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肉友問唐長老:剛入手了一棵綴化的玫瑰法師,然後用的溼土上盆,什麼si'h澆水比較好?
首先我們要弄懂一個概念,那就是根本沒有玫瑰法師這個品種,所謂的玫瑰法師都只是一種狀態而已,理論上來說所有的法師休眠狀態下如果葉片包裹起來形似玫瑰花的話,那它都可以稱之為玫瑰法師。
市面上最先被稱為玫瑰法師的是韶秀,後來是紅銅壺,現在則是小圓葉法師,它又被稱為荷蘭玫瑰法師。而它們之所以有這樣的稱謂,除了上面我所說的休眠期形似玫瑰以外,還有就是有比較相似的品種導致它們不易被區分,比如說韶秀跟紫羊絨、紅銅壺跟銅壺、小圓葉法師跟圓葉法師,大家看著很像但又有所區別,於是就按休眠後的狀態重新取個名字來稱呼。
其次是綴化法師上盆的問題。說實話現在入手法師有點晚了,雖然說冬天也是可以入手法師的,且只要養護環境的氣溫不是太低它們都可以緩慢的髮根服盆,但若是氣溫低至7℃以下的話,那其根系生長的速度真的就是非常慢了。
之前我砍頭的豔日傘法師直接空氣髮根成功(砍完不上盆,直接放空盆中髮根),其中兩枝髮根速度較快的12℃左右上盆,現在新葉片都長出來好多了。而另一枝髮根速度較慢,氣溫降至7℃時上盆栽種的,現在葉片都還皺皺巴巴的沒有舒展開,昨天檢查了一下根系倒是又長出了好幾條。
對於冬季入手的綴化法師,我的建議是這樣的:氣溫不低於7-8℃或者室內有暖氣的話,我們可以直接潮土上盆,而上盆一周左右檢查一下盆土乾濕情況,如果差不多幹透了,就直接大水澆透,然後放到通風特別好的地方,後面最多再等7-10天左右就能正常髮根服盆了。切忌澆透水以後放在通風不好的地方,這樣的話不管是正常的法師也好,還是綴化的法師也罷,都可能出現爛根黑腐。
若是養護環境的氣溫在7℃以下且又無法增溫的話,那最好就不要用潮土上盆了,而是採用幹土幹栽的方式上盆,等到氣溫回升的時候再澆水來促使其髮根。低溫環境下就不用擔心綴化的法師被幹到了,因為被凍休眠後對水分的需求非常少,盆土不溼不但沒有任何問題,相對來說反而還更安全。
本文由唐長老多肉說原創(部分配圖來自網絡),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文末長按點讚,送3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