上內向,面對他人的時候不喜歡說話,將自我封閉起來。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有些時候,那些每天都很活潑,很愛露出笑容的人,有可能是一個自閉症患者。PART. 01真正定義自閉症的並不是他們安靜的性格,而是看其是否可以在日常的社交環境中與人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
  • 劉妮妮:用愛做康復 為「星星」帶來溫暖的陽光
    劉妮妮「星兒」的「溫暖媽媽」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9月30日訊(記者 張茜 馬銘徽 通訊員 李小東)因為一次志願活動觸動心底的柔軟,她毅然放棄了穩定的事業單位工作;因為制止自閉症孩子自殘,她失去了自己第一個孩子……但她步履不停,因為她的堅持,康復中心有15個孩子順利畢業,在9月份和正常孩子一樣踏入普幼和普小的校園;因為她的努力,越來越多的人理解「星星的孩子」,
  • 天上的星星亮晶晶,「星神」的孩子系愛心
    11月8日是中國的記者節,上午,大道雲間傳媒集團董事長梁洪文和山東省扶貧開發基金會天使基金秘書長晁玉萍女士、楊氏福音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緒連女士、濟南新濼港琴行總經理寧春玉先生及太太黃女士一行五人,來到了曾是齊魯晚報著名記者的張洪波女士創辦的濟南星神特殊兒童關愛中心,看望了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們,給這些特殊兒童帶去了溫暖、關懷和自信!
  • 1996年的「許文強」,是自閉症孩子的「百分」爸爸!
    後來經診斷,為自閉症及語言發育遲緩。 自2001年開始,本該迎接事業輝煌期的陳錦鴻,幾乎全面息影,將全部精力放到孩子的康復上,並積極參加各類公益活動,以希喚起大眾對自閉症群體更多的關注。
  • 青島"星星"守護者劉妮妮:最愛學生說她像媽媽
    她是一位好媽媽,九年如一日,守護著上百個「星星的孩子」;她又是一位「壞媽媽」,兒子從旋轉木馬掉下摔傷,卻不肯陪一下。她叫劉妮妮,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聖之愛康復中心教師,從事自閉症兒童康復教育。她的身上常被孩子們咬得青一塊、紫一塊。可她卻說,能讓孩子們覺得自己像媽媽一樣,是最開心的事兒。
  • 自閉症孩子都是沒有感情的白眼狼?
    「自閉症孩子都是沒有感情的白眼狼……」仍然有不少家長對自閉症孩子存在這樣的偏見。他們覺得對孩子的呵護,嘔心瀝血的養育以及不顧沉重的精神壓力和經濟上的負擔,得不到孩子的理會。對家長的喜、怒、衰、樂也很少有反應,表現得極端冷漠。他們這種情感交流的障礙,使家長們心寒。
  • 暖心聞丨「星星的孩子」跑完廣州全馬,背後的故事令人淚目
    一同奔跑在賽道上的,有4名特殊的跑者,他們都是「星星的孩子」。令很多人意外的是,在志願者的陪伴下,他們不僅完成了約42公裡的挑戰,還都跑進了6小時內,最快者僅用時5小時零7秒。從2017年開始訓練到現在,陽光特跑團已有十餘名孩子參加過半程馬拉松比賽。今年,是特跑團孩子們第二次踏上廣馬的賽道,也是第一次挑戰全馬,陽光特跑團正是全國第一支全程馬拉松心智障礙者跑團。衝過終點線的瞬間,家長們熱淚盈眶,他們從來不敢想像,「星星的孩子」也能在馬拉松賽道上發光發亮。
  • 已有兩個雙相情感障礙成員的家庭,又添了個自閉症孩子
    她爸一直擔心女兒是否是個智力低下的小孩;剛上幼兒園時,樹兒整天亂跑,片刻不得閒,老師懷疑她患有多動症;而我,則一度擔心樹兒會因遺傳患上雙相情感障礙……但萬萬沒想到她會患上自閉症。我和母親(樹兒外婆)都是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現在又加個自閉症孩子,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歷經了最初的無力感後,現實迫使我關注自閉症這一障礙,試著理解活在自己世界裡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