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博物館出2021年日曆了!每天一件珍貴館藏

2020-11-23 騰訊網

圖片源自網絡

在北京長安街的南側,有一幢威嚴雄壯的白色建築,與人民大會堂東西相對,那是中國國家博物館。

圖片源自網絡

總建築面積近200000㎡,大大小小的展廳有48個,收藏了1400000+件(套)文物。

面積廣,藏品豐富:秦始皇時代軍官用的虎符、保存完整的西漢木簡、鑲著金邊的白玉杯、明成化年間的瓷罐、晚明時代的大漆珍品……

從考古文物到歷代傳世精品,從古籍文獻到當代藝術,從皇家珍藏到民俗器具……一件件氣韻古雅、工藝精湛的時代珍藏,帶你領略千年文明芳華。

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推出2021年《國博日曆》,精選出365件珍貴館藏,將厚重的歷史文化以更輕巧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

許多難得一見的博物館珍藏,只能在特展見到的罕見珍品,現在在家就能細細瀏覽,堪稱一本「美好生活的編年史,百代匠心的備忘錄」。

每天一件藏品,高清圖片搭配簡明易懂的文字註解,比如,這件「虢(guó)季子白」銅盤,內底鑄銘文,記錄的是當時虢季子白率軍徵戰的情況。

許多知識,可能比你到博物館裡了解得還清楚。

2021年《國博日曆》現在一條生活館有售!

封面為大氣的中國紅,柔軟的皮革材質搭配燙金字體,看起來端莊大氣。

書脊則採用了質感細膩的精紡布面來包裹。

贈人有面,自用收藏皆可。

2021年《國博日曆》,現一條生活館有售▼

現在購買還有3人拼團活動

不論新老用戶,都能發起團購,

也可在商品拼團頁面直接參加其他用戶已開的團,

只要在活動時間內拼團成功,

就能享受超值拼團價 62 元(日常售價75元)

拼團特惠截止10月28日23:59結束

註:如有團購及定製需要,請在文末留言。

小小一本,蘊藏華夏數千年文明

細心的你在翻閱《國博日曆》時,會發現文物都是按照歷史發展脈絡編排的。

比如,一月呈現的是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文物,二月呈現的大多為夏、商時期的器物,三月是西周、春秋、戰國物品大合集……

1月22日 渦紋四系彩陶罐

彩陶罐小口鼓肚子,像一個大甕,邊沿外側還有四個鉤狀的小角,現在看也是設計感十足。

外側花紋看起來像是水面被雨滴擊起的層層漣漪,這是馬家窯文化的代表作,有「彩陶之王」的美譽。

2月9日 四羊青銅方尊

四隻卷角羊分布在方尊的四角,是現存的商代青銅方尊中體型最大的一座。

用線刻、浮雕、圓雕等多種技法,巧妙將器物與動物造型結合起來,平面紋飾與立體雕塑之間搭配也很和諧,可以說是我國古代青銅文化中罕見的精品。

7月6日 嵌珍珠寶石金項鍊

這條項鍊是從北周宣帝的外孫女李靜訓墓中出土的,由金球、珍珠、寶石組成,珠光閃閃,璀璨奪目,堪稱舉世無雙的藝術精品,可見當時人們的財富和審美。

12月1日 天球儀

清代科學家齊彥槐製造了「天球儀」。內部仿效鐘錶的辦法,用「鋼腸」(發條)作原動力,自動運轉報時報刻,同時還可以測定星象節候。

球面陰刻星象,在中部偏下有一個圓形的鑰匙孔,從這裡插入鑰匙擰緊「鋼腸」給它提供動力,「天球儀」差不多代表了當時中國天文學儀器的最高水平。

翻閱間,仿佛跟著歷史的車輪感受了一遍綿延不斷的華夏數千年文明,是文物藏品和歷史愛好者難得的優質「資料庫」。

2021年《國博日曆》,現一條生活館有售▼

現在購買還有3人拼團活動

不論新老用戶,都能發起團購,

也可在商品拼團頁面直接參加其他用戶已開的團,

只要在活動時間內拼團成功,

就能享受超值拼團價 62 元(日常售價75元)

拼團特惠截止10月28日23:59結束

註:如有團購及定製需要,請在文末留言。

更多精巧設計,別致用心

《國博日曆》的匠心體現在方方面面,比如日曆所用的字體:

封面上的名稱採用顏真卿體,「國」「日」「歷」取自《大唐中興頌》,「博」字則取自《顏家廟碑》,雄秀端莊、氣勢磅礴,契合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

每月的首頁,大寫月份是《國博日曆》打造的專屬字體。

以玖為例,選用活字印刷體作為骨架,從木刻、鉛字,和現代宋體中提取運筆精髓。

最終呈現的字體,硬朗飄逸。

節日所用的字體也都來自中國歷代書法名家,並且一般都是出自和節日相關作品。

9月21日中秋節的「中秋」二字便是取自王獻之的《中秋帖》。

所以這不僅是一本博學的日曆,還是一本名家書法字帖,感興趣的小夥伴還可以臨摹書寫。

右側日期頁的留白,方便隨手記錄日常,如果是資深文博愛好者,還可以用來補充文物信息。

底部增加了計時欄,這一年已經過去多少天一目了然,督促你推進年計劃,讓2021年的每一天都過得有意義。

內頁選擇專業的文物用紙印刷,色澤飽滿、清晰有質感,尺寸也比之前略大,方便查看文物的細節。

這張漂亮的小卡片是說明書,花紋同樣取自大寧銅鏡上的傳統紋樣。

可以作為書籤加在日曆中,方便翻到你需要的那一天。

一年下來,你不光可以了解歷史,認識文物,甚至還能點評書法,享受「每天都能學到新知識」的快樂。

相關焦點

  • 2021年日曆 | 最美茶日曆
    茶日曆由中國茶葉博物館主編,中國茶葉博物館用歷代國家寶藏勾勒出典雅、豐富、厚重的中國茶文化日曆,讓充滿儀式感和雅趣的茶文化伴隨我們生活每一天。 二、由中國茶葉博物館主編,把關嚴格質量高 《有茶時光 2021年茶日曆》由中國茶葉博物館主編
  • 2021年文創日曆競爭太激烈
    博物館文創日曆也「圈粉」近一段時間以來,故宮博物院等博物館紛紛推出頗具創意的日曆。以故宮為例,2021年對應的生肖是牛,2021年版《故宮日曆》的主題是「福牛賀新歲、豐年禾黍香」,選取故宮館藏的歷代牛文物以及由牛引申出與中國農耕文化相關的文物藏品。
  • 2021年《國博日曆》,桌面上的藏品寶庫,帶你領略千年華夏文明
    來源:馬光遠圖片源自網絡在北京長安街的南側,有一幢威嚴雄壯的白色建築,與人民大會堂東西相對,那是中國國家博物館。圖片源自網絡總建築面積近200000㎡,大大小小的展廳有48個,收藏了1400000+件(套)文物。
  • 2020年日曆大潮中,看博物館日曆的「圈粉攻略」
    (為方便閱讀,本文中「日曆」包括月曆、周曆等同類產品。)一更有「溫度」的博物館日曆1特色與功能兼備選用精品館藏文物圖片,搭配詳細介紹,是博物館日曆設計的常規做法,但不少博物館正在思考如何真正發掘博物館的文化內涵,通過日曆為博物館其他業務工作賦能。因此,創意獨特性與功能實用性,成為了這些博物館日曆「出圈」的制勝點。
  • 2017年日曆登場:文創日曆走紅
    陳羽嘯攝   記者曾潔 編輯:覃貽花   隨著國家法定假日全面告罄,2016年已餘額不足,你開始制定新年計劃了嗎?文創日曆這個時候就派上用場了,在備忘、記事之餘彰顯個性,還能每 天學點小知識。難怪最近圖書市場日曆走俏,《故宮日曆》更是成為新晉「網紅」,口碑與銷量雙豐收。
  • 山東博物館對近50件館藏明代服飾啟動數位化保護
    山東博物館文物數位化保護工作人員正在對一件仿製的文物拍照,進行信息採集。 孫婷婷 攝中新網濟南7月15日電 (孫婷婷)山東博物館文物數位化保護工作啟動儀式15日在山東博物館內舉行。該館將對館藏的近50件明代孔府舊藏服飾進行三維數據和紋理採集,完成服飾建模和紋飾提取工作,填補國內服飾類文物數位化採集的空白,為建設文物數位化採集標準提供樣本。山東博物館文物數位化保護工作人員正在對一件仿製的明代服飾拍照,進行信息採集。
  • 2017年日曆登場 《故宮日曆》成「網紅」酷似「紅磚頭」
    文創日曆這個時候就派上用場了,在備忘、記事之餘彰顯個性,還能每天學點小知識。難怪最近圖書市場日曆走俏,《故宮日曆》更是成為新晉「網紅」,口碑與銷量雙豐收。此外,諸如《聯邦走馬日曆》《物種日曆》等一批個性日曆也試圖在市場上分羹,成都博物館也在籌備一本大千檯曆,由漫畫版的張大千帶你暢遊成博。
  • 文創日曆,不只用來「看日子」
    □ 本報記者 齊靜  2021年即將來臨,經過再三比較,在濟南工作的「90後」白領張瑩最終選定了單向空間推出的倒計時版日曆。她說,自己有嚴重的拖延症,倒計時日曆將一年的時間倒過來計算,讓人真切感受到時間飛逝,且日曆上每天都印著不同的名言名句,能學到很多知識。
  • 2021年《故宮日曆》發布
    8月23日, 2021年《故宮日曆》在故宮博物院內箭亭故宮書店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發布。從2009年恢復出版到2021年,新版《故宮日曆》將走過12載春秋。2021年版是新版《故宮日曆》出版的第12冊。2021年版《故宮日曆》以「福牛賀新歲、豐年禾黍香」為主題,全書選取故宮館藏的歷代牛文物以及由牛引申出與我國農耕文化相關的文物藏品,分別展現了牛迎豐年、春來牛肥、吉牛納福、耕織為本、仙牛呈瑞、牧牛意趣、丹青寫牛、百牛賀歲等豐富內容。
  • 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印象
    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存有大量俄國十月革命後、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文物,是那一段歷史的珍貴遺存。比如,反映十月革命的文物記錄了這一偉大歷史事件驚心動魄的過程。1917年,俄國首先爆發資產階級「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制度,資產階級組成臨時政府,但資產階級政府不能順應人民呼聲,不能結束戰爭、實現和平,也不能改變壓迫人民的制度。這樣,進行無產階級革命已成為必然。
  • 2017年:個性日曆登臺
    丁酉年是雞年,「雞」諧音「吉」,寓意吉祥如意。故宮專家從浩如煙海的文物中,甄選出365件以禽鳥為主題的藏品,編寫出2017年的《故宮日曆》,早在9月初就提前開始預售。2010年,故宮出版社以1937年版為藍本重新恢復出版《故宮日曆》,設計精美、底蘊深厚、紫禁城宮牆紅布包裹的日曆被網友暱稱為「紅磚頭」,文博愛好者爭相搶購。隨後幾年,《故宮日曆》以當年生肖做為主題,每天介紹一件跟生肖有關的文物藏品,並且以每年20多萬冊的銷量長期盤踞在生活藝術類圖書銷售榜首。
  • 文明的瑰寶 ——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博物館見聞
    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博物館以豐富的館藏文物,遵循著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從遠至近的順序,全面而生動地將墨西哥不同時期、不同族群的文明起源與發展向觀眾娓娓道來。博物館共有22個展廳和1個臨時展廳,其中一層的12個展廳集中展出考古出土的數萬件文物,沿著歷史發展脈絡系統介紹了特奧蒂瓦坎、託爾特克、阿茲特克(墨西卡)、瓦哈卡、墨西哥灣、瑪雅、北部和西部八種主要印第安文明的源起與發展。
  • 含真茶葉的茶日曆,經過140多道工序,每一本都是獨一無二
    《有茶時光 2021年茶日曆》以「茶」為內容核心,主打茶文化知識、茶健康和茶生活,是為眾多喝茶、愛茶之人設計的伴手禮。茶日曆由中國茶葉博物館主編,中國茶葉博物館用歷代國家寶藏勾勒出典雅、豐富、厚重的中國茶文化日曆,讓充滿儀式感和雅趣的茶文化伴隨我們生活每一天。
  • 巴西博物館大火,1800萬件文物毀於一旦,但是這一件卻完好如初
    完好無損的Bendegó隕石【ALNEG 自媒體】9月5日早間專稿,發生在當地時間9月2日的大火,瞬間將巴西國家博物館近2000萬件館藏文物中的90%毀於一旦,令人痛惜。大火不僅毀滅了這些珍藏幾百年的珍貴文物,對於整個文化和人類文明來說,也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和損失。據外媒報導,這座擁有200年歷史的博物館擁有2000萬件藏品,包括大量具有國內和國際意義的文物,如埃及的木乃伊和伊特魯裡亞人(Etruscan)的花瓶、在巴西發現的最古老的女性頭骨、以及從印第安原住民文化到恐龍等無數其他展品。
  • 2021年《故宮龍泉日曆》面世
    龍泉新聞網訊(通訊員  雷燕群  裘曉翔)8月23日,2021年《故宮日曆》線上發布暨讀書分享會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在故宮博物院內箭亭故宮書店舉行。2021年《故宮龍泉日曆》作為故宮日曆家族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通過直播分享會與公眾見面。
  • 時間的實體|擁有這樣的日曆,你的2021一定很開心!
    今天是2021年的第六天。許多人一定還沉浸在對2021年的期待當中,或許當他們填上日期時,還會熟悉的寫上2020。然而,2021已經悄悄的過去了120個小時。在這個新年的第一個吉祥日期,用生活的好奇心去打開這些有趣的日曆,讓2021年充滿愛與希望。
  • 2021年「磁縣版」美景日曆來了!
    2021年「磁縣版」美景日曆來了!2021年翻開新年的日曆磁縣的至美風光,綻放在時光安然裡願捧出一刻,仍是靜好歲月……小編製作的美景日曆祝大家2021年元旦快樂!2021年有什麼新年願望嗎?
  • 徐州博物館,館藏金縷玉衣,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徐州博物館徐州博物館,地處於雲龍山北麓,為國家四A級景區,不久前,徐州博物館,剛剛被入選為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可想而知,館內的文物,還是具有較高的知名度,比如,漢代時期的金鏤玉衣和銀鏤玉衣,凸顯徐州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而博物館,絕大多數為古遺址或古墓葬科學發掘出土景區線路博物館為三層建築,可依次遊覽各個展館一樓依次遊覽古彭千秋及鄧永清收藏書法館
  • 2021中國絲綢博物館「火力全開」
    作為研究型博物館,本年度大展亦展現出實力不凡的策劃「功力」,既有國際視野、國際表達,又有中國特色、中國精神,還有浙江元素、浙江擔當。展品從古至今、從國內到國外,從藝術到科學,可謂是包羅萬象又極具看點。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和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主辦、中國絲綢博物館承辦的年度時尚回顧展,從2011年開始至2020年,已經走過了十年,漸以成為記錄當下中國人的經典形象和生活狀態,定格這個美好時代的縮影。
  • 選本日曆率先迎接2021年吧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頔近些年興起的日曆出版熱,故宮可以說是引領者。故宮日曆可大有來頭,早在1932年就已問世。1933年到1938年期間,故宮日曆可謂當時文化界的網紅單品,被稱為「頭號社交禮物」。自2009年重新面世以來,故宮日曆的影響越來越大,12年累計發行500萬冊,被譽為「中國最美日曆」。2021年是辛丑年,生肖牛。