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目前,全國已經有15個省市區明確了開學時間節點,具體安排如圖:
其他的省市,也有一些關於開學的最新消息。
比如:3月17日,北京市教育工委、市教委對北京開學時間做出回應:北京疫情仍不支持大中小幼開學。
再比如:江蘇明確自3月30日起分批次、錯峰開學。
(一)教育部:開學需滿足的三個條件
日前,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接受採訪時表示,開學時間需科學研判,滿足三個條件才可開學。
(1)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所謂基本得到控制,是由國家來判定的,具體可能要精準到縣一級的疫情防控情況。
(2)社會家長都認為,或者絕大多數同意說現在開學是安全的。
(3)開學以後必要的防控物資和條件都是到位的。
各省市只有具備這三個條件以後,再來考慮什麼時候開學。照目前形勢來看,疫情越來越穩定,雖然偶有境外病例產生,但大趨勢依然在穩定的下降,所以,越來越多的省市達到了這三個標準,具備了開學的條件。
(二)開學倒計時,你準備好了嗎?
各個城市、各個學校都在從各方面做著最大努力,爭取早日具備開學條件。與此同時,我們和孩子們,是否已做好迎接新學期的準備?
假期裡,雖然孩子們上著網課,但是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與學校相比,還是要差一些。自律性、自主性好一些的同學,學習效果好一些;自律性差、自主性差的同學,可能就需要開學後惡補了。這些都可以理解,畢竟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而且也不是每個父母都有時間和耐心去督促孩子學習。
既然開學在即,我們就要用心想一想,如何做才能與學校無縫連結,幫孩子實現完美過渡。
(1)教會孩子做好自我防護
這一點,我認為是重中之重。畢竟,健康沒了,考多少分都失去了意義。所以,我們一定不能掉以輕心,不但自己做好防護,更要將正確的防護方法教給孩子。
比如:
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按部就班接受入學檢查,聽從老師安排;戴口罩的方式(尤其鼻翼處)、口罩的使用時長;何時才能摘下口罩、摘下口罩時應注意什麼(在校就餐的注意事項);如何洗手(六步法);不要隨意用手摸口鼻;若自己感覺難受,或發現同學難受,要及時告知老師……
(2)引導孩子正確看待疫情,既不過分恐慌,又不可毫不在意
家長們要當好疫情防控知識的積極宣傳者、網絡正能量的踐行者和傳播者。對於低齡段的孩子,家長要將疫情簡化描述,以符合孩子的理解能力;對於大一些的孩子,家長要引導孩子學會分辨信息真偽,深入了解疫情信息,也可以選擇有針對性的事例與孩子探討,提高孩子的認知和思想深度。
同時,我們也要多關注抗疫者的感人事跡和全國上下同心的努力,為孩子注入積極正向的心理能量,提高孩子的社會責任感、學會感恩以及樂於助人的道德品質。
孩子如果對疫情過分恐慌,我們要給孩子疏導和解壓,告訴孩子這就是感冒的一種形式,很多人已經治癒了。你的身體那麼棒,要相信自己。
孩子如果對疫情毫無感覺,也不喜歡我們和他們聊這些內容,那麼我們可以用電視多播放一些抗疫視頻和新聞,給孩子側面灌輸,讓孩子與時俱進。
(3)調整作息時間,向學校靠攏
我相信,宅家學習階段,會有一部分孩子按時起床、聽課、寫作業;同時也會有一部分孩子睡到日上三竿,然後才慢騰騰從床上爬起來,直到十點才能坐到學習桌旁。
第一種孩子,自然不用特意準備這一項,因為他的作息本就與學校契合。第二種孩子,則需要父母做些努力了。
有的父母早上看孩子睡得香,就不忍心叫他起床,想著沒睡夠會難受。可是,他醒的完,便又會睡得晚,會形成惡性循環。要跳出來,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前叫醒,即使沒睡夠,也堅持起床,缺的覺,當天晚上就能補回來。困了,自然會早睡。早睡了,自然就會早醒來。
(4)接納孩子現狀,幫助孩子一起補課
一旦開學通知真的下來,我相信一定會有一部分孩子會急躁,會哭鬧。因為平時沒有按照老師要求完成作業,還以為開學還很遙遠,沒想到即將來臨,害怕完不成被老師批評,心態可能會暴燥甚至崩潰。
這個時刻,我們一定不能站在孩子的對立面:「你看!誰讓你不聽我的話?誰讓你平時不好好學?都是自作自受!你做錯了,哪有資格發脾氣?……」這樣說不但讓孩子情緒更糟糕,而且增強他的自我否定感,認為自己很差勁。這種自我認知,非常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其實,無論發生什麼,我們最好的處理方式都是與孩子站在一個戰線。
抱抱孩子,接納孩子的現狀,幫孩子舒解負面情緒:「孩子,突然知道馬上要開學了,才發現還有一些作業沒完成,有些著急,擔心開學前完不成,是嗎?媽媽理解這種感受。媽媽陪你一起想辦法,好不好?」
孩子情緒平復後,可以問孩子:「有什麼需要媽媽幫助的?」或者建議孩子做個計劃表,將未完成的作業內容分開在開學前的幾天內。一旦計劃表做出來,孩子便會看到希望,情緒會穩定很多;更重要的是,我們還教會了孩子做計劃,這個比完成作業對孩子的幫助更大。
(5)整理各種作業和學習資料,為開學做好準備
寒假作業,要整理好;同時,這個階段的網課作業,也要按照科目和日期整理好。最好給孩子幾個文件夾,每一科放入一個文件夾,孩子容易整理,交作業的時候也容易翻找。
平時培養孩子做事的條理性,會讓孩子受益匪淺。
所以,開學前讓孩子整理,莫不如每一天都讓孩子按照這種方式整理和放置。這樣,即便第二天就開學,孩子依然能幾分鐘就收拾好書包。
把功夫下在平時,永遠比「臨陣磨槍」更事半功倍!
馬上要開學了,你們,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