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仗劍走天涯的武俠夢,君尚也不例外,曾經幻想著有著一把古代的絕世名劍,但是擁有是不可能擁有了,只能看一看這些絕世名劍了,而接下來的這十把劍是古代名劍中最為出名的。
一、軒轅劍——聖道之劍
軒轅劍,傳說由眾神採首山之銅為黃帝所鑄,後傳與夏禹,又名軒轅夏禹劍。劍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劍柄一面書農耕畜養之術,一面書四海一統之策。其內蘊藏無窮之力,為斬妖除魔的聖道之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二、湛瀘劍——仁道之劍
湛瀘(又名湛盧),春秋時期鑄劍名匠歐冶子所鑄名劍之一,五大蓋世名劍之一。相傳湛瀘劍出爐之後,為越王所得,後傳至越王勾踐。因勾踐戰敗,無奈之下把湛瀘劍進貢給了吳王夫差。然而吳王無道,湛瀘劍竟自行離開,飛至當世名君楚王身邊。從此,湛瀘劍便化為正義與仁德的代表,被稱為仁道之劍。
三、赤霄劍——帝道之劍赤霄是漢高祖劉邦佩劍,憑此劍於大澤怒斬白蛇,開始其帝王一生,所以被稱為帝道之劍。起義時由鑄劍師打造的青銅劍。劍身仿秦劍。秀有花紋、飾有七彩珠、九華玉的寒光逼人、刃如霜雪的寶劍,劍身鐫刻兩個篆字:赤霄。「斬白蛇、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都指這把劍。
四、泰阿劍——威道之劍
泰阿(又名太阿),是歐冶子和幹將兩大劍師聯手所鑄。相傳此劍為楚國鎮國至寶,晉國君主為得到此劍出兵伐楚。在危難關頭,楚王雙手持劍,只見一團磅礴劍氣激射而出,晉國兵馬大亂,全軍覆沒。此事過後楚王召來智者風鬍子問道:泰阿劍為何會有如此之威?風鬍子說:泰阿劍是一把威道之劍,而內心之威才是真威,正是大王的內心之威,激發出泰阿劍的劍氣之威(見於《越絕書》)。由此泰阿劍被稱威道之劍。
五、龍淵劍——誠信高潔之劍
龍泉劍,又名龍淵劍,傳說是由歐冶子和幹將兩大劍師聯手所鑄。相傳歐冶子和幹將為鑄此劍,在鑄劍爐旁挖了類似北鬥七星的劍池,劍成俯視劍身,如望深淵而內似有巨龍盤臥,故名此劍曰「七星龍淵」。唐朝避高祖李淵諱,便把「淵」字改成「泉」字,曰「七星龍泉」,簡稱「龍泉劍」。
春秋時名將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逃到長江之濱,前阻大水,後有追兵,伍子胥被漁翁所救
並為他取來酒食飽餐一頓。伍子胥問漁翁姓名,漁翁只言漁丈人,伍子胥將龍淵劍贈給漁丈人致謝,並囑漁丈人不要洩露自己的行蹤,漁丈人接過七星龍淵寶劍,對伍子胥說道:搭救你只因為你是國家忠良,並不圖報,你仍然疑我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劍示高潔,說完橫劍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故事見於《吳越春秋》。得於此,龍淵劍被稱為誠信高潔之劍。
六/七、幹將劍、莫邪劍——摯情之劍
幹將、莫邪是幹將和莫邪鑄的兩把劍,幹將是雄劍,莫邪是雌劍。幹將莫邪是兩把劍,但是沒有人能分開它們,幹將莫邪是兩個人,也沒有人能將他們分開。所以幹將與莫邪被稱為摯情之劍。
八、魚腸劍——勇絕之劍
魚腸劍,也稱魚藏劍,據傳是鑄劍大師歐冶子為越王所制,魚腸劍既成,善於相劍的薛燭被請來為它看相,魚腸劍「逆理不順,不可服也,臣以殺君,子以殺父。」原來這把劍生就是逆理悖序的,是用來弒君殺父的,後來越國進獻寶物給吳國,這柄劍因此由越而入吳。公子光(吳王闔閭)把魚腸劍給專諸,以刺殺其表哥吳王僚,專諸置匕首於魚腹中,殺了吳王僚,故稱魚腸劍,是為勇絕之劍。
九、純鈞劍——尊貴無雙之劍
純鈞劍亦名「純鉤」,是鑄劍名師歐冶子所鑄造,相傳為鑄這把劍,千年赤堇山山破而出錫,萬載若耶江江水乾涸而出銅。鑄劍之時,雷公打鐵,雨娘淋水,蛟龍捧爐,天帝裝炭。歐冶子承天之命嘔心瀝血與眾神鑄磨十載此劍方成,劍出斬金截鐵如同摧枯拉朽,所以被稱為尊貴無雙之劍。
十、承影劍——精緻優雅之劍
相傳承影劍出爐時,「蛟分承影,雁落忘歸」,故名承影。《列子·湯問》記載,這把有影間悠悠倒下,長劍隨即歸於無形。這把有影無形的長劍就是承影劍。曾為商天子、春秋時衛人孔周所有,與含光、宵練齊名,並稱商天子(王帝君主聖帝)三劍。承影劍由此被稱為精緻優雅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